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shop—Koop肠吻合肠造口术在难治型先天性小肠闭锁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红 钟微 +8 位作者 孙静 何秋明 王勇 李乐 余家康 王哲 叶志华 唐凯琳 夏慧敏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4-1159,共6页
目的探讨评价Bishop—Koop肠吻合肠造口术治疗难治型先天性小肠闭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应用Bishop—Koop肠吻合肠造口术治疗的25例难治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 目的探讨评价Bishop—Koop肠吻合肠造口术治疗难治型先天性小肠闭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应用Bishop—Koop肠吻合肠造口术治疗的25例难治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13例(52%),女12例(48%),入院时年龄10h至20d,出生体质量为1600~3800(平均2920)g,手术日龄为1~58(平均7)d。患儿闭锁近端肠管和闭锁远端肠管直径之比均〉4,其中高位空肠闭锁11例(44%);闭锁DIb型3例(12%),闭锁Ⅳ型7例(28%);合并复杂型胎粪性腹膜炎14例(56%);再次手术3例(12%)。结果全组均成功完成Bishop—Koop肠吻合肠造口术,中位手术时间3(1.2~4.5)h,中位术中出血量3.5(1~18)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5/25),其中胆汁淤积征3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肠梗阻1例。术后1例患儿因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治疗无效于术后6d死亡,病死率为4%(1/25);1例患儿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其余23例患儿术后首次肠内营养时间中位数为11d,平均11(5~20)d;术后肠外营养使用时间中位数为15d,平均21(5~68)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25(12~81)d。23例患儿已行二期造口关闭术,术后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造口术后出院时3例(13.0%)患儿体质量Z评分正常,20例(87.O%)低于正常范围;随访至造口关闭入院时,19例(82.6%)体质量Z评分正常,4例(17.4%)低于正常范围。23例患儿中9例(39.1%)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出院时3例(13.0%)正常,造口关闭入院时22例(95.7%)恢复正常。结论Bishop—Koop肠吻合肠造口术治疗难治型先天性小肠闭锁安全可行。对患儿营养状况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hop—Koop 肠吻合术 先天性小肠闭锁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广州出生队列研究的理念与实践
2
作者 邱琇 韦冬梅 +2 位作者 林珊珊 夏慧敏 周文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7-752,共6页
出生队列是探讨生命早期因素对子代生命历程健康的重要研究手段和资源,但目前国内缺少长期随访的大规模出生队列。大型普通人群亲子前瞻性队列——广州出生队列(BIGCS)于2012年正式启动,对参与家庭从孕期到子代开展长期纵向观察。本队... 出生队列是探讨生命早期因素对子代生命历程健康的重要研究手段和资源,但目前国内缺少长期随访的大规模出生队列。大型普通人群亲子前瞻性队列——广州出生队列(BIGCS)于2012年正式启动,对参与家庭从孕期到子代开展长期纵向观察。本队列以面对面的随访形式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娩时,以及子代出生后6周、6个月、1岁、2岁、3岁、6岁、8.5岁等多个时点采集数据信息和生物样本,计划对队列儿童随访至18岁。截至2024年6月,广州出生队列入组超过6.0万名孕妇,儿童5.3万人,6岁儿童人数超过2.7万人,累积生物样本超过290万人份。其主要目标是发现影响妇女和儿童健康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作用机理,验证系列不良妊娠结局和儿童期疾病的病因假设,为改善儿童和妇女健康的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对广州出生队列的建设概况、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做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出生队列 妊娠 儿童
下载PDF
超声生理盐水造影对新生儿环状胰腺的定量诊断价值
3
作者 杨博洋 方倩 +1 位作者 郑懿 王红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18-262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在新生儿环状胰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间,于本单位就诊的十二指肠降段梗阻的新生儿56例,均经上消化道超声造影检查。测量超声参数包括十二指肠降段扩张段外径(dilated duodenum diameter,D...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在新生儿环状胰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间,于本单位就诊的十二指肠降段梗阻的新生儿56例,均经上消化道超声造影检查。测量超声参数包括十二指肠降段扩张段外径(dilated duodenum diameter,DDD)、十二指肠降段扩张段肠壁厚度(dilated duodenum thickness,DDT)、十二指肠降段狭窄处外径(stenotic duodenum diameter,SDD)。据术中诊断情况分为环状胰腺组(A组)28例、十二指肠降段闭锁组(B组)3例、十二指肠降段隔膜组(C组)25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的三种超声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行LSD-t检验。如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通过超声参数来诊断环状胰腺的曲线下面积及最佳截点值。结果三组中的DDD分别为(23.2±2.4)、(25±1.0)、(19.4±2.6)mm,三组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406,P<0.001),两两比较显示A组、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P<0.05;t=3.793,P<0.05);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2,P>0.05)。三组DDT分别为(3.0±0.6)、(3.2±0.4)、(2.4±0.3)mm,三组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87,P<0.001),两两比较显示A组、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5,P<0.05;t=2.778,P<0.05),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6,P>0.05);三组中的SDD分别为(1.9±0.3)、(3.6±0.8)、(5.5±0.7)mm,三组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556,P<0.001),两两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21,P<0.05;t=6.142,P<0.05;t=25.828,P<0.05)。采用SDD≤2.3 mm来诊断环状胰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100%、100%、96.6%,曲线下面积为0.999。结论SDD可用于诊断新生儿环状胰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环状胰腺 超声检查 十二指肠降段扩张段外径 十二指肠降段扩张段肠壁厚度 十二指肠降段狭窄处外径
下载PDF
APRI在评估婴儿胆道闭锁肝脏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坎坎 陈峥嵘 +8 位作者 彭小芳 付捷 何丽娟 温哲 庞舒尹 王会 杨丽媛 辜少玲 刘海英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APRI)与胆道闭锁(BA)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估其在肝脏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实验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确诊BA...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APRI)与胆道闭锁(BA)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估其在肝脏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实验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确诊BA患儿97例,分别进行胆道探查术前一周内的血清AST、PLT检查以及APRI与肝组织Metavir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绘制患儿AST、PLT以及APRI的ROC曲线。结果 BA患儿血清AST水平、PLT计数与肝脏纤维化分级分别呈弱正相关和负相关(r分别为0.367、-0.403,P值均<0.001),而APRI则与患儿肝脏纤维化分级相关(r=0.541,P<0.001),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增加而升高。 APRI诊断无或轻度纤维化与中重度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最优截断值为0.75,敏感度为77.9%,特异度为62.1%;APRI诊断非肝硬化与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最优截断值为1.77,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9.4%。 APRI诊断无或轻度纤维化、中重度纤维化与肝硬化的准确性分别为73.2%(71/97)、64.9%(63/97)、87.6%(85/97)。结论 APRI可应用于临床评估BA患儿肝脏纤维化严重程度。(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337-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肝硬化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血小板计数 比值比
原文传递
4例胸腹联体婴儿术前评估策略及手术时机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颜斌 余家康 +3 位作者 钟微 何秋明 王哲 李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04-309,314,共7页
目的总结胸腹联体婴的治疗经验,探讨联体婴儿的术前评估要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09—2016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4例胸腹联体婴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评估策略,并发畸形对手术时机的影响,手术分离技巧以及胸腹联体婴儿诊... 目的总结胸腹联体婴的治疗经验,探讨联体婴儿的术前评估要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09—2016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4例胸腹联体婴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评估策略,并发畸形对手术时机的影响,手术分离技巧以及胸腹联体婴儿诊治流程。结果联体婴儿男童2例,女童2例,入院后均接受全面评估,4例均诊断为胸腹联体畸形。4例联体儿体桥内均可见肝脏相连,但有各自独立肝门、胆管及胆囊;胃肠道系统、泌尿系统完全独立无异常;均合并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1例因共用单个四腔心脏,放弃治疗后死亡;其余3例因循环不稳定导致肺炎,符合提前行分离手术指征,经多学科会诊后制定治疗方案;应用带蒂皮瓣转移联合补片方法修补体桥分离后的腹壁缺损,手术平均年龄为(35±6)d。成功分离6名个体,4名患儿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1名患儿于分离术后25d行心脏畸形矫治术,平均住院时间(79±9)d。随访6个月至9年,1名于出院后半年因心脏畸形并发症死亡,其余5名患儿存活。结论通过对胸腹联体婴进行全面评估,多学科协作,严格掌握手术提前和急诊手术指征,制定精细体桥分离方案和序贯治疗并发畸形,可提高胸腹联体婴双胎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 联体/外科学 心脏缺损 先天性/诊断
下载PDF
Ⅰ型食管闭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关茜思 余家康 +4 位作者 钟微 李乐 王勇 何秋明 李瑞琼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60-863,共4页
目的 分析Ⅰ型食管闭锁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长期生活质量,以探讨其最佳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22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6例患儿家属放弃手术治疗,其余16例接受手术治疗... 目的 分析Ⅰ型食管闭锁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长期生活质量,以探讨其最佳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22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6例患儿家属放弃手术治疗,其余16例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食管造影所判断的两盲端距离选择手术方式.2例于出生后即行一期近、远端食管端端吻合术;14例出生后行颈部食管造瘘和胃造瘘,其中8例完成二期胃管(胃)代食管吻合术,另有6例尚在等待二期手术.对上述行根治手术的10例患儿进行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营养状况及神经发育情况评估.结果 10例根治手术患儿术后近期并发症:胸腔积液1例,吻合口瘘4例,倾倒综合征1例,吻合口狭窄1例;远期并发症:食管狭窄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3例.术后随访2~62月,其中2例于随访2年后失访.按年龄别体质量,8例获随访的患儿中2例营养情况正常,5例存在轻度营养不良,1例存在中度营养不良;神经发育进程明显迟于正常儿童.结论 根据食管两侧盲端的距离来选择Ⅰ型食管闭锁的合理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食管闭锁 胃管(胃)代食管吻合术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钟帷韬 林土连 +6 位作者 陈家乐 何秋明 田妍 马祖谊 邹鹏建 何娟 钟微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Bell分期Ⅱ期及以上的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Bell分期Ⅱ期及以上的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收集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临床特点、发病时实验室指标,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NEC患儿177例,其中手术组62例(35.0%),保守组115例(6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婴(OR=3.178,95%CI 1.457~6.929,P=0.004)、合并休克(OR=3.434,95%CI 1.112~10.607,P=0.032)、发病前有创呼吸支持时间>7 d(OR=3.663,95%CI 1.098~12.223,P=0.035)及发病时淋巴细胞绝对值小于2.0×10^(9)/L(OR=4.121,95%CI 1.801~9.430,P=0.001)是NEC患儿需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婴、合并休克、发病前使用有创呼吸机时间>7 d及发病时淋巴细胞减少是BellⅡ期及以上NEC患儿需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手术治疗 危险因素 早期监测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期起病的儿童假性肠梗阻10例临床特点分析
8
作者 谢晓丽 何秋明 +3 位作者 钟微 郑懿 侯龙龙 余家康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4年第9期536-540,共5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起病的儿童假性肠梗阻(pediatr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PIPO)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23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收治的新生儿期起病的PIPO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起病的儿童假性肠梗阻(pediatr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PIPO)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23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收治的新生儿期起病的PIPO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起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及预后资料。结果共纳入10例PIPO患儿,男、女各5例,多在生后24 h内出现症状,呕吐(6/10)、腹胀(6/10)最常见,其次为胎粪排出延迟(3/10),腹胀合并发热或休克各1例。所有患儿首诊时腹部X线片均可见广泛肠管扩张,盆腔未见充气肠管影。8例患儿行消化道造影检查,3例诊断上消化道梗阻,3例见小结肠,2例未见异常。2例初步诊断为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余8例初诊时未考虑PIPO。4例合并消化系统外疾病。4例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2例未见异常,1例ACTG2基因变异,1例EP300基因变异。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膀胱造口术,9例行肠造口术及肠组织活检,术中均未发现明确器质性病变,术后病理肠神经节细胞减少7例,肠神经节细胞未见异常2例。10例患儿平均随访至36.9月龄(1.5~82.5月龄),2例因放弃治疗、肠衰竭死亡,8例存活。存活患儿中,6例完全经口喂养,2例仍需部分肠外营养支持;6例营养状况正常,中度、重度营养不良各1例。结论新生儿期起病的PIPO早期表现为呕吐、腹胀,较难与其他肠梗阻类疾病鉴别,肠组织病理检查、消化道造影及基因检测有助于尽早识别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儿童假性肠梗阻 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PIGW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新生儿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缺陷11型1例
9
作者 彭艳芬 黄超 +2 位作者 吴强 程映 吕俊健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4年第9期557-559,共3页
遗传性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缺陷(inherited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deficiencies,IGDs)是一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先天性糖基化疾病。本文报告一例PIGW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IGDs 11型患儿,主要表现为特殊面容、先天性肾积水... 遗传性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缺陷(inherited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deficiencies,IGDs)是一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先天性糖基化疾病。本文报告一例PIGW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IGDs 11型患儿,主要表现为特殊面容、先天性肾积水、脚趾缩短畸形、呼吸节律异常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等,家长放弃治疗后患儿因呼吸衰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W基因 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缺陷 先天性糖基化疾病
原文传递
食管偏离指数对左侧先天性膈疝患儿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夏波 何秋明 +2 位作者 吕俊健 程映 钟微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出生后食管偏离指数对胎儿左侧先天性膈疝(left-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L-CDH)患儿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 2023 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03例产前诊断的L-CDH患儿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出生后食管偏离指数对胎儿左侧先天性膈疝(left-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L-CDH)患儿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 2023 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03例产前诊断的L-CDH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结局分为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21例), 以及是否需要ECMO支持分为ECMO组(25例)和非ECMO组(78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24 h内行胸腹部X射线检查, 同时计算食管偏离指数和心脏偏离指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组间患儿一般情况及生后影像学特征差异,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出生后影像学指标对L-CDH存活及生后ECMO支持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患儿食管偏离指数及心脏偏离指数均低于死亡组[(10.5±5.3)%与(18.0±4.5)%, t=-5.47;(37.7±7.1)%与(42.8±8.2)%, t=-2.62;P值均<0.05]。ECMO组患儿食管偏离指数及心脏偏离指数均高于非ECMO组[(18.0±4.3)%与(10.1±5.2)%, t=6.34;(42.4±7.9)%与(37.6±7.1)%, t=2.63;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 食管偏离指数和心脏偏离指数预测需要ECMO支持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95%CI:0.805~0.953)和0.712(95%CI:0.570~0.854), 界值分别为11.7%和41.7%;预测患儿存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95%CI:0.761~0.947)和0.735(95%CI:0.582~0.887), 界值分别为15.8%和41.7%。结论出生后食管偏离指数对胎儿L-CDH需要ECMO支持及存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 产前诊断 食管 预测 体外膜肺氧合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