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8名急诊护士工作嵌入与留职意愿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文刚 刘翠红 +6 位作者 程龙 王敬艳 胡慧中 向宇琼 钟敏 周翠萍 周望梅 《护理学报》 2018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工作嵌入、留职意愿的现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抽取广州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58名急诊护士,采用工作嵌入量表、留职意愿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工作嵌入总均分为(3.09±0.43)分...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工作嵌入、留职意愿的现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抽取广州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58名急诊护士,采用工作嵌入量表、留职意愿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工作嵌入总均分为(3.09±0.43)分,留职意愿总均分(3.10±0.57)分,工作嵌入与留职意愿总均分呈一定正相关(r=0.375,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及留职意愿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嵌入与留职意愿总均分呈一定正相关。建议急诊科管理者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干预急诊护士工作嵌入,如为急诊护士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弹性排班等,尽最大努力促进护士积极的工作嵌入,提高急诊护士的留职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工作嵌入 留职意愿
下载PDF
975例儿科急诊惊厥病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卢嘉铭 刘光明 +3 位作者 聂述山 宋永玲 沈君 吕回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178-181,185,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病因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提高儿科急诊对惊厥的评估、识别、干预及分流的水平,制定预防、管理及健康宣教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儿科急...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病因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提高儿科急诊对惊厥的评估、识别、干预及分流的水平,制定预防、管理及健康宣教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儿科急诊97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75例惊厥患儿中病因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热性惊厥[588例(60.3%)]、癫痫[163例(16.7%)]、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111例(11.4%)]。按年龄段划分,其中〈1岁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75例(34.1%)]和癫痫[75例(34.1%)]为主,其次为颅内感染[22例(10.0%)],1~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487例(70.3%)],其次为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97例(14.0%)],〉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仍以热性惊厥[26例(41.9%)]和癫痫[20例(32.3%)]为主。结论在儿童惊厥中,热性惊厥是所有年龄段的首位病因,对比以往的研究,癫痫和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的比重增加,颅内感染的比重下降。快速准确地评估病情及识别病因对管理惊厥患儿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儿童惊厥 病因分析
原文传递
PCT联合hsCRP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感染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丹丹 何丽雅 +2 位作者 李佩青 严建江 朱卫东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感染诊治过程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门诊诊治的...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感染诊治过程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门诊诊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根据Sepsis评分,将患儿分为一般感染组和严重感染组各40例,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行健康检查的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每位儿童PCT、hs CRP、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 cell,WBC)浓度和Sepsis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儿童的检测结果及运用WBC+hs CRP,PCT+hs CRP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治疗前一般感染组、严重感染组PCT、hs CRP、WBC均高于对照组,且严重感染组各指标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PCT、hs CRP、WBC水平都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严重感染组患儿Sepsis评分高于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Sepsi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感染组中运用PCT+hs CRP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高于WBC+hs CRP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感染组两种方法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联合hs CRP相比常规检验在早期检测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提高检出率、减少漏检率,且可以反映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疾病发展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制定更好的诊疗方案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感染
原文传递
缩短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术后疗程的护理 被引量:12
4
作者 叶丽彦 时璇 +4 位作者 李瑞琼 罗丽红 钟咏梅 杨翠萍 潘赛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更适用于新生儿期有小肠结肠炎病史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症(HD)患儿术前家庭通便护理,缩短HD术后疗程,提高生命质量。方法 40例新生儿期有小肠结肠炎病史长段型HD患儿术前家庭通便护理3~6个月电话通知回院行一期根治术,2010... 目的探讨更适用于新生儿期有小肠结肠炎病史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症(HD)患儿术前家庭通便护理,缩短HD术后疗程,提高生命质量。方法 40例新生儿期有小肠结肠炎病史长段型HD患儿术前家庭通便护理3~6个月电话通知回院行一期根治术,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为常规组19例,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为改良组21例,常规组灌肠后不扩肛,改良组为自行设计的灌肠后加扩肛治疗。术后观察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扩肛所需时间、9~12 d排便情况、第1年需要灌肠干预辅助排便率及1~3年小肠结肠炎复发率。结果 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扩肛所需时间常规组分别为(39.15 ± 8.23)h、(7.89 ± 0.82)d、(5.17 ± 0.98)min,改良组分别为(23.79 ± 7.54)h、(7.10 ± 0.29)d、(3.15 ± 0.73)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13、5.46、15.54,均P〈0.01)。9~12 d排便通畅与不通畅发生率常规组分别为12/19、7/19,改良组分别为100.00%(21/2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P〈0.01)。术后第1年不需要灌肠、偶尔灌肠、常常灌肠干预率常规组分别为2/19、12/19、5/19,改良组分别为76.19%(16/21)、23.81%(5/2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5,P〈0.01)。2组术后小肠结肠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33,P〉0.05)。结论 新生儿期有小肠结肠炎病史HD患儿行一期根治术前家庭灌肠后扩肛3~6个月能缩短术后HD疗程,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医护 HIRSCHSPRUNG病 缩短 疗程
原文传递
院际转运危重患儿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路 朱翠平 +1 位作者 吴小惠 卢嘉铭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分析院际转运死亡的患儿资料,探讨转运危重患儿死亡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从基层医院单向转运至我院急诊科,24 h内死亡的病例.归纳其病种类型、病理生理分类及转运途中的治疗措施.结果 由基层医... 目的 分析院际转运死亡的患儿资料,探讨转运危重患儿死亡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从基层医院单向转运至我院急诊科,24 h内死亡的病例.归纳其病种类型、病理生理分类及转运途中的治疗措施.结果 由基层医院单向转送至我院急诊科的患儿共有1 122例,死亡34例,病死率3.0%.34例患儿中,7例来时已死亡,27例于24h内死亡;病种类型前3位为呼吸系统疾病23.5% (8/34),神经系统疾病20.6% (7/34),意外伤害17.6% (6/34);根据患儿到达后生理状态评估及初步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病理生理分类,大部分患儿合并多种病理生理状态,其中81.5% (22/27)的患儿存在电解质紊乱,70.4% (19/27)的患儿有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衰竭;转运途中大部分病例保有静脉通道(33/34,97.0%)、液体维持(32/34,94.1%)及心电监护(30/34,88.2%),全部病例均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结论 转运前对危重患儿的病情评估不足,转运途中监护和治疗措施不充分,是造成患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际转运 急诊 死亡 危重症 儿童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三级甲等妇儿医院儿科急诊科患者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文成 时璇 +4 位作者 李佩青 杨好妹 王敬艳 何庆 朱翠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05-510,共6页
目的:收集广州地区某三级甲等妇儿医院儿科急诊接诊108 591例次患儿情况,分析其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总结患儿流行病学变化的特点,为儿科急诊人力分配、物品统筹、工作流程设计等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 目的:收集广州地区某三级甲等妇儿医院儿科急诊接诊108 591例次患儿情况,分析其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总结患儿流行病学变化的特点,为儿科急诊人力分配、物品统筹、工作流程设计等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儿科急诊接诊的患儿,包括夜急诊、留观患儿,按照入院日期、入院时间、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诊就诊患儿男多于女,比例为1.46∶1(64 480∶44 111例次),患儿年龄范围0~17岁,中位年龄11(23,48)个月,年龄分布以5岁以内为主,占84.14%(91 336/108 591)。全年以7月患儿最多,占10.53%(11 433/108 591),2月患儿最少,占6.04%(6 555/108 591)。全天最高就诊时间段为22~23时,占18.83%(20 443/108 591)。就诊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占53.83%(66 522/123 576诊断例次)。共接诊重症患儿1 057例次,占0.97%(1 057/108 591),共接诊意外伤害911例次,占0.84%(911/108 591)。所有诊断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4.47%(42 541/123 576诊断例次)。结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就诊患儿以5岁以内为主,全年7月份患儿最多,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及时更新疾病谱,为急诊抢救提供便利,提高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急诊 疾病谱
原文传递
1例婴儿使用苯巴比妥和水合氯醛镇静导致中毒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唐静宜 张韶辉 +2 位作者 张耕 熊雨美 莫小兰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4期630-632,共3页
药师对婴儿使用过量苯巴比妥和水合氯醛镇静的毒性进行分析。报道1例31日龄的男性婴儿,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MRI)前口服10%水合氯醛5 mL,继以静脉注射苯巴比妥(20 mg·kg-1)一次后出现颜面苍白,伴口周发绀及四肢抖动等中毒症状。药... 药师对婴儿使用过量苯巴比妥和水合氯醛镇静的毒性进行分析。报道1例31日龄的男性婴儿,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MRI)前口服10%水合氯醛5 mL,继以静脉注射苯巴比妥(20 mg·kg-1)一次后出现颜面苍白,伴口周发绀及四肢抖动等中毒症状。药师查阅资料,建议监测苯巴比妥药物浓度和CYP2C19代谢酶基因型,对两种镇静剂过量的毒性进行分析。支持治疗3 d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予以出院。药师通过对该病例的用药分析,为婴幼儿急性中毒事件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苯巴比妥 水合氯醛 中毒 CYP2C19基因型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宋永玲 王强 +3 位作者 洪燕 沈君 杨好妹 李佩青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78-80,共3页
肺炎是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2]。目前关于儿童急诊重症肺炎的报道非常有限。本研究对急诊重症肺炎儿童的人口学、临床、实验室和微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1资料和方法11.1一般资料1.1.1研究对象2015年1月... 肺炎是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2]。目前关于儿童急诊重症肺炎的报道非常有限。本研究对急诊重症肺炎儿童的人口学、临床、实验室和微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1资料和方法11.1一般资料1.1.1研究对象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中心急诊重症病房的诊断为重症肺炎患儿。年龄≤1个月的患者被排除,这个年龄组的肺疾病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肺炎
原文传递
广东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剑英 李小容 +4 位作者 蓝剑 邓永相 袁爱兰 翟康发 何敬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5期2197-2202,共6页
目的调查广东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10日至2021年11月20日期间在广东省各大医院临床工作的286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由性别分布统计得出:其中男护士45(15.7%)名,女护士2... 目的调查广东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10日至2021年11月20日期间在广东省各大医院临床工作的286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由性别分布统计得出:其中男护士45(15.7%)名,女护士241(84.3%)名。由年龄分布统计得出:20岁以下的护士7(2.4%)名,20~29岁的护士100(35.0%)名,30~39岁的护士139(48.6%),40~49岁的护士36(12.6%)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问卷、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分析其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86名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总均分为(3.210±0.735)分;单因素关联性分析显示不同特征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得分比较结果为:性别(t=3.049、P=0.003)、年龄(t=4.159、P=0.003)、婚姻状况(t=6.285、P<0.001)、工作年限(t=3.508、P=0.008)、科室职务(t=5.091、P=0.007)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灾害护士护理核心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t=2.766、P=0.006)、创新能力(t=15.902、P<0.001)是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2%。结论广东省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有待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和优化灾害救援队伍,强化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并重视培养灾害护士的创新能力,提高灾害救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护理 灾害护理核心能力 影响因素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患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志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12期46-47,52,共3页
目的探讨在患儿静脉穿刺护理操作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以减轻患儿疼痛行为和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患儿在穿刺过程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及实践程序,... 目的探讨在患儿静脉穿刺护理操作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以减轻患儿疼痛行为和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患儿在穿刺过程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及实践程序,改进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同时辅予心理护理。采用FLACC量表(faces,legs,activity,cry and 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Pain Assessment Scale,FLACC)、Wong-Baker笑脸量表比较两组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主客观疼痛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和患儿静脉穿刺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疼痛的主客观评分分别为(2.76±0.53)分、(1.53±1.1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98±0.39)分、(3.47±1.51)分(均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98.03%,高于对照组85.32%(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依从性评分为(1.98±0.13)分,高于对照组(1.38±0.47)分(P<0.05)。结论患儿在穿刺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及实践,可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疼痛行为反应,提高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穿刺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循证护理 疼痛 依从性
下载PDF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金霞 孙静 《黑龙江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方法:对儿童急诊科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的输液外渗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儿童急诊科静脉输液外渗率从6.88%降至3.02%。结论:分析小儿静脉输液...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方法:对儿童急诊科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的输液外渗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儿童急诊科静脉输液外渗率从6.88%降至3.02%。结论: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儿童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静脉输液 输液外渗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4期233-234,共2页
目的:将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的诊断中,分析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川崎病患儿中随机选取62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对本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将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的诊断中,分析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川崎病患儿中随机选取62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对本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中,通过诊断进一步判断患儿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冠状动脉瘤的情况,对患儿的冠状动脉内径进行测量,如发现患儿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则对其实施多次检查,取平均值,对本组患儿均行6个月~1年时间的随访,记录其恢复结果。结果:本组62例患儿中,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共32例,占比51.62%,冠状动脉的位置主要在左侧12例(37.50%)、右侧8例(25.00%)、双侧9例(28.13%),其余3例为巨大型冠状动脉瘤,占比9.38%,本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以轻度扩张为主,共有18例,占比56.25%,除了3例巨大型冠状动脉瘤患儿之外,其余11例表现为中小型动脉瘤,占比34.38%;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扩张内径测量结果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均减小(P<0.05)。结论:临床上对川崎病患儿进行诊断时,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能够更加准确的显示出患儿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治疗人员根据诊断结果可以选择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还能对患儿的预后状况进行评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瘤 川崎病 血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IKZF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燕 王强 +3 位作者 宋永玲 刘光明 杨旭 颜慕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0-695,共6页
目的:探讨IKAROS家族锌指蛋白3(IKZF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86例ALL患儿以及382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样本,分别作为ALL组和对照组。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IKZF3基因rs... 目的:探讨IKAROS家族锌指蛋白3(IKZF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86例ALL患儿以及382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样本,分别作为ALL组和对照组。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IKZF3基因rs62066988 C> T和rs12946510 C> T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二者与ALL的相关性。结果:rs62066988位点的CC、CT和TT基因型在ALL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8.39%、37.06%和4.55%,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9.19%、27.68%和3.13%。rs12946510位点的基因型CC、CT和TT在ALL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8.16%、34.75%和7.09%,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5.76%、37.43%和6.81%。与对照组相比,rs62066988位点的CT/TT基因型在ALL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增加(CT/TT vs CC:校正后OR=1.59,95%CI:1.16-2.19,P=0.004),而rs12946510 C> T的多态性分布在ALL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IKZF3基因rs62066988位点的CT/TT基因型与儿童ALL发病风险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IKZF3基因 儿童
下载PDF
儿科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容 卢荔婕 +3 位作者 吴金霞 龚云 吴结霞 邹金娜 《妇儿健康导刊》 2022年第5期55-59,共5页
目的遴选并总结儿科外周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相关的最佳循证证据,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提高儿科护士在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质量。方法按照“6S”原则检索外周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相关领域的循证资源。通... 目的遴选并总结儿科外周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相关的最佳循证证据,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提高儿科护士在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质量。方法按照“6S”原则检索外周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相关领域的循证资源。通过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后,纳入的参考文献有1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和1篇证据总结。总结参考文献中的最佳证据,并运用FAME原则对总结的证据进行评价,循证小组最终获取了6条最佳证据,结合实际情况转化成12条临床审查指标并严格按照JBI循证护理实践模型展开临床应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至11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3~18岁患儿110例进行研究,其中证据应用前50例,证据应用后60例。科室有40名护士亦被纳入研究。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护理记录等方法收集数据。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患儿外周动静脉穿刺疼痛评分、患儿依从性、护士每条审查指标执行率。结果应用最佳证据后,12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比应用前提高,患儿外周动静脉穿刺疼痛评分降低,依从性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儿科外周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最佳证据的应用,可促进护士及家属对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的重视,降低患儿疼痛感,增加依从性,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动脉穿刺 儿科 疼痛管理 循证实践
下载PDF
脓毒症家兔胰岛组织损伤与血糖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路 朱翠平 李博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8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通过制备脓毒症家兔模型,研究其血糖变化与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脓毒症高血糖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6~8周龄1.7kg左右的清洁级新西兰家兔,用产CTX2M214型超广谱β2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菌液静脉注射制备动物模型;对... 目的:通过制备脓毒症家兔模型,研究其血糖变化与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脓毒症高血糖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6~8周龄1.7kg左右的清洁级新西兰家兔,用产CTX2M214型超广谱β2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菌液静脉注射制备动物模型;对模型组和非模型组(正常组)家兔进行危重评分,监测48h内血糖、分析胰腺病理变化。结果(1)模型组的危重评分随时间进展逐渐升高,8h达峰值,之后开始逐渐下降,48h后仍高于注射菌液后2h水平;(2)模型组的血糖水平在最初4h内出现下降趋势,最低值(2.13±0.31)mmol/L,但8h后血糖水平升高,12h达峰值(12.27±2.40)mmol/L,至48h一直维持在较高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3)模型组4h、8h、48h胰腺组织病理损害评分分别为(5.17±0.75)分、(8.17±0.29)分、(13.67±0.76)分,较正常组的(0.38±0.48)分明显升高,表明对胰腺组织有损害,且随时间进展损害程度加重。结论脓毒症家兔高血糖发生与胰岛细胞损伤同时发生,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可能是引起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血糖 胰岛组织
下载PDF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检测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小惠 朱翠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341-343,347,共4页
脓毒症是PICU的常见死亡原因,但目前临床上在脓毒症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尚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urokinas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suPAR)可参与... 脓毒症是PICU的常见死亡原因,但目前临床上在脓毒症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尚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urokinas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suPAR)可参与机体纤溶酶原激活、炎症反应以及多种免疫细胞的迁移、黏附、趋化、信号传导等,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炎症激发受体。相关研究表明,血清suPAR水平在感染性疾病显著升高。本文就suPAR检测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期能寻找客观、便捷、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患儿进行实时评估并筛选出适合入住PICU的患儿,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脓毒症 生物标志物 儿童
原文传递
危重患儿血清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与高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小惠 朱翠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血清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 SOCS-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GFBP-1)水平及其与高血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重症监护室( PICU)治疗的脓毒症患儿...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血清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 SOCS-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GFBP-1)水平及其与高血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重症监护室( PICU)治疗的脓毒症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修补术后患儿及严重外伤术后患儿共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正常组和血糖增高组,选择同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体检健康儿童15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糖、胰岛素、血清SOCS-3、IGFBP-1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血糖增高组的血糖[(9.83±2.48) mmol/L]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4.82±0.76) mmol/L]和健康对照组[(4.49±0.81) mmol/L](P〈0.05);2.与血糖正常组、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糖增高组胰岛素水平、HOMA-IR显著增高[9.68(5.85,17.35) mU/L比4.08(2.00,7.41) mU/L、2.83(2.00,10.10) mU/L;4.30(2.70,7.66)比0.87(0.39,1.94)、0.52(0.38,2.56)](P〈0.05);3.健康对照组、血糖正常组、血糖增高组3组间的血清IGFBP-1及SOCS-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危重患儿血糖与胰岛素、HOMA-IR 呈正相关(r=0.455、0.773,P〈0.05),而血糖、胰岛素、HOMA-IR与SOCS-3、IGFBP-1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危重症高血糖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同时不支持血清IGFBP-1、SOCS-3水平变化作为评估危重患儿发生胰岛素抵抗继而引起高血糖的指征。此外,不排除危重患儿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高血糖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原文传递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4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俊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583-584,共2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致病微生物,属于细胞内病原微生物。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到严重的致死性肺炎,其中,尤以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炎最常见心。本文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14例合并MP感染。现对其诊断及治疗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肺炎支原体
原文传递
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效果评价
19
作者 卢凤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40-141,共2页
探讨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对于小儿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患儿中选择98例,按照盲抽法分为两组(n=49例),A组49例给予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B组49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A组总满意度为97.96%较B组的85.... 探讨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对于小儿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患儿中选择98例,按照盲抽法分为两组(n=49例),A组49例给予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B组49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A组总满意度为97.96%较B组的85.71%明显更高(X2=4.900,P<0.05);A组护理依从性为95.92%较B组的81.63%明显更高(X2=5.108,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模式对于儿科患者来说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检测在儿童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路 朱翠平 吴小惠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595-15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水平在脓毒症患儿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50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严重脓毒症组)24例、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水平在脓毒症患儿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50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严重脓毒症组)24例、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SIRS组)13例和普通感染患儿(普通感染组)14例,采用第3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评分)进行评分,检测各组s TREM-1水平,并观察28 d后的预后情况。同时选择健康儿童33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s TREM-1水平。结果 (1)正常对照组s TREM-1水平低于其他4组(P〈0.05),普通感染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SIRS组的s TREM-1水平依次增高(P〈0.05)。将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患儿合为一组,其s TREM-1水平较普通感染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死亡组(n=21)、存活组(n=80)的s TREM-1水平为86.5(63.9~123.3)pg/ml、87.1(47.1~126.1)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不同s TREM-1水平将患儿分为0~52.4 pg/ml组、52.4~〈125.0 pg/ml组、≥125 pg/ml组,3组间PRISMⅢ评分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 TREM-1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指标早期诊断脓毒症及判断预后,但对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价值,有可能成为评估机体炎症反应强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儿童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