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超声评估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血容量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罗宜 刘品晶 +1 位作者 黎李萍 汤展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目的为了解机械通气下应用床旁超声评估脓毒症患者血容量状态及容量反应性状况。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广西中西医结合医院ICU 2区及1区机械通气治疗脓毒症患者136例,... 目的为了解机械通气下应用床旁超声评估脓毒症患者血容量状态及容量反应性状况。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广西中西医结合医院ICU 2区及1区机械通气治疗脓毒症患者136例,应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床旁超声同步检查,记录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每搏变异率、下腔静脉最小直径(IVCD_(min))、IVC扩张指数,同时收取NT-pro BNP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机械通气下患者各组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对应IVCD_(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值GEDVI组IVCD_(min)x±s:(1.57±0.32)cm;IVCD_(min)反应机体容量不足的最佳截点为1.35 cm,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40%、84.80%;IVCD_(min)反应机体容量过负荷的最佳截点为1.81 cm,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6.50%、89.60%。下腔静脉扩张指数反映容量反应性最佳截点为14.47%,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7%、81.0%。结论对于机械通气下脓毒症患者,IVCD_(min)<1.35 cm,需注意机体血容量不足状态;IVCD_(min)>1.81 cm,应早期警惕容量负荷过重。临床应及时评估机体血容量状态及容量反应性,以准确指导液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床旁超声 PICCO NT-PROBNP
下载PDF
肺部超声B线数目及PCT等级与肺部感染危重症患者氧合状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
作者 何罗宜 刘品晶 古立新 《西部医学》 2021年第4期601-604,61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危重患者各肺部超声B线状态及PCT状态下氧合趋势,以指导临床对患者的诊治处理。方法按随机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8月我院ICU 2区及1区住院治疗的201例细菌性肺炎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床旁超声检查各患者肺部超...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危重患者各肺部超声B线状态及PCT状态下氧合趋势,以指导临床对患者的诊治处理。方法按随机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8月我院ICU 2区及1区住院治疗的201例细菌性肺炎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床旁超声检查各患者肺部超声状态,同时记录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氧合指数、降钙素原、年龄及性别。各组氧合指数分布差异采用多个随机样本秩检验,并进行两两比较;定性资料应用χ^(2)检验。结果细菌性肺炎危重患者肺部超声白肺组、B3线组、B7线组发生呼吸衰竭率高;白肺组氧合指数以0~100 mmHg及101~200 mmHg段为主,B3线组氧合指数以101~200 mmHg段为主,B7线组氧合指数以201~300 mmHg段为主,正常肺部超声组氧合指数在300 mmHg以上。经秩检验所得,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10 ng/mL组氧合指数在0~100 mmHg及101~200 mmHg段为主,PCT 2~10 ng/mL组氧合指数在101~200 mmHg段为主,PCT 0.5~1.99 ng/mL组氧合指数在201~300 mmHg段为主,<0.499 ng/mL组氧合指数在300 mmHg以上;经秩检验所得,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危重患者肺部B线越多,氧合指数越低,越易出现呼吸衰竭;此类患者PCT越高,氧合指数越低,越易出现呼吸衰竭,肺部B线程度、PCT等级与氧合指数范围具有对应意义。临床应充分关注此类患者肺部B线状态,同时进行PCT检查评估疾病状态,并及时关注氧合状态,从而及时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肺炎 氧合指数 PCT
下载PDF
床旁超声评估成年危重症患者血容量状态之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何罗宜 陆庆元 +2 位作者 刘品晶 杨益宝 古立新(审校)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677-683,共7页
急危重症患者常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精细液体管理。床旁超声检查具有准确、及时、迅速等诸多优势,可随病情变化反复检查及评估。随着床旁超声的临床深度应用及其深入研究,目前相关研究发现下腔静脉直径大小可反映机体血容量状态,自... 急危重症患者常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精细液体管理。床旁超声检查具有准确、及时、迅速等诸多优势,可随病情变化反复检查及评估。随着床旁超声的临床深度应用及其深入研究,目前相关研究发现下腔静脉直径大小可反映机体血容量状态,自主呼吸状态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50%提示具有容量反应性,机械通气下,下腔静脉扩张指数>26%提示有容量反应性。妊娠妇女结果则略有不同,妊娠妇女左侧卧位下腔静脉塌陷指数>25.64%提示血容量不足。食管超声下观察上腔静脉塌陷指数>37%提示有容量反应性。床旁超声可全方位监测及评估血容量状态,可及时、有效地指导急危重症患者液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超声 血容量 下腔静脉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肺栓塞之诊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罗宜 陆庆元 +2 位作者 刘品晶 古立新 汤展宏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196-1199,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仍全球大流行,我国仍有多地发生疫情,是严重危害全球之公共卫生疾病。随着对COVID-19认识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存在异常,并容易合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等危重状态。综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仍全球大流行,我国仍有多地发生疫情,是严重危害全球之公共卫生疾病。随着对COVID-19认识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存在异常,并容易合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等危重状态。综合多项研究结果发现COVID-19并发PE大致发病率为6.4%~7.5%。不同临床科室收治的COVID-19合并PE的发病率不一致,以重症医学科病区发病率最高,有报道高达48.6%;且80%左右为外周肺动脉栓塞,部分为肺动脉主干栓塞。当D-二聚体>1000μg/L时,需警惕COVID-19并PE,此时应注意行肺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以早期明确诊断。临床应早期诊断并及时对COVID-19并PE进行综合治疗,进而有望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栓塞 凝血功能障碍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