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4
1
作者 王建琴 曾仁山 +3 位作者 唐绍生 杨捷 吴江 贝春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的改变。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 岁以后发病或病程超过5 年的32 例女性痤疮患者黄体期血清中8 种性激素进行了测定,并以30 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睾酮、... 目的 探讨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的改变。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 岁以后发病或病程超过5 年的32 例女性痤疮患者黄体期血清中8 种性激素进行了测定,并以30 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01) ;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变化( P> 0 .05) 。结论 雄性激素升高可能是女性痤疮迟发和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性激素 女性 血清
下载PDF
女性寻常性痤疮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可溶性IL-2R的检测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建琴 曾仁山 +3 位作者 唐韶生 杨捷 吴江 贝春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女性寻常性痤疮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 5 8例女性寻常性痤疮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 、C4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5 8例女性寻常性痤疮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目的 探讨女性寻常性痤疮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 5 8例女性寻常性痤疮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 、C4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5 8例女性寻常性痤疮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 ;同时以 3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 、C4 无明显变化 ;但痤疮严重程度不同 ,IgG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Ⅰ度组Ig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Ⅱ度组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Ⅲ度组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 (P <0 .0 0 1)。痤疮越严重 ,IgG越高 ,Ⅱ度组显著高于Ⅰ度组 (P <0 .0 5 ) ,Ⅲ度组显著高于Ⅱ度组 (P <0 .0 0 1)。血清sIL 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 (P <0 .0 0 1)。结论 免疫反应参与了痤疮的发病过程 ,免疫应答涉及到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两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可溶性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尖锐湿疣时合并干扰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建琴 曾仁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干扰素 激光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大剂量口服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方锐华 杨捷 莫友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伐昔洛韦片1 000 mg口服,每日3次,共7天;对照组35例,给予伐昔洛韦片300 mg口服,每日2次,共10天。用药后第3、5、8、1... 目的:观察大剂量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伐昔洛韦片1 000 mg口服,每日3次,共7天;对照组35例,给予伐昔洛韦片300 mg口服,每日2次,共10天。用药后第3、5、8、11天观察疗效,皮疹消退后1个月随访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皮疹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8.5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9.35%、20.00%,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早期应用伐昔洛韦1 000 mg口服、每日3次、共7天疗法较伐昔洛韦300 mg口服、每日2次、共10天疗法起效快、疗效好,并能明显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昔洛韦 治疗 带状疱疹
下载PDF
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检出情况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黎志刚 曾仁山 +1 位作者 杨捷 吴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88-3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梅毒在住院病人中的存在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病人中梅毒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14例梅毒患者中...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梅毒在住院病人中的存在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病人中梅毒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14例梅毒患者中有显性梅毒28例、先天梅毒5例、后天隐性梅毒163例、先天隐性梅毒1例、神经梅毒17例;住院患者中梅毒病人数逐年增多;隐性梅毒在大于60岁年龄段患病人数较其他年龄段多;隐性梅毒分布于外科、内科、皮肤科、妇科等9个科室,神经梅毒则分布于神经科、皮肤科。结论:住院病人中梅毒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隐性梅毒在住院患者中数量最多、分布较广。因此,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住院患者进行常规梅毒筛查是及早发现隐性梅毒并防止其传播及减少职业性感染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住院病人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唐绍生 郑学毅 孙广政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中不同过敏原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9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结果结果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总的阳性率达98.95%。其中特...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中不同过敏原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9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结果结果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总的阳性率达98.95%。其中特异性IgE阳性率为92.63%,以螨类和屋尘为主;特异性IgG阳性率为78.95%,以牛奶、鸡蛋、虾、蟹为主。结论通过检测分析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能从不同的方面了解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及患者的过敏状态,指导医生诊断与治疗慢性荨麻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变应原 特异性IGE 特异性IGG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Toll样受体4、9和C型凝集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建琴 莫友 +5 位作者 吴伟棋 方锐华 许剑荣 杨捷 唐绍生 魏亚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初发CA皮损、30例复发CA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 目的探讨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初发CA皮损、30例复发CA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P〈0.001),且集中分布于基底层和棘层细胞。TLR4、TLR9和DC—SIGN三者在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者均P〉0.05)。TLR4、TLR9与DC—SIG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增强可能在CA的发病和复发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OLL样受体 凝集素类
原文传递
miR-122-5p通过靶向NOP14抑制黑素瘤的细胞增殖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璟蓉 赵瑞 +1 位作者 方锐华 王建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0-1365,共6页
目的探讨在黑素瘤组织中miR-122-5p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miR-122-5p对人黑素瘤细胞株SK-MEL-110和A375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控效应。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2-5p在黑素瘤和色素痣组织中的表达;培养SK-MEL-110和A375细胞,瞬时... 目的探讨在黑素瘤组织中miR-122-5p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miR-122-5p对人黑素瘤细胞株SK-MEL-110和A375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控效应。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2-5p在黑素瘤和色素痣组织中的表达;培养SK-MEL-110和A375细胞,瞬时转染miR-122-5p inhibitor及阴性对照inhibitor后,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2-5p的表达,MTT及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OP14的mRNA和蛋白水平;应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法进一步验证NOP14是否为miR-122-5p的靶基因。结果 miR-122-5p在人色素痣和黑素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3±0.270和7.65±1.37。转染miR-122-5p inhibitor后,miR-122-5p在SK-MEL-110和A375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0.08和0.17±0.05。miR-122-5p inhibitor可以显著抑制黑素瘤细胞株SK-MEL-110和A-375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加G1期细胞的比例,但对SK-MEL-110和A-375细胞的凋亡没有明显影响。转染miR-122-5p inhibitor对NOP14 mRNA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NOP14的蛋白水平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共转染miR-122-5p mimics和野生型psi-CHECK2-3′UTR质粒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为0.21±0.14,较NC和野生型psi-CHECK2-3′UTR质粒转染组(0.56±0.1)显著下降(P<0.01)。结论 miR-122-5p在黑素瘤组织中高表达,提示miR-122-5p可能参与黑素瘤的发生发展过程。miR-122-5p可能通过NOP14影响SK-MEL-110和A-375细胞的周期,进而抑制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miR-122-5p 增殖 周期 凋亡 NOP14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广政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9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及HPV DNA载量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关系。方法 CA患者80例为CA组和健康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Foxp3 mRNA、ROR-γt mRNA表达量及...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及HPV DNA载量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关系。方法 CA患者80例为CA组和健康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Foxp3 mRNA、ROR-γt mRNA表达量及HPV亚型和HPV DNA载量。结果CA组和正常对照组及初发组和复发组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和Treg/Th17、Foxp3 mRNA及ROR-γtmRNA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Foxp3 mRNA与ROR-γt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不同HPV亚型组和不同HPV DNA载量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Th17、Foxp3 mRNA及ROR-γt mRNA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HPV DNA载量分别与Treg、Treg/Th17呈正相关(P<0.05),与Th17呈负相关(P<0.05)。结论 CA患者HPV感染可诱导Treg细胞活化增殖,Treg/Th17失衡抑制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可能在尖锐湿疣发病和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复发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贾淑青 王建琴 +4 位作者 方锐华 莫金雪 赵瑞 李璟蓉 郭云龙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例,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对照组54例,仅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4次...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例,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对照组54例,仅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4次为一个疗程,每次间隔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ECC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次以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EC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术后色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面部皮肤敏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对于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满意,但由于治疗后患者皮肤屏障可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故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更佳,且术后皮肤敏感发生率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 胶原贴敷料
下载PDF
女性更年期痤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建琴 龙邵萌 +3 位作者 曾仁山 唐韶生 杨捷 吴江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了观察;测定其中35例患者的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结果患者睾酮、雌二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睾酮/雌二醇显...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了观察;测定其中35例患者的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结果患者睾酮、雌二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睾酮/雌二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63.6%的患者在更年期发病。皮损以上唇及颏部最多,其次为颊部、额部,多呈散在分布,以粉刺及炎性丘疹或丘脓疱疹为主,少数有炎性结节。多为轻至中度痤疮。78.8%的患者一般治疗即可治愈,其余患者用性激素治愈。结论更年期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雌雄激素比例失衡,肾上腺源性雄激素相对过甚而导致痤疮。更年期痤疮多为轻至中度,皮损以粉刺、炎性丘疹或丘脓疱疹为主,以上唇及颏部最多。绝大多数患者一般治疗即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更年期 痤疮 临床特征 睾酮 雌二醇
原文传递
2333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捷 曾仁山 +2 位作者 方锐华 黎志刚 许志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6期84-85,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过敏原情况。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23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分别进行吸入组、食物组和蔬果组血清过敏原检测,并与北方地区过敏原检测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23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过敏原情况。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23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分别进行吸入组、食物组和蔬果组血清过敏原检测,并与北方地区过敏原检测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23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以尘螨、粉螨(206/1205)阳性率为最高,其后依次为蟑螂(171/1205),点青霉、黑根霉(146/1205),猫、狗、鸽子毛(142/1205)和四季花粉(129/1205);食物组过敏原以虾、蟹、贝类(111/887)阳性率为最高,其后依次为鱼(90/887)和大豆、花生(59/887);蔬果组过敏原以西红柿、菠菜、芹菜为最高(20/241)。结论酶免疫分析法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南方和北方主要致病过敏原不同,变态反应性疾病预防和治疗应根据当地主要致病过敏原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原 酶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合并尖锐湿疣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淑青 方锐华 莫金雪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光动力疗法在治疗合并尖锐湿疣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2月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就诊的合并尖锐湿疣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91例,分为A组、B组和C组...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光动力疗法在治疗合并尖锐湿疣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2月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就诊的合并尖锐湿疣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91例,分为A组、B组和C组共3组,在均接受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的基础之上,分别接受莫西沙星、米诺环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治愈率、疣体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治愈率分别高于B组与C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患者进行至少4周的随访,3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疣体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3周疣体清除率均高于治疗后1周疣体清除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低于B组和C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合并尖锐湿疣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在保证疣体清除率的前提下,能够提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尖锐湿疣 沙眼衣原体 生殖道
下载PDF
米诺环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合并糠秕孢子菌感染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璟蓉 王建琴 方锐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34-135,144,共3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合并糠秕孢子菌感染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糠秕孢子菌检查,将158例合并有糠秕孢子菌感染者,随机分为A组(53例),采用米诺环素联合伊曲康唑、阿达帕林凝胶治...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合并糠秕孢子菌感染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糠秕孢子菌检查,将158例合并有糠秕孢子菌感染者,随机分为A组(53例),采用米诺环素联合伊曲康唑、阿达帕林凝胶治疗;B组(55例)采用米诺环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C组(50例)单纯采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结果:治疗2、4、6周后,A组有效率分别为69.8%、86.8%、94.3%,B组为30.9%、38.2%、45.5%,C组为12.0%,18.0%、26.0%,2、4、6周A、B、C组两两比较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米诺环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合并糠秕孢子菌感染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痤疮 米诺环素 伊曲康唑 阿达帕林凝胶
下载PDF
口服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及费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谭妙华 吴江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851-1852,共2页
目的:探讨口服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及费用情况。方法:整取抽样2015年1月~2016年2月门诊治疗的马拉色毛囊炎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氟康唑胶囊150mg/d,1次/d;观察组27例,给予伊曲康... 目的:探讨口服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及费用情况。方法:整取抽样2015年1月~2016年2月门诊治疗的马拉色毛囊炎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氟康唑胶囊150mg/d,1次/d;观察组27例,给予伊曲康唑胶囊200mg/d,1次/d。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及用药成本。结果:两组用药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观察组用药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马拉色毛囊炎患者采取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均安全、有效,但伊曲康唑用药成本相对较低,更经济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毛囊炎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下载PDF
紫外线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机制与相关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莫子茵 代歆悦 +1 位作者 江娜 朱慧兰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紫外线可干扰细胞的信号传导过程,诱导细胞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脂质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也是活性氧的主要攻击靶点。活性氧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脂质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在中高水平脂质过氧化作用下,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细胞的程序... 紫外线可干扰细胞的信号传导过程,诱导细胞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脂质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也是活性氧的主要攻击靶点。活性氧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脂质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在中高水平脂质过氧化作用下,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最终导致细胞损伤,促进多种病理状态的发展和加速老化过程。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生丙二醛、4羟基壬烯醛和丙烯醛等高亲电子活性的醛,这些醛类可对磷脂、蛋白质和DNA造成不可逆的修饰和损伤。脂质过氧化作用与许多皮肤病相关,对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进~步研究可能会为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皮肤疾病 活性氧 脂质过氧化作用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惠仪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第11期645-647,共3页
银屑病是我们常说的"牛皮癣",临床上比较多见,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慢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壮年,其病程长、复发率高、迁延不愈,危害人们健康[1].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寻常型等类型,其... 银屑病是我们常说的"牛皮癣",临床上比较多见,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慢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壮年,其病程长、复发率高、迁延不愈,危害人们健康[1].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寻常型等类型,其中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寻常型银屑病.起病初期,皮肤会出现斑丘疹,或者红色丘疹,随时间的推移,会呈现出覆盖一层厚厚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将白色鳞屑轻轻刮除后,会出现半透明浅红色薄膜,并可见轻微出血.皮损以四肢伸侧,特别是肘部、膝部及骶尾部最常见,并呈对称性,自觉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 寻常型银屑病 生活质量 复发率
下载PDF
先天性角化不良的一个新的基因突变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建琴 王汉平 +7 位作者 吴玉才 谢健晋 许志萍 许剑荣 孙广政 方瑞华 毛平 曾仁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5-307,共3页
目的检测一例先天性角化不良(DKC)患者DKC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DKC1基因的15个外显子,然后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外显子进行DNA测序:基因突变的验证在100例无相关遗传性... 目的检测一例先天性角化不良(DKC)患者DKC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DKC1基因的15个外显子,然后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外显子进行DNA测序:基因突变的验证在100例无相关遗传性疾病的无关男性中进行。结果患者DKC1基因的第12号外显子呈异常的DHPLC洗脱峰,家庭其他成员及正常群体对照未见此异常洗脱峰。测序结果显示患者DKC1基因第12外显子的1236位碱基由G→T,导致W412C突变,家庭其他成员及正常群体对照均未见此突变。结论我们检测到的患者DKC1基因W412C是一个新的散发性突变,它可能导致患者先天性角化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不良 先天性 基因 DKC1 突变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小鼠寻常型银屑病模型TNF-α、IL-6和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淑青 方锐华 《皮肤病与性病》 2017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的临床表现,皮损厚度以及皮损处TNF-α、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咪喹莫特制备小鼠银屑病皮损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皮损模型处PASI积分情况、皮损模型处病理表现、表皮厚度以及银屑病动...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的临床表现,皮损厚度以及皮损处TNF-α、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咪喹莫特制备小鼠银屑病皮损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皮损模型处PASI积分情况、皮损模型处病理表现、表皮厚度以及银屑病动物模型皮损组织TNF-α、IL-6和IL-8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小鼠在红斑、鳞屑、肥厚程度,PASI总分、表皮厚度、病理学、皮损组织TNF-α、IL-6和IL-8含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除病理表现外,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姜黄素可有效改善寻常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临床表现,皮损厚度以及TNF-α、IL-6和IL-8含量,推测姜黄素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减少炎症性细胞因子,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等作用,从而缓解皮肤过度角化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本研究为临床应用姜黄素治疗银屑病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银屑病 TNF-α、IL-6 IL-8
下载PDF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方锐华 曾仁山 +1 位作者 杨捷 黎志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6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组,单磷酸阿糖腺苷2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7天,同时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组,单磷酸阿糖腺苷2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7天,同时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对照组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结果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组在止疱、止痛、结痂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阿糖腺苷 万乃洛韦 老年带状疱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