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木香内生真菌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陶美华 李冬利 +2 位作者 章卫民 谭建文 魏孝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研究白木香内生真菌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Fimetariella rabenhorsti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醇(1)、烟酸(2)、D-... 目的:研究白木香内生真菌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Fimetariella rabenhorsti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醇(1)、烟酸(2)、D-半乳糖醇(3)、2-苯胺基-1,4-萘醌(4)、乙酰苯胺(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Fimetariella属中分离获得,化合物5在天然产物中非常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内生真菌 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novaecaesareae次生代谢产物 被引量:4
2
作者 于鑫 韦霞 +4 位作者 冯婵 范倩 王思玉 章卫民 张翠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70,共8页
对南海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novaecaesareae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经多种柱色谱技术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4-羟基-L-脯-D-苯丙)二肽(1)、环(4-羟基-L-脯-L-苯丙)二肽(2)、环(4... 对南海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novaecaesareae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经多种柱色谱技术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4-羟基-L-脯-D-苯丙)二肽(1)、环(4-羟基-L-脯-L-苯丙)二肽(2)、环(4-羟基-L-脯-D-脯)二肽(3)、环(4-羟基-L-脯-L-亮)二肽(4)、环(L-脯-L苯丙)二肽(5)、环(L-亮-L-脯)二肽(6)、环(D-脯-L-亮)二肽(7)、环(8-羟基-L-脯-D-异亮)二肽(8)、N-(4-氧代戊基)-乙酰胺(9)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化合物1-9为叶立德类化合物,且1、3和7含有自然界中不常见的D构型氨基酸。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Streptomyces novaecaesareae中分离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MYCES novaecaesareae 叶立德类化合物 D构型氨基酸
下载PDF
毒死蜱和乐果对华南地区家蚕品种“9·芙”的毒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梅承芳 张宝兰 +4 位作者 梁燕珍 张宏涛 曾国驱 许玫英 孙国萍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5-688,共4页
"9·芙"(Bombyx mori L.9·Fu)作为华南地区饲养的主要家蚕种,考察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和乐果对于"9·芙"蚕的毒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学意义。根据环保部《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 "9·芙"(Bombyx mori L.9·Fu)作为华南地区饲养的主要家蚕种,考察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和乐果对于"9·芙"蚕的毒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学意义。根据环保部《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要求,首次采用浸叶法评价了w=97%毒死蜱和w=80.7%乐果对华南地区家蚕种"9·芙"(二龄起蚕)的急性毒性效应,根据其毒性范围进行分级,并系统观察了2种杀虫剂处理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采用浸叶法测得的毒死蜱和乐果对"9·芙"蚕的96 h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0 mg.L-1和>400 mg.L-1,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毒死蜱和乐果对"9·芙"蚕分属高毒和低毒药剂。"9·芙"蚕对毒死蜱和乐果的敏感性与其他研究中不同地区蚕种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对2种杀虫剂的急性中毒症状具有一定的共性,为典型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蚕因毒死蜱中毒后的症状表现得更为迅速。由此可见,"9·芙"蚕可作为我国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中的供试蚕种;毒死蜱属于高毒农药,对于"9·芙"蚕可能存在高风险性,在实际施用中需严格控制施药方式和施药时期;乐果虽属低毒农药,但依然可引起"9·芙"蚕出现中毒效应,在实际施用中也需谨慎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芙”蚕 毒死蜱 乐果 浸叶法 毒性评价
下载PDF
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clerotiorum FS50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陶美华 李乐军 +2 位作者 陈玉婵 霍光华 章卫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3-1596,共4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从海洋真菌菌核青霉Penicillium sclerotiorum FS50中分离纯化了9个化学成分,通过化合物波谱学数据及理化性质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penicilazaphilone B(1)、sclerotioramin...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从海洋真菌菌核青霉Penicillium sclerotiorum FS50中分离纯化了9个化学成分,通过化合物波谱学数据及理化性质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penicilazaphilone B(1)、sclerotioramine(2)、紫檀醇(3)、亚油酸甘油酯(4)、(3β,5α,6β,22E)-6-methoxyergosta-7,22-diene-3,5-diol(5)、啤酒甾醇(6)、对羟基苯乙酮(7)、酪醇(8)、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9)。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青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6、8、9为首次从菌核青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菌核青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