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肺泡蛋白沉积症为首发临床表现的X-连锁高IgM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严士为 伍秋频 +2 位作者 覃敏 谭杰 黄惠萍 《右江医学》 2023年第12期1140-1144,共5页
由CD40配体基因(CD40 ligand gene,CD40LG)突变引起的高IgM综合征(hyper-IgM syndrome,HIgM)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其遗传方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CD40LG位于Xq26.3-27,其编码的CD40配体是在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膜结合蛋白... 由CD40配体基因(CD40 ligand gene,CD40LG)突变引起的高IgM综合征(hyper-IgM syndrome,HIgM)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其遗传方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CD40LG位于Xq26.3-27,其编码的CD40配体是在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膜结合蛋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高IgM综合征 CD40LG基因 肺泡蛋白沉积症 婴儿
下载PDF
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及文献回顾
2
作者 伍秋频 严士为 +3 位作者 何筱胤 李云 陆丽菊 吴怡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7期640-643,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的临床表现、相关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完善相关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EBV、TORCH及细小病毒B19检测... 目的分析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的临床表现、相关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完善相关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EBV、TORCH及细小病毒B19检测,结果均阴性。病例1用环孢素+泼尼松治疗,部分缓解。病例2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哥供弟),完全缓解。结论儿童HAAA多发生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病因不明;治疗以免疫抑制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贫血 再生障碍性 儿童
下载PDF
虾原肌球蛋白联合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高翔 莫艳 +5 位作者 朱嘉豪 董耀 陈永鑫 徐良玉 侯瑞涛 方蕾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为明确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联合致敏原诱导的哮喘模型类型,建立虾原肌球蛋白(shrimp tropomyosin, ST)联合LPS诱导的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并与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联合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 为明确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联合致敏原诱导的哮喘模型类型,建立虾原肌球蛋白(shrimp tropomyosin, ST)联合LPS诱导的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并与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联合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或ST联合铝佐剂诱导的T2型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模型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T联合LPS组小鼠肺组织气道炎症、气道上皮黏液分泌、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均增加,肺泡灌洗液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肺组织IL-17A含量和肺组织IL-1β、IL-5、IL-17A、Eotaxin、Mu5ac mRNA表达水平升高,肺组织气道上皮E-CDH蛋白表达水平和肺组织Cdh1 mRNA表达水平降低,气道周围ARG-1蛋白表达水平和肺组织Arg-1 mRNA水平升高,地塞米松给药能部分改善ST联合LPS诱导的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和细胞因子IL-17A表达水平,但对肺组织Cdh1、IL-5、IL-1β表达没有显著作用。综上,虾原肌球蛋白联合脂多糖小鼠模型是处于嗜酸性粒细胞哮喘型向中性粒细胞哮喘型过渡阶段的一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炎症 虾原肌球蛋白 脂多糖 卵清蛋白
下载PDF
喂养不耐受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邱玉芬 高晓燕 +2 位作者 赵丹 曾尚娟 陈玉君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672-675,680,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为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该类患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并在新生儿科住院且出现FI的65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FI... 目的探讨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为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该类患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并在新生儿科住院且出现FI的65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FI组,选取同期未发生FI的65例早产儿作为对照(非FI组)。检测两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丰度,FI组检测时间点为FI出现的第1天(t1),以及FI改善后的第1、7、21、60、90天(t2~t6);非FI组检测时间为入院第1天(t1),以及此时间点后的第7、14、30、60、90天(t2~t6),观察肠道菌群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t2~t6非FI组双歧杆菌相对丰度高于FI组,且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6非FI组乳酸杆菌相对丰度高于FI组,且t3~t6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5 FI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丰度高于非FI组,且t2~t6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4外,t1~t6 FI组大肠杆菌相对丰度高于非FI组,且t2、t3、t5、t6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2外,t1~t6非FI组肠球菌相对丰度高于FI组,且t2~t5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导致FI,其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善需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 喂养不耐受 肠道菌群 变化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载量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莫荣浩 陈洁琳 +6 位作者 徐琳 谭杰 黄惠萍 杨晓祥 严士为 赵江阳 覃敏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载量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3例RSV核酸或抗原阳性的儿童ALRTI临床资料,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并分析免疫反...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载量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3例RSV核酸或抗原阳性的儿童ALRTI临床资料,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并分析免疫反应特点,分为轻症状组、中症状组和重症状组,将3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病毒载量在ALRTI病情分度的相关性。结果共计纳入123例,其中男78例(63.4%),女45例(36.6%),男女比例1.73∶1;轻症状组45例(36.6%),中症状组33例(26.8%),重症状组45例(36.6%),不以特定发病月份收集。在ALRTI重症状组与中症状组、轻症状组RSV病毒载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症状组CD4+T较轻症状组高(P<0.05),CD8+T则较轻症状组低(P<0.05),性别、发病年龄段、CD3+T、白细胞在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病毒载量易引起重症RSV感染,不同年龄及性别上,均可出现重症感染可能,RSV感染早期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疾病严重程度,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广西地区儿童过敏原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英乔 林效合 +5 位作者 林成琳 易娟 罗玉凤 吴丽 周煌 覃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7期10-19,共10页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种类、分布特点、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和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从广西各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就诊的4 329例0~14岁临床考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入组,进...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种类、分布特点、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和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从广西各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就诊的4 329例0~14岁临床考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入组,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测试(SPT)的方法,用22种常见的过敏原测试。结果 4 329例临床考虑过敏性疾病儿童的过敏原阳性率为93.85%。食物过敏原前3位:鸡蛋(1 729例,39.94%)、牛奶(1 319例,30.47%)、小虾(1 216例,28.09%);吸入类过敏原前3位:尘螨(2 080例,48.05%)、蟑螂(1 282例,29.61%)、杂草(834例,19.27%)。儿童常见的食物类过敏原反应程度以1级为主,占80.52%,3、4级过敏反应主要由鸡蛋引起。吸入类过敏原反应程度以1级为主,占72.48%,3、4级过敏反应主要由尘螨引起。鸡蛋、牛奶、酵母、小麦、牛肉、黄豆、鳕鱼、小虾、蟹肉、花生、芒果、蟑螂、树、杂草、尘螨15种过敏原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8~439.655,P<0.05);0~6月龄儿童鸡蛋、牛奶、牛肉等这些食物类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6~14岁学龄期儿童尘螨、蟑螂、杂草吸入类过敏原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皮肤过敏性疾病、鼻过敏性疾病、消化道过敏性疾病、气道过敏性疾病、眼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322~268.855,P<0.05);0~6月龄儿童消化道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最高,3岁以下儿童皮肤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最高,3岁以上儿童鼻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最高,3~6岁儿童气道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最高(P<0.05)。不同过敏性疾病中,鸡蛋、牛奶、酵母等14种过敏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8~156.581,P<0.05);杂草、尘螨在鼻过敏性疾病检测阳性率高,鸡蛋、牛奶在肠道过敏性疾病检测阳性率高(P<0.05)。春、夏、秋、冬4个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皮肤点刺试验 儿童 过敏原
下载PDF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陈瑜毅 黄雪林 +1 位作者 赵青青 韦凤萍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并发硬膜下积液(SE)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内科住院且诊断为BM的患儿102例,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1个月~11岁,中位年龄...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并发硬膜下积液(SE)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内科住院且诊断为BM的患儿102例,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1个月~11岁,中位年龄5个月。根据头颅MRI检查是否合并SE,将患儿分为BM并发SE组和未并发SE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血液学及脑脊液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并发SE的危险因素。结果BM患儿并发SE 23例,发生率为22.5%。两组患儿年龄、惊厥、外周血CRP水平、脑脊液蛋白及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OR=19.314,95%CI:1.858~200.747,P=0.013)、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降低(OR=0.186,95%CI:0.035~0.984,P=0.048)均是儿童BM并发S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惊厥发作、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降低与BM患儿并发SE有关,早期识别是否合并SE有助于正确判断病情,指导合理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硬膜下积液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PRRT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患儿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8
作者 阮毅燕 陈瑜毅 +5 位作者 王金秋 陈殷 冯军坛 韦凤萍 宋玲利 梁路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907-912,共6页
目的分析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PRRT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患儿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7例PRRT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 目的分析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PRRT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患儿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7例PRRT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例患儿中男9例,女8例,中位起病龄为5月龄。癫痫发作类型多样,10例起病初期有丛集性发作。诊断为良性婴儿癫痫(BIE)8例,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FIE)4例,婴儿痉挛症(IS)1例,BFIE+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1例。应用抗癫痫发作药物单药治疗后大部分患儿病情控制良好。截至末次随访,16例癫痫发作已缓解,1例仍有发作。4例出现认知发育落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7例患儿中有8例为PRRT2基因整体缺失,9例为PRRT2基因点突变,均为移码突变,其中8例突变位点为c.640_641insC。7例为家族遗传性突变,2例为新生突变。结论PRRT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绝大多数在生后6个月内起病,病初以丛集性发作为特点。癫痫发作类型多样,表现轻重不一。抗癫痫发作药物单药治疗多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少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发育落后。c.640_641insC可能是PRRT2基因的热点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 癫痫 基因突变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信息支持对重症肺炎婴幼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凤葵 黎艳梅 +2 位作者 陆艺敏 高燕萍 青昆丽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5期241-245,250,共6页
目的 探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信息支持对重症肺炎婴幼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入住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重症肺炎婴幼儿家属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模式,... 目的 探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信息支持对重症肺炎婴幼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入住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重症肺炎婴幼儿家属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模式,干预组采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信息支持,两组患儿家属均干预至患儿转出PICU。采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在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儿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情况及心理弹性。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儿家属MUIS-FM、SA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UIS-FM、SAS评分更低(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更高(P<0.5)。结论 对PICU重症肺炎婴幼患儿家属使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信息支持能够降低患儿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信息支持 重症监护病房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50例红细胞参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阳文凤 韦红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分析50例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儿的红细胞参数特征,以期为早期诊治HS提供简单有效的筛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50例H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HS组,主要对其... 目的:分析50例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儿的红细胞参数特征,以期为早期诊治HS提供简单有效的筛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50例H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HS组,主要对其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进行相关分析。另选取本院体检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红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平均球形红细胞体积(MSCV)的差值(MCV-MSCV)、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R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HS组外周血球形红细胞占比1%~60%不等。HS组的MCV-MSCV、RDW、MCHC参数高于对照组,MRV参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界值诊断HS组患儿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CV-MSCV、MRV、RDW、MCHC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7%、99%、100%和94%,特异度分别为100%、90%、74%和52%,MCV-MSCV、MRV、MCHC最佳截断值为8.145 fL、94.085 fL、343.45 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2、0.985、0.777。结论:HS患儿外周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程度不一,较低比例的球形红细胞也不能排除HS。红细胞参数中MCV-MSCV、MRV、RDW等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HS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儿童 红细胞参数 筛查
下载PDF
粪菌移植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宁怀军 吴怡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1期171-174,共4页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除了广泛性发育障碍症状以外,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目前,粪菌移植已被证实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被认为有助于改善孤独症症状和胃肠道功能。本文从粪菌移植的...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除了广泛性发育障碍症状以外,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目前,粪菌移植已被证实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被认为有助于改善孤独症症状和胃肠道功能。本文从粪菌移植的作用机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同仁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提供客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十二指肠引流液生化指标诊断胆道闭锁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甘露 梁淑恒 +2 位作者 李敬光 陈耀柳 庞宗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81-84,共4页
研究十二指肠引流液生化指标诊断胆道闭锁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3年3月期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收治的30例婴儿期胆汁淤积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大便比色卡、超声胆囊检测、十二指肠引流液生化检查,记录大便色卡卡... 研究十二指肠引流液生化指标诊断胆道闭锁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3年3月期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收治的30例婴儿期胆汁淤积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大便比色卡、超声胆囊检测、十二指肠引流液生化检查,记录大便色卡卡号、十二指肠引流液生化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比较三种检查方式诊断胆道闭锁的价值。结果 30例患儿中经过手术及术中胆道造影检查明确诊断12例胆道闭锁;按胆道闭锁与非胆道闭锁的分组,十二指肠引流液诊断胆道闭锁的准确率可达到91.67%,相比大便比色卡85.71%、超声胆囊检测6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BA患儿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总胆红素值、直接胆红素、胆汁酸均低于胆汁淤积症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BA患儿大便色卡卡号明显低于胆汁淤积症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十二指肠引流液生化检查结合大便比色卡对胆道闭锁早期筛查阳性率高,操作简单,适合临床推广,而超声胆囊检测受到检测设备、检查医师经验等客观因素制约,仅作为辅助诊断判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引流液 胆道闭锁 大便比色卡 超声胆囊检测
下载PDF
对比应用两种不同肺泡灌洗液在重症肺炎儿童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13
作者 张一莉 覃敏 +2 位作者 刘芳 黄惠萍 黄文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探讨两种不同肺泡灌洗液在机械通气患儿应用效果,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确诊为重症肺炎且需要机械通气,有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指征的... 探讨两种不同肺泡灌洗液在机械通气患儿应用效果,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确诊为重症肺炎且需要机械通气,有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指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选100例作为观察组(即肾上腺素组),同一时期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即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灌洗后24小时氧合指数前后差值、氧合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值为<0.001;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值为<0.001。两组灌洗后的氧合指数较用药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观察组氧合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 低浓度(1/20000)肾上腺素肺泡灌洗液在机械通气患儿中氧合改善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的生理盐水,值得危重症肺炎需机械通气的患儿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泡灌洗液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广西地区小儿肺炎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14
作者 刘广兵 陈洁琳 +2 位作者 莫荣浩 谭杰 覃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5-18,共4页
探究广西地区小儿肺炎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广西妇幼保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702例,所有患者均开展呼吸道病原学监测,对获得结果展开分析与总结。结果 702例患儿中,有62... 探究广西地区小儿肺炎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广西妇幼保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702例,所有患者均开展呼吸道病原学监测,对获得结果展开分析与总结。结果 702例患儿中,有626例患儿结果阳性(检测结果≥1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为89.2%,其中检出结果为1种病原体患儿262例,占41.85%,检出率最高的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副流感病毒;检出同时存在2种及以上病原体364例,占51.85%,检出率最高的前五位病原体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鼻病毒、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前5种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统计学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博卡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衣原体季节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秋季高发。结论 小儿呼吸道病原学监测结果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副流感病毒为主,且春季、冬季作为好发季节,需要加强管理,做好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 病原学监测
下载PDF
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
15
作者 奚碧冰 赵丹 +1 位作者 梁汝英 高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分析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 PNAC)的临床特征及转归,为早期诊疗、预防PNAC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383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65例达到PNA... 分析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 PNAC)的临床特征及转归,为早期诊疗、预防PNAC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383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65例达到PNAC诊断标准。回顾6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临床特征,追踪其转归情况。结果:非PNAC组PN持续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氨基酸累、葡萄糖、脂肪乳累积用量均低于PN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NAC组的氨基酸、脂肪乳平均每日用量、平均每日总热量与PNA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例中肝功能损害发生率35.38%,治愈率达95.38%。结论 早产儿发生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病因复杂,但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后,预后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胃肠外营养 早产儿 转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