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技术的本体论追问:数据实在,技术实在,还是关系实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君亮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6,共6页
从其历史生成与现实应用来看,大数据就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本体可以从数据实在、技术实在和关系实在等三个向度来追问。数据是大数据技术生成的本原,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本对象,数据实在是大数据技术的基础。大数据要绽放为大数... 从其历史生成与现实应用来看,大数据就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本体可以从数据实在、技术实在和关系实在等三个向度来追问。数据是大数据技术生成的本原,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本对象,数据实在是大数据技术的基础。大数据要绽放为大数据技术,就必须对其展开获取、存储、分析、处理等技术应用,因此,技术实在是大数据技术的关键。数据表征着事实间的相关关系,技术揭示出事实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关系实在是大数据技术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本体 数据实在 技术实在 关系实在
下载PDF
符号化与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之争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君亮 栾忠恒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8,共7页
符号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约定,人所特有的,指称对象以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并形成和呈现意义,最终可以视觉化的视觉图像。生活世界就是人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符号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约定,人所特有的,指称对象以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并形成和呈现意义,最终可以视觉化的视觉图像。生活世界就是人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生成的,在其自身中获得实践活动解决方案的意义世界。符号化是指人在生活世界将思想表达为符号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传递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在生活世界的符号化表达和传递的过程。符号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传递方式,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符号化表达传递的时空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符号化 生活世界 表达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重要论述的多维度探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钟国云 陈欢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2-79,共8页
在指导和推进脱贫攻坚的伟大社会实践中,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论述随之产生,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 在指导和推进脱贫攻坚的伟大社会实践中,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论述随之产生,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论述,从理论维度看,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思想和党的扶贫开发思想的继承发展创新;从历史维度看,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设计实践与发展经验的总结;从价值维度看,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价值取向;从目标维度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贫困地区的当代表达;从实践维度看,是新时代推动农村全面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脱贫攻坚 战略思想 维度
下载PDF
资本与自治的矛盾:资本下乡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吴琼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资本下乡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资本逐利属性与乡村自治特征之间尚处于一种弱耦合状态,二者存在着小农自治与资本自利、人情社会与现代管理间的矛盾,形成了弱势乡村与强势资本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资... 资本下乡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资本逐利属性与乡村自治特征之间尚处于一种弱耦合状态,二者存在着小农自治与资本自利、人情社会与现代管理间的矛盾,形成了弱势乡村与强势资本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下乡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由“服务方”到“主导方”的角色转变,乡村社会对资本的依附性增强,容易诱发利益侵占、官商勾结等恶性问题。为消除资本下乡的负面性,地方政府应树立正确政绩观并加强政策指引与制度设计,提升农民发展能力和维权意识,明确资本社会责任并强化对企业与领导干部的监督问责,真正将乡村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发展目标,有序促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资本下乡 负面性 产业振兴
下载PDF
超越主体性:大数据技术对人的本质的双重复归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君亮 陈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人通过劳动超越自己所属的种的尺度,从实践本体上获得相对于对象世界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在认识论上也最终得到确认。人的主体地位的历史生成导致人与自然世界的割裂,造成了人的本质在整体性的遮蔽。人与对象世界的主客二分造成的&q... 人通过劳动超越自己所属的种的尺度,从实践本体上获得相对于对象世界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在认识论上也最终得到确认。人的主体地位的历史生成导致人与自然世界的割裂,造成了人的本质在整体性的遮蔽。人与对象世界的主客二分造成的"主客困境"又使人的超越性被遮蔽。大数据技术在将包括人的行为与心理在内的自然万物都标记为0和1之际,有力地消解了人与自然世界的对立,进而从本体论与认识论两个方面消解了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的消解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应和关系,实现了人的整体性与超越性的双重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人的本质 主体性 整体性 超越性
下载PDF
“四个自信”与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理路 被引量:8
6
作者 罗家锋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0-224,共5页
"四个自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致致力于且需要不断突破和创新的教育内容。为此,主阵地掌控、政治认同养成、隐形空间构建、社会体系... "四个自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致致力于且需要不断突破和创新的教育内容。为此,主阵地掌控、政治认同养成、隐形空间构建、社会体系延展等创新性教育方式,有助于帮助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正确认知历史、感知当下、憧憬未来,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最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地区教育
原文传递
明代凭祥受降城小考
7
作者 王晓军 张惠鲜 《广西地方志》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明代广西凭祥两座受降城的修筑,缘于中越关系的起伏变化。上石西州受降城的修筑时间众说纷纭,以修筑于明成化年间的观点最具说服力。上石西州受降城尽管规制不算宏伟,但由于地处中越交通要道,自明至清,长期作为两国使节驿站而存在。镇... 明代广西凭祥两座受降城的修筑,缘于中越关系的起伏变化。上石西州受降城的修筑时间众说纷纭,以修筑于明成化年间的观点最具说服力。上石西州受降城尽管规制不算宏伟,但由于地处中越交通要道,自明至清,长期作为两国使节驿站而存在。镇南关受降城之修筑与降服安南莫登庸密切相关。镇南关受降城建成之后,曾两次用于安南受降。镇南关受降城规制宏伟,但存在时期不长,至清朝初期,已受到严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凭祥 受降城 考证
下载PDF
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究
8
作者 张春玲 廖思敏 +3 位作者 黄菲菲 梁璇 覃耐 黄彩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115-119,共5页
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推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的传承和创新有利于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参观者观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创新驱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开发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及优化红色文化... 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推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的传承和创新有利于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参观者观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创新驱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开发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及优化红色文化领域人才队伍结构等。然而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存在数字化程度相对落后、红色文化博物馆的展示形式较为单一、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创新力度不足、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协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该文根据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提出地区政策支持、加大创新数字保护力度、建立数字资源库及打造数字化教育模式等路径,为推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数字化 桂西南地区 传承 创新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桂西南地区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发展的实践路径探析
9
作者 梁璇 黄菲菲 +3 位作者 廖思敏 张春玲 覃耐 黄彩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1期53-57,共5页
随着数字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入,红色文化数字化已成一个必然趋势。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红色文化进行数字化的传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桂西南地区高校大学生对红... 随着数字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入,红色文化数字化已成一个必然趋势。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红色文化进行数字化的传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桂西南地区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数字化仍缺乏主动意识,导致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方式僵化、体验感不足和传播技术欠缺等问题。该文根据桂西南地区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和发展的现状,提出运用网络课堂学习红色文化数字化知识、参与红色文化数字化第二课堂活动及借助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等路径,采用调查法、理论分析法等进行研究,借鉴相关文献,助力桂西南地区高校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传承发展 红色文化数字化 文化自信 实践路径 价值意蕴
下载PDF
左江流域书法文化的传播发展和当代振兴策略研究
10
作者 李浚华 郭映珍 《美术文献》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左江流域处于我国边疆地区,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俗。书法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左江流域传播历史悠久,发展态势良好。古代汉族官员和土司在左江流域的书法艺术实践、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高校的书法课程教学,... 左江流域处于我国边疆地区,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俗。书法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左江流域传播历史悠久,发展态势良好。古代汉族官员和土司在左江流域的书法艺术实践、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高校的书法课程教学,是左江流域书法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左江流域书法文化想要在当代振兴,需要明确角色定位,挖掘民族艺术资源;结合旅游产业,利用新媒体技术,发展书法产业;增强对外传播书法文化的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江流域 书法文化 传播 振兴
原文传递
大数据技术:从数的解蔽到数据的遮蔽之现象学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艳 李君亮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
大数据技术沿着"数→数据→数学化→大数据技术"这一逻辑脉络演化而来。数的发现将世界带到人的跟前,从而开启了微数据对世界的解蔽。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呈现的小数据将世界数学化,从而造成了世界的遮蔽。大数据时代,世界以... 大数据技术沿着"数→数据→数学化→大数据技术"这一逻辑脉络演化而来。数的发现将世界带到人的跟前,从而开启了微数据对世界的解蔽。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呈现的小数据将世界数学化,从而造成了世界的遮蔽。大数据时代,世界以数的复杂性方式显现,使得世界面临深层遮蔽的危险,更使世界获得全面解蔽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大数据技术 遮蔽 解蔽
下载PDF
马克思“美好生活”概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启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2
作者 杨玉连 张婷婷 《学理论》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马克思“美好生活”概念的建构离不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类”概念的把握。马克思的“类”概念是对费尔巴哈感性的“类”的超越。马克思的“类”是对象性的、社会性的,是证明人的本质的“类”,是人的真正意义所在。《1844年... 马克思“美好生活”概念的建构离不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类”概念的把握。马克思的“类”概念是对费尔巴哈感性的“类”的超越。马克思的“类”是对象性的、社会性的,是证明人的本质的“类”,是人的真正意义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阐述了在资本逻辑操控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对立,正是这种对立性存在,使得人的自由活动本质丧失,失去了自由以及全面发展的前提;由此必须消除异化,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和解,重新确证人的社会性本质,还原人的“类”自由,才能把握“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美好生活 “类”概念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基于新媒体的SWOT分析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钟国云 陈欢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93,共4页
随着中国的大国崛起与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共产党应当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和国际形象面向世界,这是绕不开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国家形象近年来大大改善,而中共国际形象与中国国家形象显然不相称也不对等。新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 随着中国的大国崛起与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共产党应当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和国际形象面向世界,这是绕不开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国家形象近年来大大改善,而中共国际形象与中国国家形象显然不相称也不对等。新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其给中共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新时代新媒体条件下的中共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的SWOT分析法,以有效提升中共国际形象,进而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核心利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中共 新时代 形象塑造 SWOT分析法
下载PDF
提升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影响力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韦永恒 农淑英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9期39-43,共5页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是距今2000多年前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珍贵文化遗存,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江花山岩画具备世界文化影响力的潜质与价值,因此,应统筹考虑,整体谋划,在花山故事、花山印象、花山...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是距今2000多年前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珍贵文化遗存,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江花山岩画具备世界文化影响力的潜质与价值,因此,应统筹考虑,整体谋划,在花山故事、花山印象、花山精神、花山传播及花山保护等方面做足文章,切实提升左江花山岩画文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 文化影响力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课的三维审视
15
作者 杨玉连 韦克蒋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意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更是推进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意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更是推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推动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现实要求,是推动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现实趋势,是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立德树人的理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价值与实践
下载PDF
基于共情理论的高校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6
作者 朱俊 陈燕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8期71-74,共4页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剖析了造成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局的原因,将共情理论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充分论证了在思政课中采用“对分课堂”的...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剖析了造成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局的原因,将共情理论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充分论证了在思政课中采用“对分课堂”的必要性。文章设计了基于共情理论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旨在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理论 “对分课堂” 思政课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探究——以峒那屿湾景区为例
17
作者 陆春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在国家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广西大新县安平村峒那屿湾景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收集统计相关田野数据,认为该景区当前存在产业模式较为单一、旅游环境设施有待完善、文化资源整合度不够、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提... 在国家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广西大新县安平村峒那屿湾景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收集统计相关田野数据,认为该景区当前存在产业模式较为单一、旅游环境设施有待完善、文化资源整合度不够、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从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提升环境设施、创新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推广宣传渠道等方面探索该景区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的建议,以此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典型案例,为广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文化 旅游 峒那屿湾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文化育人:内涵、价值与进路
18
作者 农淑英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文化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和有效路径。文章在探讨高校思政课文化育人基本内涵及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推送彰显文化秉性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体现文化精神的教学方式、全力打造人文素养深厚的经... 文化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和有效路径。文章在探讨高校思政课文化育人基本内涵及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推送彰显文化秉性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体现文化精神的教学方式、全力打造人文素养深厚的经师人师、建立健全充满人文关怀的考核体系等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高校思政课 价值 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9
作者 关德芳 《学周刊》 2024年第28期62-65,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将学生视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这一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中心,而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较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将学生视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这一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中心,而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较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以新时代大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为主题展开探究,阐述学生主体的内涵和价值,分析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对于促进跨学科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和为就业做好准备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案例从课程设计、教材资源、教学方法、效果评估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促进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 学生主体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路径探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家锋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6-249,共4页
全媒体是集技术、内容、形式和营销于一体的媒介新形态,对于现代人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话语模式、行为方式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重大挑战。民族地区高校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育人任务和社会责任的特殊... 全媒体是集技术、内容、形式和营销于一体的媒介新形态,对于现代人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话语模式、行为方式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重大挑战。民族地区高校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育人任务和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决定了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争夺的任务异常重大而艰巨。从人文关怀的原初目标出发,探索集理念变革、资源开发、制度保障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路径,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本质的回归,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新介态的理性关切,对于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保证民族地区高校切实担负起维系社会和校园稳定的重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体系 全媒体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