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世嘉 林瑞彬 +1 位作者 韦良宏 林海永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532-534,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与常规内科治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SAP患者3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组(A组,n=21)和常规治疗组(B组,n=18)...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与常规内科治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SAP患者3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组(A组,n=21)和常规治疗组(B组,n=18)。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第1天、第3天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变化,转手术率,治愈率,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出院3个月Ranson评分、CT严重程度指数(CTSI)值和出院后2年随访腹痛发生率和胰腺炎复发率,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与B组比较,A组腹痛、腹胀缓解快,住院时间短,血浆中TNF、IL-8、IL-6下降明显,治愈率高,而转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2年随访腹痛或复发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治疗SAP,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常规内科治疗 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
下载PDF
结肠镜下阑尾腔冲洗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东兴 韦良宏 +2 位作者 陈德艺 陈海东 韦良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6期625-626,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阑尾腔冲洗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8例,行结肠镜下阑尾腔冲洗术。结果 8例患者顺利完成内镜下阑尾腔冲洗术,其中2例可见白色脓液流出,6...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阑尾腔冲洗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8例,行结肠镜下阑尾腔冲洗术。结果 8例患者顺利完成内镜下阑尾腔冲洗术,其中2例可见白色脓液流出,6例可见白色絮状物质排出。8例患者术毕腹痛全部缓解,查体腹部均无压痛。结论结肠镜下阑尾腔冲洗术可有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阑尾炎 结肠镜 冲洗术 治疗
下载PDF
TIPS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杜瑜 梁冬生 +3 位作者 李媛 龙涤 陈丽媛 郑战传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680-1682,1689,共4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治疗肝硬化门静脉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失效患者12例,用TIPS治疗。结果 11例患者TIPS治疗成功,成功率91.7%。TIPS... 目的探讨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治疗肝硬化门静脉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失效患者12例,用TIPS治疗。结果 11例患者TIPS治疗成功,成功率91.7%。TIPS术前门静脉压力梯度为(27.13±1.98)cmH2O,高于术后的(17.36±1.21)cmH2O(P<0.05)。止血率100%,随访1年分流道通畅。术后3个月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总胆红素、白蛋白、ALT、AST好转(P<0.05)。结论 TIPS术可有效缓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高压,止血效果显著,是常规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治疗失效时较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下载PDF
高频电凝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韦良宏 陈海东 《微创医学》 2008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电凝术 胃镜 治疗
下载PDF
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胃泌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邹尤宝 陈哲 +4 位作者 潘海波 陈绍智 黄桂芬 李松远 梁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 (EGP)与幽门螺杆菌 (Hp)及胃泌素 (Gas)的关系。方法 对胃镜检查确诊为EGP(EGP组 )和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组 )患者各 2 0 0例进行Hp、Gas测定 ,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EGP组Hp感染率较CSG组高 (P <0 .0 ... 目的 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 (EGP)与幽门螺杆菌 (Hp)及胃泌素 (Gas)的关系。方法 对胃镜检查确诊为EGP(EGP组 )和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组 )患者各 2 0 0例进行Hp、Gas测定 ,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EGP组Hp感染率较CSG组高 (P <0 .0 1) ,血清Gas浓度和增高率也较CSG组高 (P <0 .0 5或 0 .0 1)。EGP组Gas浓度与Hp感染情况有关 (P <0 .0 1)。结论 Hp是EG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EGP患者Gas浓度升高与Hp感染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泌素类 胃镜检查 诊断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韦良宏 陈凤坤 +1 位作者 谭宗群 陈海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3-385,405,共4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0例结...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组TGF-β1的基因多态性,包括TGF-β1基因启动子-800G/A、-509C/T位点,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基因-800G/A位点多态性在结直肠癌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580倍(OR=1.580,95%CI:1.109—2.251)。携带T等位基因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4.77±12.65ng/mL vs 44.29±10.24ng/mL,P〈0.01)。结论: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多态性 单核苷核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韦良宏 陈海东 林瑶光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中晚期 参芪扶正注射液 中药疗法
下载PDF
内镜微波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850-851,共2页
疣状胃炎(VerrucousGastritis,VG)是指胃粘膜上形成脐窝状凹陷的隆起性病变,主要分布在胃窦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成熟型和未成熟型。临床表明,成熟型疣状胃炎药物治疗无效,且有癌变的危险[1]。我院1995年4月至1998年12月间应用内镜微波... 疣状胃炎(VerrucousGastritis,VG)是指胃粘膜上形成脐窝状凹陷的隆起性病变,主要分布在胃窦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成熟型和未成熟型。临床表明,成熟型疣状胃炎药物治疗无效,且有癌变的危险[1]。我院1995年4月至1998年12月间应用内镜微波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344例,并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型疣状胃炎 内窥镜 微波治疗 VG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匡艾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对进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探讨优质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需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 目的:对进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探讨优质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需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与WHOQOL-BREF量表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对进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优质护理 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冬生 蒙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5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近期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A组29例,直接用规范性根除Hp三联疗法方案(雷贝拉唑10mg,每天2次,阿莫西林1g每天2次,奥硝唑0.5g每天2次,治疗2周)... 目的观察近期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A组29例,直接用规范性根除Hp三联疗法方案(雷贝拉唑10mg,每天2次,阿莫西林1g每天2次,奥硝唑0.5g每天2次,治疗2周)行根除Hp治疗;B组28例,先用PPI类药抗溃疡治疗(雷贝拉唑10mg每天2次,治疗2周)后以A组相同方案行根除Hp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根除率。结果A组根除率为93.1%明显高于B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在使用PPI后近期内开始抗Hp治疗,可使Hp根除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旋杆菌 根除率
下载PDF
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世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8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复春治疗,观察比较2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幽门螺... 目的观察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复春治疗,观察比较2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74±1.04)d,短于对照组的(12.65±1.24)d(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0.0%(P<0.01);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随访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消化内科治疗时应用胃复春,可促进患者及时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胃复春 治疗体会
下载PDF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瑜 梁东生 +2 位作者 苏敏 方晓琳 邓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120例符合罗马Ⅲ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10mg,3次/d,餐前30min口服);治...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120例符合罗马Ⅲ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10mg,3次/d,餐前30min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片,3次/d,餐后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填写治疗效果表格及不良反应表格。结果实验组除上腹烧灼感外,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改善较明显,临床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较单用多潘立酮可明显提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潘立酮 复方阿嗪米特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浅谈新时期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凤 江彩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84-385,共2页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护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护理能力的关键,也是深刻影响一个护生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最后教学环节。因此,做好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带教工作至关重要。然而,怎样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在...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护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护理能力的关键,也是深刻影响一个护生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最后教学环节。因此,做好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带教工作至关重要。然而,怎样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时间里,将她们所学的知识转换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是带教老师所要认真思考的。本院是一家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A级教学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护理教育研究
下载PDF
水肿患者静脉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积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期11-12,共2页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项护理实践活动。水肿患者由于皮下组织体液积聚,皮肤肿胀,血管位置较深,从皮肤表面不易触及,从而增加了穿刺难度。为成功实施静脉穿刺,不断提高水肿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 水肿 静脉穿刺 护理
下载PDF
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韦树理 邹尤宝 饶官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11期84-84,86,共2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雷贝拉唑组35例,口服雷贝拉唑20mg b id;奥美拉唑组33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 b id,其余药物均相同,疗程为7d。结果:雷贝拉唑...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雷贝拉唑组35例,口服雷贝拉唑20mg b id;奥美拉唑组33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 b id,其余药物均相同,疗程为7d。结果:雷贝拉唑组HP根除率为91.43%,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86%,奥美拉唑组HP根除率为75.76%,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12%,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胃黏膜病变的逆转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两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治疗CAG的方案及奥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治疗CAG的方案均具有较高HP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同时又能改善CAG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逆转胃黏膜病变,均是目前治疗CAG较理想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经内镜下应用圈套器治疗巨大胃石症68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冬生 方晓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00-601,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综合治疗植物性胃石治愈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确诊的68例胃石,分析胃石部位、成分、大小、数量及术中并发症的处理。结果68例患胃石症患者,其中66例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均成功取出,成功率为97.06%;另2... 目的探讨内镜下综合治疗植物性胃石治愈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确诊的68例胃石,分析胃石部位、成分、大小、数量及术中并发症的处理。结果68例患胃石症患者,其中66例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均成功取出,成功率为97.06%;另2例中转外科手术治疗,失败率为2.94%。结论内镜下治疗植物性胃石安全、成功率高,应首选。经胃镜下应用圈套器将胃石切碎并应用活检钳分次取出胃石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花费少,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石症 内镜检查 圈套器
下载PDF
内镜下OTSC系统闭合术治疗食管瘘3例报告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蔚峰 饶官华 +3 位作者 班洁虹 庞美志 龙伟艳 邹尤宝 《微创医学》 2017年第2期272-273,共2页
目的通过对3例食管瘘患者进行内镜下OTSC系统闭合瘘口治疗,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食管瘘患者3例,包括食管胸腔瘘1例、食管胃吻合口瘘1例和食管气管瘘1例,于内镜下使用Over-The-Scope-Clip(OTSC)系统将瘘口闭合,术后观察瘘口封闭情... 目的通过对3例食管瘘患者进行内镜下OTSC系统闭合瘘口治疗,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食管瘘患者3例,包括食管胸腔瘘1例、食管胃吻合口瘘1例和食管气管瘘1例,于内镜下使用Over-The-Scope-Clip(OTSC)系统将瘘口闭合,术后观察瘘口封闭情况、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例食管瘘患者均成功闭合瘘口,术中、术后无呛咳、呼吸困难现象,随访1~3个月,胸痛、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高。结论内镜下OTSC系统闭合术是治疗食管瘘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OTSC系统闭合术 食管瘘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凤 张冬梅 江彩冰 《内科》 2010年第4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微创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德艺 韦良宏 《微创医学》 2017年第5期663-665,共3页
急性阑尾炎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外科开腹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传统手段。近年来,微创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上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势得以快速发展,包括腹腔镜、经自然腔道阑尾切除术等。本文就急性阑尾炎的微创... 急性阑尾炎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外科开腹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传统手段。近年来,微创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上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势得以快速发展,包括腹腔镜、经自然腔道阑尾切除术等。本文就急性阑尾炎的微创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微创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国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7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保肝治疗的同... 目的:总结分析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保肝治疗的同时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AST、ALT、ALP、TBil、r-G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后的LN、IV-C、H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更好地改善肝损伤,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