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窝果’的嫁接方法及配套育苗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邹敏 周玉和 +2 位作者 陆水凤 迟志广 杨兴明 《热带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29-31,共3页
‘燕窝果’又名麒麟果,是一种黄皮白肉火龙果,品质优良,价格昂贵,但繁殖困难,生长速度慢。本文提出适用于燕窝果的一种新型和快速的嫁接方法,包括接穗芽、砧木枝条的选择和处理,以及配套的专用剪芽剪和嫁接刀,同时介绍嫁接后的育苗技术... ‘燕窝果’又名麒麟果,是一种黄皮白肉火龙果,品质优良,价格昂贵,但繁殖困难,生长速度慢。本文提出适用于燕窝果的一种新型和快速的嫁接方法,包括接穗芽、砧木枝条的选择和处理,以及配套的专用剪芽剪和嫁接刀,同时介绍嫁接后的育苗技术。本方法能有效提高燕窝果苗嫁接的速度和成活率,还可提高燕窝果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窝果 嫁接 育苗技术
下载PDF
近红外法快速测定广西早籼稻谷脂肪酸值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冬 樊菲菲 +3 位作者 柳永英 张斌 刘艺 彭海亮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2年第6期60-63,共4页
建立一种利用近红外法快速测定广西早籼稻谷脂肪酸值的方法。用近红外便携式谷物分析仪采集148份广西籼稻谷样本的光谱数据,并用GB/T 20569—2006附录A稻谷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检测该148份样本的脂肪酸值,通过仪器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建立近... 建立一种利用近红外法快速测定广西早籼稻谷脂肪酸值的方法。用近红外便携式谷物分析仪采集148份广西籼稻谷样本的光谱数据,并用GB/T 20569—2006附录A稻谷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检测该148份样本的脂肪酸值,通过仪器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广西早籼稻谷脂肪酸值模型的相关系数接近0.9,预测偏差2.5 mg/100 g。利用该模型结合仪器对新扦取的30份早籼稻谷样品进行测定,重复性误差均在2 mg/100 g以内,90%的样品准确性误差在3 mg/100 g以内。为广西基层粮库、市县级粮食检测机构现场或实验室内快速、准确检测早籼稻谷脂肪酸值,指导稻谷合理储藏、轮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法 脂肪酸值 早籼稻谷 快速测定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ZC16的分离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寿湖 张琦敏 林振业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6期121-124,共4页
本研究从香蕉枯萎病重病地块仅存的健康香蕉植株根际采集土样,分离得到一株对枯萎病病原菌Foc4具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经分子鉴定及进化树分析,将其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ZC16,并通过平板对峙和盆栽试验对其进行生防效果评价。结果... 本研究从香蕉枯萎病重病地块仅存的健康香蕉植株根际采集土样,分离得到一株对枯萎病病原菌Foc4具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经分子鉴定及进化树分析,将其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ZC16,并通过平板对峙和盆栽试验对其进行生防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ZC16对枯萎病病原菌Foc4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抑菌率为65.1%;盆栽试验病情指数为31.43,防效为64.51%,较贝莱斯芽孢杆菌FZB42防效高25%,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香蕉枯萎病 生防效果
下载PDF
火龙果根螨的为害规律和防治方法
4
作者 邹敏 周玉和 +2 位作者 林振业 迟志广 杨兴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173,176,共3页
本文研究了火龙果根螨的为害规律。针对根螨只为害火龙果根系,不为害地上部分的主干和枝条的特点,提出一种包括铲除受害的地下根系、保留地上部分主干枝条扦插繁殖、浇灌药剂杀螨、浇灌生根剂和水肥的防治方法。经过本方法处理后,根螨... 本文研究了火龙果根螨的为害规律。针对根螨只为害火龙果根系,不为害地上部分的主干和枝条的特点,提出一种包括铲除受害的地下根系、保留地上部分主干枝条扦插繁殖、浇灌药剂杀螨、浇灌生根剂和水肥的防治方法。经过本方法处理后,根螨得到有效清除和控制,受害火龙果3个月后恢复正常生长,6个月后能正常开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根螨 为害规律 防治方法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丰富度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波 黄勇 +3 位作者 李家堂 戴强 王跃招 杨道德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41-950,共10页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成因机制一直是宏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区(以广西、云南和贵州为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区,也是全球范围内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为了解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成因机制一直是宏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区(以广西、云南和贵州为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区,也是全球范围内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为了解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根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动物标本室收藏的标本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共获得18,246条两栖动物记录(219个物种),然后运用生态位模型估测每个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并把每个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叠加起来,最终得到该区域在10km×10km生态位模型空间尺度上的两栖物种丰富度地理分布格局图,最后进行多元回归和模型选择分析。结果表明:有12种两栖动物仅在喀斯特地貌区分布,占物种总数的5.48%;有104种两栖动物仅在非喀斯特地貌区分布,占物种总数的47.49%;有103种两栖动物在喀斯特地貌区和非喀斯特地貌区均有分布,占物种总数的47.03%;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和非喀斯特地貌)对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χ~2=36.47, P <0.0001),但模型拟合效果差(McFadden’s Rho square=0.0037)。影响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年均降雨量(R^2=0.232, P <0.001),其次是最干月平均降雨量(R^2=0.221, P <0.001)。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的格局主要是由地貌和不同的环境因子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未被解释。因此,要更全面地认识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的形成机制,有必要加强干扰、捕食、竞争等其他生物因子的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理学 两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喀斯特地貌 生态位模型
原文传递
广西大明山两栖动物多样性时空格局观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勇 王波 +4 位作者 颜琳妙 韦筱媚 林莉 韦建威 李华坚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8-974,共7页
两栖动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作为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指示物种。为了解两栖动物种类、种群数量、生存状态以及受威胁状况,于2016—2018年的4、6和8月对广西大明山样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进行观测。观测方法主要采用样线法(共布设1... 两栖动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作为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指示物种。为了解两栖动物种类、种群数量、生存状态以及受威胁状况,于2016—2018年的4、6和8月对广西大明山样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进行观测。观测方法主要采用样线法(共布设10条样线),并以人工庇护所法作为补充。观测结果表明,广西大明山样区的两栖动物总计5科14属18种,其中鸭嘴竹叶蛙(Odorrana nasuta)、金秀纤树蛙(Gracixalus jinxiuensis)和红吸盘棱皮树蛙(Theloderma rhododiscus)是该保护区的新增物种。不同样线观测到的物种数或个体数略有差异,不同月份的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威纳指数均呈显著性差异,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年份间的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的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威纳指数呈显著性差异,而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分别与海拔相关性显著,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海拔没有显著相关性。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生境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总体来说,大明山样区的两栖动物物种数和个体数趋于稳定,意味着其受保护状况较好。在人为干扰较弱的常绿阔叶林、草本泥泽、竹林区,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分布比较均匀,而在低海拔山区和农田,两栖动物物种数和香农-威纳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山 生物多样性 两栖动物 时空格局 观测
下载PDF
广西泗水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和区系分析
7
作者 王振兴 韦绍干 +3 位作者 王波 林国良 李健玲 陆豫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20-126,共7页
为摸清广西泗水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现状,采取全面踏查、样线及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广西泗水河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84科634属1022种,其中蕨类... 为摸清广西泗水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现状,采取全面踏查、样线及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广西泗水河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84科634属1022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8属81种,种子植物153科576属941种;维管植物科的组成以少种科和单种科占比最多,共占维管植物总科数的83.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外来入侵植物10种。广西泗水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丰富复杂,以热带分布科和热带分布属占据优势,说明该区域植物区系具有较明显的热带性质,反映了南亚热带植物南缘地带区系地理成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物种多样性 植物区系 广西泗水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低压断路器的发展趋势与功能柔性化
8
作者 李敏 吴桂勇 +3 位作者 李燕 袁世雄 袁夫生 袁辉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9期18-24,共7页
“双碳”目标下,低碳能源迎来了快速发展。低压断路器作为能源设备的保护神,对能源系统的可靠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3种断路器的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用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阐述了3种断路器可靠性方面的优缺点,并对断路... “双碳”目标下,低碳能源迎来了快速发展。低压断路器作为能源设备的保护神,对能源系统的可靠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3种断路器的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用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阐述了3种断路器可靠性方面的优缺点,并对断路器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能源 固态断路器 无触感 智慧断路器 柔性化
下载PDF
广西全州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特点研究
9
作者 梁圣华 唐真郎 +2 位作者 李健玲 黄红宝 王波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目的】对广西全州天湖湿地公园内的维管植物资源以及植物区系、植物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摸清湿地公园维管植物资源分布现状。【方法】采用样线法、样方法、采集标本、阅读文献等方法和途径,对广西全州天湖国家湿地公园... 【目的】对广西全州天湖湿地公园内的维管植物资源以及植物区系、植物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摸清湿地公园维管植物资源分布现状。【方法】采用样线法、样方法、采集标本、阅读文献等方法和途径,对广西全州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该湿地公园内共有种子植物465种,隶属101科301属,其中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462种(双子叶植物88科249属391种,单子叶植物10科49属71种);被子植物分别占其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97.03%、99.01%、99.35%。天湖湿地公园以草本植物为主,种数占种子植物总数的53.98%;其次为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种类占种子植物总数的38.71%,是组成湿地公园陆生植被的主要成分;再次是藤本植物,占种子植物总数的7.31%,主要作为层间植物。种子植物区系复杂多样,分为15个级别区系类型,其中1分布区为世界广布科,有34科238种,占调查地区系植物总科数的33.66%;2~7分布区类型属于热带分布,有42科,占总科数的41.59%,其中泛热带分布(热带广布)的科数最多,为28科,占总科数的27.72%,该湿地公园的种子植物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热带特征;8~11分布区类型属于温带分布,有21科,占总科数的20.79%,其中北温带分布有16科,占总科数的15.84%,具有较少的温带分布特征;12~15分布区类型总共4科,主要为东亚分布,占总科数的3.96%,是东亚分布类型的代表。含5种以上优势科有31科,包括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杜鹃花科、蓼科、大戟科、百合科等。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共有12属,有蒿属、莎草属、蓼属、荨麻属等。含1~4种的小科占总科数的69.31%,含1~4种的小属占总属数的96.01%;科主要以1~4种组成为主,属以单种属为主。世界广布科和热带分布科占主导地位,共76科,占总科数的75.25%,种子植物的科级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湖国家湿地公园 种子植物 植物分类 区系特征
下载PDF
广西净水渔业养殖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玉英 李坚明 +3 位作者 任芳牯 韦绍转 施军 王大鹏 《大众科技》 2023年第1期135-137,192,共4页
为充分挖掘水库初级生产力,通过净水渔业模式解决水产养殖与水质安全的矛盾,文章提出在广西发展“匙吻鲟+鲢+细鳞斜颌鲴”的放养模式,介绍主要放养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放养优势、养殖容量测算方法、鱼种的选择和投放、生产管理与经济效... 为充分挖掘水库初级生产力,通过净水渔业模式解决水产养殖与水质安全的矛盾,文章提出在广西发展“匙吻鲟+鲢+细鳞斜颌鲴”的放养模式,介绍主要放养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放养优势、养殖容量测算方法、鱼种的选择和投放、生产管理与经济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渔业 匙吻鲟 细鳞斜颌鲴
下载PDF
不同投饲方式对克氏原螯虾稻田冬繁产量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大鹏 唐章生 +4 位作者 林勇 任芳牯 卢智发 钟一治 陆专灵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83-187,共5页
为对比广西小龙虾稻田冬繁生产中使用不同投饲方式的效果,研究施放有机肥、投饲100%大豆、投饲50%大豆+50%人工配合饲料和投饲100%人工配合饲料这4种方式对稻田冬繁繁育期水质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生产过程中的水体pH值... 为对比广西小龙虾稻田冬繁生产中使用不同投饲方式的效果,研究施放有机肥、投饲100%大豆、投饲50%大豆+50%人工配合饲料和投饲100%人工配合饲料这4种方式对稻田冬繁繁育期水质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生产过程中的水体pH值和氮、磷营养盐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施放有机肥和投饲人工配合饲料会造成氮、磷营养盐含量显著提升。3月水体溶解氧含量偏低,投饲人工配合饲料组溶解氧含量显著低于施肥组和单一投饲大豆组。苗种产量和总产量均以投饲50%大豆+50%人工配合饲料处理组最高,其次为全人工配合饲料处理组。小龙虾稻田冬繁投饲人工配合饲料对产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大豆因其不易溶性,是人工配合饲料的有益补充。溶解氧是稻田冬繁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子,尤其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情况下必须密切监测以防止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苗种 稻田冬繁 有机肥 大豆 人工配合饲料
下载PDF
梯级水电站对龙须河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王振兴 吴开庆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8期172-174,共3页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笔者对龙须河干流(田东段)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鱼类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梯级水电站建设对龙须河干流(田东段)浮游植物的分布影响较小,为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带来了一定的...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笔者对龙须河干流(田东段)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鱼类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梯级水电站建设对龙须河干流(田东段)浮游植物的分布影响较小,为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该调查未发现河海洄游性鱼类,但梯级水电站建设对鱼类短距离迁移存在阻隔影响。开展全寿命周期生态监测、增加过鱼设施、实施增殖放流等措施可以降低水电站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底栖生物 群落结构 梯级水电站
下载PDF
磷化工含氟废水回收利用研究
13
作者 何韩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9期0046-0049,共4页
本研究通过化学沉淀、活性炭吸附和超滤膜分离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废水中氟离子的显著降低和氟化钙的高纯度回收。实验优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了废水处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在提升资源回收效率的同... 本研究通过化学沉淀、活性炭吸附和超滤膜分离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废水中氟离子的显著降低和氟化钙的高纯度回收。实验优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了废水处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在提升资源回收效率的同时,还显著降低了废水处理的环境影响,为磷化工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工废水 氟离子回收 化学沉淀 吸附技术 膜分离
下载PDF
夏黑葡萄在越南北部栽培表现及其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江流 DO THANH TRUNG +12 位作者 唐其展 吕荣华 NGUYEN TUAN DIEP CAN VAN TOAN NGUYEN CONG THANH PHUNG DUY HIEU BUI THI THU TRANG 黄竟 刘淑仪 黄芳颖 梁芳 黄勇策 黄克顺 《南方园艺》 2019年第6期34-37,共4页
河内、北江等越南北方地区年均温比广西南宁高2℃左右,光温条件比较优越,应越方要求新引入种植比巨峰葡萄早熟优质的无核夏黑葡萄,以期调节产期,满足市场需求。采用广西夏黑葡萄当年种当年收和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管理,在越南北部地区于3... 河内、北江等越南北方地区年均温比广西南宁高2℃左右,光温条件比较优越,应越方要求新引入种植比巨峰葡萄早熟优质的无核夏黑葡萄,以期调节产期,满足市场需求。采用广西夏黑葡萄当年种当年收和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管理,在越南北部地区于3月上旬种植夏黑葡萄,种后4个半月于7月下旬修剪促花,剪后1个月于8月下旬开花,剪后2个月于9日下旬着色,剪后3个月于10月中下旬成熟上市,从种到收获全程9个月,平均每hm^2产量8517.0 kg,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投产的目标。为越南葡萄产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当年种当年投产 栽培表现 技术要点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养殖常见病害生态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大鹏 任芳牯 +6 位作者 唐章生 林勇 卢智发 钟一治 黄彬胜 张益峰 陆专灵 《大众科技》 2021年第10期125-127,165,共4页
文章综述了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等小龙虾常见养殖病害的病原和症状。从病原体、环境控制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提出常规防控手段。总结生产实践,形成一套包括饲料预处理技术、投喂中草药防控技术和冬闲期种植药用水生植物的... 文章综述了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等小龙虾常见养殖病害的病原和症状。从病原体、环境控制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提出常规防控手段。总结生产实践,形成一套包括饲料预处理技术、投喂中草药防控技术和冬闲期种植药用水生植物的生态防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病害防治 生态防控技术
下载PDF
沼气“湿、干法串联”脱硫技术在沼气发电机组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良新 黄大安 +1 位作者 徐铁纯 江明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8-51,共4页
沼气中有害成分H2S气体对沼气装备和内燃机的腐蚀,严重制约了沼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可靠使用,同时也增加了沼气发电机组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湿、干法串联脱硫兼有脱水效果的技术,并通过对该技术装置在小型沼气发电机... 沼气中有害成分H2S气体对沼气装备和内燃机的腐蚀,严重制约了沼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可靠使用,同时也增加了沼气发电机组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湿、干法串联脱硫兼有脱水效果的技术,并通过对该技术装置在小型沼气发电机组上的应用进行对比试验和检测,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沼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脱硫 脱水 内燃机
下载PDF
煤化工生产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
17
作者 宋佳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127-130,共4页
化工生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极大的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化工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之下,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在煤化工生产的环节... 化工生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极大的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化工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之下,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在煤化工生产的环节,会引发严重的能源损耗,也会威胁周边自然环境的安全,主要是因为工业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如果未经任何处理措施随意排放出去,必然会危害环境。因此,要充分的了解煤化工生产废水的特点,才能更好的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废水处理新技术,切实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促进煤化工生产顺利进行,为能源、环境改善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生产废水 处理技术
下载PDF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黑眶蟾蜍遗传多样性分析
18
作者 张云 蔡波 +4 位作者 王波 周蓓 刘静 梁肖彩 黄勇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究黑眶蟾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以期为蟾酥基原鉴定、种质评价以及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黑眶蟾蜍9个地理种群共54个体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挖掘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其遗... 目的:探究黑眶蟾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以期为蟾酥基原鉴定、种质评价以及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黑眶蟾蜍9个地理种群共54个体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挖掘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基于获得的10724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发现,黑眶蟾蜍的9个地理种群的期望杂合度值(He)为0.2167~0.5870,观测杂合度值(Ho)为0.2803~0.7118,核苷酸多样性为0.1461~0.1825。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种群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间,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分析与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均将样品聚成2个不同的遗传类群。结论:该研究在基因组水平确定了黑眶蟾蜍的遗传分化关系,为今后优质品种选育以及蟾酥道地性形成的分子机制积累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眶蟾蜍 高通量测序 蟾酥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广西雅长发现白冠长尾雉
19
作者 农易晓 莫国巍 +1 位作者 王波 蒋爱伍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分布狭窄的全球性易危鸟类。2020年5月,在位于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的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察到白冠长尾雉活动,确认为广西鸟类分布新记录种。生境的丧失和河面的加宽导致广西西北部的白冠长尾...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分布狭窄的全球性易危鸟类。2020年5月,在位于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的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察到白冠长尾雉活动,确认为广西鸟类分布新记录种。生境的丧失和河面的加宽导致广西西北部的白冠长尾雉可能形成一个与贵州分布区隔离的孤立种群,建议对其分布区和种群数量进行专门调查,为相关部门制定白冠长尾雉的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冠长尾雉 新记录 分布 红水河
原文传递
植物乳杆菌功能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宪福 卢保丽 覃朝望 《轻工科技》 2023年第3期52-54,共3页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ceus)分布广泛,属于乳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最适于在30~37℃生长,最适酸碱度为pH 6.5左右,该种全基因组长度介于2.91~3.70 Mb之间,GC碱基占44.2%~45.1%。尽管作为同一个种,但它不同菌株的活性以及功能...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ceus)分布广泛,属于乳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最适于在30~37℃生长,最适酸碱度为pH 6.5左右,该种全基因组长度介于2.91~3.70 Mb之间,GC碱基占44.2%~45.1%。尽管作为同一个种,但它不同菌株的活性以及功能均不同程度存在某种差异。植物乳杆菌具有消炎抑菌、降低人体胆固醇、改善免疫性能、降解亚硝酸盐、排除重金属和抗氧化等多个方面优点,不仅能产生对人体直接有益的作用,还可以消除诸多对人体不利的因素,可以广泛推广到食品加工以及农业生产中,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功能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