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面肌训练疗法治疗32例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成靓 吴永刚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头针面肌训练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配及设置对照、治疗组采用头针针刺配合自主面肌训练及面部针刺的方法。结果:治疗8个疗程后治疗组32例,治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3... 目的:观察头针面肌训练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配及设置对照、治疗组采用头针针刺配合自主面肌训练及面部针刺的方法。结果:治疗8个疗程后治疗组32例,治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30例,治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面肌训练疗法对于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面肌训练 顽固性面瘫
下载PDF
从脾肾相关治疗少弱精子症心得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全 周文彬 +3 位作者 洪志明 曾杨玲 邓灵 陈德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5-367,共3页
从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出发,尤其是对脾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释少弱精子症的发病机理,认为少弱精子症不应一味补肾,当从脾肾论治,辨病与辨症互参,辨证与辨精结合,药治与食疗同用,且就加味聚精食疗方及... 从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出发,尤其是对脾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释少弱精子症的发病机理,认为少弱精子症不应一味补肾,当从脾肾论治,辨病与辨症互参,辨证与辨精结合,药治与食疗同用,且就加味聚精食疗方及益气活精方在不育症中的应用,阐释导师陈德宁教授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脾肾相关 名医经验 陈德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秋水 李健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7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降逆消瘅汤联合西药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54例,疗程8周,治疗前后进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生活质量和肝胃郁热证评分。结果治疗后,中...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降逆消瘅汤联合西药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54例,疗程8周,治疗前后进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生活质量和肝胃郁热证评分。结果治疗后,中西医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后GerdQ和肝胃郁热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SF-36量表生理机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等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疗效确切,优于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生活质量 肝胃郁热证
下载PDF
激素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治疗新思路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春虹 李健 +4 位作者 谢伟昌 郑传彬 舒晓霞 林秋水 黄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2164-2166,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连续性炎症,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呈慢性反复发作的过程[1]。临床上UC表现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2]。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等...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连续性炎症,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呈慢性反复发作的过程[1]。临床上UC表现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2]。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相关,主要是遗传易感者在环境的作用下启动了免疫和非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巨细胞病毒 MAPK信号传导通路 中医药
下载PDF
天竺雾化液联合会厌逐瘀汤化裁治疗血瘀痰凝型声带小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邹练强 刘元献 +1 位作者 邓文娴 翁镌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探讨天竺雾化液雾化吸入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声带小结(血瘀痰凝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声带小结(血瘀痰凝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组给予天竺雾化液雾化吸入... 【目的】探讨天竺雾化液雾化吸入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声带小结(血瘀痰凝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声带小结(血瘀痰凝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组给予天竺雾化液雾化吸入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疗程2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率和疗程结束后1/2、1、3、6个月的复发率,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5.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治疗组声音嘶哑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咽喉干燥不适和咳嗽咯痰症状的改善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疗程结束后1/2、1、3、6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3%、6.6%、11.6%和16.6%,对照组分别为8.3%、13.3%、20.0%和26.6%,组间比较,治疗组各个时间段的复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天竺雾化液雾化吸入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瘀痰凝型声带小结具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纯会厌逐瘀汤口服治疗,且复发率更低,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小结 血瘀痰凝型 会厌逐瘀汤 天竺雾化剂 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骨伤科模拟教学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力平 彭立生 朱春城 《中医教育》 2012年第5期68-70,共3页
骨伤科的操作技能教学目前仍以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效果欠佳。应用教学模型进行模拟教学,是实践技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平台,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然而,骨伤科模拟教学法研究还不够多,模拟教学产品还非常匮... 骨伤科的操作技能教学目前仍以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效果欠佳。应用教学模型进行模拟教学,是实践技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平台,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然而,骨伤科模拟教学法研究还不够多,模拟教学产品还非常匮乏,学校和医院都迫切需要此类现代化的教具以满足和促进骨伤科模拟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科 模拟教学 教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中药天竺雾化剂含漱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元献 刘霞 +3 位作者 李浩 于枫 郑雄彦 黄贞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用中药天竺雾化剂含漱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天竺雾化剂含漱,对照组用氯已定含漱液含漱,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 目的:观察用中药天竺雾化剂含漱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天竺雾化剂含漱,对照组用氯已定含漱液含漱,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及77.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天竺雾化剂含漱法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同时也缩短了溃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竺雾化剂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下载PDF
黄彬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春虹 黄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可达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甚则向全结肠蔓延,并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因尚未十分清楚,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均被认为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可达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甚则向全结肠蔓延,并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因尚未十分清楚,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均被认为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若病情严重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水和电解质紊乱(如脱水、低钾血症)等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彬 “治未病”思想 溃疡性结肠炎 经验
下载PDF
杨玉峰以“和”为指导思想治疗皮肤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一鑫 杨玉峰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3-4,共2页
强调杨玉峰老师临证治疗皮肤病以"和"为指导思想,"医患沟通,调和情志"为基础,"辨清阶段,平和用药"为方法,"扶正安邪,和平共处"为目标,"分清病机,调和阴阳"为原则,并通过临床验案加... 强调杨玉峰老师临证治疗皮肤病以"和"为指导思想,"医患沟通,调和情志"为基础,"辨清阶段,平和用药"为方法,"扶正安邪,和平共处"为目标,"分清病机,调和阴阳"为原则,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具体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银屑病
下载PDF
王孟庸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验案两则
10
作者 张耀庭 王孟庸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07-107,136,共2页
王孟庸教授早年师从近代名医姚正平先生,从事中医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50余年,在继承先师经验基础上,苦心探索,知常达变,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王教授现虽年近八旬,仍精神矍烁,思维敏捷,临证不倦。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现举... 王孟庸教授早年师从近代名医姚正平先生,从事中医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50余年,在继承先师经验基础上,苦心探索,知常达变,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王教授现虽年近八旬,仍精神矍烁,思维敏捷,临证不倦。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现举王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验案二则以示其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王孟庸 糖尿病肾病 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