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乡村教师,振兴乡村教育
1
作者 刘哲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0期164-166,共3页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定向师范生培养是乡村教师来源的基本路径。文章以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研究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地方师专院校如何培养卓越的乡村教师,并得出分段联动、精筛优育、高...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定向师范生培养是乡村教师来源的基本路径。文章以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研究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地方师专院校如何培养卓越的乡村教师,并得出分段联动、精筛优育、高校政府学校协作、终身成长等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模式结论,助力乡村教师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 师专院校 广东茂名 定向培养模式 定向师范生 基本路径
下载PDF
诗化风格电影的语言文化特色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少娟 《新闻传播》 2023年第22期48-50,共3页
诗化电影将情景进行融合,着重营造一种经典的诗化意境,形成较为强烈的艺术感染价值。诗化电影通过诗意画面、声音以及镜头呈现作品,着重突出电影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表达出对人性的思考以及人文关怀。影响诗化电影语言创作的主要因素有... 诗化电影将情景进行融合,着重营造一种经典的诗化意境,形成较为强烈的艺术感染价值。诗化电影通过诗意画面、声音以及镜头呈现作品,着重突出电影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表达出对人性的思考以及人文关怀。影响诗化电影语言创作的主要因素有时代背景和外来电影艺术。诗化电影通常将叙事作为基本的艺术形态,展现出诗化电影中的非情节化叙事特征。通过画面的创造以及镜头的运用,融入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展现出诗化电影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风格 电影 语言文化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探究粤西年例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以茂名地区年例为例
3
作者 何纯卫 赵丹 《新传奇》 2023年第29期73-75,共3页
粤西年例是一种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民间风俗,流传于粤西地区,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年例文化反映的是粤西人民天人合一、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年例活动传递着亲朋好友之间的亲情伦理,也表达了粤西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粤西年例是一种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民间风俗,流传于粤西地区,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年例文化反映的是粤西人民天人合一、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年例活动传递着亲朋好友之间的亲情伦理,也表达了粤西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角度出发,挖掘粤西年例的文化价值,并通过对现代年例传承面临挑战的分析,有针对地提出粤西年例文化传承的保护对策,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名 年例文化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李白诗歌传统诗教的实践研究
4
作者 覃素安 《新传奇》 2023年第30期76-78,共3页
诗教是中国传统通过诗教化民众的方法,从孔子的“温柔敦厚,诗教也”到当今叶嘉莹倡导的“诗教润乡土”,中国古典诗词的诗教传统从未中断过。李白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与道德意义,是师专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点... 诗教是中国传统通过诗教化民众的方法,从孔子的“温柔敦厚,诗教也”到当今叶嘉莹倡导的“诗教润乡土”,中国古典诗词的诗教传统从未中断过。李白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与道德意义,是师专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研究李白诗歌传统诗教的实践意义和路径,以期实现诗教效果的最大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歌 传统诗教 实践
下载PDF
基于岗课融通师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5
作者 覃素安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52期82-85,共4页
岗课融通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趋势。“中国古代文学”是师专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岗课疏离削弱了课程教学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岗位制导功能,开发岗课融通教学资源,打造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岗课融通课堂革命;构建岗课融通... 岗课融通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趋势。“中国古代文学”是师专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岗课疏离削弱了课程教学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岗位制导功能,开发岗课融通教学资源,打造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岗课融通课堂革命;构建岗课融通教学评价体系。岗课融通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融通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躺”族网络流行词的词义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6
作者 崔少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1期29-32,共4页
“躺”族网络流行词是由动词语素“躺”和其他语素合成的新词,词形简洁,其共同语义特征是“什么都不做”,但它们的感情色彩各不相同。“躺”族网络流行词是当前社会文化的产物,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特点和大众心理。在无处不在的竞争中,... “躺”族网络流行词是由动词语素“躺”和其他语素合成的新词,词形简洁,其共同语义特征是“什么都不做”,但它们的感情色彩各不相同。“躺”族网络流行词是当前社会文化的产物,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特点和大众心理。在无处不在的竞争中,当人们在面对无法把控的生活时,核心词义为“什么都不做”的“躺”族流行词无疑能够舒缓人们的焦虑情绪,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可以说,“躺”族网络流行词反映了当前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态度。“躺”族网络流行词符合人们类推求简的语用习惯,反映了人们趋新求异、从众模仿的语用心理,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具有较强的表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词 “躺”族词 词义 社会文化心理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师范生“诗教”素养提升的策略与模式
7
作者 林娥 彭海燕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0期236-238,共3页
“诗教”历史悠久,《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者,诗教也。”“诗教”给人以丰富、厚重、多样的生命陶冶,对于师范生健全人格、诗性空间的延伸与拓展,意义深远。“诗教”符合当今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教师采取... “诗教”历史悠久,《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者,诗教也。”“诗教”给人以丰富、厚重、多样的生命陶冶,对于师范生健全人格、诗性空间的延伸与拓展,意义深远。“诗教”符合当今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教师采取“诗教”方式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既培养师生的“诗心”,又提升师生“诗教”素养。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诗教”为师范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加强指导、立足教材、师生共读,“诗教”让教育更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 “双减” 素养 教育
下载PDF
论好心文化的内涵体系及传播路径
8
作者 覃素安 《新传奇》 2023年第18期34-36,共3页
好心文化源自冼夫人文化和潘茂名文化,是茂名地区的特色文化,是粤西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文化的分支之一。好心文化的忠、仁、和精神源于儒家文化,质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远承儒家文化,近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 好心文化源自冼夫人文化和潘茂名文化,是茂名地区的特色文化,是粤西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文化的分支之一。好心文化的忠、仁、和精神源于儒家文化,质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远承儒家文化,近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体系。本文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视角,阐述了好心文化的内涵体系,探索好心文化自上而下、由内至外、知行合一传播效果的传播路径体系,以期为文化育人、文化兴市、文化强国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心文化 内涵体系 传播路径
下载PDF
“无非”一词的语用功能和词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少娟 《汉字文化》 2020年第1期34-36,共3页
"无非"是由"无"和"非"这两个否定词所组成的短语,后来"无"和"非"这两个词逐渐走向凝合,形成为一个固化的副词。"无非"一词的语用功能:表总括范围的强调功能,后来呈现出表... "无非"是由"无"和"非"这两个否定词所组成的短语,后来"无"和"非"这两个词逐渐走向凝合,形成为一个固化的副词。"无非"一词的语用功能:表总括范围的强调功能,后来呈现出表轻量化的主观情感,含有往小里说或是往轻里说的意味,变成了一个语气副词。在现代汉语中,"无非"一词的语义较原本结构的语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在其原结构凝结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引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非” 语用 词汇化
原文传递
岗位需求师专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
10
作者 覃素安 《美化生活》 2023年第23期160-162,共3页
下载PDF
师专院校古代汉语之汉字教学改革——以广东某师专院校语文教育(师范)专业学生为个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飞 《汉字文化》 2021年第24期52-54,共3页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工具课,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古代汉语有两大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一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从时间上来看,离我们...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工具课,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古代汉语有两大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一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从时间上来看,离我们很远,晦涩难懂,学习起来不易理解。师专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不新、教材不当等问题。笔者以师专院校学生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成绩为分析对象(考试的内容是通论汉字和文选《郑伯克段于鄢》解读),探讨如何进行汉字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教学 汉字
原文传递
粤西闽方言鳌头话[u]韵母的特殊来源
12
作者 陈李茂 崔少娟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7-70,共4页
闽方言鳌头话的[u]韵母有特殊的来源。其他方言,如粤方言,甚至包括闽方言里不发[u]单元音的较多字,在鳌头话中韵母都为[u]。此现象在“果、假、遇、蟹、止、效、流、山、宕、梗、通”11个摄均存在,其中“果、假、效、山、宕、梗”摄均... 闽方言鳌头话的[u]韵母有特殊的来源。其他方言,如粤方言,甚至包括闽方言里不发[u]单元音的较多字,在鳌头话中韵母都为[u]。此现象在“果、假、遇、蟹、止、效、流、山、宕、梗、通”11个摄均存在,其中“果、假、效、山、宕、梗”摄均有不少字韵母为单元音[u],颇为特别。立足于田野调查所得第一手材料,指出其多种不同的来源,并指出其中特别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方言 粤西鳌头话 [u]韵母 来源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校园语言文化建设及实践研究
13
作者 崔少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9期163-166,共4页
校园语言文化是展现校园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校园语言文化的育人功能。当前校园语言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师生对校园语言文化的“三全育人”功能认识不够深刻,校园语言用语不规范,高职校园存在语言欺凌行... 校园语言文化是展现校园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校园语言文化的育人功能。当前校园语言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师生对校园语言文化的“三全育人”功能认识不够深刻,校园语言用语不规范,高职校园存在语言欺凌行为,校园语言景观设计缺乏文化特色。“三全育人”视域下校园语言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有:坚持与育人目标同向同行原则,坚持与教育理念相互渗透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原则。提升校园语言文化建设的路径主要有:加强校园思政育人队伍建设,做到全员育人;建立校园语言文化活动育人体系,做到全过程育人;构建校园语言文化环境育人功能,做到全方位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高职校园 语言文化 实践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师专生职业品格教育现状分析及思考——以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
14
作者 覃素安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7-29,共3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对师范生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拥有良好的职业品格,职业品格在师专生职业生涯里的不可或缺。从五个方面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以了解师专院校对学生开展... 师范类专业认证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对师范生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拥有良好的职业品格,职业品格在师专生职业生涯里的不可或缺。从五个方面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以了解师专院校对学生开展职业品格教育的基本状况,进而提出三个有关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师专生 职业品格教育 现状 思考
下载PDF
新时代岭南文化对茂名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影响
15
作者 彭海燕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1年第2期88-90,共3页
岭南文化的核心要素包括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在茂名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在新时代,发挥岭南文化的软实力,打造沿海智慧城市,构建向海经济发展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 岭南文化的核心要素包括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在茂名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在新时代,发挥岭南文化的软实力,打造沿海智慧城市,构建向海经济发展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沿海经济带 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广东高州市村居地名文化探析
16
作者 王定康 《南方论刊》 2021年第4期88-91,共4页
通过对广东高州市451个行政村地名的穷尽性研究,发现这些地名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高州市村居地名以双音节词为主;以偏正式地名最为常见;其通名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色;其命名理据充分反映了高州地域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这... 通过对广东高州市451个行政村地名的穷尽性研究,发现这些地名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高州市村居地名以双音节词为主;以偏正式地名最为常见;其通名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色;其命名理据充分反映了高州地域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高州的地名文化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也有部分地名的命名理据有待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市 村居 地名 语言 文化
下载PDF
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文生态观的现实意义
17
作者 彭海燕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2期38-45,共8页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文章笔触细腻优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结构布局巧妙严谨,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堪称是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文章笔触细腻优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结构布局巧妙严谨,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堪称是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这部著作体现了蒲松龄的人文情怀、眷恋自然万物的生态价值观和对现实社会阴暗面的揭露与批判,这些理念即使在当代社会也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价值观 自然生态 女性观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古诗词吟诵教学改革探究
18
作者 彭静 彭海燕 《汉字文化》 2022年第8期40-42,共3页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但是在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之中逐渐受到了忽视,而随着我国进入了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以后,吟诵又重新被人们所重视,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而从吟诵教学的层面来看,传统的古诗词吟诵教学过于固化,呈现出模式...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但是在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之中逐渐受到了忽视,而随着我国进入了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以后,吟诵又重新被人们所重视,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而从吟诵教学的层面来看,传统的古诗词吟诵教学过于固化,呈现出模式化的形态,古诗词的吟诵如果缺少了灵活性,那么学生自然也无法感受到诗词的意蕴,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自内心地认同吟诵学习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也给古诗词吟诵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古诗词吟诵教学应当要紧随时代的潮流,通过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持续的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吟诵的兴趣,让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平台 古诗词吟诵 教学 改革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中蕴涵的教育思想与文化传承
19
作者 彭海燕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9-101,共3页
《聊斋志异》作为一部经世不朽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小说文本中劝善惩恶的教育性与文学的娱乐性水乳交融,充分反映了蒲松龄丰富的教育思想。将《聊斋志异》中的多种教育思想作为现代社会教育事业传承传统文化的... 《聊斋志异》作为一部经世不朽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小说文本中劝善惩恶的教育性与文学的娱乐性水乳交融,充分反映了蒲松龄丰富的教育思想。将《聊斋志异》中的多种教育思想作为现代社会教育事业传承传统文化的参考依据,根据指导性教育思想实施对应的教育措施,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教育思想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试论汪曾祺作品的喜剧精神
20
作者 何辉兰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32-34,共3页
汪曾祺作为当代作家、散文家和戏剧家,他创作的作品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将生活中的琐事写得有滋有味,极具乐观主义和喜剧精神,能够为读者增添阅读趣味,使其愉悦心情的同时,还能感悟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价值观。从美食类作品、生活类作品... 汪曾祺作为当代作家、散文家和戏剧家,他创作的作品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将生活中的琐事写得有滋有味,极具乐观主义和喜剧精神,能够为读者增添阅读趣味,使其愉悦心情的同时,还能感悟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价值观。从美食类作品、生活类作品、戏曲类作品入手探究汪曾祺作品中的喜剧精神,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汪曾祺及其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作品 喜剧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