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钨掺杂BiVO_(4)光阳极降解环丙沙星的表面态行为
1
作者 路子峥 苏婉宜 +4 位作者 施钦 潘鸿辉 赵传起 黄承锋 彭进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1-600,共10页
采用简单浸渍的方法对BiVO_(4)光阳极进行表面钨(W)掺杂,以环丙沙星(CIP)为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模型污染物,研究了W掺杂BiVO_(4)光阳极降解CIP的表面态行为。结果表明,低浓度W掺杂对BiVO_(4)光阳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吸收... 采用简单浸渍的方法对BiVO_(4)光阳极进行表面钨(W)掺杂,以环丙沙星(CIP)为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模型污染物,研究了W掺杂BiVO_(4)光阳极降解CIP的表面态行为。结果表明,低浓度W掺杂对BiVO_(4)光阳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吸收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W掺杂取代了BiVO_(4)光阳极表面的V^(5+),能抑制BiVO_(4)光阳极表面V^(5+)/V^(4+)还原过程,减少复合中心表面态,同时引入更多氧空穴,增加活性位点表面态。CIP的降解反应受表面活性位点控制。表面W掺杂能有效促进CIP降解的电荷转移,提高BiVO_(4)光阳极光电催化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铋 钨掺杂 光电催化氧化技术 环丙沙星 表面态
下载PDF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环境检测技术研究
2
作者 韦静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2期198-201,共4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围绕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检测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围绕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检测技术开展深入探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对工业活动、城市扩张、农业生产等不同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此外,研究还涉及新型环境检测技术的开发,包括遥感监测、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材料应用于环境监测中的新方法和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评价模型能有效地评估各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而新型检测技术在灵敏度、特异性和便利性方面展现出较传统方法明显的优势,对促进环境监管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环境管理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检测技术 综合评价模型 可持续发展 遥感监测
下载PDF
人工湿地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中的作用分析
3
作者 周小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130-0134,共5页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工湿地建设已被广泛看作有效应对措施之一。这次的探索就是着重对人工湿地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功能作出深入研究,辅以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的方法。会发现人工湿地具备据有独特领域的生态效益,也在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工湿地建设已被广泛看作有效应对措施之一。这次的探索就是着重对人工湿地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功能作出深入研究,辅以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的方法。会发现人工湿地具备据有独特领域的生态效益,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大有可为。并且,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人工湿地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实际应用情况,如污染处理,生物栖息地的创造和保护以及景观美化等。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的建设能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工湿地的建设和管理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设计和构造的复杂性,运行和维护的成本以及效果的持久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倡导人工湿地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乐观期待以这种人工介入方式,成功应对未来更复杂的生态环境挑战,带来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环境保护 水质改善 生物多样性 科学规划与管理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在治理黑臭水体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宋嗣利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1期90-91,97,共3页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资源,然而黑臭水体对水资源的影响日趋严重,所以需要对水资源进行检测。传统检测方法主要是以现场监测及实验室检测为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覆盖的范围有限,所以现阶段急需研究并构建新的黑臭水...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资源,然而黑臭水体对水资源的影响日趋严重,所以需要对水资源进行检测。传统检测方法主要是以现场监测及实验室检测为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覆盖的范围有限,所以现阶段急需研究并构建新的黑臭水体监测体系。本文研究的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具有机动灵活、响应快速、可不间断动态监测、操作简单等特点,而且可以根据黑臭水体的特征制定不同的检测方案,并能及时监测到所在区域黑臭水体具体的环保污染问题,因而对现阶段的黑臭水体治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黑臭水体 应用研究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反应机理探究
5
作者 林慧婷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8期15-17,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化学方法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反应机理。通过对电化学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进行介绍,重点分析电化学方法在有机废水降解、去除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作用。结合实验结果,揭示了电化学反应机制与有机废水处理效果之间的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化学方法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反应机理。通过对电化学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进行介绍,重点分析电化学方法在有机废水降解、去除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作用。结合实验结果,揭示了电化学反应机制与有机废水处理效果之间的关联,从而为电化学方法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方法 有机废水处理 反应机理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效果研究
6
作者 宋嗣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70-0173,共4页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是一种对重金属去除率较好,对土壤没有产生二次污染的淋洗修复技术。现阶段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还是洗脱剂的选择,本文以铅、镉、镍等重金属元素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柠檬酸作为洗脱剂研究方向,重点对...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是一种对重金属去除率较好,对土壤没有产生二次污染的淋洗修复技术。现阶段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还是洗脱剂的选择,本文以铅、镉、镍等重金属元素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柠檬酸作为洗脱剂研究方向,重点对柠檬酸的浓度及液固比如何影响重金属去除率综合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100mmol/L的柠檬酸洗脱剂浓度及液固比10:1最佳成本工艺条件下,对重金属铅、镉、镍的去除率能达到64.1%、89.1%、80.7%,结果说明柠檬酸对铅、镉、镍等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本文以柠檬酸作为洗脱剂,其洗脱原理主要是通过羧基和羟基等离子基团跟重金属铅、镉、镍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不易分解的络合物,从而起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重金属 柠檬酸 淋洗技术
下载PDF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桩基检测技术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姬幸斌 《现代工程科技》 202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为了解决当前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桩基检测问题,结合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的实际检测情况,从检测的目的和任务、现场检测技术以及检测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对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桩基检测进行了分析。实践表... 为了解决当前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桩基检测问题,结合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的实际检测情况,从检测的目的和任务、现场检测技术以及检测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对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桩基检测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针对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的桩基检测,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的建筑主体,从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用合理的测试方法,在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也要做到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框架剪力墙结构 住宅工程 桩基检测
下载PDF
天等县典型地表水水源2018年—2019年水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宝 朱伟伟 +3 位作者 施钦 彭进国 刘绍刚 谭学才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S01期78-83,96,共7页
广西天等县属于典型的大石山地区,区内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透水性大。为了有效保护、管理该县的水资源,文中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对天等县的太平河(灵山屯上游)、丽川河(流经县城)和伏曼水库(饮用水... 广西天等县属于典型的大石山地区,区内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透水性大。为了有效保护、管理该县的水资源,文中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对天等县的太平河(灵山屯上游)、丽川河(流经县城)和伏曼水库(饮用水水源)进行水质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太平河、丽川河和伏曼水库的高锰酸盐指数(COD_(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氨氮和总磷(TP)指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限值。太平河、丽川河的总氮(TN)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05、1.546 mg/L(2019年),超过Ⅲ类水限值,超标倍数为2.40、2.20。太平河、丽川河已进入轻污染状态。伏曼水库水质总体上较好,但呈恶化趋势。TN是天等县典型地表水源的主要污染物,建议以控制TN为关键点,按照水污染物排放管理标准进行提标改造、管理,以持续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等县 单因子 内梅罗水污染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水质分析
下载PDF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地基加固施工技术探究
9
作者 梁桂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136-138,共3页
由于建筑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建筑经验也在不断提升,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土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当下土木工程已经成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并且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 由于建筑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建筑经验也在不断提升,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土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当下土木工程已经成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并且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导致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土木工程学习的难度也因此不断攀升。而土木工程结构与地基的稳定性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为了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加固方法,提升整个土木工程结构和地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结构设计 地基加固技术
下载PDF
关于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探讨
10
作者 廖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4期179-182,共4页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对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其中,建筑工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因此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必须以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点来开展。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化以及建筑行业竞争日...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对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其中,建筑工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因此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必须以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点来开展。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化以及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等情况下,就迫切需要相关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土木工程结构质量提升与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得以完善,进而实现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性、稳定性及经济性的综合评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结构 检测技术
下载PDF
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韦红娇 郭贵奇 +5 位作者 陆静佳 方建芸 李宁 张实来 上官光懂 肖国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级216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按学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8名。对照组以传统核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级216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按学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8名。对照组以传统核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试验组以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两组学生对辐射防护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两组学生的见习课随堂测验和理论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放射诊疗法律知识、核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辐射防护原则、辐射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辐射防护应急演练认知合格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见习课随堂测验与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显著提高学生的核医学认知和考核成绩,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在核医学见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 双轨式教学方法 核医学
下载PDF
WPBL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廖光星 李宁 +5 位作者 何正中 柴华 杨志 肖国有 李党生 上官光懂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WPBL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6级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学生114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57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试验组(57名,WPBL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教学模式满意... 目的探讨WPBL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6级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学生114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57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试验组(57名,WPBL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教学结束后,试验组的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PBL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综合能力及教学质量,值得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PBL 核医学 放射卫生防护
下载PDF
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韦红娇 郭贵奇 +7 位作者 陆静佳 张实来 方建芸 何正中 柴华 仇冰清 上官光懂 肖国有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9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4个班本科学生216名,按班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8名。对照组以传统核医学护理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试验组以线上与线下混... 目的探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4个班本科学生216名,按班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8名。对照组以传统核医学护理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试验组以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法进行,研究时间分别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和2020年4—6月,共8个见习实践教学学时,使用调查问卷和学生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并收集整理问卷调查数据及学生考核成绩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是否了解核医学?”“核医学辐射是否可怕?”“核医学护理工作是否重要?”和了解核医学护理辐射防护相关知识,试验组学生成绩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快速抓住学习的重点,掌握学习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值得在核医学护理见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线上教学 线下教学 护理教学
下载PDF
基础核医学课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正中 柴华 +5 位作者 李宁 杨志 韦琳琳 仇冰清 上官光懂 肖国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索基础核医学课的教学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16名为研究对象,按学号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8名。对照组以传统核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试验组以问题教学法(PBL)结合核医学物理演示实验进行授课。... 目的探索基础核医学课的教学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16名为研究对象,按学号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8名。对照组以传统核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试验组以问题教学法(PBL)结合核医学物理演示实验进行授课。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对“有助于了解核辐射防护知识”“认为核医学工作及检查不可怕”“对核医学工作、学习深造感兴趣”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的认同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见习课和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结合核医学物理演示实验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值得在基础核医学课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问题教学法 物理演示实验
下载PDF
质谱法测定土壤中N,N-二甲基甲酰胺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良 赖雯 《江西化工》 2021年第6期86-88,共3页
采用加压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对样品进行一系列萃取、净化、分析测试条件优化选择。在质量浓度0. 10 mg·L^(-1)~4. 0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可达0. 045 mg·kg^(-1),精... 采用加压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对样品进行一系列萃取、净化、分析测试条件优化选择。在质量浓度0. 10 mg·L^(-1)~4. 0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可达0. 045 mg·kg^(-1),精密度为3. 05%,加标回收率范围在56. 3%~64. 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流体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土壤 N N-二甲基甲酰胺
下载PDF
HM-10HC回旋加速器运行时工作人员辐射剂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正中 李宁 +5 位作者 杨鸿宇 廖光星 罗煜 杨洪 上官光懂 肖国有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6期79-83,共5页
目的估算和分析HM-10HC回旋加速器运行时周围环境辐射水平与工作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确保设备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方法使用辐射监测仪器对HM-10HC回旋加速器运行、^(18)F-FDG制备过程布点进行辐射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回旋... 目的估算和分析HM-10HC回旋加速器运行时周围环境辐射水平与工作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确保设备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方法使用辐射监测仪器对HM-10HC回旋加速器运行、^(18)F-FDG制备过程布点进行辐射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回旋加速器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和估算工作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结果当回旋加速器运行生产^(18)F-时,机房周边区域的辐射剂量率比环境本底水平稍高,每名操作回旋加速器的工作人员的附加受照剂量低于0.004 mSv。^(18)F-FDG制备过程中除热室操作位外,热室周围辐射剂量率比环境本底水平稍高,工作人员会接触少量的辐射照射,每名工作人员的附加受照剂量约为0.028 mSv。结论HM-10HC回旋加速器运行时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符合相应的环境管理要求,工作人员接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低于职业人员年剂量管理约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加速器 ^(18)F-FDG 环境辐射 有效剂量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初探
17
作者 何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6期267-269,共3页
社会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不过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今这种问题正在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对于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在不断地的进行着生态文明建设,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环境污染进... 社会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不过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今这种问题正在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对于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在不断地的进行着生态文明建设,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环境污染进行预防与控制,全面的开展各种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如今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各个部门都必须要落实自身的责任,加强对于生态的保护以及城乡污染问题的监督与处理。遥感技术在生态保护以及监管中的应用是有着相当显著的效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对环境监测如何应用遥感技术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生态环境监测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