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皮质骨和松质骨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雪平 陈珺 +8 位作者 卢丽 杨国柱 程晴 高建林 陆幸妍 王晓东 杨莉萍 万超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2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正常对照组(Ctrl);②糖皮质激素组(dexamethasone,Dex)。每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灌胃6周,取左侧胫骨上段(proximal ... 目的探讨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2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正常对照组(Ctrl);②糖皮质激素组(dexamethasone,Dex)。每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灌胃6周,取左侧胫骨上段(proximal tibia metaphyses,PTM)和中段(middle part of tibia shaft,TX)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取左侧股骨(Left Femur,LF)和第5腰椎(the5th Lumbar Vertebra,LV5)进行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Ctrl组大鼠的体重随时间(6周)逐渐增加;而Dex组大鼠的体重增加缓慢,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两组大鼠的体重差异具有显著性。与Ctrl组比,Dex组大鼠软组织中:肝、脾、肾、子宫和胸腺重量显著性减少。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显示:与Ctrl组相比,Dex组大鼠TX段皮质骨的骨量明显降低,骨髓腔增大。动态参数显示:Dex组大鼠的骨内膜面荧光周长百分率、骨形成率明显降低,而骨吸收百分率增加;骨外膜面动态参数无显著性变化,两组大鼠PTM松质骨无论静态参数或动态参数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变化。Dex也没有弱化LF和LV5的力学性能(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结论短期、少量使用Dex(45d,2.5mg·kg-1,twice per week),仅使大鼠皮质骨丢失,由于几何形状的变化,并不改变生物力学的性能。以这种方式使用Dex,不仅不影响松质骨,也不改变大鼠的生物力学性能。此结论提示Dex短期使用对不同部位的骨骼影响不同,先出现皮质骨的变化。因此需要重视对糖皮质激素导致皮质骨变化的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皮质骨 松质骨 形态计量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锌对氟诱导小鼠成釉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莉萍 周雪琼 +3 位作者 贺凌飞 钟炜轲 叶斯阳 余日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4-707,共4页
目的研究锌与氟联合作用对小鼠成釉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釉细胞,分别设立对照组和0.25、0.50、1.00、2.00、4.00 mmol/L氟化钠单独染毒组及5.00、10.00、20.00μmol/L硫酸锌单独染毒组以及0.25、0.50、1.00、2.00、4.0... 目的研究锌与氟联合作用对小鼠成釉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釉细胞,分别设立对照组和0.25、0.50、1.00、2.00、4.00 mmol/L氟化钠单独染毒组及5.00、10.00、20.00μmol/L硫酸锌单独染毒组以及0.25、0.50、1.00、2.00、4.00 mmol/L氟化钠+5.00、10.00、20.00μmol/L硫酸锌联合染毒组。小鼠成釉细胞经硫酸锌预处理24 h后,再与氟化钠联合作用。染毒24 h后收获细胞,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氟化钠单独染毒小鼠成釉细胞的尾长、Olive尾矩、尾DNA%、尾长/头长值均明显升高(P<0.05),而硫酸锌单独染毒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硫酸锌+氟化钠联合作用小鼠成釉细胞的尾长、Olive尾矩、尾DNA%、尾长/头长值低于对照组与相同剂量氟化钠单独染毒组(P<0.05)。与相同剂量氟化钠+10μmol/L硫酸锌联合染毒组比较,5.00和20.00μmol/L硫酸锌+氟化钠联合染毒组Olive尾矩均较高(P<0.05)。结论适量的锌对氟致小鼠成釉细胞DNA损伤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 DNA损伤
原文传递
广州汉族与连南瑶族老年人血脂状况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国柱 杨莉萍 +4 位作者 王晓东 卢丽 陈珺 陆幸妍 李青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24-3226,共3页
目的观察广州汉族老年居民和连南瑶族自治县老年居民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状况,为有目的进行血脂异常的社区卫生服务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期居住在广州市的97例汉族老年居民和连南瑶族自治县的222例... 目的观察广州汉族老年居民和连南瑶族自治县老年居民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状况,为有目的进行血脂异常的社区卫生服务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期居住在广州市的97例汉族老年居民和连南瑶族自治县的222例老年居民进行现状调查,检测不同地区、民族、性别人群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的水平。结果①广州汉族老年居民血脂异常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较男性高TG、高LDL-C的发病率高(P<0.05)。②连南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无性别、民族差异。③与连南汉族女性和连南瑶族女性比较,广州汉族女性高TC、高LDL-C的发病率明显较高(P<0.01、P=0.01)。④与连南汉族男性、连南瑶族男性比较,广州汉族男性高LDL-C的发病率明显较高(P均<0.05)。结论本研究中环境地域、饮食习惯、体力锻炼等因素较种族遗传和性别因素对血脂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血脂异常 种族遗传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碱性磷酸酶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莉萍 杨国柱 +3 位作者 陆幸妍 陈珺 卢丽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2-575,579,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某高校人群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结合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分析两指标的临床预测意义以及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1~2012年广州地区的某高校505例人群的完整体... 目的调查广州某高校人群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结合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分析两指标的临床预测意义以及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1~2012年广州地区的某高校505例人群的完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直接检测法得出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的水平及ALP水平,根据公式计算出non-HDLC,结合AIP指数统计分析不同分组人群血浆non-HDLC水平和ALP水平,探讨non-HDLC对动脉粥样硬化评估的临床预测意义,以及骨代谢指标ALP与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血脂non-HDLC、LDL0C水平60岁以前同年龄层不存在性别差异,血脂水平都在60岁以后出现高值,且存在性别差异;无论对血脂正常人群按TC或TG分层与否,与LDL-C,non-HDLC都呈现出与AIP更稳定更密切的相关性。6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人群中ALP与血脂non-HDLC均呈正相关(r=0.520、0.226,P<0.001、P<0.05),而男性仅60岁以上的ALP值与AIP呈正相关(r=0.717,P<0.001)。结论较以往单凭LDL-C值的判断,血脂non-HDLC值和AIP值的结合判断能提高临床上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血脂与骨指标ALP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碱性磷酸酶 低密度脂蛋白 促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抑制剂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莉萍 陈萌 +2 位作者 彭侠彪 全华斌 何兴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1-3,5,共4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互变异构酶活性抑制剂ISO-1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ISO-1(0.01~100μmol/L)作用于人大肠癌细胞Lovo、SW116和鼠大肠癌细胞CT26,对照组以相应浓度的二甲基亚... 目的研究选择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互变异构酶活性抑制剂ISO-1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ISO-1(0.01~100μmol/L)作用于人大肠癌细胞Lovo、SW116和鼠大肠癌细胞CT26,对照组以相应浓度的二甲基亚砜处理。采用MTT法观察ISO-1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L-多巴色素甲酯测定MIF互变异构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SO-1作用后大肠癌细胞MIF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SO-1作用后大肠癌细胞IL-8mRNA的表达。结果 ISO-1抑制了Lovo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ISO-1同样抑制了SW116(F=800.694,P<0.01)和CT26(F=879.544,P<0.01)细胞的增殖。ISO-1抑制了Lovo和SW116细胞内MIF互变异构酶活性,并且与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性(Lo-vo:r=0.54,P=0.005;SW116:r=0.683,P<0.01);降低了Lovo和SW116细胞IL-8mRNA表达水平(Lovo:0.1541±0.0019vs0.2081±0.0300,P<0.05;SW116:0.1509±0.0170vs0.2354±0.0100,P<0.05)。结论 MIF抑制剂不仅抑制人大肠癌细胞Lovo和SW116的增殖,而且也抑制鼠大肠癌细胞CT26的增殖,其可能机制为MIF抑制剂抑制了MIF的互变异构酶活性并下调IL-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大肠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异构酶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莉萍 李东东 +1 位作者 龚水明 陈少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标本的合适保存条件。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当日及4℃、-20℃保存3 d、6 d血清中IgA、IgG、IgM含量。结果 4℃保存血清3 d,仅IgA含量明显升高(P〈0.05);保存6 d,IgA、IgG含量...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标本的合适保存条件。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当日及4℃、-20℃保存3 d、6 d血清中IgA、IgG、IgM含量。结果 4℃保存血清3 d,仅IgA含量明显升高(P〈0.05);保存6 d,IgA、IgG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0.05)。-20℃保存血清3 d、6 d,IgA、IgG、IgM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20℃保存6 d内血清适用于检测IgA、IgG、I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 生化分析 保存 温度 时间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介导的肿瘤靶向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莉萍 侯敢 黄迪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447-2449,共3页
目的利用先前制备好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介导的肿瘤靶向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融合蛋白,验证uPA对融合蛋白的去封闭效果,并对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hTNF-α标准品为参照,对切除GST标签的融合... 目的利用先前制备好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介导的肿瘤靶向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融合蛋白,验证uPA对融合蛋白的去封闭效果,并对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hTNF-α标准品为参照,对切除GST标签的融合蛋白(即foldon-uPA1-hTNF-α)和经uPA酶切后的去封闭融合蛋白(即rhTNF),用MTT法检测融合蛋白的细胞毒性、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检测融合蛋白对CNE2-Z细胞的作用。结果 uPA对融合蛋白具有去封闭效果,融合蛋白和去封闭融合蛋白能诱导高表达uPA的肿瘤细胞凋亡。结论经过改造的uPA介导的肿瘤靶向性rhTNF-α融合蛋白具有高效低毒和靶向性,为TNF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坏死因子 融合蛋白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