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越南“六八体”来源及其缘由
1
作者 孙华东 邹乐祺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19,共6页
六八体作为越南后黎朝时期出现的一种诗歌体裁,因其特殊性,对其来源众说纷纭。细究其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具有深厚的汉文化根源。从其形式特征来看,它是古诗体换韵手法、唐律平仄准则、宋词句式结构在越南凝聚变异的产物。对于其出现的缘... 六八体作为越南后黎朝时期出现的一种诗歌体裁,因其特殊性,对其来源众说纷纭。细究其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具有深厚的汉文化根源。从其形式特征来看,它是古诗体换韵手法、唐律平仄准则、宋词句式结构在越南凝聚变异的产物。对于其出现的缘由,结合当时的社会语境来看,是深受儒学影响的越南文人的结果,在民族及其文化独立意识的驱动下,运用自身精湛的诗歌创作技巧,将满足越南精神需求和审美好尚的题材,以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八体 格律诗 来源 缘由
下载PDF
论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的角色塑造
2
作者 冯国慧 林盼鑫 《视听》 2023年第4期47-50,共4页
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取材自中国神话故事,构建全新“封神宇宙”,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用现代性的表达方式重塑神话人物。影片通过对杨戬丰神俊朗的外貌设定、重情重义的性格塑造,刻画了一个文饰与品藻一致、神性与人性共存的“乱世战... 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取材自中国神话故事,构建全新“封神宇宙”,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用现代性的表达方式重塑神话人物。影片通过对杨戬丰神俊朗的外貌设定、重情重义的性格塑造,刻画了一个文饰与品藻一致、神性与人性共存的“乱世战神”形象。影片中“杨戬”的角色塑造尽显内外兼修,其外在形象与角色性格相伴相宜的“文质彬彬”的塑造核心和审美内涵,为动画电影改编传统神话故事、重塑神话人物的创作增添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神榜:杨戬》 动画电影 神话故事 角色塑造
下载PDF
公共艺术——人文精神的觉醒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燕根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的自我关怀,人具有的超越性,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人文精神又是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现代人文精神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 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的自我关怀,人具有的超越性,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人文精神又是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现代人文精神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做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这个世界 艺术作品 艺术语言 未知世界 发现美 精神空间 活着 社会工业化 人性特征
下载PDF
当代城市建设中的精神取向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向东 《广西城镇建设》 2017年第5期50-59,共10页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品”,这个巨大的艺术品是需要从城市规划、建筑、雕塑、绘画、园林、工艺美术等多方面来共同努力创造和完成的,是多种艺术的“综合集成”,其中城市雕塑往往在思想内容上为环境的艺术美点题.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取向 精神 城市雕塑 艺术品 城市规划 工艺美术 综合集成
下载PDF
重建与架构——在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视野下看广西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
5
作者 石向东 《东南亚纵横》 2016年第1期78-81,共4页
本文通过对广西地域性文化以及中国—东盟国际区域文化之间艺术的交流影响进行分析,探究多元文化大背景下的广西当代城市雕塑的发展之路,为当代广西本地的雕塑研究做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关键词 广西 地域文化 东盟 现代化 当代雕塑
下载PDF
浅析敦煌壁画之民间艺术
6
作者 刘璟 贺明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6期170-171,共2页
在炫耀着当时佛教的繁华,敦煌壁画存在着历史悠久的神秘感。从古至今,莫高窟已名扬四海,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一。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中西亚、东南亚、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菩萨造像风格。因此,人们把敦煌石... 在炫耀着当时佛教的繁华,敦煌壁画存在着历史悠久的神秘感。从古至今,莫高窟已名扬四海,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一。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中西亚、东南亚、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菩萨造像风格。因此,人们把敦煌石窟中的菩萨塑像和画像,称作“敦煌菩萨”。在敦煌民间流传着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和具有艺术特色的洞窟壁画,大大小小的艺术家们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临摹与创作着敦煌壁画,这已在敦煌的民间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莫高窟 敦煌菩萨 民间艺术
下载PDF
浅谈全球化语境下的东西方绘画艺术馆藏研究
7
作者 刘璟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7期166-167,共2页
自新石器时代,东方古代文化在地理、民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多样性,深受贸易、文化或宗教交流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文明。在今天这个“混沌”的世纪,我们把全球语境下不同领域里的秩序现象区分开来,有一般所泛称的艺术,也有... 自新石器时代,东方古代文化在地理、民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多样性,深受贸易、文化或宗教交流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文明。在今天这个“混沌”的世纪,我们把全球语境下不同领域里的秩序现象区分开来,有一般所泛称的艺术,也有绘画。在绘画上,这个秩序透过再次尝试建立一套新的理论,从原则上出发,希望完成一部“有关构成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东方文化 民族 宗教 古埃及 馆藏艺术 绘画艺术
下载PDF
试论高等艺术院校壁画专业课线描构成的教学
8
作者 刘志云 何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文章结合艺术院校壁画专业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试图从线描构成、色彩构成两方面归纳壁画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思路,从壁画专业基础训练的角度探讨线描写生构成和线描意象构成两种训练模式,以期对壁画专业基础课教学有一定的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 壁画 线描构成 教学
下载PDF
丁一林——学院之道与纯粹之境
9
作者 刘新 《当代油画》 2012年第2期22-25,共4页
我对丁一林的注意,始于罗马尼亚画家柯尔尼留·巴巴。1979年,上海的《美术丛刊》第8期曾用大篇幅的图文介绍了柯尔尼留·巴巴。柯尔尼留·巴巴的画,不论素描还是油画,在当时引进中国的外国画家里,是一个不同于苏联系统的异... 我对丁一林的注意,始于罗马尼亚画家柯尔尼留·巴巴。1979年,上海的《美术丛刊》第8期曾用大篇幅的图文介绍了柯尔尼留·巴巴。柯尔尼留·巴巴的画,不论素描还是油画,在当时引进中国的外国画家里,是一个不同于苏联系统的异类。这个异类到不了梵·高、毕加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一林 格列柯 库尔贝 柯尔 欧洲艺术 美术丛刊 中央美术学院 造型方式 美术学院教授 中央美院
原文传递
艺术,“合为时而作”——论情感传达载体的时代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向东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3,共6页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如果说语言是思想传达的媒介,那么艺术便是情感表现的载体。就像中国戏曲艺术中,通过夸张的表情和某些特定的表演动作在舞台上暗示或者再现生活中某些场景...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如果说语言是思想传达的媒介,那么艺术便是情感表现的载体。就像中国戏曲艺术中,通过夸张的表情和某些特定的表演动作在舞台上暗示或者再现生活中某些场景和虚构的故事内容,传达出自身真切的情感和审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情感表现 载体 时代性 托尔斯泰 故事内容 表演动作 审美认识
原文传递
广西民族元素在城市景观雕塑艺术中的运用与探索——以广西南宁城市景观雕塑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向东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6-159,共4页
一、城市景观雕塑与民族元素的关系城市景观雕塑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以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与周边环境相呼应,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符合人的审美习惯,能够点缀、协调环境空间,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其包括雕塑、透雕、浮雕等艺... 一、城市景观雕塑与民族元素的关系城市景观雕塑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以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与周边环境相呼应,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符合人的审美习惯,能够点缀、协调环境空间,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其包括雕塑、透雕、浮雕等艺术形式。城市景观雕塑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既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又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不仅具有艺术性也具有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景观雕塑 民族元素 雕塑艺术 广西 南宁 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艺术生产力的变革:人工智能艺术探索
12
作者 李婧垚 梁樊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4期247-249,共3页
目的:图像生成技术引发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生成艺术的合理性的怀疑,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人们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其技术背后的原理以及原理所需要的数据集也引发了公众对数据授权或版权问题的质疑。文章根据当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和图像生成的过... 目的:图像生成技术引发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生成艺术的合理性的怀疑,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人们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其技术背后的原理以及原理所需要的数据集也引发了公众对数据授权或版权问题的质疑。文章根据当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和图像生成的过程原理对此进行分析。方法:文章从艺术史发展的角度对人工智能这种新技术进行解构,结合艺术家的创作与工作方法以及相对应的观念变革角度,分析人工智能艺术的合理性。结果:通过对图像生成的过程和索尔·勒维特“Wall Drawings”创作方法的分析,阐明了人工智能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通过对图像生成的原理与其背后数据集的分析,探讨了AI模型的设计者如何通过语词体系影响创作者。通过研究阿里吉耶罗·波提的创作,分析了人工智能和当代艺术创作结合的可能。结论:艺术家不仅注重对技艺的追求,更决定着作品的审美和观念。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可能,使“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在技术层面得以实现。然而,艺术家与普通创作者的核心差异在于审美判断与思想深度。面对这一技术变革,艺术家应反思自己在新时代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创作方向。人工智能虽然提供了新的创作手段,但艺术家应进一步思考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表达个人审美理念与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人工智能 艺术 大模型
下载PDF
中国雕塑的本土化:文化策略与当代实践
13
作者 刘宇航 胡筠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92,共5页
一、何为雕塑“本土化”?“本土化”的英文为“indigenization”(名词),“indigenize”(动词),其含义非常宽泛,相较于“全球化”而言具有“国产化”“本地化”“在地化”或“民族化”等含义。针对“拿来”或“进口”的现当代中国雕塑而... 一、何为雕塑“本土化”?“本土化”的英文为“indigenization”(名词),“indigenize”(动词),其含义非常宽泛,相较于“全球化”而言具有“国产化”“本地化”“在地化”或“民族化”等含义。针对“拿来”或“进口”的现当代中国雕塑而言,具有“中国特色”的雕塑是其目标指向,因为社会的驱动力不仅仅要满足对西方文化“嫁接”或“移植”,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不断“创新”与“创造”的终极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化 当代实践 本土化 雕塑 民族化 驱动力 目标指向 本地化
原文传递
传统壁画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结合探索
14
作者 陈国民 《大观(论坛)》 2024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行业的滞后性更加凸显,高校壁画教育亦是如此,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传统壁画教学模式亟须改变。基于高校传统壁画教学中存在的与新媒体技术融合不足、专业之间存在的壁垒和跨界结合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行业的滞后性更加凸显,高校壁画教育亦是如此,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传统壁画教学模式亟须改变。基于高校传统壁画教学中存在的与新媒体技术融合不足、专业之间存在的壁垒和跨界结合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位传统教学模式在新的技术革新形势下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出口。笔者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和构建壁画专业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是当下优化传统壁画教学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统壁画教学 新媒体技术
原文传递
晋东南北魏千佛造像碑与风格渊源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春涛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6-101,共6页
晋东南北魏干佛造像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山西早期造像碑的主要特色。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这批造像碑的图像与铭文进行了著录,对未纪年的造像碑进行了断代。以此为基础,对千佛造像碑的类型、风格特征、造像母题、风格渊源... 晋东南北魏干佛造像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山西早期造像碑的主要特色。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这批造像碑的图像与铭文进行了著录,对未纪年的造像碑进行了断代。以此为基础,对千佛造像碑的类型、风格特征、造像母题、风格渊源以及影响作了分析与探讨。整体来看,这批北魏干佛造像碑远承河西造像之余绪,近承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又保持了浓郁的晋东南地域特色,形成了山西北魏时期千佛造像碑的独特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东南 千佛 造像碑 风格渊源
原文传递
数字虚拟技术与传统雕塑教学改革——以广西艺术学院雕塑专业实践为中心
16
作者 魏杨博文 《炫动漫》 2024年第17期0292-0294,共3页
包含虚拟技术在内的新兴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未来趋势。新时代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创新客观上需要高校的传统专业与教学模式加以革新,数字虚拟技术为传统雕塑专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在新文科背景下,本文围绕着“数... 包含虚拟技术在内的新兴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未来趋势。新时代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创新客观上需要高校的传统专业与教学模式加以革新,数字虚拟技术为传统雕塑专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在新文科背景下,本文围绕着“数字时代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融入雕塑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的教学改革,对教学改革的实施目标、内容以及意义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技术 传统雕塑教学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媒介视野下数字公共艺术的形式与接受
17
作者 赵英键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数字公共艺术的商业化应用是艺术领域的一种客观现象。数字公共艺术形式语言的强化和公共内涵的缺失并不矛盾。无论是数字形态的公共艺术还是数字公共艺术本身,其形式和理念依然来源于传统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数字公共艺术的公... 数字公共艺术的商业化应用是艺术领域的一种客观现象。数字公共艺术形式语言的强化和公共内涵的缺失并不矛盾。无论是数字形态的公共艺术还是数字公共艺术本身,其形式和理念依然来源于传统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数字公共艺术的公域性将逐步让位于消费者的私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数字公共艺术 形式语言 商业化
下载PDF
雷萍作品欣赏
18
作者 雷萍 《漫动作》 2024年第5期0006-0007,共2页
下载PDF
同源异变——东亚文化视域下的当代漆艺创作探赜
19
作者 徐精宏 《艺术教育》 2024年第9期235-238,共4页
漆艺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源于漆树分泌的液体,经过八千年的历史演变,已成为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在当代创作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漆艺家在保留传统技法和精髓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现代艺术语言、设计元素和创新理念,表现出前... 漆艺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源于漆树分泌的液体,经过八千年的历史演变,已成为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在当代创作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漆艺家在保留传统技法和精髓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现代艺术语言、设计元素和创新理念,表现出前卫与传统相结合的探索精神。文章从东亚漆艺的历史渊源入手,梳理了中、日、韩三国当代漆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当代漆艺 风格流派 工艺传承 多元化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文化身份的特征与建构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昊宇 《艺术探索》 2014年第2期67-68,共2页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具有历史性和变化性两种文化属性。其文化身份具有延续性、国际性和独特性等特征。在建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文化身份时,要正确处理其与传统陶瓷艺术的关系;树立主体意识,摒弃艺术"进化论"思想;树立可持续观...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具有历史性和变化性两种文化属性。其文化身份具有延续性、国际性和独特性等特征。在建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文化身份时,要正确处理其与传统陶瓷艺术的关系;树立主体意识,摒弃艺术"进化论"思想;树立可持续观,进行长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 文化身份 特征 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