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前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林荣繁 杜慎华 +6 位作者 王朔桂 蓝芳 李涛 黄映善 韦锦新 袁才奇 蓝华 《微创医学》 2011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miniature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MLA)的效果。方法将82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MLA组,n=41),另一组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 目的探讨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miniature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MLA)的效果。方法将82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MLA组,n=41),另一组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0A组,n=41),比较两组右下腹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前术后CRP、术前术后IL-6、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82例阑尾炎手术全部成功,MLA组右下腹切口长度明显短于OA组(P=0.000);MLA组手术时间与OA组(P=0.070)相近;MLA组术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指数显著小于OA组(P=0.000);MLA组术前CRP、IL-6与OA组(P=0.935)相近,MLA组术后24 h及72 h CRP、IL-6均小于OA组(P=0.000);ML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OA组(P=0.000);MLA组与OA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P=0.331);MLA组切口美观指数明显小于OA组(P=0.000);MLA组住院费用与OA组(P=0.195)相近。结论免气腹二孔法MLA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更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增加费用、实用性强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气腹二孔法 微型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检测IL-6、hs-CRP在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朔桂 林荣繁 +6 位作者 杜慎华 蓝芳 李涛 黄映善 韦锦新 袁才奇 蓝华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IL-6和hs-CRP水平在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M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前后的变化,为评价这两种术式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1例MLA与41例OA患者术前、术后(24 h、72 h... 目的探讨IL-6和hs-CRP水平在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M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前后的变化,为评价这两种术式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1例MLA与41例OA患者术前、术后(24 h、72 h)IL-6和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IL-6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并且OA组明显高于MLA组,术后72 h两组血清IL-6和hs-CRP均有所下降,而MLA组较OA组下降更显著,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气腹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减少患者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HS-CRP 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 开腹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苏高盛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开胸手术病人循环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2 4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全麻诱导用安定0 . 2mg/kg、芬...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开胸手术病人循环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2 4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全麻诱导用安定0 . 2mg/kg、芬太尼4 μg/kg、异丙酚1.5mg/kg、琥珀胆碱1~2mg/kg。B组于诱导前取T6~7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 33%利多卡因试验量2ml,观察无脊麻现象后分次注入初量<15ml。两组全麻维持药物均用安氟醚、芬太尼、琥珀胆碱。于麻醉前、诱导后、切皮、去肋骨、病灶切除、手术结束时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后清醒、躁动情况。结果 B组术中麻醉维持全麻药用量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 0 1)。两组病人围麻醉期MAP和心率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 0 5 ) ,但切皮、去肋骨及术中各时点MAP、心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两组术毕至完全清醒时的各项观察指标,组间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 0 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开胸手术病人可减少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老年
下载PDF
胸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叶有国 黄映善 郑璇 《右江医学》 2008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胸壁、胸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全组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加胸段硬膜外阻滞方式,A组手术结束时采用负荷剂量+持续输注+病人自控模式(L... 目的探讨胸部(胸壁、胸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全组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加胸段硬膜外阻滞方式,A组手术结束时采用负荷剂量+持续输注+病人自控模式(LCP),B组术后病人感疼痛时单次肌注哌替啶50 mg。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术前两组各项生命指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前后六项指征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R、V、FEV1.0、SpO2、HR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0.01);手术前后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舒适状态及镇痛效果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部手术后病人PCEA优于临时注射哌替啶镇痛,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手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肺部感染
下载PDF
18例手术后肺栓塞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有国 黄映善 郑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90-791,共2页
目的提高对手术后肺栓塞(PE)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手术后PE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发病关系和诊疗资料。结果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D-二聚体三项是诊断手术后病人PE的反指征;心电图、胸部平片对诊断PE有一定帮助;核... 目的提高对手术后肺栓塞(PE)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手术后PE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发病关系和诊疗资料。结果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D-二聚体三项是诊断手术后病人PE的反指征;心电图、胸部平片对诊断PE有一定帮助;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扫描)对诊断PE的价值较大;螺旋CT、磁共振技术进一步提高PE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论目前尚无准确、快速、特异性强的诊断PE的方法,只有医生对该病的足够重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全面评估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术后镇痛、早期活动、预防性抗凝治疗等可降低PE的发生率;早期确诊并抗凝、溶栓、肺动脉内膜剥脱或介入术可降低PE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丙泊酚和芬太尼不同复合方法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叶有国 黄映善 +1 位作者 刘品晶 黄明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两种不同复合方法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孕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丙泊酚200mg和芬太尼50μg混合后,按丙泊酚2mg/kg静注;B组静注丙泊酚2mg/k...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两种不同复合方法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孕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丙泊酚200mg和芬太尼50μg混合后,按丙泊酚2mg/kg静注;B组静注丙泊酚2mg/kg前1min先用芬太尼1μg/kg;C组单纯丙泊酚2.5mg/kg作为对照。丙泊酚静注时间均为60s,术前静注山莨宕碱(654-2)5mg。持续鼻导管给氧,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用药量以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总量:A组(3.19±0.64)mg/kg,B组(2.74±0.72)mg/kg,C组(3.44±0.54)mg/k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90%。结论: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两种复合方法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较单独使用丙泊酚效果好,安全性大;尤以B组为优;术前静注654-2有稳定呼吸和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人工流产 山莨宕碱
下载PDF
颈内静脉穿刺改良中央进路外套管置入及导引法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黄映善 苏高盛 +3 位作者 黄明英 叶有国 宋建文 黄瑛 《广西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颈内V穿刺插管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我们设计了颈内V穿刺改良中央进路外套管置入及导引法。方法:随机分两组,试验组(Ⅰ组)538例,穿刺点在胸锁乳突肌二头与锁骨形成的三角顶点上1.0cm,用短外套管针穿入... 目的:为了提高颈内V穿刺插管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我们设计了颈内V穿刺改良中央进路外套管置入及导引法。方法:随机分两组,试验组(Ⅰ组)538例,穿刺点在胸锁乳突肌二头与锁骨形成的三角顶点上1.0cm,用短外套管针穿入抽到回血,送入外套管,直接输血输液或置入导引钢丝换所需长管插入;对照组(Ⅱ组)462例于胸锁乳突肌与颈外V交点进针,穿刺针为12号钢针,余法与Ⅰ组同。结果:穿刺成功率Ⅰ组98.88%,Ⅱ组96.96%,二者相比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血深度Ⅰ组2.00±0.38cm,Ⅱ组3.65±0.52cm,两组相比,P<0.01;误穿颈总AⅠ组为5/538,Ⅱ组为16/462,两组相比P<0.01,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方法有穿刺、导引成功率高,进针浅,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静脉穿刺 导引法 外套管针 麻醉
下载PDF
19例颈部严重开放性损伤围手术麻醉期的处理
8
作者 叶有国 黄映善 +1 位作者 黄明英 苏高盛 《广西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8-,共1页
关键词 颈部开放性损伤 围手术麻醉期 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