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助管理对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彩英 李大连 杨娟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5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互助管理模式对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精神发育迟滞患者42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互助管理和生活技能训练。比较两组干预效... 目的:探讨互助管理模式对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精神发育迟滞患者42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互助管理和生活技能训练。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社会功能缺陷(SD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及个人整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助管理有助于提高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 流浪患者 互助管理模式
下载PDF
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病耻感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梁祖光 李大连 陈婷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调查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病耻感,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抽样方式收集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234例,首先对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内在病耻感水平,患者病耻感经历,社会支持获得情况及患者... 目的调查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病耻感,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抽样方式收集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234例,首先对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内在病耻感水平,患者病耻感经历,社会支持获得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内在病耻感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内在病耻感各维度均异常,患者病耻感经历各维度均异常,社会支持获得率降低,生活质量较差,学历越高、有正当职业、社会支持度高、生活质量高以及心理压力小为内在病耻感的负性相关因素,疾病病程越长以及住院次数超过2次为内在病耻感的正性相关因素。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强烈,尤其是学历低、无正当职业、疾病病程长、住院次数多者,社会支持获得度低,生活质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病 病耻感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舒眠汤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玮怡 林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舒眠汤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失眠症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8例采用舒眠汤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苯二氮卓类药... 目的观察舒眠汤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失眠症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8例采用舒眠汤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随诊半年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19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38%(53/58),复发率27.59%(16/58);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5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2%(56/59),复发率64.41%(38/5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1,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56,P<0.01)。结论舒眠汤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好,复发率低,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舒眠汤 心理疗法 行为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钟柳莲 麦羡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东省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米氮平片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东省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米氮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解郁清心安神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评分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5.455,P=0.020);治疗3个月后,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降低或提高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9.231,P=0.00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肯定,对患者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人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侯华成 莫海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7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与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联合应用于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失眠症患者(n=92)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刺激组与...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与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联合应用于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失眠症患者(n=92)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刺激组与药物组,其中药物组(n=46)行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刺激组(n=46)在药物组的基础上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睡眠质量评分(PSQI)、心理评分(HAMD)及认知功能。结果刺激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与药物组的7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刺激组的PSQI评分、HAMD-17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抽象概括能力、工作记忆能力、认知转移能力显著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切确,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 慢性失眠症 认知功能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