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覃斌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第1期70-71,共2页
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它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是放射科、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的结合。主... 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它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是放射科、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的结合。主旨在于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储、传送和管理功能的综合系统,其对图像进行增强变换、局部放缩、旋转平移以及各种滤波分析,得出更为清晰的图像和有关的量化数据,为医疗诊断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主观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 影像医学 数字成像技术 数字化图像技术 计算机技术 应用 网络技术 通讯技术
下载PDF
纵隔气肿的解剖学基础及X线、CT征象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邓琳 方华盛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了解纵隔气肿的解剖基础,探讨纵隔气肿的形成机制及潜在通道,提高纵隔气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纵隔气肿的X线及CT表现。结果本组33例纵隔气肿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颈胸部的外伤、气管插管、咽部及气管异物、胸部手术后、肺... 目的了解纵隔气肿的解剖基础,探讨纵隔气肿的形成机制及潜在通道,提高纵隔气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纵隔气肿的X线及CT表现。结果本组33例纵隔气肿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颈胸部的外伤、气管插管、咽部及气管异物、胸部手术后、肺部炎症、慢支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等。结论颈部、纵隔、腹腔、肺间质之间存在潜在的间隙,进入任何间隙内的积气可沿着结缔组织的分布于各间隙间蔓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气肿 解剖学 影像学表现 诊断
下载PDF
颈外侧区良恶性病变MSCT诊断、鉴别诊断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更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对比病理结果分析,旨在提高对颈外侧区良恶性病变MSCT诊断和鉴别诊断认识。方法回顾分析69例颈部病变的病理结果及CT表现,对良恶性病灶的边界不清、病灶融合、血供丰富、多发病灶及环状强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病变44例:淋... 目的对比病理结果分析,旨在提高对颈外侧区良恶性病变MSCT诊断和鉴别诊断认识。方法回顾分析69例颈部病变的病理结果及CT表现,对良恶性病灶的边界不清、病灶融合、血供丰富、多发病灶及环状强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病变44例:淋巴结转移性癌32例,淋巴瘤10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恶变1例;良性病变25例:炎性病变16例,良性肿瘤5例,囊肿3例,脂膜炎1例;颈部良恶性病变影像表现,边界不清:恶性病变40例,良性病变4例;病灶融合:恶性35例,良性7例;血供丰富:恶性36例,良性13例;多发病灶:恶性39例,良性13例;环状强化:恶性18例,良性13例。结论颈外侧区病变以淋巴结转移性癌多见;CT较常见征象为环状强化伴中央坏死,但良恶性病变其病理基础不同;边界不清及病灶融合可作为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而病变要准确定性则需结合临床资料及最终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侧区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叶佳国 方华盛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追踪触发技术在Philips 64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中扫描参数和对比剂剂量的最佳匹配方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A组:对比剂剂量为体重(kg)乘以0.7 ml;B组(对照组):对比剂剂量为60 ml,2组的扫描参数均为:螺距0.891,球管旋转时间... 目的探讨追踪触发技术在Philips 64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中扫描参数和对比剂剂量的最佳匹配方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A组:对比剂剂量为体重(kg)乘以0.7 ml;B组(对照组):对比剂剂量为60 ml,2组的扫描参数均为:螺距0.891,球管旋转时间0.5 s,触发点设在主动脉弓层,阈值90 HU。结果 2组扫描方案得到的成像均能良好地、完整地显示颈动脉、椎动脉和颅内动脉。分别测量主动脉弓顶部、颈总动脉分叉下C5段、颈内动脉C1段、大脑中动脉四处动脉的CT值,A组的分别为:367 HU、418 HU、403 HU、350 HU,平均值为384 HU。B组的分别为:422 HU、498 HU、475 HU、406 HU,平均值为450 HU。A组的靶血管对比剂浓度比B组的更适合显示血管内斑块(适合显示血管内斑块对比剂浓度的CT值约为370 HU)。结论 64排螺旋CT进行头颈CTA检查时,应用追踪触发技术,选择对比剂剂量为体重(kg)乘以0.7 ml,对比剂注速5 ml/s,触发阈值90 HU即可获得满意的CTA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追踪触发
下载PDF
放射科信息化建设 被引量:2
5
作者 覃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9期160-161,178,共3页
探讨放射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实现放射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放射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应用效果及它们与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其他系统整合应用的效果。放射科实现信息化后,能提高医学影像综合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的... 探讨放射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实现放射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放射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应用效果及它们与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其他系统整合应用的效果。放射科实现信息化后,能提高医学影像综合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科室及医院的经济效益。放射科信息化建设将在影像科室、临床科室、医学教育、远程会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建设数字化医院的重要标志,是影像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 PACS HIS 信息资源 数字化医院 信息化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机房的温度与湿度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文海燕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4期442-443,共2页
磁共振成像(MRI),是继X线、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198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由于它彻底摆脱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有扫描序列参数多,信息量大,可多方位成像,以及对软组织有高分辨力等突出的特点,从一... 磁共振成像(MRI),是继X线、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198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由于它彻底摆脱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有扫描序列参数多,信息量大,可多方位成像,以及对软组织有高分辨力等突出的特点,从一问世便引起各方面学者的重视,无论是设备的改进、软件的更新及升级,还是对全身各部位器官的诊断作用的研究,发展相当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与湿度 磁共振成像机 多方位成像 扫描序列 电离辐射 医学影像学 诊断作用 分辨力 低场 控制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DR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表现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邓琳 方华盛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DR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胸腔镜下或开胸术治愈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42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术图(病案记录)中破裂漏气的肺大... 目的:分析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DR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胸腔镜下或开胸术治愈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42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术图(病案记录)中破裂漏气的肺大疱部位与DR影像表现作一一比对。结果本组术中破裂漏气的肺大疱部位明确,位于左肺尖段21例、左肺舌段1例、左肺背段1例、右肺尖段18例、右肺背段1例;病灶肺大疱为数个聚集分布或成串分布,直径约0.5~5 cm之间不等,表面覆盖脓苔。影像表现为破裂漏气病灶区域呈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密度增高影,即光滑纤细的发线样肺压缩边缘突然呈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改变,与手术记录符合率约83%(35/42例)。结论 DR数字化X线摄影的胸正位图像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显示率为100%,仔细沿着肺压缩边缘观察发现局部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异常征象的部位,能估测破裂漏气的肺大疱病灶部位,为胸腔镜下或开胸术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手术入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数字化X线摄影 大体病理 肺大疱破裂口
下载PDF
乳腺钙化表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冬媛 包慧秋 +3 位作者 方华盛 黄广仁 蔡金华 蔡联娟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钙化灶的X线表现及其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乳腺钙化的大小、形态、数目、密度、分布等特点及与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 105例乳腺钙化病例中,恶性病变66例,良性病变为39例。结论乳腺X线钙化灶... 目的分析乳腺钙化灶的X线表现及其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乳腺钙化的大小、形态、数目、密度、分布等特点及与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 105例乳腺钙化病例中,恶性病变66例,良性病变为39例。结论乳腺X线钙化灶的特点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摄影 钙化灶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平扫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诊断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王贤坤 葛玲伶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平扫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MR)诊断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的7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分别对患者进行单纯平扫MR、单纯动态增强MR及平扫+动态增强MR进行检查,并与正常乳腺进行对比,比较... 目的探讨平扫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MR)诊断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的7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分别对患者进行单纯平扫MR、单纯动态增强MR及平扫+动态增强MR进行检查,并与正常乳腺进行对比,比较3种检查方法结果。结果平扫+动态增强MR准确率(99%)明显高于单纯平扫MR、单纯动态增强MR(83%和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动态增强MR误诊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单平扫MR、单纯动态增强M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动态增强MR特异性(100%)和敏感度(100%)明显高于单纯平扫MR、单纯动态增强MR(93%和75%,96%和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平扫+动态增强MR可以准确诊断乳腺纤维瘤,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而且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在自动触发技术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10
作者 叶佳国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患者设置不同低剂量对比剂使用自动触发技术在64排螺旋CT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方法将33例患者(成人)按不同的体重分为A组3例,体重小于50 kg,B组24例,体重50-70kg,C组6例,体重71-90 kg。将3组患者应用6...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患者设置不同低剂量对比剂使用自动触发技术在64排螺旋CT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方法将33例患者(成人)按不同的体重分为A组3例,体重小于50 kg,B组24例,体重50-70kg,C组6例,体重71-90 kg。将3组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行肺动脉CTA检查,对比剂使用剂量A组为25 ml。B组为30 ml,C组为35 ml。3组均使用自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扫描完毕对数据进行MIP、MPR及VRT重建,评价各组肺动脉的显影情况,并分别测量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CT值。结果肺动脉在所有病例中均能较好地显示,满足诊断要求。结论不同体重患者设置不同低剂量对比剂,使用自动触发技术在64排螺旋CT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可以满足诊断及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26例小肝癌的螺旋CT三期扫描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秦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8期1984-1985,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扫描中小肝癌的CT表现。方法观察26例经手术病理或追踪复查证实的小肝癌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表现特征,分析其CT表现。结果动脉期73%(19/26)病灶强化,门脉期69%(18/26)病灶呈低密度改变,31%(8/26)病灶呈高或等密度强...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扫描中小肝癌的CT表现。方法观察26例经手术病理或追踪复查证实的小肝癌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表现特征,分析其CT表现。结果动脉期73%(19/26)病灶强化,门脉期69%(18/26)病灶呈低密度改变,31%(8/26)病灶呈高或等密度强化,其中有5例平衡期呈低密度改变。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有利于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小肝癌 螺旋CT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诊断腰椎间盘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汉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3期109-111,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CT检查在腰椎间盘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腰椎间盘DR和CT检查的220例患者资料。将采用DR(数字化医用X线摄影系统)检查的作为对照组,采用16层CT检查的作为观察组,每组各110例。比较... 目的评价多层CT检查在腰椎间盘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腰椎间盘DR和CT检查的220例患者资料。将采用DR(数字化医用X线摄影系统)检查的作为对照组,采用16层CT检查的作为观察组,每组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椎间盘病变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中椎间盘病变膨出25例,骨质增生37例,椎间盘变性21例,椎间盘椎间隙狭窄3例,椎间盘积气2例,信号偏低或无变化22例,阳性检测率为88.00%。观察组中椎间盘病变膨出28例,骨质增生42例,椎间盘变性23例,椎间盘椎间隙狭窄7例,椎间盘积气4例,信号偏低或无变化6例,阳性检测率为9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病变患者使用16层CT进行检查,更能清晰显示其病变性质与病变部位,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CT检查 诊断 腰椎间盘病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急诊头颅CT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秦海 《中外医疗》 2010年第4期178-178,共1页
目的如何在急诊头颅CT检查时发现眼眶内侧壁的骨折。方法对38例急诊头颅CT可疑眼眶内侧壁骨折者行眼眶CT薄层扫描。结果38例急诊头颅CT检查后行眼眶CT薄层扫描,36例确诊为眼眶内侧壁骨折。急诊头颅CT对眼眶内侧壁骨折征象包括:(1)眼眶... 目的如何在急诊头颅CT检查时发现眼眶内侧壁的骨折。方法对38例急诊头颅CT可疑眼眶内侧壁骨折者行眼眶CT薄层扫描。结果38例急诊头颅CT检查后行眼眶CT薄层扫描,36例确诊为眼眶内侧壁骨折。急诊头颅CT对眼眶内侧壁骨折征象包括:(1)眼眶内侧壁内陷、成角(;2)内直肌增粗(;3)筛窦密度增高(;4)眶内积气。结论急诊头颅CT可作为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或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内侧壁骨折 眼眶CT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