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方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1
作者 吴栋杰 杨美红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7期26-30,共5页
目的评价分别使用外用氢醌乳膏、果酸换肤、强脉冲光(IPL)、1064nm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外用氢醌乳膏组(A组),果酸换肤组(B组),强脉冲光组(C组)和... 目的评价分别使用外用氢醌乳膏、果酸换肤、强脉冲光(IPL)、1064nm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外用氢醌乳膏组(A组),果酸换肤组(B组),强脉冲光组(C组)和1064nm调Q激光组(D组),每组各32例。各组均严格按照用药方法、规范操作仪器治疗、精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进行治疗3个月,于入组6个月、12个月后分别进行1次疗效判定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各组入组前和入组6个月后(M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入组6个月后D组1064nm调Q激光在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评分、医生整体评价(PGA)、患者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A组(t=4.138,χ^(2)=10.604,χ^(2)=6.349)、B组(t=3.146,χ^(2)=6.256,χ^(2)=5.107)和C组(t=2.867,χ^(2)=4.063,χ^(2)=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21.86%、12.50%、18.75%,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组6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9.38%、3.13%、6.25%,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组12个月后各组复发率分别为37.50%、36.37%、42.86%和40.91%,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4种方法治疗黄褐斑,1064nm调Q激光有效率更高,其次是强脉冲光(IPL)、果酸换肤、外用氢醌乳膏,4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1064nm调Q激光 氢醌乳膏 果酸换肤 强脉冲光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鹤兰墨香浴里精油平衡洗液外治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肖敏 任雨琳 +2 位作者 黄翠丽 张琪 林有坤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2622-2628,2642,共8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鹤兰墨香浴里精油平衡洗液外治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鹤兰墨香浴里精油平衡洗液的主要成分为皂荚,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皂荚的活性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MI...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鹤兰墨香浴里精油平衡洗液外治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鹤兰墨香浴里精油平衡洗液的主要成分为皂荚,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皂荚的活性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的相关靶点,使用Venny 2.1.0平台获取皂荚活性化学成分作用靶点与银屑病相关靶点的交集靶点。针对皂荚治疗银屑病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皂荚活性化学成分-银屑病疾病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皂荚的活性化学成分5个,分别是豆甾醇、谷甾醇、豆甾-4-烯-3,6-二酮、表儿茶素、廿碳-11-烯酸,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共162个。获得银屑病的相关靶点共4104个,将皂荚活性化学成分作用靶点与银屑病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交集靶点106个。皂荚活性化学成分-银屑病疾病靶点网络图显示,表儿茶素的度值最大,其在皂荚治疗银屑病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PPI网络拓扑学分析结果显示,皂荚外治银屑病的关键靶点为VEGFA、AKT1、TNF、IL-6、MMP9、PTGS2、IL-1β、JUN、EGF、Caspase-3。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皂荚治疗银屑病涉及对无机物质的反应、对激素的反应、细胞群增殖的负调控、细胞迁移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膜筏、膜微区、转录调节复合物、囊腔等细胞组分,DNA结合和转录因子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和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活性等分子功能,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鹤兰墨香浴里精油平衡洗液的主要成分皂荚可能通过表儿茶素、豆甾醇、豆甾-4-烯-3,6-二酮、廿碳-11-烯酸、谷甾醇等活性化学成分,作用于VEGFA、AKT1、TNF、IL-6、MMP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皂荚 鹤兰墨香浴里精油平衡洗液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妇女的生育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莫报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6-177,共2页
临床上,有部分梅毒患者经过多次正规驱梅毒治疗后.其血清RPR滴度仍保持并固定在1:1~1:4之间。我们对2000年1—12月诊治的30例梅毒血清固定的育龄期妇女妊娠期间的临床表现及血清进行观察。
关键词 育龄期妇女 血清固定 梅毒患者 生育观 临床表现 RPR滴度 妊娠期间
原文传递
局部封闭结合免疫治疗斑秃5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莫报翰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1083-1084,共2页
关键词 斑秃 曲安奈德 免疫治疗 局部封闭
下载PDF
甘草酸苷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莫报翰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1095-1096,共2页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甘草酸苷 疗效观察 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 炎症性疾病 皮下脂肪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 病程迁延
下载PDF
壮、汉族男性型秃发与性激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莫报翰 吴栋杰 陈仲平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1006-1007,共2页
目的探讨柳州地区壮汉两族男性型秃发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壮族、汉族男性型秃发患者各100例,抽取外周血4 ml,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雌二醇、睾酮水平。结果壮族患者的雌二醇、睾酮与汉族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柳州地区壮汉两族男性型秃发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壮族、汉族男性型秃发患者各100例,抽取外周血4 ml,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雌二醇、睾酮水平。结果壮族患者的雌二醇、睾酮与汉族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激素的异常与壮汉族男性型秃发无明显关系,壮汉两族患者之间性激素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发 性激素 免疫化学发光法 壮族 汉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