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粒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彩虹 粟学位 +1 位作者 禤绮琳 梁曼玲 《作物研究》 2003年第2期63-65,共3页
介绍了近年育成的几个小粒型杂交稻新组合,其特点是粒型细小,千粒重在20~23g;商品品质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垩白度显著下降,整精米率提高;产量与同熟期高产组合相当。结合育种实践,讨论了"小粒大穗,优质高产"这一杂交稻米质... 介绍了近年育成的几个小粒型杂交稻新组合,其特点是粒型细小,千粒重在20~23g;商品品质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垩白度显著下降,整精米率提高;产量与同熟期高产组合相当。结合育种实践,讨论了"小粒大穗,优质高产"这一杂交稻米质改良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及相关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型杂交水稻 新组合 选育 生态型 千粒重 商品品质 垩白度 产量 同熟期
下载PDF
KS—14等籼稻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表达的光温条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丁民 梁世荣 +1 位作者 禤绮琳 邓国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7-12,共6页
三年研究探明了KS—14、KS—9及KS—7等籼稻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表达的光温条件。其稳定不育临界光长下限,KS—14早季为13小时32分,晚季为12小时54分;KS—9及KS—7早季为13小时40分,晚季为13小时02分。早晚两季不育临界光长差异与育性变换... 三年研究探明了KS—14、KS—9及KS—7等籼稻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表达的光温条件。其稳定不育临界光长下限,KS—14早季为13小时32分,晚季为12小时54分;KS—9及KS—7早季为13小时40分,晚季为13小时02分。早晚两季不育临界光长差异与育性变换敏感期的温度高低有关。稳定可育临界光长上限,KS—14为12小时51分,KS—9及KS—7为12小时58分。三个光敏核不育系稳定不育相应温度,最高为35℃,平均28℃;稳定可育的温度,最高为30℃,平均25℃。光照长度是控调这三个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表达的主导因子,温度是修饰因子;长光高温在育性变换敏感期连续作用12天以上,可诱导全不育;5天以内的短期低温对不育性表达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光敏核不育系 育性 光温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