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如何构建农村小学有效课堂
- 1
-
-
作者
刘桂新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古障镇中心小学
-
出处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5年第32期44-45,共2页
-
文摘
用爱相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首先要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老师必须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古语道:"亲其师,传其道。"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喜欢自己,这是开展一切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以心灵塑造心灵,将爱心、耐心和包容心渗透到教学中。此外。
-
关键词
教学活动
师生情感
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
学习过程
巧设问题
个性化教学
个体差异
自主学习
-
分类号
G62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对策分析与解读
- 2
-
-
作者
贺占升
李彩琛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马蚌镇中心小学
-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20年第17期30-31,共2页
-
文摘
小学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孩子学习基础知识,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做好小学阶段的教育,把握小学阶段的趣味性学习,意义重大。然而,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存在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我国教育机构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希望通过政策鼓励以及资金扶持,不断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让他们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公平的教育资源。为此,探讨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在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G62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的方法
- 3
-
-
作者
王春英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古障镇中心小学
-
出处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年第9期6-6,共1页
-
文摘
小学英语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块,我们一 直在倡导高效教学,虽然农村小学相比于城市更缺少先进的设 备和教学资源,但这不是阻碍小学英语进一步发展的理由。相 反的,正因为农村教学存在许多不足,我们才要用更加有效的、 独特的方式去改善小学英语学习的现状,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 质量和水平。
-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游戏教学
课堂创新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乡村本土文化,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 4
-
-
作者
张京芳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古障镇中心小学
-
出处
《好日子》
2021年第7期152-152,共1页
-
文摘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城市人口占百分之二十,而学生的教育是建立在地区经济基础上的。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国培计划”的带动,农村教学水平逐渐提升,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上,农村教学中,已经能够做到“城乡结合”、“融入本土文化”提升教育水平。
-
关键词
乡村本土文化
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提升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的提高策略阐释
- 5
-
-
作者
贺占升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马蚌镇中心小学
-
出处
《神州》
2019年第23期118-118,共1页
-
文摘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目标,尤其是农村教师师德方面。教育部长指出:“百年大计,教育是根本,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中,师德最重要。”本文对教师师德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希望能对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
关键词
师德
农村教师
策略
师德建设
提高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探讨
- 6
-
-
作者
黄媛媛
刘锦英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那劳镇中心小学
-
出处
《新纪实》
2020年第9期80-80,共1页
-
文摘
伴随新课改深入推进,强调德育智育并重,以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在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为他们构建民主、融洽的班级氛围;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让学生在体验、实操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文化育人。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立足于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对有效德育教育策略的分析。
-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班主任
德育工作
-
分类号
I
[文学]
-
-
题名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
- 7
-
-
作者
王玉秀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那劳镇中心小学
-
出处
《今天》
2021年第17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根据近几年来推出的最新版本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标准》对现代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课程教学的规定,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标准》中的语文素养指的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核心要素,分别是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语文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基于核心素养的这六个基本要素,小学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语感
小学语文
-
分类号
G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