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现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世巧 《内科》 201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病,目前是国际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之一,儿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对儿童哮喘发病率进行调查后发现,1990年患病率为0.91%,2000年患病率为1.5%^[1],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诱因 防治 对策 综述
下载PDF
吸入和静脉治疗婴幼儿喘息重度发作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世巧 《微创医学》 2013年第2期224-225,共2页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十几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喘息反复发作,在我院门急诊诊治的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发现喘息发作的婴幼儿高达20%以上,部分患儿由于不能规范...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十几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喘息反复发作,在我院门急诊诊治的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发现喘息发作的婴幼儿高达20%以上,部分患儿由于不能规范治疗最后发展为哮喘。由此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喘息 重度发作 吸入给药
下载PDF
儿童社区和医院感染性肺炎的细菌学特点和药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世巧 韦金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病原构成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0例CAP和40例HAP患儿进行痰液培养,采用传统手工方法鉴定分离细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CAP组痰培养出阳性45例(45.00%),以金...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病原构成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0例CAP和40例HAP患儿进行痰液培养,采用传统手工方法鉴定分离细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CAP组痰培养出阳性45例(45.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40.00%)、肺炎克雷伯菌(9株,20.00%)为主。金黄色葡萄球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及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敏感性较高。HAP组痰培养出阳性30例(75.00%),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17株,56.67%)及鲍氏不动杆菌(7株,23.33%)为主,两者相对CAP组均有较明显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CAP及HAP中革兰阴性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分别占21.05%和44.83%。两者ESBL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肺炎治疗应考虑到社区感染及院内感染的致病菌谱差别及其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交叉感染 抗药性 微生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药物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2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世巧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2期86-86,88,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以及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可能发生该病患儿72例,早期应用固尔苏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 目的:观察早期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以及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可能发生该病患儿72例,早期应用固尔苏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的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PO2、PCO2、pH、FiO2、PEEP这几项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固尔苏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易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鼻塞持续正压通气
下载PDF
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现状
5
作者 甘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3期5-6,共2页
目的:由于近些年产房内早产儿抢救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因此使得存活的早产儿存在脑损伤的几率也在不断增长,并由此影响我国的新生儿质量以及总的人口质量。论文基于笔者的研究,对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的现状进行概述,讨论治疗及预防新生儿缺... 目的:由于近些年产房内早产儿抢救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因此使得存活的早产儿存在脑损伤的几率也在不断增长,并由此影响我国的新生儿质量以及总的人口质量。论文基于笔者的研究,对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的现状进行概述,讨论治疗及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新生儿脑损伤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上抢救或减少新生儿脑损伤程度提供实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损伤 防治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