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一个案例:同德围公咨委的设立及运行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竹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70,共4页
同德围公咨委是在对广州市同德围地区进行综合整治的过程中由政府和群众合力设立的民间组织。公咨委的成立促成了零散的民意转化成行政决策,其在运行中逐步拓展出信息渠道、协商平台、共治主体等职能。公咨委的出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社... 同德围公咨委是在对广州市同德围地区进行综合整治的过程中由政府和群众合力设立的民间组织。公咨委的成立促成了零散的民意转化成行政决策,其在运行中逐步拓展出信息渠道、协商平台、共治主体等职能。公咨委的出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是在行政民主领域的一次基层民主实践,蕴含着以参与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结构的生成,促进了政府从传统的权威治理向商议—合作型治理模式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公咨委 基层治理
下载PDF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研究——以地方立法为切入点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竹茵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2-158,共7页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公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化、法治、效率、协调,地方立法承载并实现着这五个目标。在地方立法中,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较为复杂,地方政府规章的规范内容有限;相对而言,以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承载了地...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公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化、法治、效率、协调,地方立法承载并实现着这五个目标。在地方立法中,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较为复杂,地方政府规章的规范内容有限;相对而言,以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承载了地方性法规内容的先行先试类规章,立法范围广泛、立法程序便捷,有助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的五个目标的实现,应当成为未来地方治理主体进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体系 地方立法 地方性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先行先试类规章
下载PDF
中国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发展趋向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竹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23-128,共6页
马克思认为阶级意识的形成分为客观阶级、认识阶级及行动阶级三个阶段。中国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正处于从阶级认识向阶级意识转化的过程中。在大力发展协商民主的背景下,中国中产阶级及阶级意识将以渐进性、协商式的方式逐步发展。在行... 马克思认为阶级意识的形成分为客观阶级、认识阶级及行动阶级三个阶段。中国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正处于从阶级认识向阶级意识转化的过程中。在大力发展协商民主的背景下,中国中产阶级及阶级意识将以渐进性、协商式的方式逐步发展。在行动阶级阶段,阶级斗争将可能体现为和平方式的文化渗透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级 阶级意识 阶级认识
下载PDF
王道正名:从《西铭》到“理一分殊”
4
作者 孙占卿 《政治思想史》 2014年第4期28-41,共14页
宋代理学的政治思想一向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界对"理一分殊"的研究也多半集中于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然而考察从张载《西铭》到"理一分殊"的学理建构过程,却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宋代理学家对政治的观照和设计。"... 宋代理学的政治思想一向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界对"理一分殊"的研究也多半集中于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然而考察从张载《西铭》到"理一分殊"的学理建构过程,却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宋代理学家对政治的观照和设计。"理一分殊"思想蕴含了理学家制衡君权,平衡政体的设想,君为王道之主,师以道导君德,宰相替君王治天下,政治组织一循天理,各安本分从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道 《西铭》 “理一分殊”
下载PDF
中国消费者协会适应性发展与法律调整
5
作者 彭颖 《创新》 2013年第5期81-84,128,共4页
我国消费者协会维护消费者权益及其自身发展受法律制约,主要表现在法律定位、法定经费来源方式和法定职能等。随着消费维权发展形势的变化,消费者协会的作用和地位要进一步突出,需要对相关法律规定要做出调整,调整重点在消费者协会的名... 我国消费者协会维护消费者权益及其自身发展受法律制约,主要表现在法律定位、法定经费来源方式和法定职能等。随着消费维权发展形势的变化,消费者协会的作用和地位要进一步突出,需要对相关法律规定要做出调整,调整重点在消费者协会的名称及组织性质、消费者组织体系和组织职能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协会 适应性发展 法律调整
下载PDF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中国中产阶级发展
6
作者 赵竹茵 《岭南学刊》 2016年第2期28-33,共6页
改革开放后经济模式变革引发了老中产阶级的产生,文化资本的扩张促进了新中产阶级的发展,国家正在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有望实现中产阶级的全面发展。在中产阶级发展的每个具体环节,都是诱致性变迁在前,强制性变迁在后,来自于国家的相关... 改革开放后经济模式变革引发了老中产阶级的产生,文化资本的扩张促进了新中产阶级的发展,国家正在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有望实现中产阶级的全面发展。在中产阶级发展的每个具体环节,都是诱致性变迁在前,强制性变迁在后,来自于国家的相关制度是确认、保护中产阶级的重要条件;从整体来看,中产阶级发展对应了国家以经济、文化、政治为顺序的制度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中产阶级 产生 发展
下载PDF
论以信任与契约为导向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彦涛 《天中学刊》 2022年第1期21-26,共6页
随着科研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逐步推进,信任和契约成为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价值导向。信任,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放开科研管理,尊重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决策权,建立为科研人员分担科研失败责任的科研容错机制,明... 随着科研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逐步推进,信任和契约成为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价值导向。信任,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放开科研管理,尊重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决策权,建立为科研人员分担科研失败责任的科研容错机制,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契约,要求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对科研的服务和管理具有契约精神,以科研单位为核心进行协同管理并建立科研管理的"正面清单",未落实国家的政策和遵循契约精神的科研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惩罚性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体制 改革 科研自主权 绩效 信任 契约 服务
下载PDF
迈向协商民主的地方立法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8
作者 赵竹茵 柳新元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8,共7页
治理、民主以及协商民主是地方立法价值追求的三个维度。在地方立法中,治理价值的贯彻有助于丰富立法内容,民主价值的树立有助于规范立法程序,协商民主价值的植入有助于提升立法的理性程度。治理、民主以及协商民主价值之间存在合力与张... 治理、民主以及协商民主是地方立法价值追求的三个维度。在地方立法中,治理价值的贯彻有助于丰富立法内容,民主价值的树立有助于规范立法程序,协商民主价值的植入有助于提升立法的理性程度。治理、民主以及协商民主价值之间存在合力与张力,可以互相容纳,但在提升地方立法质量中它们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在地方立法初期阶段,应当着重贯彻治理价值,使立法内容符合治理需要;在地方立法攻坚阶段,应当强调民主价值,实现立法程序民主;在地方立法相对成熟阶段,应当深化协商民主理念,确保立法富含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治理 民主 协商民主 立法质量
下载PDF
政治过程的协商式输入——以同德围公共治理为例
9
作者 赵竹茵 《岭南学刊》 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
在同德围治理中,外、内输入相结合的协商式输入,使利益要求穿越了系统的边界从外部环境进入行政体系,同时结合了政治精英的内输入,促成行政体系的有效运转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决策输出。协商式输入践行了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促... 在同德围治理中,外、内输入相结合的协商式输入,使利益要求穿越了系统的边界从外部环境进入行政体系,同时结合了政治精英的内输入,促成行政体系的有效运转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决策输出。协商式输入践行了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促进了社会治理体系的成长,有助于新时期社会矛盾的化解。基于协商式输入而设立的公咨委,有望发展成为新型的社会治理主体,促进政治体系作出更加积极的回应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协商式输入 同德围公咨委
下载PDF
从《春秋繁露》看儒家的“无为之治”
10
作者 孙占卿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4-69,共6页
与道家一样,儒家的“无为而治”主张也要求“法天”,但两家对“天”的理解却不同。在道家看来“天”无情无欲,儒家则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因此政治统治“法天”就是要仿效天道,实践爱人、养人之德性。在这一原则下,政治秩序不仅规... 与道家一样,儒家的“无为而治”主张也要求“法天”,但两家对“天”的理解却不同。在道家看来“天”无情无欲,儒家则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因此政治统治“法天”就是要仿效天道,实践爱人、养人之德性。在这一原则下,政治秩序不仅规范民的德行,更要规范君王的德行,相对而言,人民的“恶”应该受到宽容和教导,而君王的德性却关乎其合法性。董仲舒认为政治活动中,作为政治秩序象征的君王其权威不可分割,但其治理权却应该被分配到官僚体系中,以防被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繁露》 无为之治 儒家政治
下载PDF
“依法爱国”的法律底线在哪里?
11
作者 于静 《传承》 2012年第19期80-80,共1页
爱国首先就是要守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相对于理性而言,守法是更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底线。由于日本政府悍然宣布对我国所属的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了全国各地群众的强烈愤慨,以抵制日货、游行示威等多种形式的抗议... 爱国首先就是要守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相对于理性而言,守法是更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底线。由于日本政府悍然宣布对我国所属的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了全国各地群众的强烈愤慨,以抵制日货、游行示威等多种形式的抗议活动尤为集中。但是,有极个别地方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抗议活动苗头,甚至出现打砸抢烧等不法行为。在群众情绪高涨、非理性行为被情绪左右的示威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 非理性行为 法律 群众情绪 抗议活动 行为准则 日本政府 抵制日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