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装饰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邱能捷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15期92-93,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与艺术审美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室内软装饰设计对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情感的丰富及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与个性化的室内软装饰设计越来越受到居住者的喜爱。为...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与艺术审美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室内软装饰设计对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情感的丰富及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与个性化的室内软装饰设计越来越受到居住者的喜爱。为此,该文分析软装饰设计的概念、作用以及相关组成元素,阐述室内空间中不同功能区域软装饰要素的应用方式和室内空间软装饰设计原则,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室内空间软装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装饰 室内空间 运用研究
下载PDF
工矿城市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潜力综合评价——以茂名某露天矿区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海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511,共7页
为科学评价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潜力并梳理修复重点和时序,以露天矿废弃地为评价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修复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比率标度打分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借助统计分析方法获得权重值并建立修复潜力评价模型。结合茂名... 为科学评价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潜力并梳理修复重点和时序,以露天矿废弃地为评价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修复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比率标度打分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借助统计分析方法获得权重值并建立修复潜力评价模型。结合茂名油页岩露天矿区的实际情况,以其主要功能区为评价区域,在权重结果基础上,利用专家调查法对各项指标打分,并进行层层线性加权以计算各个功能区的目标层综合得分,进行生态修复潜力次序评估。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潜力评价可为该片区正进行的生态修复厘清重点、优化修复次序给予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废弃地 AHP 生态修复潜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美育教育中的民族音乐鉴赏——以岭南地区传统音乐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黎明辉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92-195,共4页
美育教育在我国一直受到重视,在习近平文艺思想中更是核心部分之一,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它能够激发感情,陶冶情操,让人沉浸其中,充分感受音乐之美,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音乐鉴赏,它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对于音乐之美的... 美育教育在我国一直受到重视,在习近平文艺思想中更是核心部分之一,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它能够激发感情,陶冶情操,让人沉浸其中,充分感受音乐之美,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音乐鉴赏,它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对于音乐之美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因此鉴赏音乐是十分重要的。民族音乐在不断发展中吸取了很多艺术成果,还吸取了不同风格的美好音乐艺术,特别是在音乐的创作手法、感情表达方面更是独具特色。以岭南地区传统音乐为例,对美育教育中民族音乐鉴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教育 鉴赏 民族音乐 岭南地区
原文传递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被引量:8
4
作者 黎明辉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2-124,共3页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路标,因此教育的改革方向应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文章通过剖析当今高校音乐美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高校音乐美育专业出现的不良现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并提出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不同学...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路标,因此教育的改革方向应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文章通过剖析当今高校音乐美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高校音乐美育专业出现的不良现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并提出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规则,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另外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施教者在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深厚的学科素养,这就要求施教者在传道受业的过程中,把学科素质和学科文化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热衷于该门课程的学习,这才是当代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音乐 以人为本 课程改革 因材施教
原文传递
符号学视角下企业文化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表达路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海波 吴家炜 曾海亮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7-131,共5页
旨在探索符号学视角下企业文化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融合策略,以实现文化在空间中的符号学表达。研究以办公空间为设计载体,以企业文化作为重要切入点,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按照信息源收集、符号联想演绎及提取编码、设计主题表达、设计... 旨在探索符号学视角下企业文化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融合策略,以实现文化在空间中的符号学表达。研究以办公空间为设计载体,以企业文化作为重要切入点,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按照信息源收集、符号联想演绎及提取编码、设计主题表达、设计应用等程序构建企业文化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符号学基本表达路径模型,并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将企业文化融于办公空间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相关类型的空间设计提供参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企业文化 办公空间设计 表达模型 设计应用
下载PDF
茂名市区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邱能捷 吴家炜 《广东园林》 2022年第1期70-73,共4页
为了掌握茂名市区彩叶植物的种类、观赏特性和应用现状,对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及单位附属绿地展开详细调查。结果显示:茂名市区绿地彩叶植物共41科61属75种,以桃金娘科、大戟科、天南星科、百合科、桑科和杜英科植物为主。乔木类31种... 为了掌握茂名市区彩叶植物的种类、观赏特性和应用现状,对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及单位附属绿地展开详细调查。结果显示:茂名市区绿地彩叶植物共41科61属75种,以桃金娘科、大戟科、天南星科、百合科、桑科和杜英科植物为主。乔木类31种,灌木类21种,草本类23种,分别占41.33%、28.00%、30.67%,其中新叶有色叶植物19种,老叶有色叶植物18种,斑色叶植物20种,常色叶植物14种,双色叶植物有4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茂名市区要增加常见彩叶植物树种数量,优化应用配置和加强养护管理,加大乡土彩叶植物开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植物 种类 乡土植物开发
下载PDF
基于全民健身视角的城市体育公园的使用后评价(POE)的研究——以茂名市奥林匹克公园为例
7
作者 刘长飞 安静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197-199,共3页
文章针对茂名市奥林匹克公园的使用者的使用评价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运用SD法进行问卷结果的量化,通过实地考察,以建设设施、景观要素、交通特征、公共服务为四个准则层因子,进一步划分了16个评价层因子,构建了城市体育公园的... 文章针对茂名市奥林匹克公园的使用者的使用评价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运用SD法进行问卷结果的量化,通过实地考察,以建设设施、景观要素、交通特征、公共服务为四个准则层因子,进一步划分了16个评价层因子,构建了城市体育公园的使用满意度的评价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得到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得到使用者评价结果,并针对评价数据提出意见。提出了城市体育公园的使用后评价(POE)体系,并对城市体育公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城市体育公园 层次分析法 使用后评价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的城市体育公园的使用者需求研究——以茂名市奥林匹克公园和滨江生态公园为例
8
作者 刘长飞 安静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91-293,共3页
从全民健身需求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使用者进行观察访谈,获取茂名的体育公园使用者关注的指标要素,为分析检验不同的环境要素对体育公园使用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进行问卷的设计。以主题性、便利性、舒适性、可靠性为四个指标要素,进一步... 从全民健身需求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使用者进行观察访谈,获取茂名的体育公园使用者关注的指标要素,为分析检验不同的环境要素对体育公园使用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进行问卷的设计。以主题性、便利性、舒适性、可靠性为四个指标要素,进一步划分了16个指标子要素,构建了城市体育公园的使用满意度的评价模型。运用Kano模型计算得到各个指标要素的分类和排序,并针对统计数据提出相应的设计提升策略,还对城市体育公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城市体育公园 KANO模型 使用需求
下载PDF
公园绿地园林植物配置探析--以茂名市城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邱能捷 吴家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119-121,132,共4页
2020年1-6月,采用实地全面调查法、文献查阅法对茂名市城区6个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物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茂名市城区公园绿地植物物种有234种,隶属于82科178属;以桃金娘科(5属11种)、豆科(10属14种)、桑科(3属15种)和棕榈科(14属18种)4... 2020年1-6月,采用实地全面调查法、文献查阅法对茂名市城区6个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物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茂名市城区公园绿地植物物种有234种,隶属于82科178属;以桃金娘科(5属11种)、豆科(10属14种)、桑科(3属15种)和棕榈科(14属18种)4科为优势科;生活型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水生占比为55.98∶22.22∶2.56∶17.95∶1.28,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之比约为7∶3,观花、观叶植物居多,分别占公园绿地植物物种的33.76%和29.06%。适当增加藤本和水生植物应用,打造立体绿化景观;丰富物种数量与种类,较好地反映南亚热带特色,彰显城市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公园绿地 调查 茂名市
下载PDF
古渔港区域在城市化更新改造中的研究——以茂名博贺古渔港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家炜 邱能捷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在新型城市化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简单、粗放向集约、多元、生态转型,而目前单一粗放型的古渔港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加上古渔港存在着城镇配套建设滞后、文化缺失等问题,古渔港的转型发展问题亟须探索解决。本文在... 在新型城市化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简单、粗放向集约、多元、生态转型,而目前单一粗放型的古渔港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加上古渔港存在着城镇配套建设滞后、文化缺失等问题,古渔港的转型发展问题亟须探索解决。本文在对博贺渔港的概况介绍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博贺渔港在城市化更新改造发展中的新思路,以期为广大渔港的再生提供借鉴和为相关部门制定规划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渔港 城市化 更新改造 博贺渔港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破局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浪萍 黎育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9-82,共4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严峻就业形势遇上突发疫情,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疫情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面临的困境包括被影响的就业岗位、计划、质量、进度、环境与心态。产生当下困境原因有很多,疫情常态化、行业面临破产或转型危机、学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严峻就业形势遇上突发疫情,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疫情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面临的困境包括被影响的就业岗位、计划、质量、进度、环境与心态。产生当下困境原因有很多,疫情常态化、行业面临破产或转型危机、学生慢就业心态、学生能力不够、高校对艺术类学生就业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通过树立“以生为本”的就业服务与理念、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着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与提升、引导“慢就业”进入“多就业”的途径来打开破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艺术大学生 就业 困境
下载PDF
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景区生态旅游规划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睿 周仲伟 张立云 《重庆建筑》 2020年第11期11-13,共3页
该文从基础分析、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及项目开发策略等方面,对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生态景区进行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将大射电景区天文主题公园和核心区天文生态自然景区相结合,使平塘县天文旅游规划一体化... 该文从基础分析、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及项目开发策略等方面,对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生态景区进行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将大射电景区天文主题公园和核心区天文生态自然景区相结合,使平塘县天文旅游规划一体化。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及天文科普生态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FAST望远镜 天文科普 旅游规划
下载PDF
逝于扶贫 留于民心 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婷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29,共2页
阳光活泼、激情洋溢,为了带领家乡父老脱贫,26岁的女硕士毅然踏上扶贫之路,在大山中扎根4年,牺牲在扶贫路上,这便是黄文秀——广西百色市驻乐业百坭村第一书记。日前,以"时代楷模"黄文秀的事迹为蓝本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 阳光活泼、激情洋溢,为了带领家乡父老脱贫,26岁的女硕士毅然踏上扶贫之路,在大山中扎根4年,牺牲在扶贫路上,这便是黄文秀——广西百色市驻乐业百坭村第一书记。日前,以"时代楷模"黄文秀的事迹为蓝本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作为"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首台剧目,艺术家们用精心雕琢的故事、舞台和表演,再现了这位第一书记的感人事迹,令无数观众动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家乡父老 国家大剧院 民族歌剧 舞台艺术 扶贫 广西百色市 第一书记
原文传递
岭南音乐艺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黎明辉 《决策探索》 2021年第6期81-82,共2页
岭南音乐是在民间曲牌、广东音乐、粤剧等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且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的民间音乐,是组成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将岭南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打造地域特色较强的专业课程,以培养理论层次较高的音乐人才,... 岭南音乐是在民间曲牌、广东音乐、粤剧等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且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的民间音乐,是组成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将岭南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打造地域特色较强的专业课程,以培养理论层次较高的音乐人才,促使岭南音乐艺术充分融合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并得以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音乐艺术 音乐教育 运用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设计下乡”服务地方联动机制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城心设计”工作坊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芳 周金星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7期22-24,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通过高校"设计下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运用设计智慧,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文章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城心设计"工作坊为例,探索建立乡村与高校双向设计工作坊,培养乡村设计人才,为乡村提供设计服...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通过高校"设计下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运用设计智慧,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文章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城心设计"工作坊为例,探索建立乡村与高校双向设计工作坊,培养乡村设计人才,为乡村提供设计服务的同时也为高校提供转化科研技术的实践基地;创新多维模式带动乡村经济增长,为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设计下乡"服务地方的联动机制提供实践经验与建设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设计下乡 服务地方 校地协同
下载PDF
粤西音乐类非遗保护数字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安静 刘长飞 《文化产业》 2022年第13期37-39,共3页
数字技术对粤西音乐类非遗的创意呈现,可以让大众的欣赏维度由单一的听觉维度转变为以视觉、触觉为主的多维度。数字技术还可以将音乐和画面有机融合,同时用AR技术将平面画面转为立体效果,增强使用者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 立体效果 AR技术 音乐类非遗 粤西 应用策略研究 有机融合 审美体验 多维度
下载PDF
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立德树人”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17
作者 胡洋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国内16所高校的多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大纲、课件、教学视频,以扎根理论为研究路径,尝试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建构逻辑进行研究。经过多次编码,...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国内16所高校的多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大纲、课件、教学视频,以扎根理论为研究路径,尝试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建构逻辑进行研究。经过多次编码,从原始资料中逐步抽象出22个初始概念,5个范畴,4个主范畴,构建了公共艺术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建构模型。结构模型为学生在“鉴赏美—热爱美—创造美—升华美”的审美行为机制中形成“立知—立情—立行—立德”的“立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审美 公共艺术教学 立德树人 学生
下载PDF
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音乐美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探讨
18
作者 陈彤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0期31-33,共3页
本文基于STEAM教育理念,探讨了音乐美育课程的革新设计与实施策略。分析了当前音乐美育课程在课程设置系统性、教学方法多样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跨学科融合课程、运用多元参与式教学等改革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 本文基于STEAM教育理念,探讨了音乐美育课程的革新设计与实施策略。分析了当前音乐美育课程在课程设置系统性、教学方法多样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跨学科融合课程、运用多元参与式教学等改革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促进音乐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音乐美育 课程设计
下载PDF
茂名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 被引量:3
19
作者 安静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11期91-95,共5页
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等茂名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突出代表根基深厚、声名远播,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保护和传承这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组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茂名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翔实的考证... 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等茂名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突出代表根基深厚、声名远播,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保护和传承这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组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茂名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翔实的考证和梳理。经调研,茂名地区拥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2个,省级5个,市级2个。传承与保护这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茂名地区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名地区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下载PDF
礼仪文化引入高校音乐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探讨——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春媚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67-169,共3页
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新文科”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它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跨领域融合与创新。在高等院校教学中,通识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更好接受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教育,能促使大学生的文化修养... 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新文科”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它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跨领域融合与创新。在高等院校教学中,通识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更好接受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教育,能促使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位得到全面提升。本文深入分析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音乐专业的通识教育与礼仪文化的融合,积极探索推动两者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音乐专业 通识教育 礼仪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