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性病监测10年流行动态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锡宝 韩尔阳 +3 位作者 汤少开 李季 陆美英 许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市近 10年性传播疾病 (STDs)的流行趋势。方法 以广州市STDs监测系统收集的STD流行病学资料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流行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过去的 10年间 ,广州市的STDs平均发病率为 2 77.3 /10万。男...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市近 10年性传播疾病 (STDs)的流行趋势。方法 以广州市STDs监测系统收集的STD流行病学资料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流行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过去的 10年间 ,广州市的STDs平均发病率为 2 77.3 /10万。男性发病率始终高于女性 ,分别为 3 3 5 .3 /10万和 2 19.3 /10万。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 )炎持续上升。淋病则处于稳定下降状态 ,10年间下降 2 4.5 %。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HIV /AIDS则处于极低的发病状态 ,平均发病率均低于 0 .5 /10万。 83 .69%的性病患者处于 2 0~ 3 9岁的性活跃期年龄组 ,15岁以下儿童性病患者在 10年内上升 1.3 6倍 ,非婚性传播占总性病患者的 62 .8%。结论 加强性病知识及性教育 ,提倡安全性行为 ,争取在下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监测 流行病学 广州市
下载PDF
几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路洋 杨日东 +9 位作者 张锡宝 徐琳 宋卫忠 毕超 梁艳华 李仰琪 曹文苓 李季 王焕丽 钟道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与几种检测方法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方法 取未经治疗或经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脑脊液(CSF),进行VDRL、RPR、TPPA、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CSF常规... 目的 探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与几种检测方法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方法 取未经治疗或经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脑脊液(CSF),进行VDRL、RPR、TPPA、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CSF常规和生化等检查.比较VDRL与这几种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差异.结果 在总共61例符合隐性梅毒诊断的病例中,CSFRP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3.44%(57/61)、99.32%(293/295)、96.61%(57/59)、98.65%(293/297),CSF-TPPA分别为91.80%(56/61)、82.71%(244/295)、52.34%(56/107)、97.99(244/249),CSF-FTA-ABS分别为93.44%(57/61)、82.71%(244/295)、52.78%(57/108)、98.39%(244/248),蛋白定量分别为49.18%(30/61)、97.29%(287/295)、78.95%(30/38)、90.25%(287/318).结论 目前CSF-RPR、CSF-TPPA、CSF-FTA-ABS、蛋白定量等均不能替代CSF-VDRL作为NS诊断试验.CSF-RPR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诊断效用指标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与CSF-TPPA、CSF-FTA-ABS以及蛋白定量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梅毒血清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曲线下面积
原文传递
隐性梅毒患者中神经梅毒患病率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林路洋 杨日东 +8 位作者 张锡宝 宋卫忠 何玉清 梁艳华 汤少开 李季 李仰琪 毕超 钟道清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广州市神经梅毒流行情况,比较未经治疗隐性梅毒患者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中神经梅毒的患病率.方法 以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初次诊断为隐性梅毒患者(未治疗或经治疗后出现血清固定)抽取脑脊液,进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筛... 目的 探讨广州市神经梅毒流行情况,比较未经治疗隐性梅毒患者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中神经梅毒的患病率.方法 以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初次诊断为隐性梅毒患者(未治疗或经治疗后出现血清固定)抽取脑脊液,进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筛查神经梅毒患者.结果 未经治疗隐性梅毒患者中有21.98%(60/273)为神经梅毒,其中10.99%(30/273)为无症状神经梅毒,10.99%(30/273)为有症状神经梅毒.经抗梅毒治疗血清固定隐性梅毒患者83例中1.20%(1/83)符合神经梅毒诊断,为无症状神经梅毒病例.在未经治疗隐性梅毒组中,无神经梅毒病例年龄与有神经梅毒病例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年龄低于后者.结论 在抗梅毒治疗后产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神经梅毒发生的可能性相对未经治疗的隐性梅毒小,神经梅毒仍主要发生于未经治疗的潜伏梅毒人群中,提示未经治疗的隐性梅毒是神经梅毒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神经梅毒 患病率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晓 罗权 +1 位作者 曹文苓 张锡宝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 为了解广州地区 1998~ 2 0 0 2年淋球菌对环丙沙星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每年分离的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对 1998~ 2 0 0 2年在广州市性病监测中心就诊的性病患者中分离到的 ... 目的 为了解广州地区 1998~ 2 0 0 2年淋球菌对环丙沙星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每年分离的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对 1998~ 2 0 0 2年在广州市性病监测中心就诊的性病患者中分离到的 6 0 3株淋球菌 ,进行耐药性分析 ,环丙沙星的敏感率由 1998年的 12 %降至 2 0 0 2年的零敏感 ,而耐药率由 1998年的 5 6 5 %上升至 2 0 0 2年的 98%。结论 广州地区流行的淋球菌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 ,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已不再适宜被推荐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有必要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 ,并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以保证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区 淋球菌 环丙沙星 耐药性 监测 药物敏感性 淋病
下载PDF
微波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季 邓建华 +4 位作者 张锡宝 林霭 田广南 邓景航 关艳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78-679,共2页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A组76例单用微波凝固治疗,B组81例采用微波联合P转移因子液治疗,C组69例采用微波联合α干扰素治疗,D组73例采用微波联合白介素2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结果A组与B组间,C组与D组...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A组76例单用微波凝固治疗,B组81例采用微波联合P转移因子液治疗,C组69例采用微波联合α干扰素治疗,D组73例采用微波联合白介素2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结果A组与B组间,C组与D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A组与C组、D组间,B组与C组、D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微波凝固治疗后再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对防止尖锐湿疣的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微波治疗 P-转移因子 重组人干扰素Α 重组人白介素2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锡宝 潘慧清 +4 位作者 李季 费实 汤少开 林路洋 马瑞琼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0-161,共2页
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尖锐湿疣(CA)病理组织中p53和PCNA基因的表达,p53基因的阳性表达为60%(18/30),PCNA的阳性表达为83.3%(24/30)。统计分析显示,p53基因与PCNA的阳性表达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P< 0.001)。结果提示,HPV感染... 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尖锐湿疣(CA)病理组织中p53和PCNA基因的表达,p53基因的阳性表达为60%(18/30),PCNA的阳性表达为83.3%(24/30)。统计分析显示,p53基因与PCNA的阳性表达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P< 0.001)。结果提示,HPV感染基底细胞引起胞核内p53基因突变并聚集,抑制野生型p53基因对细胞分化、凋亡与增殖的调控作用,引起细胞的无限增殖发生瘤样改变。结合实验结果对HPV致癌变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p53 PCNA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涉外婚姻中1000例外方人员性病和HIV感染检测报告
7
作者 韩国柱 范江 +4 位作者 薛华忠 李子仁 罗灵操 罗敏宁 邱通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7-98,共2页
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涉外婚姻人数逐年增多。为了了解该人群中HIV感染和性病患病的情况,为制定性病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我们于1989年2~6月对广州市部分涉外婚姻人员作了HIV感染和性病检查,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性病 HIV感染
下载PDF
广州市2003年性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季 汤少开 +6 位作者 张锡宝 许斌 曹文苓 邓建华 程军平 王艳芳 关艳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999-1000,996,共3页
目的探讨200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进一步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广州市性病报告病例数为18931例,年发病率263.36/10万,较2002年下降9... 目的探讨200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进一步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广州市性病报告病例数为18931例,年发病率263.36/10万,较2002年下降9·58%。8种性病中,除艾滋病上升外,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均下降.病种构成中,以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比例最高,其次为尖锐湿疣,淋病居第三位。结论2003年广州市性病年发病率较上年下降,其中,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明显下降,但HIV/AIDS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HIV/AIDS的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疫情 分析
下载PDF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STIs in Guangzhou from 2000 to 2003
9
作者 李季 汤少开 +4 位作者 许斌 邓建华 曹文苓 王艳芳 张锡宝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s) in Guangzhou from 2000 to 2003,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efforts. Method...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s) in Guangzhou from 2000 to 2003,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efforts. Methods: STI reports and demographic data in Guangzhou from 2000 to 2003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National STD Computer Management Software.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total STIs decreased.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gonorrhea and condyloma acuminata decreased yearly from 41.71/100,000,70.13/100,000 and 83.02/100,000 in 2000 to 32.36/100,000,54.35/100,000 and 67.03/100,000 in 2003, respectively.The incidence of HIV/AIDS increased yearly.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cervicitis) was the most prevalent STI. Conclusions: Incidence of STIs in Guangzhou is decreasing overall, but the incidence of HIV/AIDS is increasing and there is a change in the pattern of STI epidemics.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keep the epidemic under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Epidemiological trend ANALYSIS
下载PDF
广州地区淋球菌的耐药趋势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少开 叶兴东 +4 位作者 梁碧华 曹文苓 黄雪梅 黎小东 张锡宝 《现代医院》 2007年第9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近年我市在性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情况下,淋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趋势及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淋病控制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性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自全市性病检测点,淋球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来自每年临床淋病患者菌株的监测,使用琼... 目的探讨近年我市在性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情况下,淋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趋势及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淋病控制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性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自全市性病检测点,淋球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来自每年临床淋病患者菌株的监测,使用琼脂稀释法对壮观霉素、头孢三嗪、环丙沙星、四环素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6年来我市性病年报告发病率及淋病监测发病率逐年下降,淋球菌仍保持对壮观霉素的高度敏感,但对头孢三嗪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等几种常用传统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青霉素、环丙沙星及四环素等药物己不宜用于淋病的治疗,加强临床淋病用药指导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瑟氏淋球菌 药物敏感性 趋势 对策
下载PDF
广州市梅毒流行病学十年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张锡宝 韩尔阳 +3 位作者 汤少开 李季 陆美英 许斌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 :分析广州市十年来 (1991~ 2 0 0 0 )梅毒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影响梅毒流行的诸多因素。方法 :对过去十年梅毒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年来梅毒发病率增加 75 .7倍 ,绝对人数增加 85倍 ,女性高于男性 ,达 98.4倍。二... 目的 :分析广州市十年来 (1991~ 2 0 0 0 )梅毒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影响梅毒流行的诸多因素。方法 :对过去十年梅毒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年来梅毒发病率增加 75 .7倍 ,绝对人数增加 85倍 ,女性高于男性 ,达 98.4倍。二期梅毒增加最快 ,为 2 70 .5倍 ,隐性梅毒增加 115 .9倍。胎传梅毒呈稳定增长 10年内发病率增长 18.9倍。婚外传播为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 ,高达 79.88% ,发病年龄以 2 0~ 39岁年龄组居多 ,占梅毒发病人数 74.5 %。结论 :梅毒在广州地区仍处于稳定增长期 ,应针对流行特征 ,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充分发挥和加强全市性病防治网络的作用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防治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发病率 广州市 流行病学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锡宝 韩尔阳 +1 位作者 曹文苓 汤少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为控制淋病的漫延 ,更加有效地利用药物资源 ,对淋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为期 4年的连续观察。方法 对每年分离的淋球菌进行 5种常用药物 (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 )的药敏检测 ,测定淋球菌对以上药物的... 目的 为控制淋病的漫延 ,更加有效地利用药物资源 ,对淋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为期 4年的连续观察。方法 对每年分离的淋球菌进行 5种常用药物 (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 )的药敏检测 ,测定淋球菌对以上药物的敏感度及耐药率。结果 壮观霉素及头孢三嗪的药物敏感度无明显改变 ,4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 ;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上升 ,由 1998年的 5 6.5 %上升至 2 0 0 1年的 71.4% ,PPNG和TRNG菌株在 4年内分别上升10 .0 %和 16.3 %。结论 PPNG和TRNG菌株的明显上升表明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正逐渐增强 ;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该类药物已不再适宜被推荐用于治疗淋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尚没有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区 淋球菌 耐药 趋势 研究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广州市2000~2003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季 汤少开 +4 位作者 许斌 邓建华 曹文苓 王艳芳 张锡宝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838-840,共3页
目的 :探讨 2 0 0 0~ 2 0 0 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为进一步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性病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 ,对 2 0 0 0~ 2 0 0 3年广州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 目的 :探讨 2 0 0 0~ 2 0 0 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为进一步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性病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 ,对 2 0 0 0~ 2 0 0 3年广州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4年来 ,性病年发病率呈现逐年稳定下降势态。各种性病中 ,除艾滋病发病数及发病率逐年略为上升外 ,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 )炎、尖锐湿疣及生殖器疱疹等几种性病的发病数及发病率均为逐年下降趋势。其中 ,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年发病率 ,由 2 0 0 0年的 4 1.71/ 10万、 70 .13/ 10万和 83.0 2 / 10万下降至 2 0 0 3年的 32 .36 / 10万、 5 4 .35 / 10万和 6 7.0 3/10万 ,降幅达 19.3~ 2 2 .5 %。病种构成 ,以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炎 )比例最高 ,其次为尖锐湿疣 ,淋病居第 3位 ,各年分别与上年相比较 ,艾滋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 )炎、生殖器疱疹等所占构成比呈逐年增加趋势 ;梅毒、尖锐湿疣、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构成比呈下降态势。结论 :该市目前应加强 H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流行趋势 分析
下载PDF
淋病流行特征与淋球菌药物敏感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14
作者 张锡宝 韩尔阳 +1 位作者 汤少开 曹文苓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为控制淋病的增长,探讨淋病流行病特征与淋球菌对常用药物敏感性的流行病学关系。方法 完整收集淋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测定每年淋球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度及耐药率,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结果 性病... 目的 为控制淋病的增长,探讨淋病流行病特征与淋球菌对常用药物敏感性的流行病学关系。方法 完整收集淋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测定每年淋球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度及耐药率,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结果 性病流行在10年内稳定上升,但淋病则由1993年开始呈稳定的负增长。壮观霉素及头孢三嗪在4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上升,由1998年的56.4%上升至2001年的71.4%,产青霉素的耐药菌株(PPNG)和四环素耐药菌株(TRNG)在4年内分别上升10%和16.3%。结论 随淋病的有效控制,淋球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降低,PPNG和TRNG菌株的明显上升表明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正逐渐增强。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该类药物已不再适宜被推荐用于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尚没有耐药菌株,但必须强调规范使用,保证在性病防治工作中有足够可供选择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流行特征 淋球菌 药物敏感性 流行病学 性传播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