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视频网络数码直播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惠民 丁效军 张延武 《医疗设备信息》 2004年第12期15-16,共2页
本文采用MPEG4视频压缩技术 ,对医院各种检查及手术过程的视频进行实时编码压缩 ,实时数码传输 ,然后通过流媒体技术 ,实现了数码视频在医院局域网上的直播或点播。该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医院网络通信带宽瓶颈问题 ,节约存储空间 ,并在... 本文采用MPEG4视频压缩技术 ,对医院各种检查及手术过程的视频进行实时编码压缩 ,实时数码传输 ,然后通过流媒体技术 ,实现了数码视频在医院局域网上的直播或点播。该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医院网络通信带宽瓶颈问题 ,节约存储空间 ,并在实现医学视频数字化综合馆理的基础上 ,大大提高了医院科、教、研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视频 MPEG4 流媒体
下载PDF
连续多帧医学DICOM图像压缩编码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华 张延武 丁效军 《医疗设备信息》 2003年第11期4-7,20,共5页
针对连续多帧的DICOM图像 ,本文借鉴了基于DCT变换的视频压缩编码方法 ,提出了采用先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然后再对误差帧进行小波变换的视频处理的参考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产生的压缩比能够稳定在20以上 ,峰值信噪比都在30db... 针对连续多帧的DICOM图像 ,本文借鉴了基于DCT变换的视频压缩编码方法 ,提出了采用先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然后再对误差帧进行小波变换的视频处理的参考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产生的压缩比能够稳定在20以上 ,峰值信噪比都在30db以上。另外本文采用了改进三步搜索法 ,提高了编码效率。能够很好地满足医疗图像序列压缩和传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运动估计 运动补偿 DICOM图像
下载PDF
医学工程人员的成长之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延武 丁效军 《医疗设备信息》 2001年第4期30-30,41,共2页
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缺陷及一些工程人员的长期错误认识 ,使得部分年轻工程人员的学历与能力不相匹配 ,本文就此问题探讨了在各医院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如何迅速提高年轻工程人员的业务水平 ,帮助年轻的工程人员迅速成长起来 ... 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缺陷及一些工程人员的长期错误认识 ,使得部分年轻工程人员的学历与能力不相匹配 ,本文就此问题探讨了在各医院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如何迅速提高年轻工程人员的业务水平 ,帮助年轻的工程人员迅速成长起来 :一、提高工程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二、帮助工程人员尽快熟悉设备 ;三、分工负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工程 继续教育 医疗仪器 工程人员
下载PDF
医用光学仪器的“三防”技术工作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惠民 《医疗装备》 2001年第8期55-56,共2页
文中介绍了医用光学仪器出现锈、霉和雾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
关键词 光学仪器 清探方法 医疗仪器 设备管理
下载PDF
机房空调设置不当所引起的设备故障
5
作者 郑理华 《医疗设备信息》 2003年第1期57-58,共2页
介绍大型医疗设备机房的空调制冷系统的安装要求和必须注意的细节 ,以及制冷设备设置不当所引起的大型医疗设备(例如MR、CT等)
关键词 机房 制冷设备 大型医疗设备 故障 检修
下载PDF
麦加菲CPX肺功能机几例故障排除
6
作者 陈惠民 《医疗装备》 2001年第11期45-47,共3页
本文从工程技术的角度介绍了美国麦加菲 (MedGraphics)CPX肺功能机拾取和处理信号的整个过程。讨论了有关CO2 、O2
关键词 心肺运动 肺功能机 流量 二氧化碳 氧气 模数转换
下载PDF
浅谈X线管寿命与温度的关系
7
作者 昌盛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1年第7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X线机 医用设备 温度 寿命 X线管
原文传递
利用网络技术将心脏彩超的图像资料传送到PC机上
8
作者 乔旭 靳乐荣 《医疗装备》 2001年第7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彩超 PC超 网络技术
下载PDF
日立U-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维修
9
作者 陈惠民 《医疗装备》 2000年第12期22-22,共1页
文中描述了日立U - 2 0 0 0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信号处理原理 ,着重介绍了波长校正原理 。
关键词 分光光度计 波长校正 掉电保护 故障
下载PDF
微机控制麻醉注射系统的实现
10
作者 陈宇珂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共1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药代动力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将计算机同注射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静脉持续给药方法——应用微机辅助注射泵注射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人工注射的历史,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药代动力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将计算机同注射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静脉持续给药方法——应用微机辅助注射泵注射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人工注射的历史,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发现临床上许多注射泵提供了用于数据通信且符合国际标准的RS—232接口,均可以实现同微机的通信,这样只需要在控制软件中通过设置想要达到的药物浓度或药物剂量即可实现持续的静脉给药,其它的工作则由微机控制注射泵完成,微机根据设置实时计算出输液泵应达到的速率、判断连接是否正常,具体实现对微量注射泵的控制,从而达到精确和实时给药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静脉麻醉与镇静的控制水平,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