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心脏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1
1
作者 蔡泽坤 徐琳 +4 位作者 马骏 邱健 李国英 黄晓民 许业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变化,探讨以社区为主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AMI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愿意参加心脏康复,将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 目的: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变化,探讨以社区为主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AMI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愿意参加心脏康复,将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分为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康复组参与12周的心脏康复程序,进行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在研究开始前、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检查,获得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纵向、径向、周向及面积应变值(LS、RS、CS、AS)。结果:经过12周的康复程序后,康复组的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根据左室心肌节段分区法,两组间左前降支供血区域各有150节段,左回旋支供血区域各有125节段,右冠脉供血区域各有125节段。经过12周的康复程序后,康复组不同冠脉供血区域的LS、RS、CS、AS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经PCI术后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冠心病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收缩功能
下载PDF
吸烟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危险因子 被引量:101
2
作者 向定成 Franz Xaver Kleber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上具有心绞痛样胸痛发作但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胸痛的病因 ,并甄别与冠状动脉痉挛相关的临床危险因子。方法 对 2 75例临床上具有心绞痛发作但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乙酰胆碱试验 ,以冠状动脉狭窄... 目的 探讨临床上具有心绞痛样胸痛发作但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胸痛的病因 ,并甄别与冠状动脉痉挛相关的临床危险因子。方法 对 2 75例临床上具有心绞痛发作但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乙酰胆碱试验 ,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到 90 %以上伴胸痛发作和 /或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为冠状动脉痉挛的诊断标准。Logistic回归强迫引入法分析冠状动脉痉挛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代谢紊乱和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结果的关系 ,并根据乙酰胆碱试验结果分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和舒张末期压力。结果  2 71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中乙酰胆碱试验的阳性率为 38%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吸烟和高脂血症分别使冠状动脉痉挛的优势比 (OR)值增加 4 2倍和 2 3倍 ,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痉挛呈显著负相关 ,冠状动脉痉挛对左室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冠状动脉痉挛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患者的重要病因之一 ,吸烟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高脂血症 冠状动脉痉挛 危险因子 乙酰胆碱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建立规范化胸痛中心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8
3
作者 向定成 段天兵 +5 位作者 秦伟毅 罗望胜 张金霞 易绍东 阮云军 肖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院前传输12导联心电图作为院前诊断STEMI的技术手段建立规范化胸痛中心,使... 目的探讨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院前传输12导联心电图作为院前诊断STEMI的技术手段建立规范化胸痛中心,使PPCI患者实现绕行急诊室方案直达导管室。以胸痛中心建立前1年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作为A组(93例),胸痛中心建立后1年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作为B组(149例),比较两组的D—to-B时间、住院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校正的人均住院费用。结果B组年平均D—to—B时间显著短于A组[(72-i-23)min比(127±79)min,P〈0.01];最短月平均D—to-B时间亦显著短于A组[(56±11)min比(73±14)min,P〈0.01];年D—to—B时间达标率A组和B组分别为62.4%(58/93)和91.9%(137/149)(P〈0.05);住院病死率A组和B组分别为6.5%(6/93)和3.4%(5/149)(P〉0.05);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24.7%(23/93)和14.1%(21/149)(P〈0.05);住院时间A组和B组分别为(8.98±4.89)d和(7.79±5.43)d(P〉0.05);B组校正的人均住院费用比A组低9.4%(P〈0.05)。结论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可以显著缩短STEMI患者PPCI的D—to—B时间、改善预后并节省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医师诊疗模式
原文传递
胸痛中心认证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0
4
作者 易绍东 霍勇 +1 位作者 向定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胸...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以全国已通过认证的前8批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平均每月PPCI例数、平均入门至球囊扩张(door-to-ballon,D2B)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比较通过认证前的6个月以及认证后的12个月的变化趋势。结果共68家通过认证的医院纳入本研究。在通过认证后,平均每月D2B时间为(79.9±23.9)分钟,明显短于认证前[(95.1±33.2)分钟](P<0.05);平均每月院前心电图远程传输比率为47.4%,平均每月经120接诊及网络医院转入的患者绕行急诊和冠心病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CCU)直达导管室的比率为34.6%,均显著高于认证前(38.4%,25.6%)(P<0.05);首次医疗接触至完成首份心电图的时间认证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均达到了认证标准;通过认证后平均每月收治的PPCI患者例数与认证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有增加的趋势。结论胸痛中心认证所推动的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显著提高了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效率,缩短了救治时间,使更多的STEMI患者能够在指南推荐的时间内完成医疗接触后的早期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认证 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建立胸痛中心对不同来院方式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门-球囊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0
5
作者 易绍东 向定成 +3 位作者 段天兵 秦伟毅 彭雄 张金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9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对不同来院方式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门-球囊(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根据来院方式不同将CPC成立前、后接受PPCI的STEMI患者分别分为自行来院组[A1组(52例)和A...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对不同来院方式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门-球囊(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根据来院方式不同将CPC成立前、后接受PPCI的STEMI患者分别分为自行来院组[A1组(52例)和A2组(65例)]、呼叫"120"组[B1组(31例)和B2组(92例)]、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医院转诊组[C1组(23例)和C2组(552例)],比较同一来院方式的两组间D-to-B时间和D-to-B达标率的变化,分析延迟原因。结果 A1、A2组平均D-to-B时间分别是(123±78)min和(140±123)min,达标率分别为44.2%和46.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平均D-to-B时间显著短于B1组[(89±66)min比(155±115)min,P<0.05],而达标率显著高于B1组(69.6%比32.3%,P<0.05);C2组平均D-to-B时间显著短于C1组[(77±43)min比(337±662)min,P<0.05],达标率显著高于C1组(75.7%比21.7%,P<0.05)。自行来院组的主要延迟原因是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过长,呼叫"120"组和非PCI医院转诊组的主要延迟原因是导管室占台。结论区域协同救治模式CPC显著缩短了呼叫"120"和转诊入院患者的D-to-B时间,但需加强对自行来院途径的院内流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医师诊疗模式 胸痛中心
下载PDF
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实践 被引量:46
6
作者 陈昊 向定成 +3 位作者 周民伟 肖庆 文其武 刘坚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总结胸痛中心5年建设主要做法和体会,分析胸痛中心建设意义、重点及发展趋势,指出在胸痛中心基础上建立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是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胸痛中心 医疗质量 信息技术 心血管病
下载PDF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差异 被引量:34
7
作者 肖华 彭智欣 +2 位作者 林朴卿 洪长江 雷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差异,为更好地平稳降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临床诊断为高血压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A组,高血压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B组,高血压未合并上述疾病者为C组;均给...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差异,为更好地平稳降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临床诊断为高血压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A组,高血压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B组,高血压未合并上述疾病者为C组;均给予动态血压检测,比较3组之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昼夜收缩压均值差异、昼夜舒张压均值差异、白天收缩压-标准差(SD)、夜间收缩压-SD、全天收缩压-SD、白天舒张压-SD、夜间舒张压-SD、全天舒张压-SD、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CV)、夜间收缩压-CV、全天收缩压-CV、白天舒张压-CV、夜间舒张压-CV、全天舒张压-CV、晨峰(6:00~10:00)收缩压-SD、晨峰舒张压-SD、晨峰收缩压-CV、晨峰舒张压-CV。结果收缩压平均水平、SD、CV在3组之间显著性不同,以B组患者为高,A组患者其次,C组患者最低。舒张压平均水平、昼夜均值差异、夜间SD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白天舒张压的变异指标在A、B组患者中明显增高,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晨峰变异指标在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又以B组的指标最高,A组患者最低。结论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和晨峰血压存在差异,对上述患者应更平稳地降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未具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力医院救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时间节点的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龚志华 向定成 +3 位作者 董凤英 段天兵 张金霞 易绍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就诊于未具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医院(非PCI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救治时间节点的影响。方法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网络数据库中调取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之间的数据...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就诊于未具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医院(非PCI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救治时间节点的影响。方法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网络数据库中调取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之间的数据,分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前后非PCI医院在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MC)后早期关键诊疗措施实施的时间变化。结果期间共有1024例STEMI患者直接就诊于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内的非PCI医院,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后,非PCI医院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从基线平均(31±12)min缩短至(9±6)min(P=0.000),10 min内完成首份心电图的患者比例达84.4%;FMC至使用负荷剂量阿司匹林的时间从平均(60±23)min缩短至(20±13)min(P=0.000);对于溶栓患者,FMC至开始溶栓时间从平均(74±28)min缩短至(31±12)min(P=0.000),其中79.0%的患者能在30 min内开始溶栓治疗;对于转运PCI患者,入门至转出时间从平均(125±59)min缩短至(63±39)min(P=0.000),但只有29.7%的患者能在30 min内转运出非PCI医院。结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大大缩短了非PCI医院对STEMI患者的早期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胸痛中心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脑钠肽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慧娣 向定成 +3 位作者 张金霞 段天兵 龙锋 李爱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各个时间点BNP浓度对当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6年7月31日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内科并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的AMI患...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各个时间点BNP浓度对当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6年7月31日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内科并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床边检测术后1 h内、发病12、20、24和48 h静脉血BNP浓度,并记录各时间点的心功能诊断,按照48 h内BNP峰值浓度是否大于400 pg/m L分为BNP峰值升高组(>400 pg/m L)和BNP峰值大致正常组(≤400 pg/m L)。结果本研究共入选70例患者,发病48 h内BNP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趋势,Friedman M检验提示5个时间点的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发病20 h和发病24 h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3,P>0.05),而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达峰时间为发病20~24 h。与BNP峰值大致正常组(n=47)相比,BNP峰值升高组(n=23)的年龄大、体质量指数小、再灌注时间长、前壁心肌梗死比例及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逻辑回归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前壁心肌梗死与BNP峰值浓度升高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提示,术后1 h内的BNP浓度对心力衰竭发生与否无诊断作用(P>0.05),发病12、20、24、48 h的BNP对心衰有诊断价值(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786、0.768和0.863,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56.5、313.7、240.9和285.9 pg/m L。结论 AMI早期BNP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单峰趋势,并于发病20~24 h达到峰值,发病后不同时间点BNP对当时心衰的诊断价值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 脑钠肽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胸痛中心建设对行PPCI术的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院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金霞 张妮 +4 位作者 向定成 龚志华 肖华 段天兵 龙浏成 《中国数字医学》 2015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建设对行直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院内心力衰竭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58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建设对行直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院内心力衰竭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58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STEMI患者,比较胸痛中心成立前后行PPCI术的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院内心力衰竭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后,行PPCI术的STEMI患者门-球(door-toballon,D-to-B)时间显著缩短(P<0.05),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n,FMCto-B)时间及发病到球囊扩张(symptom-to-ballon,S-to-B)时间均呈缩短趋势但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心力衰竭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痛中心成立显著缩短STEMI患者D-to-B时间,但尚未能明显缩短S-to-B和FMC-to-B时间及改善院内近期预后。胸痛中心应以缩短S-to-B时间,改善STEMI患者预后为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 再灌注时间 心力衰竭 胸痛中心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心电图及^(201)Tl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的特征 被引量:28
11
作者 向定成 尹吉林 +5 位作者 何建新 滕爱萍 龚志华 马骏 洪长江 邱建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i001,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和2 0 1 Tl心肌灌注显像双嘧达莫 (潘生丁 )试验的特征及非创伤性检测冠状动脉痉挛的理想方法。方法 以临床上 5 2例具有胸痛、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而接受乙酰胆碱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和2 0 1 Tl心肌灌注显像双嘧达莫 (潘生丁 )试验的特征及非创伤性检测冠状动脉痉挛的理想方法。方法 以临床上 5 2例具有胸痛、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而接受乙酰胆碱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2 0 1 Tl心肌灌注显像双嘧达莫试验 ,探讨其试验结果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关系。结果  5 2例受检者中阳性即冠状动脉痉挛患者 4 2例 ,多以静息性胸闷为主 ,不同于冠状动脉狭窄所引起的劳累性胸痛 ;1 0例阴性患者多以与活动和休息无关的刺痛为主。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 3例。 5 2例患者中 4 8例2 0 1 Tl心肌灌注显像呈反向再分布。单纯反向再分布预测冠状动脉痉挛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1 0 0 %和 4 0 %;而以同时具备静息性胸闷、运动试验阴性和反向再分布 3个特征预测冠状动脉痉挛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98%和 90 %。结论 反向再分布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的特征之一 ;同时具备静息性胸闷、运动试验阴性和反向再分布是预测冠状动脉痉挛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患者 心电图运动试验 心肌灌注显像 胸闷 阴性 胸痛 特征 结论 研究对象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心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5
12
作者 彭娜 向定成 +1 位作者 苏磊 张亚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4-946,共3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心肌损伤与心肌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每组8只。采取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24h后动脉采血及分离左心...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心肌损伤与心肌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每组8只。采取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24h后动脉采血及分离左心室心肌,检测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心肌匀浆上清液中TNF-α、ET-1浓度,并分别观察心肌显微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血清cTnⅠ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心肌出现典型变性及超微结构损伤;心肌TNF-α、ET-1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组血清cTnⅠ与心肌TNF-α、ET-1水平正相关(γ值分别为0.967和0.958,P<0.001)。结论:脓毒症时心肌损伤与心肌TNF-α、ET-1水平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内皮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邓锦清 刘泽 +1 位作者 郭振辉 戴波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老年冠心病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老年冠心病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内径(LVD)、心脏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BNP)含量和6 min步行实验距离。两组均随访12个月,比较再次因CHF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和6 min步行实验距离均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LVD、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含量均降低,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1)。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再次因CHF住院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冠心病CHF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降低再次CHF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康复训练 老年 心脏功能
下载PDF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14
作者 罗望胜 向定成 +3 位作者 张金霞 秦伟毅 彭雄 易绍东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9-673,共5页
目的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STEMI患者采用同时进行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记录,采用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相同导联各波形的时限、振幅及ST... 目的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STEMI患者采用同时进行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记录,采用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相同导联各波形的时限、振幅及ST段偏移程度,用Pearson分析ST段抬高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得STEMI患者的心电图各波形的时限、振幅及ST段偏移程度等参数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的ST抬高幅度高度相关(r=0.912,P=0.000),二者之间的符合率高(Kappa值为0.976),结论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监测系统所记录和传输的心电信号准确、可靠,可用于STEMI的院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远程心电图 实时 远程医疗 远程心电监测 无线 3G 院前诊断 准确性 可靠性
原文传递
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周民伟 向定成 +2 位作者 秦伟毅 向仕平 田燕 《中国数字医学》 2015年第9期5-7,共3页
胸痛中心是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而形成新的医学模式。介绍了胸痛中心的概念,基本理念,胸痛中心的组织构架及流程与管理模式。包括:胸痛中心的职责,诊治优势,教育功能,组织构架,人员配备,仪器设备要求,前期准备,救治规范流... 胸痛中心是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而形成新的医学模式。介绍了胸痛中心的概念,基本理念,胸痛中心的组织构架及流程与管理模式。包括:胸痛中心的职责,诊治优势,教育功能,组织构架,人员配备,仪器设备要求,前期准备,救治规范流程,管理模式。并规范了胸痛中心的建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组织建设 规范管理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多种作用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彭丹丹 邱健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氟伐他汀(来适可80 mg)及瑞舒伐他汀(可定10 mg)治疗后,其血脂、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20例,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A组...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氟伐他汀(来适可80 mg)及瑞舒伐他汀(可定10 mg)治疗后,其血脂、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20例,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服用氟伐他汀,B组服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介入治疗后72 h及随访4周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肌酐(creatinine,C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结果 A组与B组术后72 h与治疗前的LDL-C、Hcy、Cr、e GFR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氟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治疗后,冠心病各组患者的LDL-C、Hcy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LDL-C及Hcy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Cr、e GFR及CK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脂,同时具有抗炎作用,且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要强于氟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肌酐 他汀类药物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胸痛中心与急救体系建设——美、德、中三国认证标准比较 被引量:25
17
作者 向定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现代胸痛中心是以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为核心,建立针对急性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快速救治通道,胸痛中心认证是推动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手段。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已有的3个认证体系,重点从胸痛中心建设与急救... 现代胸痛中心是以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为核心,建立针对急性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快速救治通道,胸痛中心认证是推动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手段。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已有的3个认证体系,重点从胸痛中心建设与急救体系的关系阐述了3个认证标准的异同点以及我国加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认证 急性心肌梗死 医疗急救体系 区域协同救治网络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元 肖华 +2 位作者 张金霞 黄军 向定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68例因AMI合并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68例因AMI合并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好转、死亡两组。对两组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既往冠心病史、入院时心率、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病变血管支数、发病至行IABP术时间、TIMI血流、罪犯血管14项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死亡率为47.06%,所有危险因素中,罪犯血管是影响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其余危险因素均未影响预后(P〉0.05)。罪犯血管组间比较显示,前降支与其他罪犯血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047,95%CI 0.004~0.547,P=0.015)。结论罪犯血管是AMI合并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前降支病变患者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可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左主干、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未能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紊乱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F、hs-CRP、Hcy、Cys C水平及血脂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黎思 郭琰 +2 位作者 赵新元 邹育海 阮云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0期3892-3895,3900,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及血脂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从2016年6月到2018年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及血脂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从2016年6月到2018年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的IMT值将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IMT≥1.3 mm)30例、IMT增厚组(1.0 mm<IMT<1.3 mm)42例、IMT正常组(IMT≤1.0 mm)28例,对比各组血脂指标以及血清SF、hs-CRP、Hcy、Cys C水平,分析IMT与血脂指标及SF、hs-CRP、Hcy、Cys C的相关性,并分析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组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且斑块形成组又高于IMT增厚组(P<0.05)。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组的血清SF、hs-CRP、Hcy及Cys C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且斑块形成组又高于IMT增厚组(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EH患者IMT与SF、hs-CRP、Hcy、Cys C、TC及LDL-C均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F、hs-CRP、Hcy、Cys C均是老年EH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脂指标中TC、LDL-C及血清SF、hs-CRP、Hcy、Cys C水平与老年EH患者颈动脉IMT密切相关,且SF、hs-CRP、Hcy、Cys C是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铁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原文传递
基于血压变异性的评分系统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20
作者 朱威 徐琳 +5 位作者 邱健 马骏 郭琰 招慧 雷洪强 蔡泽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压变异性的评分系统(BPVSS)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6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比较各BPV指标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 目的:探讨基于血压变异性的评分系统(BPVSS)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6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比较各BPV指标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右侧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_L/R)和左/右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_L/R)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按3.9对BPVSS进行量化分组,BPVSS≥3.9为对照组(43例),BPVSS〈3.9为观察组(52例),并分析两组之间IVSd、LVPWd、baPWV、IMT及颈动脉斑块所占比的差异。结果 BPVSS和传统的BPV指标一样与IMT_L/R具有负相关性(r=-0.278/-0.324,P〈0.05);与IVSd、LVPWd、baPWV_L/R具有负相关性(r=-0.241,r=-0.223,r=-0.468/-0.373,P均〈0.05);观察组的IVSd、LVPWd、baPWV_L/R、IMT_L/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307,t=2.516,t=3.250/2.790,t=2.372/3.425,P均〈0.05);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所占比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7.833,P〈0.001。结论 BPVSS能够全面的反映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严重程度,BPV越大,该评分越低,其心脏和血管靶器官损害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评分指标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