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姚秋明 方跃平 +2 位作者 莫双燕 黄瑜 黄利雪 《内科》 2018年第4期620-622,共3页
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喂养中的指导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让孕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对提高孕妇产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对象、健康教育途径、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发展方向以及存... 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喂养中的指导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让孕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对提高孕妇产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对象、健康教育途径、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发展方向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旨为更好地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综述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HIV单阳家庭HIV传播及对阳性患者血常规和CD4细胞的影响
2
作者 方跃平 覃伟 +2 位作者 韦彩云 黄国爱 农秋棉 《内科》 2019年第3期257-259,313,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预防干预对HIV单阳家庭的HIV传播及对HIV/AIDS患者血常规、CD4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12月在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及其HIV阴性配偶(即HIV单阳家庭)205对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抗病毒治疗等综合... 目的探讨综合预防干预对HIV单阳家庭的HIV传播及对HIV/AIDS患者血常规、CD4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12月在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及其HIV阴性配偶(即HIV单阳家庭)205对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抗病毒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进行干预。通过定期检测阴性配偶HIV抗体、检测阳性患者CD4细胞以及外周血细胞,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对205对HIV单阳家庭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后随访24个月,全部家庭中的阴性配偶均没有出现HIV抗体阳转。HIV单阳家庭阳性患者在不同时间的WBC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干预时间增加WBC计数呈升高趋势;患者在不同时间的CD4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增加CD4细胞计数呈升高趋势;患者在不同时间的TLC计数、PLT计数、RBC(男)计数、RBC(女)计数、HGB(男)、HGB(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单阳家庭阳性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与WBC计数、TLC计数在各时间点均存在相关性(P<0.05);其CD4细胞计数与PLT计数在干预12个月时存在弱相关性(P<0.05);其CD4细胞计数与HGB在干预前存在弱相关(P<0.05);其CD4细胞计数与RBC计数在各时间点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抗病毒治疗等综合措施对HIV单阳家庭夫妻进行预防干预,可有效控制HIV在配偶间的传播,提高HIV/AIDS患者的WBC计数、CD4细胞计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单阳家庭 HIV/AIDS患者 综合干预 CD4细胞 外周血细胞
下载PDF
广西地区老年HIV/AIDS病人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万 梁纲 +5 位作者 吴锋耀 黄绍标 吴念宁 黎彦君 周建文 何广杰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0-953,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分布特点、临床诊治现状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广西艾滋病诊疗中心收治...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分布特点、临床诊治现状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广西艾滋病诊疗中心收治的54例老年HIV/AIDS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大多数有口腔真菌白斑并伴随消化道症状。检验指标以Ⅰ型呼吸衰竭为主,白细胞不高,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计数明显升高,普遍存在肝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损伤及低蛋白血症。影像学检查多以肺间质毛细血管炎症反应为主,范围多见于两肺同时感染,开始病灶较少,但进展迅速。病原学常见为细菌、真菌及结核菌的混合性感染,结核菌、青霉菌及卡氏肺孢子菌感染多见;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沉、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CD8+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计数下降、合并青霉菌感染,与预后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及合并青霉菌感染,是老年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整体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结论广西地区老年HIV/AIDS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重,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改变多样,感染病原学多为多种细菌、真菌及结核的混合性感染,结核及青霉菌感染率较高,预后差。认识该地区老年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的特点和治疗难点,有利于提高及时诊治和抢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重症肺炎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孕期与产时启动抗病毒治疗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庞俊 刘冬梅 +2 位作者 葛利辉 班子淇 黄绍标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3-725,733,共4页
目的对比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孕产妇,经孕期与产时不同时期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艾滋病母婴阻断的效果,探讨最大程度地减少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儿童艾滋病感染的方法。方法以30对临产时才发现HIV感染并采取紧急方案ART的孕产妇及... 目的对比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孕产妇,经孕期与产时不同时期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艾滋病母婴阻断的效果,探讨最大程度地减少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儿童艾滋病感染的方法。方法以30对临产时才发现HIV感染并采取紧急方案ART的孕产妇及其婴儿为观察组,以90对孕期开始应用ART的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婴儿为对照组,两组均结合适宜的助产服务和人工喂养,婴儿进行HIV-1核酸和HIV抗体检测,判断HIV感染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1例婴儿出生3个月死亡,有2例婴儿2次HIV-1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结果均阳性,诊断婴儿HIV感染,其余27例满12~18月龄婴儿HIV抗体检测结果阴性,校正后婴儿HIV感染率为8.17%,对照组90例婴儿早期诊断和满12~18月龄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婴儿HIV感染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2,P<0.05)。结论 HIV感染的孕产妇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孕期开始启动ART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明显优于产时紧急ART,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可明显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 抗病毒治疗 阻断效果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林家庄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7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89例老年男性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89例老年男性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艾滋病、肺结核防控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对艾滋病、肺结核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80.35±10.54)分,试验组为(93.56±7.2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掌握相关知识,对疾病的防控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下载PDF
HIV/AIDS孕妇经HAART后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蒙春莲 潘莲花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HIV/AIDS孕妇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传播的影响。方法对孕期已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的HIV/AIDS孕妇入院后无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阴道分娩,有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剖宫产,两组婴儿均早期抗病毒治... 目的探讨HIV/AIDS孕妇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传播的影响。方法对孕期已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的HIV/AIDS孕妇入院后无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阴道分娩,有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剖宫产,两组婴儿均早期抗病毒治疗及行人工喂养。婴儿出生后12个月、18个月检测HIV感染情况。结果 100例HIV/AIDS孕产妇阴道分娩者中,HIV阳性婴儿1例,阴性99例,100例剖宫产婴儿HIV均为阴性。两组婴儿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行HAART,婴儿进行人工喂养,HIV/AIDS孕产妇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其母婴传播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ART HIV/AIDS 孕产妇 分娩方式 母婴阻断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血透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黄金萍 苏春雄 +1 位作者 黄瑞芬 李思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7期621-622,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肾衰竭患者并发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9例艾滋病合并肾衰竭并发剥脱性皮炎患者,其中7例急性肾衰竭,2例慢性衰竭,采取综合措施对皮肤粘膜进行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用自制导管...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肾衰竭患者并发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9例艾滋病合并肾衰竭并发剥脱性皮炎患者,其中7例急性肾衰竭,2例慢性衰竭,采取综合措施对皮肤粘膜进行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用自制导管小布袋固定导管,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结果7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中有6例经过综合内科治疗后皮疹消失。1例慢性衰竭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另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相对严重,经4周治疗后皮疹完全消退。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是提高艾滋病合并肾衰竭患者并发剥脱性皮炎患者治疗成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脱性皮炎 艾滋病 肾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下载PDF
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庞俊 李浩 +2 位作者 潘莲花 韦淑珍 黄绍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AIDS(HIV抗体阳性)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等距抽样选择同期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抗体阴性宫颈癌与癌前病...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AIDS(HIV抗体阳性)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等距抽样选择同期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抗体阴性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其相关危险行为、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程度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观察组中HIV感染者19例(47.50%),AIDS患者21例(52.50%);两组多性伴、性病史、配偶/固定性伴有多性伴、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阳性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45.00%比10.00%、37.50%比7.50%、82.50%比27.50%、72.50%比2.50%,P均<0.01);两组宫颈病变不同程度中CINⅢ与宫颈癌的发生率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57.50%比15.00%与27.50%比2.5%,P均<0.01),CINⅡ的发生率与孕次≥3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比32.50%,65.00%比50.00%)。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与多性伴、性病史、配偶/固定性伴有多性伴、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阳性密切相关;HIV抗体阳性者CINⅢ与宫颈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IV抗体阴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AIDS) 宫颈癌 癌前病变 影响因素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下载PDF
单阳家庭HIV阳性者无保护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方跃平 葛利辉 +1 位作者 董文艺 陈益芹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47-1248,共2页
目前,经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而家庭内传播是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1]。艾滋病单阳家庭中,无保护性行为是阴性配偶发生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单阳家庭无保护性行为的干预管理,是防止艾... 目前,经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而家庭内传播是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1]。艾滋病单阳家庭中,无保护性行为是阴性配偶发生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单阳家庭无保护性行为的干预管理,是防止艾滋病婚内二代传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单阳家庭 无保护性行为 危险因素 干预
原文传递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柳迎 黄连飘 +8 位作者 郑元甲 卢巧玲 董文逸 吴幸幸 韦征 裴洁 黄献珍 黄爱春 谢周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450-453,457,共5页
目的 探讨MDR-TB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对241例MDR-TB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的患者纳入无营养风险组,评分≥3分的纳入营... 目的 探讨MDR-TB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对241例MDR-TB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的患者纳入无营养风险组,评分≥3分的纳入营养风险组,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筛选。结果 按照NRS2002评分标准,MDR-TB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7.26%(138/241);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职业、婚姻状况、居住地、初治/复治、体重下降>5%、肺叶受累情况、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BMI等11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为初治/复治、体重下降>5%、白蛋白,调整的OR值及OR 95%CI分别为4.184(2.163~8.093)、1.524(1.093~2.126)、1.164(1.105~1.227)。结论 营养师对复治MDR-TB患者、体重下降>5%、白蛋白降低的MDR-TB患者给予重点关注营养状况。采用适用的营养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提高MDR-TB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 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HIV/AIDS相关性肾脏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兰玲鲜 苏春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58-2261,2266,共5页
目的:探讨HIV/AIDS相关性肾脏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58例HIV相关性肾病(HIVA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HIVAN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HIVAN组患者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 目的:探讨HIV/AIDS相关性肾脏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58例HIV相关性肾病(HIVA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HIVAN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HIVAN组患者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HIVAN组治疗前后肾功能、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以及预后。结果:HIVAN组CD4^+T细胞数量为(285.93±110.46)个/μl,CD4^+/CD8^+数值为0.54±0.0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N组CD8+T细胞数量为(534.14±223.76)个/μl,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AN组IgG、IgA和IgE水平分别为(17.74±7.21)g/L、(4.15±2.24)g/L和(623.94±118.53)U/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N组IgM水平为(1.24±0.63)g/L,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AN组经治疗,胱抑素C(CysC)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别为(2.63±0.41)mg/L和(177.53±33.91)μmol/L,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数量为(543.32±184.31)个/μl,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78%和74%。结论:HIVAN患者CD4^+T细胞数量减少,IgG、IgA和IgE等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HARRT治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肾脏疾病 HIVAN 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艾滋病定点治疗机构选择生育的HIV感染孕产妇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俊 刘冬梅 +2 位作者 韦淑珍 黄绍标 班子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5期190-192,共3页
目的了解选择生育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工作模式。方法采用个案调查方法统计252例HIV感染孕产妇的相关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确证时间、HIV感染途径、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 目的了解选择生育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工作模式。方法采用个案调查方法统计252例HIV感染孕产妇的相关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确证时间、HIV感染途径、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进行母婴阻断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时机,所生婴儿随访至12~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判断婴儿HIV感染情况。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以壮族为主占66.2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5.79%、无职业和灵活就业占78.57%、HIV感染确证时间以孕期为主占62.70%、经性途径感染比例高达100.00%,首次CD4细胞<200个/μl的艾滋病孕产妇占24.21%,孕前与孕期抗病毒治疗率占87.70%,产时抗病毒治疗率占12.30%,选择剖宫产分娩占53.97%,252例婴儿均为活产,100.00%给予人工喂养。截至2016年12月年满18月龄以上儿童有166例,其中HIV抗体检测结果阴性有162例、检测结果阳性确证HIV感染有2例、失访有1例、死亡有1例,校正后HIV母婴传播率为1.48%,其余86例18月龄以下儿童正在随访检测当中。结论早期发现HIV感染的妇女是HIV母婴阻断的关键,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无职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是预防HIV母婴传播的重点人群,适时规范的ART治疗,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可以实现消除母婴传播HIV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临床特点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母婴阻断
下载PDF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AIDS病人中播散型青霉病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万 梁纲 +1 位作者 黄绍标 兰玲鲜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3-375,380,共4页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人中青霉病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应用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青霉病致MODS 58例,分为CBP组(13例)和一般治疗组(45例)。CBP组每次治疗12-24小时,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人中青霉病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应用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青霉病致MODS 58例,分为CBP组(13例)和一般治疗组(45例)。CBP组每次治疗12-24小时,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CBP组BUN、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WBC、CRP、APACHEⅡ评分较一般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但两组Hb、P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治疗组中15例(33.3%)死亡,CBP组中5例(38.46%)死亡,死亡病人一般治疗组存活时间(3.8±0.68)天,CBP组存活时间(4.2±1.02)天,两组的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是治疗艾滋病合并青霉病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一种有效手段,能有效阻断MODS进程,清除代谢产物,改善病人脏器功能,调节内环境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青霉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 持续性血液净化
原文传递
2014年—2017年广西某医院HIV/AIDS患者重叠HBV、HCV感染791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覃亚勤 韦贞伟 +1 位作者 罗凤 秦英梅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我国近年有不少地区已有HIV重叠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调查及报道,但不同地区、不同高危人群的暴露情况差别较大[1-3]。广西近几年艾滋病疫情严重,同时广西也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高流行区,然而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的相关研究较少。
关键词 艾滋病 HBV HCV 重叠感染 广西
下载PDF
43例肺结核耐多药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彩松 《内科》 2014年第5期632-633,共2页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成因,寻求相关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门诊登记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个案调查。结果 4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HR共25例(占58.0%),其中初治耐药5例,复治耐药20例;耐HRS共3例(占7.0...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成因,寻求相关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门诊登记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个案调查。结果 4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HR共25例(占58.0%),其中初治耐药5例,复治耐药20例;耐HRS共3例(占7.0%),全部为初治耐药;耐HRE共10例(占23.3%),初治、复治耐药各5例;耐HRES共5例(占11.6%),初治耐药4例,复治耐药1例。疗程仅为1个月者2例(4.6%);疗程为1-3个月者10例(23.2%);疗程为4-5个月者9例(20.9%);疗程为6-14个月者18例(41.8%);疗程超过15个月者仅4例(9.3%)。化疗方案合理仅11例(25.6%);不规则服药者35例,占81.4%。结论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主要原因是诊断不及时,疗程不足及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防痨知识宣教欠缺等,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护理策略和措施可有效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耐药 护理
下载PDF
78例血液透析艾滋病病人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春雄 兰玲鲜 +1 位作者 黄金萍 黄瑞芬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艾滋病(AIDS)病人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血液透析AIDS病人透析前的基线资料,并随访至2016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KM)法对生存率进行估计,使用COX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艾滋病(AIDS)病人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血液透析AIDS病人透析前的基线资料,并随访至2016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KM)法对生存率进行估计,使用COX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78例血液透析AIDS病人,透析6个月的生存率为85.81%,12个月生存率为64.54%,24个月生存率为51.71%。单因素COX分析发现,透析前尿素氮、体质指数(BMI)、血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抗病毒治疗是病人不同时期死亡的相关因素。Schoenfeld’s global test发现尿素氮与生存时间存在交互作用(t=7.08,P〈0.01)。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高血压是病人全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HAART、高血清白蛋白、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则是保护因素,高尿素氮是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尿素氮与时间交互项亦有统计学意义(β=-0.01,P〈0.01)。结论该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AIDS病人生存率较低,掌握病人死亡的相关因素对其生存期的预判、透析过程中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艾滋病病人 死亡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综合心理干预提升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蒙春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27-30,共4页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慢性病毒性感染疾病,需要终身规范的服用药物以维持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是控制疾病进展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综合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慢性病毒性感染疾病,需要终身规范的服用药物以维持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是控制疾病进展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综合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提升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文对国内外综合心理干预提升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心理干预 艾滋病 治疗依从性 综述
下载PDF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临终关怀需求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彩英 韦彩云 +3 位作者 吴锋耀 杜丽群 谢朝琼 陆怡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2期497-499,共3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的临终关怀服务需求,为建立完善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临终关怀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临终关怀需求调查问卷,对南宁市20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515例普通...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的临终关怀服务需求,为建立完善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临终关怀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临终关怀需求调查问卷,对南宁市20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515例普通人群进行临终关怀问卷调查。[结果]30.7%的调查者听说过临终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普通大众对艾滋病病人临终关怀服务的内容、方式及服务人员的要求不同。[结论]被调查对象对临终关怀认知度普遍较低,应加强临终关怀宣传教育,提高人群认知水平;根据病人实际需求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临终关怀 需求 调查
下载PDF
同伴教育及其在肺结核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宁梅 朱凤梅 《内科》 2019年第3期325-327,共3页
近年来同伴教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在肺结核健康教育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伴教育模式有小组说教式,社会支持式,电话随访式,微信群教育模式等。在肺结核的管理中运用同伴教育,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 近年来同伴教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在肺结核健康教育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伴教育模式有小组说教式,社会支持式,电话随访式,微信群教育模式等。在肺结核的管理中运用同伴教育,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较好地处理及预防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服药依从性及治愈率,有效地控制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同伴教育 电话随访 社会支持 微信群 综述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艾滋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郭莉 王伟峰 +1 位作者 陈逢梅 吕建楠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宿主后通过一系列机制参与胃肠外疾病的发生、发展,这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Hp感染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引起了普遍关注。研究证实,...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宿主后通过一系列机制参与胃肠外疾病的发生、发展,这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Hp感染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引起了普遍关注。研究证实,HIV阳性或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Hp感染率低于HIV阴性人群,而且与HIV感染/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呈正相关。Hp已被证明是一种比早期研究发现更为复杂的病原体,HIV和Hp在人体内慢性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互相重叠。Hp感染对全身免疫反应的影响,以及随后对HIV疾病自然过程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胃肠外疾病 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