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应力梯度的缺口疲劳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战光 谢羿吉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30,共8页
针对缺口部位的微观结构及尺寸导致的疲劳分散差异较大的问题,为准确预测缺口件的疲劳分散性,以矩形截面缺口件为例,采用宏观Chaboche循环塑性本构模型与细观晶体循环塑性本构模型相结合的有限元子模型方法,并考虑缺口效应,提出了以应... 针对缺口部位的微观结构及尺寸导致的疲劳分散差异较大的问题,为准确预测缺口件的疲劳分散性,以矩形截面缺口件为例,采用宏观Chaboche循环塑性本构模型与细观晶体循环塑性本构模型相结合的有限元子模型方法,并考虑缺口效应,提出了以应力梯度影响因子、等效应力与纵向应变为变量的统计标准差作为疲劳指示因子FIP_(notch)。在不同位移载荷、位移载荷比和缺口直径大小情况下将疲劳指示因子FIP_(notch)与经典的Fatemi-Socie疲劳指示因子FIP FS进行疲劳分散性的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疲劳指示因子FIP_(notch)均能很好地预测不同位移载荷、位移载荷比和缺口直径下的缺口疲劳分散性,且比经典的FIP FS方法有更高的精度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分散性 晶体塑性 裂纹萌生驱动力 疲劳指示因子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覃祖和 莫兴洋 伍咏晖 《煤矿机械》 2022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以某型号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Creo三维设计软件建立工作装置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将工作装置4种典型工况的装配体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进行静力学求解,获得了4种典型工况下的应力云图。根据各工况的应力分布情... 以某型号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Creo三维设计软件建立工作装置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将工作装置4种典型工况的装配体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进行静力学求解,获得了4种典型工况下的应力云图。根据各工况的应力分布情况可知,工作装置工况1的最大应力为679.16 MPa,最大应力位于动臂加强板。为了降低该部位的应力,提出2种方案对该部位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结构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装置动臂加强板的最大应力显著降低,远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值,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装置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装置 静力学分析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单调与循环载荷下多晶纯铜局部取向差演化数值模拟
3
作者 郑战光 郭顺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4,共9页
为了揭示不同载荷下局部取向差的演化规律及其与变形损伤的关系,选取多晶纯铜为研究对象,基于DAMASK晶体塑性有限元的开源软件及Python脚本代码编写软件,研究了多晶纯铜在单调拉伸与循环载荷下的晶粒内取向差(KAM)、晶粒参考取向偏差(GR... 为了揭示不同载荷下局部取向差的演化规律及其与变形损伤的关系,选取多晶纯铜为研究对象,基于DAMASK晶体塑性有限元的开源软件及Python脚本代码编写软件,研究了多晶纯铜在单调拉伸与循环载荷下的晶粒内取向差(KAM)、晶粒参考取向偏差(GROD)与等效塑性应变的演化规律,并采用取向差频率分布与相关系数评估了KAM与GROD表征变形损伤的优劣。结果表明:单调拉伸与循环载荷下KAM、GROD与等效塑性应变峰值区域分布一致,高取向差和高塑性区域首先出现在晶界或者三叉晶界附近,且取向差与宏观等效塑性应变呈线性正相关。单调拉伸和循环加载下GROD的频谱相似,而KAM的频谱对载荷敏感且相关系数更高,能更好地表征变形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塑性 DAMASK 等效应变 晶粒内取向差 晶粒参考取向偏差
下载PDF
一种基于DIC测量单边缺口拉伸试件CTOD阻力曲线的简便方法
4
作者 郑战光 韦宗汗 +1 位作者 谢昌吉 黄增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针对测量单边缺口拉伸(SENT)试样的裂纹尖端张口位移(CTOD)阻力曲线时,延性裂纹扩展量的计算过于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计算的变形场来确定裂纹尖端位置,并快速推算延性裂纹扩展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缺口和裂... 针对测量单边缺口拉伸(SENT)试样的裂纹尖端张口位移(CTOD)阻力曲线时,延性裂纹扩展量的计算过于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计算的变形场来确定裂纹尖端位置,并快速推算延性裂纹扩展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缺口和裂纹上下方的弹性区域设置两条平行横线;然后通过两条横线间的位移差构建曲线,曲线变化幅度的临界点即为裂纹端部的位置;根据临界点位置计算裂纹扩展量,最后测量CTOD并构建阻力曲线。将本文方法与另一种通过DIC测量SENT试样CTOD阻力曲线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经过简便的计算后拟合的阻力曲线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缺口拉伸(SENT)试样 裂纹扩展阻力曲线 裂纹尖端张口位移(CTOD) 数字图像相关(DIC)
原文传递
基于Routh判据+主导极点法在高阶系统中的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林显新 苏茜 +2 位作者 叶城保 李国进 梁林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0,共6页
构建了全向机器人在斜坡上运动的受力模型,计算出模型系统函数,分析了载重、坡度θ、惯性等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提出采用Routh判据为该高阶系统稳定条件,用根轨迹主导极点法获得相似2阶系统,观测系统性能指标,获得最优解方案。仿真验证说... 构建了全向机器人在斜坡上运动的受力模型,计算出模型系统函数,分析了载重、坡度θ、惯性等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提出采用Routh判据为该高阶系统稳定条件,用根轨迹主导极点法获得相似2阶系统,观测系统性能指标,获得最优解方案。仿真验证说明,载重K=3.25kg时,全向机器人在斜坡运动系统自校正效果较好,表明采用Routh判据+主导极点法研究高阶系统的稳定性可行有效,为后续研究变值θ扰动下更高阶系统校正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机器人 Routh判据 主导极点法 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全向机器人在斜坡过渡中的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林显新 苏茜 +1 位作者 叶城保 李国进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无人餐厅中全向机器人在架空轨道上从水平面运动到斜坡θ过程中,作用在麦克纳姆轮垂直方向的重力发生变化,破坏运动系统的稳定性,针对该运动过程系统稳定性差,稳定调整时间长等问题,提出采用遗传算法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运动系统进... 无人餐厅中全向机器人在架空轨道上从水平面运动到斜坡θ过程中,作用在麦克纳姆轮垂直方向的重力发生变化,破坏运动系统的稳定性,针对该运动过程系统稳定性差,稳定调整时间长等问题,提出采用遗传算法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运动系统进行优化。本文构建全向机器人在斜坡过度中运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定值θ为扰动量,通过分析系统函数特征根在[s]复平面内的位置判定系统收敛性。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系统稳定响应状态下的最优目标函数和最佳适应度变化趋势,获得K_(p)、T_(i)和T_(d)参数。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与PID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在迭代2次就获得最优控制目标函数,有效抑制了稳态误差,缩短稳定调整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对后续研究变值θ扰动的自动校正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机器人 遗传算法 PID 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晶粒取向对过载下疲劳裂尖塑性区的影响
7
作者 郑战光 周滋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4-202,共9页
为了厘清过载形式及裂尖晶体的晶粒取向对裂尖塑性区和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的子模型方法对裂尖塑性区进行了分析。首先,构建了具有随机微结构的多晶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并对其中的Chaboche模型与晶体塑性循环本构模型... 为了厘清过载形式及裂尖晶体的晶粒取向对裂尖塑性区和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的子模型方法对裂尖塑性区进行了分析。首先,构建了具有随机微结构的多晶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并对其中的Chaboche模型与晶体塑性循环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然后,应用子模型方法对裂尖位置进行了不同特征的晶粒取向分析以总结不同滑移系下的累积剪切应变。最后,结合过载行为对比了不同晶粒取向下的裂尖过载效应。结果表明,在拉伸过载、拉伸-压缩过载与压缩-拉伸过载中,拉伸过载均对抑制裂纹起主导作用。此外,应力集中倾向于发生在“硬”晶粒内,而应变集中往往位于“软”晶粒内,其中应变集中的晶粒取向趋势主要集中在反极图中的[001]方向。当裂尖晶体的晶粒取向倾向于“软晶粒”时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拉伸过载的裂纹延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尖 晶粒取向 累积剪切应变 裂纹延迟
下载PDF
阳极氧化膜对铝合金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
8
作者 郑战光 罗广源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1-187,共7页
首先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理论选取有自由表面的统计体积单元建立晶粒聚集体,并在晶粒聚集体的自由表面上覆盖不同厚度的弹性各向同性介质,以表示阳极氧化形成的氧化膜;然后借助Fatemi-Socie疲劳指示参数来表征疲劳裂纹萌生驱动力,对3种... 首先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理论选取有自由表面的统计体积单元建立晶粒聚集体,并在晶粒聚集体的自由表面上覆盖不同厚度的弹性各向同性介质,以表示阳极氧化形成的氧化膜;然后借助Fatemi-Socie疲劳指示参数来表征疲劳裂纹萌生驱动力,对3种应力水平下覆盖不同厚度氧化膜的晶粒聚集体的裂纹萌生驱动力极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应力水平下氧化膜的约束作用会普遍降低铝合金基体的裂纹萌生驱动力,但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覆盖氧化膜的晶粒聚集体的最高裂纹萌生驱动力逐渐超过了无氧化膜的晶粒聚集体。氧化膜厚度增大时,铝合金基体的裂纹萌生驱动力有所降低。当应力水平低于弹性极限时,由于氧化膜的约束作用,不仅铝合金基体的裂纹萌生驱动力会降低,铝合金基体的疲劳热点比例也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萌生 Fatemi-Socie疲劳指示参数 约束 阳极氧化膜
下载PDF
现场工程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工程机械维修专业为例
9
作者 徐凯 苏茜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7期51-54,共4页
制造业经历了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四个阶段的发展,企业急需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职业院校作为输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工程机械维修专业的就业岗位具有典型的现场工作特点,专... 制造业经历了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四个阶段的发展,企业急需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职业院校作为输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工程机械维修专业的就业岗位具有典型的现场工作特点,专业教学在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基础上重点强化了现场工程师的工作特征。通过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四大工作岗位:装配岗、维修岗、销售与市场分析岗、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岗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任务分析,梳理岗位职责和技能要点,根据每日、每月、年度的现场工作情况,综合制定各岗位能力分析表,细化成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通过知识点的匹配关系建立“岗位能力-毕业指标点-课程知识矩阵表”,形成基于岗位现场工作过程的垂直递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内容建设以现场工作为出发点,针对核心工作岗位,教学团队联合企业专家制定了校企合作课程和教材。课程教学设计融合工作情境和思政要素,形成了“理论—虚拟—实践三级跳,岗位引领—任务探究—工程应用三环扣”教学策略,授课内容对接企业生产过程,有效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人才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现代学徒制 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 教学策略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融合改革
10
作者 覃祖和 伍咏晖 磨承杰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5期84-86,107,共4页
“1+X”证书制度是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企业岗位所需技... “1+X”证书制度是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企业岗位所需技能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课程体系与技能证书要求的知识及技能相关度不大,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学生就业后很难快速融入企业的工作岗位。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进入职场无需经过其他额外的技能培训或考核即可进入相关岗位工作,该文基于“1+X”证书制度,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进行“1+X”证书融合改革。在提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X”证书课程体系重构与融合的3点原则基础上,对接“X”证书中的职业技能要求,梳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原有课程体系与“X”证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然后根据教育部公布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录,确定“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与控制职业技能”中级证书作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考取的“X”证书,并结合该“X”证书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形成符合“1+X”证书制度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满足学生考取“X”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 课程体系 重构 融合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具测绘技术》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陈剑玲 《模具制造》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介绍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础课程《模具测绘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为培养德技双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行业规范、课程标准和职业能力需求出发,制定知识学习线、技能训练线、思政浸润线的“三线”共振... 介绍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础课程《模具测绘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为培养德技双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行业规范、课程标准和职业能力需求出发,制定知识学习线、技能训练线、思政浸润线的“三线”共振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方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中融入思政教育,形成全方位的课程思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模具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多措并举助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思政建设
12
作者 林显新 苏茜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2期177-180,共4页
传统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专业课程着重专业知识讲授,思政与专业各自为战,导致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形成“两张皮”。该文围绕课程、教材、教法、课堂、评价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数控维修专业课程思政化的培养模式,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传统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专业课程着重专业知识讲授,思政与专业各自为战,导致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形成“两张皮”。该文围绕课程、教材、教法、课堂、评价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数控维修专业课程思政化的培养模式,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水平、优化思政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思政评价体系及强化制度保障,多措并举助力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并以点涉面辐射到其他专业课程中,为全课程育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全课程育人
下载PDF
基于PID控制在砂芯夹持系统中的稳定性优化
13
作者 林显新 李玺 +2 位作者 苏茜 李国进 周士凯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针对铸造行业制芯段镂空砂芯装配过程抗压能力差和易裂的问题,文中以夹持器结构、夹持压力及机械振动等要素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其系统稳定性,增加PID控制器进行校正,采用Ziegler-Nichols法整定Kp,Ti和Td的参数值,获得PID控制器传递函数。... 针对铸造行业制芯段镂空砂芯装配过程抗压能力差和易裂的问题,文中以夹持器结构、夹持压力及机械振动等要素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其系统稳定性,增加PID控制器进行校正,采用Ziegler-Nichols法整定Kp,Ti和Td的参数值,获得PID控制器传递函数。经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分析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使系统超调量σ由34%减小至25%,有效减小了机械振动干扰对砂芯的冲击,保障了下一工序铸铁的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器 Ziegler-Nichols法 系统稳定性 超调量
下载PDF
厚板多层焊接的焊缝位置修正
14
作者 雷运理 张蕾 +2 位作者 邓火生 陈琳 潘海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146,共4页
针对中厚板多层多道焊接示教繁琐且焊缝坡口会随焊接层数和道数的增加而产生变形的问题,基于激光视觉的机器人中厚板焊接系统,提出一种多层多道和多层单道焊缝位置修正方法。通过在每层焊接之后重新扫描焊缝以获取当前焊缝的三维信息,... 针对中厚板多层多道焊接示教繁琐且焊缝坡口会随焊接层数和道数的增加而产生变形的问题,基于激光视觉的机器人中厚板焊接系统,提出一种多层多道和多层单道焊缝位置修正方法。通过在每层焊接之后重新扫描焊缝以获取当前焊缝的三维信息,提取焊缝信息特征并对焊道位置进行修正,以重新设定下一层焊道的起点与终点位置。通过V型厚板多层单道焊接实验与焊缝三维模型焊后分析表明,对焊缝位置进行修正可有效消除由于焊接过程中变形带来的影响,厚板焊接盖面层焊缝余高可平均控制在2 mm以内,提高工业机器人对多层焊接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器人 多层焊接 中厚板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逆运动学优化补偿算法
15
作者 雷运理 乜聘广 +2 位作者 蒙成琦 陈琳 潘海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64,68,共4页
为解决全参数补偿导致逆运动学求解算法失效的问题,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逆运动学优化补偿算法。首先,该算法使用全参数补偿正运动学减小机器人末端位置误差;然后,使用不改变逆运动学求解算法的十参数直接补偿逆运动学求解关节角度;最后... 为解决全参数补偿导致逆运动学求解算法失效的问题,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逆运动学优化补偿算法。首先,该算法使用全参数补偿正运动学减小机器人末端位置误差;然后,使用不改变逆运动学求解算法的十参数直接补偿逆运动学求解关节角度;最后,建立微分方程组,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关节角度误差,对逆运动学求解算法进行优化补偿。在MATLAB中使用该算法对3组关节角度进行逆运动学解算,计算误差在0.000 1°左右;使用自主研发控制系统在6R型工业机器人进行实验,测得全参数补偿后的位置误差比转换十参数补偿后减小40.66%。实验结果证明逆运动学优化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补偿 逆运动学 最小二乘法 位置误差
下载PDF
基于改进DG-MobileNet模型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
16
作者 潘海鸿 李松莛 +2 位作者 陈琳 邓火生 雷运理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7-130,共4页
针对焊接缺陷识别及分类过程中,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准确率低、适应性差和低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空洞卷积的DG-MobileNet焊接缺陷识别模型。首先,基于MobileNet模型将深度可分离卷积与空洞卷积相结合以扩大卷积核感受野;然后,引... 针对焊接缺陷识别及分类过程中,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准确率低、适应性差和低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空洞卷积的DG-MobileNet焊接缺陷识别模型。首先,基于MobileNet模型将深度可分离卷积与空洞卷积相结合以扩大卷积核感受野;然后,引入DropBlock模块和批量规范化算法优化焊接缺陷特征提取过程和防止过拟合现象;其次,引入SENet自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重标定,提升焊接缺陷识别效率。此外,考虑到焊接缺陷数量类不平衡问题,采用DCGAN进行数据增强并在增强后的数据集上验证模型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DG-MobileNet在焊缝缺陷图像特征提取、识别准确率和耗时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效果,其测试准确率达到9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缺陷识别 空洞卷积 生成对抗网络 MobileNet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三自由度上肢康复外骨骼结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江 陈磊 +2 位作者 付兵 农卫航 林德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3-691,共9页
针对目前康复外骨骼存在结构设计复杂、价格高昂等不足,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批量定制的新型三自由度上肢康复外骨骼;首先,根据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功能需求分析,设计了一款便携性上肢康复外骨骼,并与国内外主流康复外骨骼的... 针对目前康复外骨骼存在结构设计复杂、价格高昂等不足,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批量定制的新型三自由度上肢康复外骨骼;首先,根据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功能需求分析,设计了一款便携性上肢康复外骨骼,并与国内外主流康复外骨骼的价格进行了对比;其次,基于Denavit-Hartenberg(D-H)参数法建立了连杆坐标系,推导了运动学方程并给出了验证;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法对末端位姿工作空间进行求解,利用仿真软件绘制了工作空间点云图;最后,利用ADAMS对康复外骨骼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实验,验证了运动学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上肢康复外骨骼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主动康复训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外骨骼 三自由度 蒙特卡洛法 运动学仿真
下载PDF
陶瓷基点阵夹芯结构等效传热系数的数值模拟分析
18
作者 刘波 周运金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1-357,共7页
为了评价陶瓷基点阵夹芯结构的热防护效能,选取陶瓷点阵夹芯结构的胞元作为研究对象,给出了表征其传热效能的等效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建立了点阵夹芯结构胞元的导热-辐射稳态耦合传热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施加不同的边界条件,利用数... 为了评价陶瓷基点阵夹芯结构的热防护效能,选取陶瓷点阵夹芯结构的胞元作为研究对象,给出了表征其传热效能的等效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建立了点阵夹芯结构胞元的导热-辐射稳态耦合传热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施加不同的边界条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出了点阵夹芯结构稳态温度场分布和等效传热系数,并对其换热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点阵夹芯结构的辐射换热是结构热传导的主要方式,且随温度的升高其辐射传热效应就越强;较大的芯杆高度能够降低结构的传热效能;增加芯杆直径会提升结构的热防护能力;芯杆倾角对结构的热防护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点阵夹芯 辐射换热 等效传热系数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精密检测技术实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19
作者 张丽丽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3年第26期283-285,共3页
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课教师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精密检测技术实训》课程为例,对... 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课教师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精密检测技术实训》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现状、思政目标的定位、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培养德技并修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检测技术实训》 思政教育 专业课教学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软件在环虚拟调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华川 黄尚猛 李彬文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6期177-180,共4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传统调试方法存在的效率低、成本与风险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软件在环虚拟调试方法。首先在MCD平台建立机器人基本机电对象及属性设置,创建信号适配器。并且利用“在线反算机构驱动”执行器来改善工业机器人的晃动问题并... 针对工业机器人传统调试方法存在的效率低、成本与风险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软件在环虚拟调试方法。首先在MCD平台建立机器人基本机电对象及属性设置,创建信号适配器。并且利用“在线反算机构驱动”执行器来改善工业机器人的晃动问题并使其满足在线实时调试;然后在TIA Portal(博途)软件中完成PLC组态与程序编写,创建HMI界面(人机界面),通过虚拟PLC将PLC程序和MCD模型进行信号连接;最后通过启动WINCC实现HMI界面对机器人的实时虚拟调试。该方法验证了基于MCD和TIA Portal结合的工业机器人软件在环虚拟调试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及调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D(机电概念设计模块) 工业机器人 虚拟调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