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石墨烯的毒死蜱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对毒死蜱的测定 被引量:20
1
作者 谭学才 吴佳雯 +5 位作者 胡琪 李晓宇 李鹏飞 余会成 李小燕 雷福厚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7-393,共7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使用自由基热聚合法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合成毒死蜱(CPF)分子印迹聚合膜,制得了CPF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等,考察了此...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使用自由基热聚合法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合成毒死蜱(CPF)分子印迹聚合膜,制得了CPF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等,考察了此CPF分子印迹膜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传感器的峰电流与CPF浓度在2.0×10^-7-1.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7.1834-0.2424C(μmol/L),相关系数r2=0.9959,检出限为6.7×10^-8mol/L(S/N=3)。构建了CPF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动力学吸附模型,测得印迹传感器的印迹因子β=2.59,结合速率常数k=12.2324 s。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成功用于实际水样和蔬菜样品中CPF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1%-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石墨烯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
下载PDF
百香果叶总酚的提取工艺优化、抗氧化活性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许海棠 田程飘 +3 位作者 赵彦芝 廖华珍 申利群 周菊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23-227,236,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百香果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百香果叶多酚,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及料液比四个单因素对总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目的:旨在研究百香果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百香果叶多酚,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及料液比四个单因素对总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测定清除3种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的方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评估;并测定了百香果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提取百香果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百香果叶总酚提取量为(2.200±0.015)mg/g。结论:百香果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叶 多酚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活性产物的鉴定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聪 王坤 +5 位作者 姜明国 谭学才 雷福厚 杜方凯 邱子言 孙坤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70-1176,共7页
为从广西北部湾的泥样和植物中分离海洋放线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离活性化合物。研究采用普通稀释法分离菌株,对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利用活性追踪分离活性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表明从6个海泥样品和... 为从广西北部湾的泥样和植物中分离海洋放线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离活性化合物。研究采用普通稀释法分离菌株,对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利用活性追踪分离活性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表明从6个海泥样品和3个植物样品中共分离73株放线菌,筛选得到具有抑香蕉枯萎病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菌株7株,并从其中的1株链霉菌 Streptomyces sp.MDCW-126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星形孢菌素。从广西北部湾分离的药用活性菌株资源具有开发和深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 放线菌 抑菌活性 星形孢菌素
下载PDF
小二仙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夏雨弘 刘颖 +6 位作者 周茗 朱震鑫 卢月 刘洪存 孟娟 龚志强 杨立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44-250,共7页
为优化小二仙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提取时间对小二仙草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提取工艺。检测小二仙草总黄酮对D... 为优化小二仙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提取时间对小二仙草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提取工艺。检测小二仙草总黄酮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结果表明:小二仙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6.15%、料液比1:39.66 g/mL、超声时间41.14 min,此时小二仙草总黄酮的得率为28.61±0.05 mg/g。小二仙草总黄酮均能有效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且在一定范围内,清除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小二仙草总黄酮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在浓度为3 mg/mL时,清除率达到98.28%,与3 mg/mL维生素C(清除率为99.81%)相当,且小二仙草总黄酮具有较高还原力,抗氧化活性较好。该工艺简便、可行,且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二仙草 总黄酮 提取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原位培养分离及其活性筛选 被引量:14
5
作者 姜明国 甘光华 +6 位作者 杨立芳 李西妮 杨桂柳 庹利 孙承航 黄玲 蓝金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4,共10页
为了发掘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的放线菌资源,本文利用原位培养装置,埋于根际土壤中俘获放线菌,30d后取回实验室,采用平板涂布法对4个地点的原位培养样品于15种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 为了发掘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的放线菌资源,本文利用原位培养装置,埋于根际土壤中俘获放线菌,30d后取回实验室,采用平板涂布法对4个地点的原位培养样品于15种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进行抗菌活性和产酶活性检测。共分离得到113株放线菌。对其中33株放线菌进行测序,结果表明20株属于链霉菌属,11株属于拟诺卡氏菌属,1株属于伦兹氏菌属,1株与拟诺卡氏菌属相似性最高为90%,很可能属于放线菌一个新属。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其中有7株、4株、18株、6株、10株、3株实验菌株分别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抑制作用;有55株、62株、24株、72株的实验菌株分别具有纤维素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胶原蛋白酶活性、酯酶活性。原位培养可以丰富对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的认识,分离到了新种甚至可能是新属的放线菌,分离得到的部分放线菌菌株具有较高生物活性,为后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培养 红树林 根际土壤 放线菌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分级醇沉组分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许海棠 廖华珍 +2 位作者 赵彦芝 张金彦 周菊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57-162,共6页
为研究山豆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山豆根粗多糖(SGP),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山豆根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条件优化。将提取得到的粗多糖分级醇沉... 为研究山豆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山豆根粗多糖(SGP),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山豆根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条件优化。将提取得到的粗多糖分级醇沉,并分别采用清除DPPH、ABTS+自由基及还原能力的方法对各醇沉组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豆根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133 min,液料比30∶1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山豆根粗多糖得率为3.98%。粗多糖经分级醇沉共获得SGP50、SGP70、SGP80和SGP904个组分,且SGP90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是在清除DPPH自由基方面,显著高于其它组分(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多糖 响应面法 乙醇分级沉淀 抗氧化活性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不同大蒜精油成分及生物活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伍燕 何元琴 +1 位作者 易君明 申利群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81,320,共8页
为了解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成分及生物活性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两种大蒜精油的可挥发性成分;用对倍稀释法研究两种大蒜精油对几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小... 为了解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成分及生物活性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两种大蒜精油的可挥发性成分;用对倍稀释法研究两种大蒜精油对几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小叶碟法测定两种大蒜精油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并检测白皮、紫皮大蒜精油对ABTS、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白皮大蒜精油鉴定出26种成分,占精油的95.79%;紫皮大蒜精油鉴定出22种成分,占精油的94.26%,主要杀菌物质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在紫皮大蒜(59.34%)中的含量比白皮大蒜(50.11%)多;两种大蒜精油对实验用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紫皮大蒜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板栗疫病的抑制效果比白皮大蒜好;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对斜纹夜蛾24h平均拒食率分别为52.97%和100%;白皮大蒜精油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紫皮大蒜精油,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拒食活性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一株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枢妍 阳黎恒 +4 位作者 肖雪婷 胡锦欢 张红岩 申乃坤 姜明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26-1834,共9页
【目的】筛选获得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为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菌株资源。【方法】以香蕉根际土壤为材料,利用铬天青(Chromeazurol S,CAS)双层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可分泌铁载体且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 【目的】筛选获得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为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菌株资源。【方法】以香蕉根际土壤为材料,利用铬天青(Chromeazurol S,CAS)双层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可分泌铁载体且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拮抗菌株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活性;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明确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拮抗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香蕉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经CAS培养基初筛,从土壤中分离获得60株可分泌铁载体的菌株,平板对峙法复筛得到5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其中菌株Gxun-2的抑菌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达74.45%,且对供试的其他6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有广谱抗菌性。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进化树分析结果,菌株Gxun-2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盆栽试验显示,菌株Gxun-2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病作用,防治效果达84.21%,且对香蕉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效果,香蕉苗鲜重较对照增加32.96%。【结论】菌株Gxun-2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对香蕉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效果,可作为研制香蕉枯萎病生防菌剂的候选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铁载体 拮抗菌 分离鉴定 抑菌效果
下载PDF
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氯丙嗪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焘 谭学才 +5 位作者 胡琪 吴佳雯 方晓雪 刘绍刚 余会成 黄在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基于盐酸氯丙嗪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以石墨烯(Graphene)和Nafion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CE)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盐酸氯丙嗪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下,盐酸氯丙嗪浓度在8.0×10-7~1.2×10-4mol/... 基于盐酸氯丙嗪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以石墨烯(Graphene)和Nafion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CE)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盐酸氯丙嗪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下,盐酸氯丙嗪浓度在8.0×10-7~1.2×10-4mol/L范围内与其相对发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 8),且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检出限(S/N=3)为4.0×10-7mol/L。连续测定4.0×10-6mol/L盐酸氯丙嗪溶液11次,发光强度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灵敏度。盐酸氯丙嗪的加标回收率为93%~104%,RSD(n=5)为4.1%。将该方法应用于药片中盐酸氯丙嗪的检测,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修饰电极 电致化学发光 盐酸氯丙嗪 三联吡啶钌
下载PDF
一株海洋来源高效产角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妮 张红岩 +4 位作者 杨梦莹 刘聪 杨立芳 申乃坤 姜明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8-104,共7页
为获得高效产角蛋白酶的菌株,提高产酶能力,研究角蛋白酶酶学性质,该文从广西北部湾海鸭养殖羽毛废弃物土壤通过富集、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菌株Gxun-30,综合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构,鉴定为... 为获得高效产角蛋白酶的菌株,提高产酶能力,研究角蛋白酶酶学性质,该文从广西北部湾海鸭养殖羽毛废弃物土壤通过富集、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菌株Gxun-30,综合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构,鉴定为拟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该菌株产酶条件及所产酶学性质研究结果为,菌株产酶最适温度35℃,发酵48 h,整根羽毛几乎完全降解,酶活性可达434.54 U/mL;所产角蛋白酶最适温度为75℃,最适pH为6.5;该酶热稳定性较好,在70℃以下,能保持酶活的稳定性;金属离子中Ca ^2+、Na+对该酶活性起到激活作用,而Mn ^2+、Cu ^2+对该酶有显著抑制作用;酶活性可被苯甲基磺酰氟(phenyl methy sulfonyl fluoride,PMSF)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抑制,表明可能为含金属离子的丝氨酸蛋白酶类;异丙醇对酶活性有明显激活作用,相对酶活性可提高至114%;且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吐温-40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酶降解羽毛、角蛋白及酪蛋白的能力较强,但对人发及胶原蛋白降解能力较弱,该特性使B.paramycoides Gxun-30菌株及所产角蛋白酶在羽毛降解、酪蛋白肽及医用胶原材料制备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菌株 羽毛降解 分离鉴定 角蛋白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2种牛肝菌分子鉴定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伍燕 汪伟 +1 位作者 王燕 申利群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108,共7页
对兴义产白葱牛肝菌和红葱牛肝菌子实体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依据国际通用蛋白质评价模式对此2种牛肝菌蛋白质营养进行分析,并与来源于文献的砖红绒盖牛肝菌、黄皮疣柄牛肝菌和灰褐牛肝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葱牛肝菌学名是粉黄牛... 对兴义产白葱牛肝菌和红葱牛肝菌子实体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依据国际通用蛋白质评价模式对此2种牛肝菌蛋白质营养进行分析,并与来源于文献的砖红绒盖牛肝菌、黄皮疣柄牛肝菌和灰褐牛肝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葱牛肝菌学名是粉黄牛肝菌Boletus roseoflavus,红葱牛肝菌学名是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g/100 g):粉黄牛肝菌含有蛋白46.20、脂肪2.0、粗纤维15.0、粗多糖4.70、可溶性糖9.60;必需氨基酸11.27、总氨基酸27.80、鲜味氨基酸总量10.84;兰茂牛肝菌含有蛋白56.0、脂肪2.0、粗纤维17.0、粗多糖7.20、可溶性糖7.60、必需氨基酸13.76、总氨基酸33.40、鲜味氨基酸总量13.04。粉黄牛肝菌和兰茂牛肝菌的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指数(E/N)分别为0.68和0.70,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E/E+N)为40.58%和41.20%,必需氨基酸总量达到FAO/WHO的标准模式,营养组成均衡、含量丰富;EAAI值(必需氨基酸指数)均为1.33,为优质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黄牛肝菌 兰茂牛肝菌 鉴定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价
下载PDF
陶瓷膜超滤净化石灰法制糖清汁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文 朱瓌之 +4 位作者 漆虹 曲睿晶 谢彩锋 雷福厚 李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2-258,共7页
对孔径为0.04?μm的陶瓷超滤膜进一步净化石灰法制糖的清汁进行研究,在跨膜压差0.45~0.50 MPa、膜面流速4.0~4.5 m/s、过滤温度75~97℃的条件下过滤甘蔗汁30 h,膜渗透通量从350.6 L/(m^2·h)降低至160.2 L/(m^2·h),平均通量... 对孔径为0.04?μm的陶瓷超滤膜进一步净化石灰法制糖的清汁进行研究,在跨膜压差0.45~0.50 MPa、膜面流速4.0~4.5 m/s、过滤温度75~97℃的条件下过滤甘蔗汁30 h,膜渗透通量从350.6 L/(m^2·h)降低至160.2 L/(m^2·h),平均通量为177.8 L/(m^2·h),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甘蔗汁经陶瓷膜过滤后品质被进一步提升,简纯度可提高2.01个单位,色素去除率为20.20%,澄清度从79.18%提升至99.98%。研究膜污染形成发现,陶瓷膜过滤甘蔗汁会在膜表面形成一层污染层,膜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多糖、蛋白质、酯类及酚类等物质),同时还含有少量的Na、Mg、Al、Si、P、Cl、K、Ca及Fe等无机成分。污染膜依次采用工业净水、1%NaOH-0.5%NaClO混合溶液、0.5%HNO_3溶液清洗,膜通量恢复率均高于95.5%,重复性较好,是一种有效的膜清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超滤 制糖 石灰法 清汁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测定田基黄中的芦丁与槲皮素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邓光辉 王士伟 +2 位作者 王辉 屈忠凯 韦福赛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分离检测田基黄中生物活性成分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考察了检测电极电位、缓冲液浓度、pH、运行电压和进样时间对分离的影响。以40cm长,50 μm内径的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通道,运行缓冲液为25mmol/L硼砂(pH9.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分离检测田基黄中生物活性成分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考察了检测电极电位、缓冲液浓度、pH、运行电压和进样时间对分离的影响。以40cm长,50 μm内径的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通道,运行缓冲液为25mmol/L硼砂(pH9.2)溶液,分离电压12kV,0.3mm直径的铂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检测电位1.00V(vs.Ag/AgCl),芦丁和槲皮素在10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芦丁和槲皮素分别在8.2×10^-6 ~ 5.2×10^-4 ~ mol/L-与6.8×10^-6 ~ 7.2×10^-4 mol/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9.0×10^-7 mol/L(S/N=3)和4.7×10^-7 mol/L(S/N=3)。方法已应用于田基黄药材提取物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槲皮素 毛细管电泳 安培法
原文传递
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改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芳 马亚红 +6 位作者 李振林 董慧峪 杜寒春 刘绍刚 刁开盛 雷福厚 谭学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3-2232,共10页
以松香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N-三甲基-N-松香基氯化铵,TAAC)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得到TAAC改性沸石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表征.考察了TAAC改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如粒径、改性剂投... 以松香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N-三甲基-N-松香基氯化铵,TAAC)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得到TAAC改性沸石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表征.考察了TAAC改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如粒径、改性剂投加量、温度、pH值等,结果表明这一改性能显著地提高沸石对刚果红的吸附量;在pH值4.0—10.0范围内,CR的吸附量随着pH值增加而下降;反应温度从20℃上升至40℃,TAAC改性沸石对CR的吸附容量有所下降.TAAC.改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TAAC改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过程,其最大吸附容量为78mg·g-1(pH6.0,T=20℃).热力学分析表明,TAAC改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是自发和放热的过程,是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共同作用的过程,其吸附机制主要为静电吸引、氢键和芳香基的疏水作用.TAAC改性沸石吸附刚果红后可通过NaOH再生,且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到0.1mol·L^(-1),其解吸率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改性沸石 刚果红 吸附
下载PDF
白鹤灵芝总萘醌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志强 夏雨弘 +5 位作者 韩沙 黄艳红 霍宇 陈晓兰 蒙田秀 杨立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9-397,共9页
为评价白鹤灵芝总萘醌(Rhinacanthins-rich extract from Rhinacanthus nasutus,RRE)的降血脂及保护肝脏作用,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 为评价白鹤灵芝总萘醌(Rhinacanthins-rich extract from Rhinacanthus nasutus,RRE)的降血脂及保护肝脏作用,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及肝脏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水平,以及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RRE干预后有效改善了NAFLD小鼠肝脏病理病变进程,缓解炎性损伤,减少肝脏脂肪颗粒堆积;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NAFLD小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P<0.05),极显著升高HDL-C水平(P<0.01),显著降低NAFLD小鼠血清中AST、ALT、AKP活力(P<0.05或P<0.01);其指标水平均优于熊果酸组;RRE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NAFLD小鼠血清中TG、LDL-C、AST、水平(P<0.05),可降低TC、ALT、AKP水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网络药理学对白鹤灵芝与NAFLD疾病相关作用靶点进行交集,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RRE的有效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白鹤灵芝素-C(rhinacanthin-C)与交集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潜力。研究表明RRE有显著的降血脂、改善脂质沉积和炎性损伤、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rhinacanthin-C经由AMPK-SREBP1c-SIRT1信号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发挥作用,为壮药白鹤灵芝开发为降血脂、改善脂肪肝的民族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灵芝 总萘醌 非酒精性脂肪肝 降血脂 保护肝脏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提取黄花菜多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陆海勤 宫晓丽 +3 位作者 李冬梅 骆文静 李毅花 李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3-170,共8页
以黄花菜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提取黄花菜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提取黄花菜多糖工艺,同时测定黄花菜粗多糖对·O-2、·OH以及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 以黄花菜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提取黄花菜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提取黄花菜多糖工艺,同时测定黄花菜粗多糖对·O-2、·OH以及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9℃,超声功率700 W,电场电压14 kV,得到的黄花菜多糖得率为10.03%,此结果接近预测得率,表明提取工艺是可行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花菜粗多糖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与多糖浓度呈正相关,当黄花菜粗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对·O-2、·OH以及DPPH·的清除能率分别可达到66.93%、70.61%、49.28%。本研究为黄花菜多糖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多糖 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H1中1个新的二萜糖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聪 刘春娟 +3 位作者 雷福厚 谭学才 李小燕 王京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746-5750,共5页
目的探究广西北部湾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 H1中的活性天然产物。方法利用柱色谱等手段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紫外、质谱、核磁共振和比旋光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药敏纸片法评价化合物的抗香蕉枯萎病菌活性。结果从真... 目的探究广西北部湾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 H1中的活性天然产物。方法利用柱色谱等手段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紫外、质谱、核磁共振和比旋光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药敏纸片法评价化合物的抗香蕉枯萎病菌活性。结果从真菌Penicilliumsp.H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获得了3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炭角菌素D(1)、BE-31405(2)和sordaricin(3)。化合物1和2对香蕉枯萎病菌有中等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0、16.0μg/mL。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二萜糖苷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ICILLIUM sp.H1 活性产物 二萜糖苷类化合物 抑菌活性 炭角菌素D
原文传递
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的咖啡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琳 谭学才 +4 位作者 赵丹丹 刘力 雷福厚 黄在银 龚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8-1713,共6页
以咖啡因为模板分子,含菲环骨架的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以自由基热聚合的方式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构建了测定咖啡因的新型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 以咖啡因为模板分子,含菲环骨架的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以自由基热聚合的方式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构建了测定咖啡因的新型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传感器对咖啡因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的峰电流与咖啡因浓度在3.00×10-3~2.73 m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12×10-4mmol/L.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将该传感器用于可口可乐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 咖啡因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磺胺嘧啶锌(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恩风 张新波 +3 位作者 黄富平 刘宝 边贺东 雷福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9-326,共8页
以Zn(Ⅱ)作为中心离子,磺胺嘧啶(HSD)作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Zn(SD)_2·2NH_3;利用荧光、红外差谱、圆二色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可导致BSA内源性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猝灭。计算了... 以Zn(Ⅱ)作为中心离子,磺胺嘧啶(HSD)作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Zn(SD)_2·2NH_3;利用荧光、红外差谱、圆二色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可导致BSA内源性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猝灭。计算了在不同温度下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和结合常数,推断其二者之间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的加入使BSA的构象发生变化,α-螺旋结构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圆二色光谱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催化氧化法从重质松节油制高纯度长叶烯及环氧石竹烯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道战 蓝虹云 赵志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4-679,692,共7页
以过氧磷钼钨酸十六烷基吡啶盐(Cat-PMo2W2O24)为催化剂,质量分数30%H2O2为氧化剂,催化重质松节油中β-石竹烯氧化生成环氧石竹烯;产品结构经气质联用谱、红外光谱、1HNMR及13CNMR谱表征确认。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种类、催化剂用量、... 以过氧磷钼钨酸十六烷基吡啶盐(Cat-PMo2W2O24)为催化剂,质量分数30%H2O2为氧化剂,催化重质松节油中β-石竹烯氧化生成环氧石竹烯;产品结构经气质联用谱、红外光谱、1HNMR及13CNMR谱表征确认。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料比、反应时间对催化反应体系相态以及底物转化率与环氧选择性的影响,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重质松节油2.80 g,催化剂用量为重质松节油质量的1.07%,溶剂乙酸乙酯5m L,H2O2与β-石竹烯的物质的量之比1.78,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2.5 h。在该条件下,反应体系为环境友好液-液-固相转移催化反应体系,催化剂易分离回收、重复利用;β-石竹烯转化率和环氧石竹烯选择性分别高达98.1%和98.4%,而长叶烯基本不被氧化;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经冷却、相分离除去水相,过滤回收催化剂,减压分馏得到高纯度长叶烯(GC含量>92%)和环氧石竹烯(GC含量>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松节油 β-石竹烯 过氧磷钼钨酸盐 过氧化氢 催化氧化 环氧石竹烯 长叶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