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锁髓内钉顺行和逆行置入治疗肱骨干骨折:18例优劣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尹飚 杨波 +5 位作者 李健 张志 张亮 宋磊 王簕 邱勤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4899-4902,共4页
背景: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因钢板置入而导致的应力遮挡和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符合现代微创骨科的观点,是一种生物学内固定方法。目的:探讨顺行和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ussell-Taylor交锁... 背景: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因钢板置入而导致的应力遮挡和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符合现代微创骨科的观点,是一种生物学内固定方法。目的:探讨顺行和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ussell-Taylor交锁髓内钉治疗18例肱骨骨折,其中顺行置钉10例,逆行置钉8例。术后定期行X射线片检查和肩关节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获得随访14例,顺行置钉8例,逆行置钉6例,随访时间8~15个月。14例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顺行置钉肩关节功能:优5例,良2例,可1例;逆行置钉肩关节功能:优5例,良1例。顺行和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都可用于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具有减少桡神经损伤,减少创伤,固定牢靠等优点,顺行置钉易致肩袖损伤,逆行置钉因需开长槽,易致骨质劈裂,故临床上选择何种方式,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顺行交锁钉 逆行交锁钉 内固定 医学植入体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应用
2
作者 陈运转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3期517-518,共2页
目的总结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效果。方法采用医院患者意见表形式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前后各400人住院过程的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病人的总体满意度为99.89%。结论通过... 目的总结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效果。方法采用医院患者意见表形式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前后各400人住院过程的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病人的总体满意度为99.89%。结论通过此次活动的实践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模式 质量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岑善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9期89-90,共2页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化疗的应用效果,为降低静脉化疗渗漏的发生率,早期发现和干预化疗物渗漏,降低局部反应,我科对290例住院化疗病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为2%,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显著降低渗漏的发生率。
关键词 静脉化疗 静脉留置针 治疗物质外渗 护理
下载PDF
妊娠合并水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7期104-104,共1页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好发于冬春两季[1]。人是惟一传染源。多见于小儿,偶见于成人,6个月以下的婴儿少见,但新生儿也可发病。妊娠合并水痘少有报道。
关键词 妊娠 水痘 护理体会
下载PDF
谈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聂少薇 周丹燕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0期2895-2895,共1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培养和提高护士职业自我效能。方法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阐述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激发护士积极学习的动机.发挥其工作的潜能。结果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结论培...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培养和提高护士职业自我效能。方法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阐述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激发护士积极学习的动机.发挥其工作的潜能。结果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结论培养和提高护士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增强护士的自信和个人成就感,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理论 护理管理 护士
下载PDF
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丹燕 《医学信息》 2011年第7期1991-1991,共1页
目的探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方法试验组650例病人使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对照组650例病人使用普通输液器。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1例,发热反应6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5例,发热反应12例,输... 目的探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方法试验组650例病人使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对照组650例病人使用普通输液器。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1例,发热反应6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5例,发热反应12例,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8%。结论使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 心血管内科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