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先天性支气管桥畸形临床与解剖形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曾森强 樊慧峰 +5 位作者 卢根 张东伟 谢小斐 黄莉 杨迪元 张明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桥(BB)畸形的临床和解剖形态特征,探讨其诊断策略、治疗方式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23例BB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桥(BB)畸形的临床和解剖形态特征,探讨其诊断策略、治疗方式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23例BB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本组患儿男15例,女8例;发病年龄0~4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17个月)。2.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23/23例,100.0%)、反复喘息(20/23例,87.0%)、发绀(8/23例,34.8%)、喂养困难/体质量增长缓慢(6/23例,24.6%)等。3.根据Wells法分型Ⅰ型17例,Ⅱ型4例,另2例为前支气管桥。Ⅰ型和Ⅱ型病例中各有2例解剖形态结构不典型。4.合并支气管狭窄21例,以左主支气管起始部合并BB狭窄最为多见(5例),16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软化5例。合并心血管畸形16例(复合畸形11例),其中以左肺动脉吊带(SLPA)最常见(12例)。5.合并SLPA12例中9例行肺动脉吊带矫治术,手术年龄为1个月~8岁,患儿术后4~17个月喘息等呼吸道症状逐步缓解或消失,余2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BB通常伴支气管狭窄/软化及心血管等其他器官畸形。临床症状严重度主要取决于是否并呼吸道狭窄/软化及其程度;需要联合多种影像检查才能做出完整的诊断评估。合并单纯SLPA患儿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桥 儿童 心血管畸形 支气管狭窄
原文传递
不同温度复温护理对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儿术中脑保护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贺丽萍 刘佩珍 +1 位作者 曹凡 袁惠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12期886-891,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复温护理对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儿术中脑保护的作用。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儿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8℃组和43℃组各12例,将充气加温毯分别设置为相应的温度于术中主动脉开放后对患儿进行复温护理...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复温护理对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儿术中脑保护的作用。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儿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8℃组和43℃组各12例,将充气加温毯分别设置为相应的温度于术中主动脉开放后对患儿进行复温护理。记录2组患儿月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术后住院天数等一般情况,分别于患儿入手术室时(T0)、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阻断前(T2)、深低温停循环前(T3)、开始复温(T4)、肛温至30℃(T5)、肛温至33℃(T6)、肛温至35℃(T7)、体外循环停机前(T8)、手术结束时(T9)10个时间点抽取0.5 ml动脉血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血乳酸的含量,并于T0、T1、T3、T8及T9时间点记录患儿体温。结果在T0、T1、T3、T8及T9时间点,2组间患儿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8℃组和43℃组组内各时间体温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F值为5172.087和3535.935,P<0.01)。在T0~T9时间点,38℃组和43℃组患儿体内PAF、NSE和乳酸含量均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P<0.01)。43℃组患儿在T8、T9时PAF含量分别为(20.34±4.70)、(25.46±7.75)μg/L,低于38℃组患儿的(25.20±3.80)、(34.97±8.5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7.769,P=0.011;F值为8.193,P=0.009)。43℃组患儿在T8、T9时NSE含量分别为(22.13±5.13)、(28.15±7.90)μg/L,低于38℃组患儿的(26.92±3.89)、(36.57±8.9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6.656,P=0.017;F值为6.012,P=0.023)。43℃组患儿在T4~T9时血乳酸含量分别为(2.77±0.70)、(2.93±0.69)、(3.13±0.77)、(3.39±0.64)、(3.77±0.86)、(3.83±0.62)mmol/L,低于38℃组患儿的(3.57±0.87)、(3.82±0.80)、(4.35±0.89)、(4.60±0.95)、(4.79±0.94)、(4.92±0.9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6.125~11.551,P值为0.022~0.003)。结论在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尽管实施38℃和43℃的体温护理均能保证患儿术中复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护理 婴幼儿 深低温停循环 脑保护 复温
原文传递
百日咳患儿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施婷婷 黄莉 +6 位作者 江文辉 卿娣 周伟 于明华 陶建平 周干 卢根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百日咳患儿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时诊治、减少重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44例百日咳住院婴幼儿临床资料,按收治病房分为普通组及ICU组。采用单... 目的探讨百日咳患儿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时诊治、减少重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44例百日咳住院婴幼儿临床资料,按收治病房分为普通组及ICU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进入ICU治疗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44例中普通组106例,ICU组38例;男69例,女75例;中位年龄2月龄,<3月龄的ICU病例32例(84.2%,32/38)。102例患儿未接种白喉-破伤风-百日咳(DTP)疫苗。最常见症状为咳嗽(99.3%),其次是发绀(45.1%)、发热(31.9%)和气促(27.8%)。最常见并发症为肺炎(70.1%),其次是呼吸衰竭(24.3%)、脓毒性休克(10.4%)、胸腔积液(9.7%)和肺动脉高压(9.0%)。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WBC)和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其中19例WBC>50.0×10^(9)/L。入ICU患儿占26.4%(38/144),总体病死率9.0%,ICU组病死率34.2%。百日咳患儿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WBC>30.0×10^(9)/L;气促,呼吸>70次/min(≤1岁),>60次/min(>1岁);心率>180次/min(≤1岁),>160次/min(>1岁);发绀和血氧饱和度<0.90。结论重症百日咳患儿主要发生在<3月龄的婴幼儿。WBC>30.0×10^(9)/L;气促,呼吸>70次/min(≤1岁),>60次/min(>1岁);心率>180次/min(≤1岁),>160次/min(>1岁);发绀和血氧饱和度<0.90是百日咳患儿进入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关注百日咳患儿以上特征,早期识别重症,尽早进入ICU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百日咳 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吊带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干 张东伟 +5 位作者 施婷婷 曾森强 卢根 杨迪元 樊慧峰 张明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肺动脉吊带(PA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治策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8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98例PA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肺动脉吊带(PA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治策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8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98例PA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共纳入98例患儿,其中男56例,女42例;起病年龄0~19个月,中位数2个月;诊断年龄0~84个月,中位数4个月。2.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61/98例,62.24%),喘息(47/98例,47.96%),气促(43/98例,43.88%),发绀(19/98例,19.39%),喉鸣(8/98例,8.16%)等。3.共96例行心脏超声检查,诊断阳性84例(87.50%),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62例(62/96例,64.58%),其中以房间隔缺损最为常见(32/96例,33.33%)。4.共92例患儿行胸部CT及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率为100.00%,呼吸道狭窄以气管中下段为主(76/92例,82.61%),支气管桥13例(13/92例,39.13%)。77例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完全性气管软骨环43例(43/77例,55.84%),气管支气管软化13例(13/77例,16.88%)。5.其中67例行左肺动脉(LPA)重建术,术后死亡5例,均死于术后并发症难以撤机(1例单纯行LPA重建术,余4例均有气管手术干预),失访24例,存活38例,随访2~96个月,呼吸道症状均较术前改善;31例非手术治疗,死亡18例,失访7例,余6例随访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保守治疗是影响PAS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7.45,95%CI:1.23~48.68)。结论心脏超声、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三者结合更有利于PAS的诊断。LPA重建术是治疗PAS的主要手段,可改善多数患儿呼吸道症状,并气管干预术者死亡风险大。保守治疗是影响PAS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肺动脉吊带 心血管畸形 儿童 预后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肺炎合并右心功能衰竭体征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和心脏形态与功能的特征
5
作者 余林阳 王美英 +5 位作者 李建斌 楼骁斌 谢思远 马志忠 齐海英 李稼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5-544,共10页
目的探究高原地区肺炎合并右心功能衰竭体征患儿肺动脉压力和心脏形态功能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间住院的高原肺炎合并临床右心衰竭体征患儿的病案资料,以及另外107例年龄、性别、民族相匹配的高原地区肺... 目的探究高原地区肺炎合并右心功能衰竭体征患儿肺动脉压力和心脏形态功能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间住院的高原肺炎合并临床右心衰竭体征患儿的病案资料,以及另外107例年龄、性别、民族相匹配的高原地区肺炎不合并临床右心衰竭体征患儿的病案资料。收集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右心形态[右室前壁厚度、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右房内径]、左心形态[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房内径]、心脏功能[右室舒张功能、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以及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同时收集入院时血清心肌酶谱与心肌蛋白的检查结果。结果在107例肺炎合并右心衰竭体征的患儿中,30例(28.0%)患儿的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其中轻度升高者19例(17.8%),平均SPAP为(46±4)mmHg;中度升高者6例(5.6%),平均SPAP为(70±6)mmHg;重度升高者5例(4.7%),平均SPAP为110±25 mmHg。合并右心衰体征组较不合并右心衰体征组有显著更高的SPAP(P<0.001)以及更大的右房与右室(P<0.01)。2组患者心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检查提示正常。肺炎伴右心衰体征组有更多患儿伴有CHD(44.9%vs 31.8%,P=0.028),SPAP与右心大小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1),而与左心大小、心肌酶、心肌蛋白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原地区肺炎合并右心衰竭体征的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右心扩大及右心室肥厚。尽管有右心衰竭的体征,但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与肌钙蛋白检查提示无右心和左心功能衰竭及心肌损伤。临床治疗高原肺炎患儿时,应重视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易发性和严重性,并需仔细检查患儿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儿童 肺炎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晨 邓琼 +4 位作者 张雯雯 符芳 李茹 崔彦芹 邓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577-1582,共6页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婴幼儿遗传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住院并接受CMA检查的130例先天性...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婴幼儿遗传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住院并接受CMA检查的130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按照美国Affymetrix公司CytoScan HD技术平台的标准操作流程行全基因组CMA检测,结果采用ChAS(chromosome ana-lysis suite染色体分析套件)软件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根据CHD患儿是否合并心外异常分为孤立型CHD组和综合征型CHD组;根据CHD患儿解剖学特点对2组患儿CHD表型进行分类,分为简单型CHD组和复杂型CHD组。结果:在130例行CMA的CHD婴幼儿中,共在53例患儿中检出60个有临床意义的拷贝数变异(CNVs),总体检出率为40.8%(53/130例),其中32例(24.6%)患儿的致病性CNVs<107 bp。检出染色体微缺失/重复综合征29例(54.7%),其中最常见的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Williams-Beuren综合征及Wolf-Hirschhorn综合征。孤立型CHD组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42.8%(30/70例),综合征型CHD组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38.3%(23/6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简单型CHD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34.4%(20/58例),复杂型CHD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45.8%(33/7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通过基因型与表型分析,发现SUZ12、DGCR6、YWHAE、CRKL、LZTR1、DLG1、ADAP2、TBX6基因是与CHD相关的候选致病基因。结论:CMA在婴幼儿CHD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推荐CMA作为CHD婴幼儿临床一线遗传学检测技术,无论哪种类型CHD均应接受CM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微缺失/微重复 候选基因
原文传递
完全血运重建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严广东 吴璠 +1 位作者 杨慧 李彪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完全血运重建与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完全血运重建和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合并多... 目的系统评价完全血运重建与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完全血运重建和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697例患者,其中完全血运重建组1675例,仅罪犯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20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仅罪犯血管PCI组相比,完全血运重建组在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RR=0.53,95%CI:0.42~0.69,P<0.001)、心血管死亡率(RR=0.46,95%CI:0.30~0.71,P<0.001)、全因死亡率(RR=0.68,95%CI:0.50~0.92,P=0.01)、再次血运重建(RR=0.38,95%CI:0.31~0.47,P<0.001)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率无统计学差异(RR=0.74,95%CI:0.54~1.01,P=0.06)。结论在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中,与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相比,完全血运重建治疗策略是安全有效的,可降低患者的MACE发生率、心血管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及再次血运重建,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血运重建 罪犯血管介入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曲美他嗪改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重建术相关心肌损伤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璠 严广东 +2 位作者 周惠明 梁慧 张根水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551-1556,共6页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重建术相关心肌损伤的改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纳入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重建术相关心肌损伤的改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纳入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前服用曲美他嗪对术后心肌肌钙蛋白(c Tn)I、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RCT,包括1 473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及323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后12~18 h、24~48 h试验组c Tn 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0~6 h、12~18 h、24~48 h试验组CK-MB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CABG术后0~6 h、12~18 h、24~48 h试验组cTnT、CK-MB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服用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重建术相关心肌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曲美他嗪 心肌损伤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单心室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伟丹 陈欣欣 王武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总结单心室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08-09至2016-03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单心室合并TAPVC患儿25例,年龄5天~14岁,体重3.3~49.5kg,心上型TAPVC 22例,心下型TAPVC 1例,混合型TAPVC 2例;合并完全... 目的:总结单心室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08-09至2016-03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单心室合并TAPVC患儿25例,年龄5天~14岁,体重3.3~49.5kg,心上型TAPVC 22例,心下型TAPVC 1例,混合型TAPVC 2例;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7例,三尖瓣闭锁2例,二尖瓣闭锁2例;中度以上房室瓣反流4例,肺动脉闭锁5例,肺静脉梗阻9例。结果:院内早期死亡5例,死亡率20%(5/25),死亡原因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存活20例患儿随访1~65个月,7例再次手术,其中5例完成二期改良Fontan术,1例因重度房室瓣反流行房室瓣置换术,另1例因肺静脉梗阻及重度房室瓣反流行肺静脉狭窄矫治+房室瓣成形术;余13例患儿未再次手术。20例出院患者随访期间3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和神经系统损伤。余存活患儿一般情况好,未发现残余肺静脉梗阻。结论:单心室合并TAPVC常合并右心房异构,心内畸形复杂,手术治疗仍具有较高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解剖纠治术与Fontan术后早中期结果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10
作者 王涛 陈欣欣 +1 位作者 邹明晖 曲江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8-1315,共8页
目的比较接受解剖纠治术和Fontan术的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ongenitally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cTGA)患者的早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1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 目的比较接受解剖纠治术和Fontan术的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ongenitally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cTGA)患者的早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1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治疗53例ccTG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12例,根治术时年龄55.02(3~168)个月。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解剖纠治组(16例)和Fontan组(37例),对两组患儿术后生存率、并发症、免于再干预率等进行比较。另招募18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匹配14名儿童进入Fontan对照组。比较Fontan组和Fontan对照组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结果。结果解剖纠治组早期死亡2例(12.5%),早期再干预3例(18.8%),9例(56.3%)并发心律失常;Fontan组早期死亡1例(2.7%),早期再干预2例,6例(16.2%)并发心律失常。与解剖纠治组相比,Fontan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结果:Fontan组的最大摄氧量占预测值百分比(VO2max%)明显低于Fontan对照组(0.84±0.11 vs.0.99±0.12,P<0.05)。术后随访0.5~126.0个月,失访2例,均为Fontan组;两组中期均无死亡,解剖纠治组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再干预1例,Fontan组无再干预。解剖纠治组术后1年、5年、10年的无移植生存率均为87.5%,Fontan组均为97.3%(P>0.05)。末次随访时48例(100.0%)心功能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在ccTGA的外科治疗中,解剖纠治术或Fontan术的无移植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Fontan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即使患者满足解剖纠治的条件,Fontan术也可纳入考虑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解剖纠治 FONTAN术 心肺运动试验
原文传递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粗大体肺侧支外科治疗104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邹明晖 曹凡 +5 位作者 马力 夏园生 杨盛春 陈伟丹 李文雷 陈欣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优化的肺血管单源化策略治疗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粗大体肺侧支患儿的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 目的探讨采用优化的肺血管单源化策略治疗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粗大体肺侧支患儿的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粗大体肺侧支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记录及随访结果。男55例,女49例,年龄[M(IQR)]33.9(84.0)个月(范围:0.5~209.6个月)。解剖分型:B型89例,C型15例;粗大体肺侧支4.2(3.0)支(范围:1~8支)。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一期手术中,50例接受完全根治术,12例接受部分根治术,32例接受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10例选择了体肺分流。一期完全根治率为48.1%(50/104),术后早期病死率为9.6%(10/104)。二期手术中,14例获得完全根治,4例获得部分根治,无早期死亡。总体根治率为61.5%(64/104)。两期手术间隔时间为19(10)个月(范围:9~48个月)。完全根治术后右心室/左心室收缩峰压比值为0.63±0.16(范围:0.36~1.00)。全组患儿一期手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均为89.4%(95%CI:83.5%~95.3%),完全根治术后随访时间为28(34)个月(范围:1~67个月),1年和5年生存率均为95.2%(95%CI:89.9%~100%)。结论根据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粗大体肺侧支患儿的特点,采用优化的肺血管完全单源化技术,可获得较高的一期完全根治率和5年累积完全根治率,以及满意的右心室/左心室收缩峰压比值和早中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闭锁 室间隔缺损 粗大体肺侧支 单源化 修复
原文传递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早中期效果
12
作者 李凤香 邹明晖 +5 位作者 崔彦芹 马力 张旭 夏树亮 胡春梅 陈欣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98-404,共7页
目的总结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外科治疗的早中期效果。方法收集147例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CAVSD患儿,男85例,女62例;中位手术年龄5个月(1个月~10岁),中位体质量5.5 kg(2.4~20.9 kg)。所有患儿术前通... 目的总结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外科治疗的早中期效果。方法收集147例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CAVSD患儿,男85例,女62例;中位手术年龄5个月(1个月~10岁),中位体质量5.5 kg(2.4~20.9 kg)。所有患儿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CAVSD;术中行房室瓣成形,同期修补合并畸形。按计划门诊随访,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应用SPSS 2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47例CAVSD患儿均实施一期手术矫治。术后早期死亡7例(4.76%),其中肺动脉高压危象3例,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I)3例,术后恶性心律失常1例;余140例痊愈出院。3例因术后房室传导阻滞(AVB),安装永久起搏器。随访1~10年。晚期死亡2例,1例因感染未及时就诊,1例原因不详。再次手术5例,因重度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MI/TI)4例,迟发的AVB 1例。中期随访结果显示重度MI 9例,重度TI 4例。手术年龄<3个月与≥3个月的患儿相比,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出院前重度MI及总死亡比例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随访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与不合并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手术年龄、术后C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随访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例存在1~3 mm的VSD残余分流,随访中26例已闭合,3例残余分流较前缩小。结论改良单片法矫治CAVSD效果良好,手术死亡比例低,再手术率低。但年龄<3个月的患婴死亡比例明显增高,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延长,术后早期出现重度MI比例高。CAVSD术后易出现重度MI、TI,需长期随访,应及时给予处理。合并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除术后监护室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延长外,其他与核型正常患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改良单片法
原文传递
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单心室外科治疗70例10年随访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凡 邹明晖 +5 位作者 马力 夏园生 杨盛春 陈伟丹 黄国栋 陈欣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9-385,共7页
目的评价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单心室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其死亡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的70例接受单心室系列手术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男性53例... 目的评价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单心室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其死亡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的70例接受单心室系列手术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男性53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为13.3个月(范围:6 d至150个月)。单心室系列手术包括第一期姑息手术、第二期双向Glenn术、第三期改良Fontan术。早期死亡定义为术后30 d死亡或未能出院。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死亡预后因素。结果右心房异构62例,左心房异构8例。需要第一期姑息手术18例,第二期Glenn术55例,完成Fontan术27例。累计死亡17例,其中早期死亡10例,晚期死亡7例。1年、5年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95% CI:72%~90%)、74%(95% CI:64%~85%)和74%(95% CI:64%~85%)。第一期姑息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6%(95% CI:33%~79%)和49%(95% CI:26%~7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HR=6.16,95% CI:1.65~22.95,P=0.007)、中度及以上房室瓣关闭不全(HR=3.81,95% CI:1.32~10.94,P=0.013)和需要第一期姑息手术(HR=4.58,95% CI:1.34~15.72,P=0.016)为死亡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单心室的外科治疗效果正在持续改善。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中度及以上房室瓣关闭不全和需要第一期姑息手术,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二尖瓣闭锁不全 三尖瓣闭锁不全
原文传递
基于倾向指数匹配法回顾比较无血体外循环手术后是否输注库存红细胞对患儿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凡 邹明晖 +4 位作者 陈伟丹 黄国栋 周娜 汪传喜 陈欣欣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5期258-262,317,共6页
目的比较无血体外循环(CPB)术后是否输注库存红细胞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短期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行CPB下未输注异体血心脏直视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CPB术后是否输注库存红细胞分为A、B两组。采用倾向性... 目的比较无血体外循环(CPB)术后是否输注库存红细胞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短期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行CPB下未输注异体血心脏直视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CPB术后是否输注库存红细胞分为A、B两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术前资料基线值一般的患者,最终两组各纳入45人。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学监测结果以及其他围术期资料。结果患儿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A组均高于B组,血小板A组均低于B组; A组术后第三天红细胞浓度也显著高于B组;术后第1天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组均高于B组; A组术后CCU停留时间及住院费用也显著高于B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差异。结论无血预充CPB心脏术后不输库存红细胞可以较好地维持血小板数量,对肝功能影响较小,且CCU停留时间短,住院花费低,可安全用于临床,值得推广。临床不合理用血现象仍存在,需更新观念,加强围术期各部门合作,减少不合理用血,以达到节约用血,保护患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小儿 输血
下载PDF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急诊/亚急诊介入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树亮 张丽 +6 位作者 黄萍 汪周平 李伟 谢小斐 于明华 童敏 黄晓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急诊/亚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4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2例婴幼儿PDA急诊/亚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近期、中期随访结果,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总结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急诊/亚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4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2例婴幼儿PDA急诊/亚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近期、中期随访结果,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术前均确诊支气管肺炎,10例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经内科规范治疗肺部体征无明显好转。结果成功植入封堵器12例(100%)。术后3d复查超声心动图:无残余分流,左心室舒张末内径[(31.3±5.4)mm]、左心房内径[(18.2±3.4)mm]、左心室射血分数[(56.8±8.7)%]、肺动脉收缩压及二尖瓣返流均较术前缩小或减轻(P均〈0.05),主动脉收缩压较术前增加(P〈0.01)。随访10例(83%),均无残余分流。术后0.5年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后3d明显改善(P〈0.05),二尖瓣返流较术前减轻(P〈0.05),主动脉瓣返流及三尖瓣返流无明显变化(P〉0.05)。3例患儿术后出现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加快,术后2例降主动脉血流速度1.9m/s、2.4m/s,随访23~28个月左肺动脉血流及降主动脉血流速度〈2.3m/s,压差均〈2.9kPa,不需干预治疗。结论婴幼儿PDA急诊/亚急诊介入治疗的近期.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但左肺血流速度及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者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急诊/亚急诊 婴幼儿
原文传递
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脏畸形79例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湘 韦慧锦 +3 位作者 马力 邹明晖 陈伟丹 陈欣欣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6-1471,共6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脏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9日—2017年9月7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脏畸形7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27例,中位年龄71 d,中位体重4.3 kg...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脏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9日—2017年9月7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脏畸形7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27例,中位年龄71 d,中位体重4.3 kg。术前合并气管狭窄26例,术前气管插管7例。采取胸骨正中切口入路,以扩大端侧吻合矫治主动脉缩窄,同期处理合并心脏畸形。所有手术由同一组外科医师完成。结果中位深低温停循环时间18(13~28)min,中位主动脉阻断时间62(15~199)min,中位体外循环时间145(71~674)min;中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72(9~960)h,中位ICU滞留时间144(12~1944)h,中位总住院时间24(2~93)d;早期死亡9例,晚期死亡5例;再手术28例,再缩窄10例。主动脉缩窄段压差在术后明显下降;经皮血氧饱和度、C-反应蛋白(CRP)、乳酸和肌酐水平在术后明显上升。与非死亡组相比,死亡组的术前和术后即刻血氧饱和度均较低,而术后即刻脑钠肽(BNP)和CRP均较高。结论胸骨正中单一切口下,以扩大端侧吻合法矫治主动脉缩窄,同期处理合并心脏畸形,取得良好的近中期效果。应加强围术期管理,通过改善氧合、限制BNP和CRP水平,有望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缩窄 复杂心脏畸形 外科手术 疗效
原文传递
Ross-Konno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明晖 马力 +4 位作者 夏园生 杨盛春 陈伟丹 李文雷 陈欣欣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评价Ross-Konno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共12例患儿因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4例,接受手术时中位年龄4岁(11个月~12岁)。Ross-Konno手术11例,单纯... 目的评价Ross-Konno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共12例患儿因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4例,接受手术时中位年龄4岁(11个月~12岁)。Ross-Konno手术11例,单纯Ross手术1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狭窄合并关闭不全2例。合并主动脉二瓣化畸形6例,瓣下流出道显著狭窄4例,合并二尖瓣病变4例,合并弓部病变3例。手术采用自体肺动脉带瓣管道移植于主动脉瓣位,同期采用Konno法扩大左室流出道。采用牛颈静脉或带瓣Gore-tex人工血管重建右室流出道,并同期矫治心内合并畸形。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中位随访时间5.5(1~12)个月,1例患儿残余左室流出道中度狭窄,其余患儿无显著左室流出道残余梗阻或复发梗阻,无新主动脉瓣显著反流。1例患儿肺动脉带瓣管道主干中度狭窄,余重建右室流出道血流通畅,无明显瓣膜反流及赘生物形成。结论对于不适合瓣膜成形或置换术的儿童主动脉瓣膜病变,Ross-Konno手术早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S手术 Konno手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下狭窄 早期结果
原文传递
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一期矫治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明晖 马力 +3 位作者 夏园生 杨盛春 陈伟丹 陈欣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7-720,共4页
目的评价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一期矫治Taussig-Bing畸形或大动脉转位(TGA)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2月,26例诊断为TGA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并接受一期动脉调转... 目的评价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一期矫治Taussig-Bing畸形或大动脉转位(TGA)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2月,26例诊断为TGA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并接受一期动脉调转和主动脉弓部重建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和术后近中期结果。结果全组20例Taussig-Bing畸形,6例TGA。主动脉弓部梗阻包括:主动脉缩窄20例,主动脉弓离断6例。接受手术时年龄11~630天,中位值52天;体质量2.1~9.3 kg,中位值3.6 kg。手术早期死亡3例,占11.5%。随访24~103个月,平均(44±23)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1年和5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84%(95%CI:70%~98%)和77%(95%CI:58%~96%)。随访发现,新主动脉瓣轻度反流3例,主动脉瓣上狭窄2例,复发主动脉弓降部再缩窄1例;7例出现右心系统梗阻病变,肺动脉瓣轻中度反流2例。6例行再次手术干预,其中4例因右心系统梗阻再手术。总体1年和5年免于再手术比例分别为:90%(95%CI:78%~99%)和59%(95%CI:32%~86%),免于右心系统再手术比例分别为:94%(95%CI:84%~99%)和66%(95%CI:37%~95%)。无再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一期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治疗TGA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可取得满意的近中期生存率。尽管晚期右心梗阻性病变风险和再干预风险仍较高,我们并不支持初期手术时行跨环补片来扩大右心室流出道。最佳手术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SSIG-BING畸形 主动脉弓部梗阻 右心流出道狭窄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园生 陈伟丹 +4 位作者 马力 杨盛春 邹明晖 李文雷 陈欣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1-723,共3页
目的总结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完成4424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1967例入选,按照是否使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 目的总结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完成4424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1967例入选,按照是否使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分为使用组(A组)和未使用组(B组)。A组1015例,男650例,女365例;年龄1个月~4.7岁,中位年龄6.3个月;体质量3.6~20.0 kg,中位值6.4 kg。B组952例,男570例,女382例;年龄1个月~4.2岁,中位年龄6.1个月;体质量3.4~20.0 kg,中位值6.5 kg。结果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并行清创缝合术者A组3例(0.29%),B组18例(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小儿心脏手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 心脏手术 伤口愈合不良
原文传递
阿霉素诱导低龄大鼠心脏衰竭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思源 陈伟丹 陈欣欣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0-12,16,共4页
目的:研究阿霉素诱导低龄大鼠心脏衰竭模型的方法。方法:4周龄SD雄性大鼠2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周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阿霉素3 mg/kg,连续4周,再观察4周,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心脏功能变化。第8周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行HE... 目的:研究阿霉素诱导低龄大鼠心脏衰竭模型的方法。方法:4周龄SD雄性大鼠2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周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阿霉素3 mg/kg,连续4周,再观察4周,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心脏功能变化。第8周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行HE和Masson染色。结果:每周腹腔注射3 mg/kg阿霉素,连续4周,再观察4周后,低龄大鼠心脏功能出现衰竭,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结论:腹腔注射阿霉素可以成功诱导低龄大鼠心脏衰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脏衰竭 低龄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