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后入路手术治疗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宇
李柯柯
+3 位作者
艾福志
夏虹
吴增晖
马向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80-1485,共6页
目的探讨颈后入路手术治疗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3月,收治9例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5~62岁,平均45.4岁。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1例;肿瘤位于C1 1例、C1...
目的探讨颈后入路手术治疗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3月,收治9例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5~62岁,平均45.4岁。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1例;肿瘤位于C1 1例、C1、2 8例。病程5~120个月,平均45.9个月。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D级8例,E级1例;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2.8±2.5)分。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后入路手术治疗,肿瘤切除后其中2例行椎板回植内固定;均未行寰枢或枕颈固定。结果手术时间90~343 min,平均179.2 min;术中失血量50~1 000 mL,平均335.6 mL。术中及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1.1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示寰枢椎稳定性良好;肿瘤均切除彻底、未见复发;椎板回植内固定融合效果满意。术前3例ASIA分级为D级患者,术后3个月时改善为E级;其余患者分级无变化。术后6个月JOA评分为(15.1±1.4)分,较术前显著改善(t=4.221,P=0.003)。结论颈后入路手术可完全切除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包括腹侧肿瘤),必要时枢椎椎板可回植并采用微型钛板或椎板螺钉固定,无需行寰枢或枕颈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颈后入路
原文传递
颈后路联合经口前路手术治疗颅脊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宇
艾福志
+4 位作者
付索超
李柯柯
夏虹
吴增晖
马向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9-1157,共9页
目的探讨颅脊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7例颅脊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75岁,中位年龄56岁。经口肿瘤活检明确诊断为脊索瘤4例、浆细胞瘤2...
目的探讨颅脊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7例颅脊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75岁,中位年龄56岁。经口肿瘤活检明确诊断为脊索瘤4例、浆细胞瘤2例、纤维肉瘤1例。病程0.7~36.0个月,平均12.2个月。病变部位:C_(0、1) 1例,C_2 3例,C_(1、2) 1例,C_(2、3) 1例,C_(0~2) 1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7±2.1)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为(15.6±2.4)分;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C级1例,D级1例,E级5例;术前脊柱恶性肿瘤Enneking分期:ⅠB期1例,ⅡB期2例,Ⅲ期4例;WBB分期:5~8/A^D 1例、4~9/A^D1例、6~7/B^D 1例、6~7/A^D 1例、1~12/A^D 2例、3~10/A^D 1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后入路肿瘤扩大性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一期或二期经口前路或下颌下入路肿瘤边界性切除,同时前路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307~695 min,平均489.57 min;术中失血量400~2 000 mL,平均1 107.14 mL。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7个月,平均21个月。X线片和CT示内固定螺钉牢靠、位置满意,术后3~6个月植骨已融合。术后颈部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个月VAS评分改善至(1.7±0.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8,P=0.000);JOA评分改善至(16.1±1.5)分,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9,P=0.172)。术前1例ASIA分级为C级的患者术后3个月改善至D级,其余患者分级无变化。术后4例复发,均为首次手术前肿瘤恶性程度高,且波及斜坡或周围软组织范围广泛、无法完整切除者,其中1例再次行经口肿瘤清除手术,另3例放弃治疗;余3例未见复发。结论通过经口或下颌下入路可将颅底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完整切除,结合异形钛笼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脊交界区
经口入路
下颌下入路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颈后入路手术治疗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宇
李柯柯
艾福志
夏虹
吴增晖
马向阳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
医院
骨科
医院
脊柱
外科
广州
华新
骨科
医院
脊柱
外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80-1485,共6页
基金
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BWS11C065)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10183)~~
文摘
目的探讨颈后入路手术治疗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3月,收治9例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5~62岁,平均45.4岁。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1例;肿瘤位于C1 1例、C1、2 8例。病程5~120个月,平均45.9个月。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D级8例,E级1例;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2.8±2.5)分。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后入路手术治疗,肿瘤切除后其中2例行椎板回植内固定;均未行寰枢或枕颈固定。结果手术时间90~343 min,平均179.2 min;术中失血量50~1 000 mL,平均335.6 mL。术中及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1.1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示寰枢椎稳定性良好;肿瘤均切除彻底、未见复发;椎板回植内固定融合效果满意。术前3例ASIA分级为D级患者,术后3个月时改善为E级;其余患者分级无变化。术后6个月JOA评分为(15.1±1.4)分,较术前显著改善(t=4.221,P=0.003)。结论颈后入路手术可完全切除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包括腹侧肿瘤),必要时枢椎椎板可回植并采用微型钛板或椎板螺钉固定,无需行寰枢或枕颈内固定。
关键词
寰枢椎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颈后入路
Keywords
Atlantoaxial vertebrae
neurinoma
neurofibroma
posterior approach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颈后路联合经口前路手术治疗颅脊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宇
艾福志
付索超
李柯柯
夏虹
吴增晖
马向阳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
医院
骨科
广州
华新
骨科
医院
脊柱
外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9-1157,共9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10183)。
文摘
目的探讨颅脊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7例颅脊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75岁,中位年龄56岁。经口肿瘤活检明确诊断为脊索瘤4例、浆细胞瘤2例、纤维肉瘤1例。病程0.7~36.0个月,平均12.2个月。病变部位:C_(0、1) 1例,C_2 3例,C_(1、2) 1例,C_(2、3) 1例,C_(0~2) 1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7±2.1)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为(15.6±2.4)分;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C级1例,D级1例,E级5例;术前脊柱恶性肿瘤Enneking分期:ⅠB期1例,ⅡB期2例,Ⅲ期4例;WBB分期:5~8/A^D 1例、4~9/A^D1例、6~7/B^D 1例、6~7/A^D 1例、1~12/A^D 2例、3~10/A^D 1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后入路肿瘤扩大性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一期或二期经口前路或下颌下入路肿瘤边界性切除,同时前路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307~695 min,平均489.57 min;术中失血量400~2 000 mL,平均1 107.14 mL。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7个月,平均21个月。X线片和CT示内固定螺钉牢靠、位置满意,术后3~6个月植骨已融合。术后颈部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个月VAS评分改善至(1.7±0.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8,P=0.000);JOA评分改善至(16.1±1.5)分,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9,P=0.172)。术前1例ASIA分级为C级的患者术后3个月改善至D级,其余患者分级无变化。术后4例复发,均为首次手术前肿瘤恶性程度高,且波及斜坡或周围软组织范围广泛、无法完整切除者,其中1例再次行经口肿瘤清除手术,另3例放弃治疗;余3例未见复发。结论通过经口或下颌下入路可将颅底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完整切除,结合异形钛笼支�
关键词
颅脊交界区
经口入路
下颌下入路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Keywords
Craniovertebral junction
transoral approach
submandibular approach
primary malignant osseous tumor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后入路手术治疗寰枢椎硬膜下髓外神经鞘膜肿瘤
张宇
李柯柯
艾福志
夏虹
吴增晖
马向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原文传递
2
颈后路联合经口前路手术治疗颅脊交界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张宇
艾福志
付索超
李柯柯
夏虹
吴增晖
马向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