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成熟肽基因序列的克隆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洋 陶爱林 +2 位作者 欧阳顺林 张建国 伍秋容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共4页
目的 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肠毒素A(SEA)基因并对其进行抗原性分析,为后续抗原性弱化及安全性免疫毒素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以金葡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SEA编码基因特异区段为引物,采用Touchdown PCR克隆SEA成熟肽编码基因,经菌... 目的 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肠毒素A(SEA)基因并对其进行抗原性分析,为后续抗原性弱化及安全性免疫毒素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以金葡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SEA编码基因特异区段为引物,采用Touchdown PCR克隆SEA成熟肽编码基因,经菌落PCR筛选出阳性克隆后再进行DNA测序及BL2SEQ比对分析,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所得基因编码蛋白各区段的抗原性进行分析.结果PCR产物克隆后,菌落PCR挑选得到阳性克隆,DNA测序后进行的BL2SEQ比对显示,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之间一致性达100%.SEA成熟肽各区段上的抗原性均值较高,同时,有几个突出高值点分布在不同的区段上.结论 应用特定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从理论上确定了SEA成熟肽的高抗原性位点,为后续弱化SEA的抗原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肠毒素类 基因克隆 抗原性变异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免疫毒素片段的抗原性评估及三级结构模拟
2
作者 冯木林 陶爱林 +3 位作者 邹泽红 刘绮明 伍秋容 赖荷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克隆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及分析不同克隆序列中不同性质氨基酸对抗原性及三级结构的贡献。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PEA编码基因特异区段为引物,采用Touchdown PCR克隆PEA编码基因。阳性克隆经菌落PCR鉴... 目的克隆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及分析不同克隆序列中不同性质氨基酸对抗原性及三级结构的贡献。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PEA编码基因特异区段为引物,采用Touchdown PCR克隆PEA编码基因。阳性克隆经菌落PCR鉴定后进行DNA测序及Clustal X(1.83)比对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BIMAS及SWISS—Model对所得基因编码蛋白进行抗原性评估及三级结构模拟。人为置换关键部位的氨基酸残基,考察不同性质氨基酸对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从铜绿假单胞菌DNA中获得3个克隆。抗原性分析及三级结构模拟结果显示,3个克隆与公开发表的序列之间存在少数氨基酸的差异;个别区段上氨基酸的改变可引起相应位点抗原性的改变,但仅有个别位点的改变对空间结构产生影响。结论基于抗原性评估及三级结构分析,获得了不同性质氨基酸对抗原性及三级结构的贡献等信息,为PEA编码基因用于弱化抗原性靶向性毒素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 基因克隆 三级结构 抗原性 氨基酸置换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绿脓杆菌外毒素A常用肽编码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绮明 冯木林 陶爱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对绿脓杆菌外毒素A(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A,PEA)的常用肽编码基因进行克隆,为后续的基因改良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以绿脓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PEA编码基因特异区段为引物,克隆绿脓杆菌外毒素A常用肽编码基因,经菌落PCR... 目的对绿脓杆菌外毒素A(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A,PEA)的常用肽编码基因进行克隆,为后续的基因改良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以绿脓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PEA编码基因特异区段为引物,克隆绿脓杆菌外毒素A常用肽编码基因,经菌落PCR筛选出阳性克隆后再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PCR产物克隆后,菌落PCR挑选得到了3个有意义的阳性克隆,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之间一致性达99%。结论成功获得3个阳性克隆;选择适当的退火温度,采用Touchdown PCR,能保证顺利扩增出目的基因及保证扩增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外毒素A 基因克隆 PEA编码 阳性克隆
下载PDF
豚鼠老化模型听反应阈检测及基因多态性标记分析
4
作者 毛敏 张建国 +8 位作者 陶爱林 严小玲 欧阳顺林 袁旭平 丘理子 谢洋 邹泽红 卢洁贞 李青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0-834,共5页
目的建立D-半乳糖致豚鼠老化模型,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检测与听力损失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寻求老年性聋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51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模型实验组)21只... 目的建立D-半乳糖致豚鼠老化模型,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检测与听力损失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寻求老年性聋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51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模型实验组)21只,5%D.半乳糖腹腔注射(200mg·b-1·d-1),共6周;B组(模型对照组)15只,仅给予生理盐水注射。A、B两组注射前后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将两组豚鼠置于噪声环境中7d,每天噪声暴露8h,结束后再次检测ABR阈值。C组(空白对照组)15只,不加任何处理,仅予以同步检测ABR阈值。用比色法检测三组肝和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eicdiMdehyde,MDA)含量。提取三组豚鼠内耳组织DNA,应用AFLP技术筛选差异位点。结果注射后A组豚鼠ABR阈值较B组提高,但两组阈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05),噪声暴露后,A组ABR阈值(峰等效声压级)平均提高(22.97±10.56)dB,B组提高(14.16±7.36)dB,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江2.78,P〈0.05)。A组肝和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低于B组,MDA含量则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FLP分析发现有与耳聋一致的多态性标记。结论D-半乳糖可以诱导豚鼠衰老,此模型豚鼠听反应阈虽无明显提高,但对噪声的敏感性增加,AFLP检测到的差异位点可能与其对噪声敏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模型 动物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多态性 扩增性片段长度
原文传递
成人感音神经性聋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与纯音听阈值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明坤 张建国 欧阳顺林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41-543,546,共4页
目的:测定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和纯音听阈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3例(65耳),行ASSR阈值纯音听测试。结果:ASSR、纯音听阈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听阈有显著相关性,0.... 目的:测定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和纯音听阈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3例(65耳),行ASSR阈值纯音听测试。结果:ASSR、纯音听阈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听阈有显著相关性,0.5、1.0、2.0、4.0kHz频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0.772、0.743、0.756。ASSR阈值较行为阈值高,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间差值多在3.0~10.0dB HL之间。在0.5、1.0、2.0、4.0kHz频区间分剐为:4.77、8.83、6.49、3.67dB HL,随频率增高,两者的差异有缩小趋势。结论: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测试ASSR阈值可推断出被检查者纯音听阈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阈 测听法 诱发反应 成人
下载PDF
变应性疾病与IL-4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清泉 张建国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79-83,共5页
变应性疾病的发生与许多细胞因子有关,以血清中IgEI、L-4I、L-5水平显著升高为特点。发作时细胞因子的产生及炎性介质的参与均与机体异常的免疫调节有关,即存在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调,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促进IgE的合成与分泌,并增加炎性... 变应性疾病的发生与许多细胞因子有关,以血清中IgEI、L-4I、L-5水平显著升高为特点。发作时细胞因子的产生及炎性介质的参与均与机体异常的免疫调节有关,即存在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调,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促进IgE的合成与分泌,并增加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活化。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可能是变应性疾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白介素4(IL-4)是最强的IgE调节因子,其生物学功能均通过效应细胞表面IL-4受体介导。鉴于IL-4及其受体(IL-4R)在IL-4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关键地位,IL-4及IL-4R基因被列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候选基因,在它们的基因编码区段存在多个多态性位点,其中某些位点的多态性与变应性疾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疾病 白细胞介素4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