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工厂化废菌袋覆土栽培杏鲍菇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陆荣生 韩美丽 +2 位作者 霍秀娟 胡小芬 梁志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56-60,共5页
以工厂化生产中采过1茬菇的杏鲍菇废菌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糖分对废菌袋中杏鲍菇菌丝恢复生长的影响,以及覆土成分和覆土时间对废菌袋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海藻糖0.5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 以工厂化生产中采过1茬菇的杏鲍菇废菌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糖分对废菌袋中杏鲍菇菌丝恢复生长的影响,以及覆土成分和覆土时间对废菌袋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海藻糖0.5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恢复生长与抗杂菌能力的增强,并促进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在含陶砾10%的黄土中添加10%~20%的废菌渣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生物学转化率;菌袋覆土的最佳时间是在菌丝恢复生长后的第9~12天;在覆土中添加0.75%~1.00%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并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87.3%~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废菌袋 覆土 生物学转化率
下载PDF
蜜桔果酒用非酿酒酵母的分离鉴定、发酵特性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余琳琳 熊佳文 +5 位作者 张志斌 汪涯 杨慧林 颜日明 朱笃 朱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4-130,共7页
目的:获得适合蜜桔果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方法:从南丰蜜桔自然发酵液中分离产香酵母菌,经26S rDNA序列分析来鉴定菌株。根据单菌发酵后蜜桔酒的残糖、乙醇、总酸、pH来筛选发酵能力较好的菌株,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gas chro... 目的:获得适合蜜桔果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方法:从南丰蜜桔自然发酵液中分离产香酵母菌,经26S rDNA序列分析来鉴定菌株。根据单菌发酵后蜜桔酒的残糖、乙醇、总酸、pH来筛选发酵能力较好的菌株,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分析蜜桔果酒香气成分。结果:一共分离出7株产香酵母,鉴定为Pichia fermentans、Pichia aff.fermentans、Pichia kluyveri、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Hanseniaspora opuntiae、Hanseniaspora thailandica、Candida ethanolica。其中,C.ethanolica具有较好的蜜桔酒发酵性能,发酵后果酒残糖为1.2 g/L,乙醇为8.9%;H.thailandica是一株发酵蜜桔果酒产香能力较好的菌株,能够产生较少的杂醇和挥发性酸和丰富的酯类物质,包括乙酸乙酯、羊蜡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能够减弱尖酸味,协调苦涩味,令酒香醇厚,并且具有较好的感官评分。结论:本研究得到一株具有较好的蜜桔果酒发酵性能的酵母菌C.ethanolica,和一株产香能力较好的酵母菌H.thailandica,为后续混合发酵改善蜜桔果酒风味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桔果酒 非酿酒酵母 分离鉴定 发酵特性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
下载PDF
南丰蜜桔果糕加工过程中苦味包埋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博 章九平 +1 位作者 宁淑伟 章永兰 《现代园艺》 2013年第7期10-12,共3页
以南丰蜜桔等外果为原料,介绍了采用β-环糊精包埋掩盖苦味技术生产南丰蜜桔果糕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 南丰蜜桔 果糕加工 包埋苦味
下载PDF
HPLC同步测定南丰蜜桔成熟过程中9种有机酸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倩 肖依文 +3 位作者 汪涯 官泉明 朱博 朱笃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6-310,共5页
试验建立了同步测定南丰蜜桔果实中9种有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此方法测定南丰蜜桔在成熟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丰蜜桔在成熟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以柠檬酸为主,含量可占有机酸比例的85%以上。HPLC... 试验建立了同步测定南丰蜜桔果实中9种有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此方法测定南丰蜜桔在成熟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丰蜜桔在成熟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以柠檬酸为主,含量可占有机酸比例的85%以上。HPLC分析方法简单、准确、高效,同时揭示了南丰蜜桔果实在成熟期内有机酸种类及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明确了南丰蜜桔的最佳采摘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南丰蜜桔 有机酸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柑桔育种研究概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骏平 杨建军 +5 位作者 官泉明 邹宝印 章申 余珍 周国振 朱博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1期27-29,共3页
对当前国内种植比较多,影响比较大的柑桔类国内外品种进行分析和介绍,并对柑桔育种技术进行剖析,以期通过优良品种的引进或试验进一步推动柑桔产业健康发展,不断适应技术的变化以提高育种的水平。
关键词 南丰蜜桔 育种 综述
下载PDF
鲜食枣‘麻姑1号’枣吊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温婷 张露 +5 位作者 程子珊 朱博 陈伏生 易敏 谌梦云 李响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7-183,245,共8页
【目的】从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了解木质化枣吊优异结果特性的调控机制,为南方鲜食枣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鲜食枣新品种‘麻姑1号’木质化枣吊叶片与非木质化枣吊叶片为材料,研究其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 【目的】从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了解木质化枣吊优异结果特性的调控机制,为南方鲜食枣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鲜食枣新品种‘麻姑1号’木质化枣吊叶片与非木质化枣吊叶片为材料,研究其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及光响应曲线的变化。【结果】木质化枣吊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均高于非木质化枣吊,非木质化枣吊的光补偿点(LCP)更高;木质化枣吊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光能光化学耗散比率(RP)及光能非光化学耗散比率(RN)更高;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及天线热耗散比率(RD)更低。在同一光强条件下,木质化枣吊的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PSⅡ有效光合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比非木质化枣吊高;木质化枣吊光响应曲线的拟合参数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初始斜率(α)、半饱和光强(IK)均高于非木质化枣吊。【结论】‘麻姑1号’木质化枣吊具有更高的光能利用率和光合潜能,PSⅡ光合活性更强,且更耐强光,在实际生产中更能适应环境,产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化枣吊 非木质化枣吊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麻姑1号’
下载PDF
百香果不同组织抗氧化活性及矿质元素差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冉露霞 朱博 +2 位作者 王俊杰 刘鹏 杨建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5-1396,共12页
【目的】百香果副产物低价值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研究旨在明确紫色(TN类)和黄色(QM类)百香果果汁、果皮、果籽的营养物质积累情况,为百香果副产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百香果各组织对DPPH•、ABTS+•... 【目的】百香果副产物低价值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研究旨在明确紫色(TN类)和黄色(QM类)百香果果汁、果皮、果籽的营养物质积累情况,为百香果副产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百香果各组织对DPPH•、ABTS+•的半抑致浓度,Fe^(3+)还原能力、总酚、总黄酮及矿质元素含量,并对百香果不同的组织抗氧化能力、活性物质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百香果不同组织中,果籽的DPPH•、ABTS+•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总酚、总黄酮含量均大于果汁和果皮,其中TN类百香果果籽清除DPPH•的能力分别约是果汁、果皮的37.87倍、29.06倍。TN类百香果总酚、总黄酮含量比QM类高。矿质元素K、Ca、B、Mn、Fe在果皮中含量最高,果籽中含量最低,其中果皮中K元素含量是果籽的10.16倍;Mg、P、Zn、Cu在果籽中含量最高,其中Zn元素在果籽中的含量为49.06 mg/kg,是果汁和果皮中Zn元素含量的3.11倍、3.71倍,果籽的Cu元素是果汁和果皮的6.88倍、5.59倍。大量元素Mg与P、Ca,K与Ca呈极显著正相关,K与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且微量元素B与Mn、Fe,Cu与Zn、Mo的吸收代谢相互促进。大量元素K、Ca主要促进B、Mn、Fe的吸收代谢,Mg、P主要促进Cu、Zn、Mo的吸收代谢。大量元素Mg、P与百香果总酚、总黄酮含量、Fe^(3+)还原能力及DPPH•的清除率,微量元素Cu、Zn、Mo与百香果抗氧化能力均有显著协同作用,而K、B对百香果总酚、总黄酮的积累有一定拮抗作用。【结论】百香果果籽抗氧化能力最强,活性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最高,果皮中大量元素含量高。矿质元素Mg、P、Cu、Zn、Mn与活性物质、抗氧化能力相互协同。百香果果籽、果皮副产物可作为提取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副产物 抗氧化活性 总酚 总黄酮 矿质元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柑桔防冻抗寒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余珍 朱博 +3 位作者 官泉明 杨建军 欧阳辉 丁国华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5期12-14,共3页
防冻抗寒是柑桔生产的重要措施,是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常规技术手段。本文重点阐述冻害的机理和防冻机制,冻害与环境的关系,冻害的周期性、致冻天气、柑桔与冻害程度的因素、柑桔的主要防冻措施及柑桔冻害后的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防冻抗寒是柑桔生产的重要措施,是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常规技术手段。本文重点阐述冻害的机理和防冻机制,冻害与环境的关系,冻害的周期性、致冻天气、柑桔与冻害程度的因素、柑桔的主要防冻措施及柑桔冻害后的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指导柑桔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防冻抗寒 技术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