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外科医院感染不同监测方法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英人 陈进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 评价对脑外科医院感染实行不同监测方法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目标性监测分步骤进行的方法。结果 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率 7.11% ;前瞻性调查医院感染率 2 6 .0 7% ;目标性监测使医院感染率下降到 2 1.32 % ... 目的 评价对脑外科医院感染实行不同监测方法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目标性监测分步骤进行的方法。结果 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率 7.11% ;前瞻性调查医院感染率 2 6 .0 7% ;目标性监测使医院感染率下降到 2 1.32 % ,差异显著 (P<0 .0 5 ) ,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回顾性调查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医院感染实际水平 ,前瞻性调查结果能代表实际感染水平 ,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结果目标开展目标监测 ,目标性监测是确有成效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科 医院内感染 前瞻性调查 目标性监测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尹小英 佘凤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1期170-171,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在产科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理论,通过临床记录并对比探索适宜围产期服务的方式。方法对本院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CNP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0例。结果CNP实验组的... 目的观察探讨在产科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理论,通过临床记录并对比探索适宜围产期服务的方式。方法对本院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CNP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0例。结果CNP实验组的住院费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员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护理 妇产科
下载PDF
复方芩柏颗粒剂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谢力子 何永恒 李胜龙 《湖南中医杂志》 1995年第5期45-47,共3页
作者对复方芩柏颗粒剂进行了药效学实验研究,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其对金葡、痢疾、大肠、绿脓、变形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将其用于二甲苯致炎后的小鼠耳廓,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家兔背部皮肤刺激试验表明,本制剂对正常和... 作者对复方芩柏颗粒剂进行了药效学实验研究,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其对金葡、痢疾、大肠、绿脓、变形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将其用于二甲苯致炎后的小鼠耳廓,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家兔背部皮肤刺激试验表明,本制剂对正常和损伤皮肤均无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芩柏颗粒剂 药理学 皮肤试验 体外
下载PDF
ADA、LDH和CRP对鉴别胸腔积液性质的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潘丽 苏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36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和C-反应蛋白(CRP)对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定量分析已确诊的62例患者胸腔积液中ADA、LDH和CRP的含量。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和C-反应蛋白(CRP)明...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和C-反应蛋白(CRP)对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定量分析已确诊的62例患者胸腔积液中ADA、LDH和CRP的含量。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水平(P<0.05);但乳酸脱氢酶(LDH)在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DA和CRP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性质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乳酸脱氢酶 C-反应蛋白 胸腔积液
下载PDF
240例40岁以上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施红光 贲立恒 刘久山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7年第3期110-111,共2页
观察240例40岁以上渗出性胸水(PEE)的不同病因及其分布。结果发现结核在A组(40~59岁)中仍是主要的病因;而在B组(60~88岁)中仅占16.7%。在胸膜转移瘤中,除肺癌外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结果提示:... 观察240例40岁以上渗出性胸水(PEE)的不同病因及其分布。结果发现结核在A组(40~59岁)中仍是主要的病因;而在B组(60~88岁)中仅占16.7%。在胸膜转移瘤中,除肺癌外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结果提示:PEE在40岁以上患者中病因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可能主要受结核性胸膜炎发病年龄的上升及肺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增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病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浩燕 李丹莹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3期957-958,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预防及处理。方法:本院妇产科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149例妇产科对象进行了临床信息的回溯性收集并研究分析。结果: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53%vs2.46%,实施系统性感染预防处理后的幡然率有... 目的:探讨研究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预防及处理。方法:本院妇产科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149例妇产科对象进行了临床信息的回溯性收集并研究分析。结果: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53%vs2.46%,实施系统性感染预防处理后的幡然率有了显著下降。结论:在对妇产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感染预防及处理时,必须针对机体实际特征,遵照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准则进行,促进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及处理成功率,满足患者的预后恢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感染 抗生素
下载PDF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谢炎燊 古晓光 +1 位作者 徐清泉 佟万成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5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SV)29例,对照组29例采用同步间竭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两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直至撤机,...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SV)29例,对照组29例采用同步间竭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两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直至撤机,记录比较两种模式下的各项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气分析、舒适程度、通气时间和撤机成功率。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脱机,呼吸频率明显下降,潮气量(VT)明显升高(P<0.05),气道峰压(Ppeak)和吸气阻力(R)下降显著(P<0.05),静脉顺应性(Cstat)逐渐增加(P<0.05)。ASV通气患者的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ASV可根据患者的呼吸力学状况自动调整吸气压力支持水平,提高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而对血流动力学和生命体征没有影响,并能缩短上机时间,明显优于常规通气,而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支持通气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腹腔镜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志强 裘华德 +3 位作者 陶世明 陈务民 吴鹏 高承亚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腹腔镜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48例,其中BuntainCT分级Ⅰ型12例,Ⅱ型26例,Ⅲ型10例。其中18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结果:44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腹腔镜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48例,其中BuntainCT分级Ⅰ型12例,Ⅱ型26例,Ⅲ型10例。其中18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结果:44例顺利完成镜下止血手术,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68.4min。4例因术中出血过多或怀疑合并其它大血管损伤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出院时间:30例单纯脾破裂6~14d,有合并伤18例12~43d。结论:腹腔镜下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切实可行,适用于BuntainCT分级I~Ⅲ型脾脏损伤且无严重合并伤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脾脏 损伤
下载PDF
小儿喉乳头状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9
作者 凌玲 陈仰珍 《当代护士(中旬刊)》 1997年第11期28-29,共2页
小儿喉乳头状瘤多发于8岁以下的儿童,它的病程缓慢.开始于进行性声嘶,发展至呼吸困难,喉阻塞。它的特点是多发性,生长快.易复发。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后 喉乳头状瘤 小儿喉 气管套管 心理护理 呼吸困难 坚强勇敢 家庭保健 年龄组 喉狭窄
下载PDF
小儿喉乳头状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凌玲 陈仰珍 《当代护士(上旬刊)》 1997年第11期28-29,共2页
小儿喉乳头状瘤多发于8岁以下的儿童,它的病程缓慢.开始于进行性声嘶,发展至呼吸困难,喉阻塞。它的特点是多发性,生长快.易复发。
关键词 护理学 喉肿瘤 乳头状瘤 气管切开术 儿童
下载PDF
超声造影及成像技术诊断小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琳 许乙凯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5期704-707,共4页
关键词 新型超声造影剂 成像技术 小肝癌 技术诊断 CARCINOMA 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 超声诊断仪 生存时间 亚临床型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病误诊38例原因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抗桓 乔世忠 +1 位作者 曾庆禄 冯筱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1期764-765,共2页
钩端螺旋体病误诊38例原因探讨广东省花都市人民医院(510800)潘抗桓,乔世忠,曾庆禄,冯筱榕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近年来发病率较前增多,临床表现复杂和多样化,易被误诊,现将资料完整的157例中误诊38例(24... 钩端螺旋体病误诊38例原因探讨广东省花都市人民医院(510800)潘抗桓,乔世忠,曾庆禄,冯筱榕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近年来发病率较前增多,临床表现复杂和多样化,易被误诊,现将资料完整的157例中误诊38例(24.2%)原因加以探讨。1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240例40岁以上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分析
13
作者 施红光 贲立恒 《当代医师》 1996年第10期51-52,共2页
渗出性胸水(pleural exudative effusion,PEE)的病因大多为结核,其次是以支气管肺癌为主的胸膜转移瘤。由于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同时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再者,结核多见于年轻人,而肺癌的发病率则在40岁以后出现明显的上升,所以有... 渗出性胸水(pleural exudative effusion,PEE)的病因大多为结核,其次是以支气管肺癌为主的胸膜转移瘤。由于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同时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再者,结核多见于年轻人,而肺癌的发病率则在40岁以后出现明显的上升,所以有必要进一步观察PEE在40岁以上患者中的病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性 胸腔积液 病因
原文传递
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14
作者 刘亚平 魏风云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6年第5期215-216,共2页
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多发生于严重创伤24h以后,以高代谢、高动力循环状态、过度的免疫反应为特征。作者分析了MOD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提出了及时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有效地控制感染,进行复苏和各器官功能监护,保... 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多发生于严重创伤24h以后,以高代谢、高动力循环状态、过度的免疫反应为特征。作者分析了MOD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提出了及时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有效地控制感染,进行复苏和各器官功能监护,保证各脏器的正常功能及合理的营养治疗,准确监测各脏器功能,及时有效地建立呼吸、循环通道,是阻断病情发展、恶化的积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失常 综合征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胆胰疾病的内镜诊疗进展
15
作者 朱建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6-7,共2页
自从1968年Mc Cune首先报道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获得成功以来,内镜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断、治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ERCP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Oddi括约肌测压术、内镜胆道取蛔术、内镜鼻胆引流术、内镜胰管... 自从1968年Mc Cune首先报道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获得成功以来,内镜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断、治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ERCP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Oddi括约肌测压术、内镜胆道取蛔术、内镜鼻胆引流术、内镜胰管栓塞术及内镜置放胆道内支撑管术等。此外,胆道镜、经口胆一胰管镜(PCPS)、超声内镜、腹腔镜的结构和性能近十年亦有了较大的改进;加之激光、微波、电动液压震波碎石、体外震波碎石等技术的引进,更加扩大了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范围,形成了以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和腹腔镜为主的胆胰内镜外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内镜 胆道蛔虫
原文传递
美国医疗机构国际联合委员会国际医院认证的启示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亚洁 谭琳玲 +2 位作者 周春兰 袁方 赵俊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为探索医院评审工作的新思路,作者介绍了美国医疗机构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标准体系认证的背景、认证标准内容及特色,分析该认证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及提高医院效益等方面的帮助,并对其在中国医院实施的可... 为探索医院评审工作的新思路,作者介绍了美国医疗机构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标准体系认证的背景、认证标准内容及特色,分析该认证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及提高医院效益等方面的帮助,并对其在中国医院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对我国医院评审工作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委员会 医疗机构 国际医院 美国 医疗服务质量 评审工作 体系认证 作者介绍 标准内容 病人安全 医院效益 医疗风险 中国医院 新思路
原文传递
取脂方法及吸脂压力对脂肪细胞损伤程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新合 高建华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1年第5期254-257,共4页
目的 研究 3种方法取脂及 4种压力抽脂对脂肪细胞损伤的影响程度 ,以指导临床。方法 分别采用剪刀剪碎、2 2号特制钝头侧孔脂肪抽吸针头注射器抽吸、吸管 (直径 4mm无菌吸引头分别以-2 5、-5 0、-76及 -10 1kPa)抽吸脂肪 ,所得标本做... 目的 研究 3种方法取脂及 4种压力抽脂对脂肪细胞损伤的影响程度 ,以指导临床。方法 分别采用剪刀剪碎、2 2号特制钝头侧孔脂肪抽吸针头注射器抽吸、吸管 (直径 4mm无菌吸引头分别以-2 5、-5 0、-76及 -10 1kPa)抽吸脂肪 ,所得标本做成石蜡切片 ,Van Gieson染色 ,镜下观察脂肪细胞的损伤程度。结果 剪碎法、注射器法及吸管法 (均值 )取脂对脂肪细胞的损伤率分别为 ( 8.6± 1.8) %、( 15 .7±2 .4) %及 ( 38.4± 4.2 ) % ;吸管法中 4种压力对脂肪细胞的损伤率分别为 ( 2 6.3± 2 .5 ) %、( 2 7.6± 2 .6) %、( 36.8± 3.5 ) %及 ( 68.9± 7.4) %。 3种方法相互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4种压力中 ,除 -2 5kPa与 -5 0kPa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外 ,>-5 0kPa各组相互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3种方法取脂对脂肪细胞的损伤程度不同 ,剪刀剪碎法最轻 ,注射器法居中 ,吸管法最重。压力不同对脂肪细胞的损伤程度亦不同 ,当压力 <-5 0kPa时 ,对脂肪细胞的损伤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 ,压力 >-5 0kPa时 ,随着压力增大 ,脂肪细胞损伤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吸取 压力 损伤
原文传递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青 华荣 +3 位作者 尉永宽 郭建文 刘承勇 杨开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分析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加全脑放疗降低脑转移瘤局部复发的意义。材料与方法1996年5月至1997年10月间对65例脑转移瘤患者行SRT加全脑放疗30例,... 目的分析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加全脑放疗降低脑转移瘤局部复发的意义。材料与方法1996年5月至1997年10月间对65例脑转移瘤患者行SRT加全脑放疗30例,单纯SRT治疗35例。全脑放疗38~40Gy/4~4.5周。SRT周边剂量15~32Gy。结果SRT加全脑放疗组中位复发时间9.5个月,局部复发率3.3%,显著优于单纯SRT治疗组的3个月和28.6%(P<0.05);SRT加全脑放疗组局部控制率93.6%,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1年生存率83.3%和死亡率16.7%与对照组92.9%,7个月,71.4%和28.6%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SRT加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在控制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立体定向 脑转移瘤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9
作者 唐刚 江建明 +2 位作者 瞿东滨 杨德鸿 郑明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效果。方法对23例胸腰段单节段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复位情况。结果23例均取得良好复位及固定效果,伤椎压缩百分比从术前(41.2±9.6)%到术...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效果。方法对23例胸腰段单节段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复位情况。结果23例均取得良好复位及固定效果,伤椎压缩百分比从术前(41.2±9.6)%到术后(4.2±4.8)%。随访1年复查X线片椎体高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到有效复位,获得良好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伤椎 椎弓根钉
原文传递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23
20
作者 彭旭红 张雪林 许尚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2 2例 ,其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 2 1例 ,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 1例。 10例行CT检查 ,16例行MRI检查 ,13例行MRA检查。结果 脑内型...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2 2例 ,其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 2 1例 ,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 1例。 10例行CT检查 ,16例行MRI检查 ,13例行MRA检查。结果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 ,单发病灶多见 ,周围无或轻度水肿 ,无明显占位效应。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 ,钙化占 72 .7% ,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 ;MRIT2 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 ,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 ,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 ;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脑外型病灶位于中颅窝、鞍旁 ,MRI呈类似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长T2 信号 ,增强扫描见明显均匀强化 ,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结论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 ,结合CT和MRA可明确诊断 ;脑外型者易误诊 ,对CT和MRI表现类似的中颅窝脑膜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CT 脑内 MRA检查 病灶 增强扫描 MRI表现 混杂 外型 高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