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直肠癌术前放疗造成手术切缘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
29
1
作者
钟清华
吴培煌
+7 位作者
秦启元
邝颖仪
马腾辉
王怀明
朱亚西
陈代词
汪建平
王磊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7-514,共8页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新辅助放疗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入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FOWARC研究的病例,均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新辅助放疗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入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FOWARC研究的病例,均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保肛手术、术前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直肠炎、手术切缘标本完整的23例患者作为直肠炎组;以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标本切缘长度进行匹配,在同期接受新辅助放化疗但无放射性直肠炎者及接受新辅助化疗者中各选择23例患者,作为无直肠炎组和化疗组.计算黏膜下层微血管数和狭窄血管比例,评估吻合口近、远端组织血供;采用病理学半定量评分系统综合评估吻合口近、远端组织放射性损伤程度.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或x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与化疗组相比,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手术近、远切缘的微血管计数[M(QR)]减少[近切缘:25.5(19.6)比50.0(25.0),Z=3.915,P=0.000;远切缘:20.5(17.5)比49.0(28.0),Z=3.558,P=0.000],狭窄血管比例增高[近切缘:9.5%(23.8%)比0,Z=3.993,P=0.000;远切缘:11.5%(37.3%)比0(2.0%),Z=2.893,P=0.004],病理评分升高[近切缘:4.0(2.0)比1.0(2.0),Z=6.123,P=0.000;远切缘:5.0(3.0)比2.0(1.0),Z=4.849,P=0.000].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中,直肠炎组手术近、远切缘的微血管计数较无直肠炎组减少[近切缘:19.0(23.0)比30.4(38.0),Z=2.845,P=0.004;远切缘:19.0(13.0)比30.0(29.1),Z=2.022,P=0.043],狭窄血管比例增高[近切缘:23.0%(40.0%)比0(11.0%),Z=3.248,P=0.001;远切缘:27.0%(45.0%)比3.0%(19.0%),Z=2.164,P=0.030].化疗组、无直肠炎组和直肠炎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8.7%(2/23)、30.4%(7/23)和52.2%(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8,P=0.007).结论 直肠癌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病理学
放射性损伤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重视慢性放射性直肠病的规范化治疗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磊
秦启元
马腾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0-503,共4页
放射性直肠病指因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疗而发生的直肠损伤.慢性放射性直肠病以组织纤维化为特征,整体病程表现出一定的自限性.治疗决策应综合临床症状与内镜表现,尽可能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主要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转流性肠造口术...
放射性直肠病指因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疗而发生的直肠损伤.慢性放射性直肠病以组织纤维化为特征,整体病程表现出一定的自限性.治疗决策应综合临床症状与内镜表现,尽可能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主要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转流性肠造口术及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是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合理应用有助于病程的良性转归.改善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是慢性放射性直肠病治疗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辐射损伤
放射疗法
治疗
原文传递
题名
直肠癌术前放疗造成手术切缘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
29
1
作者
钟清华
吴培煌
秦启元
邝颖仪
马腾辉
王怀明
朱亚西
陈代词
汪建平
王磊
机构
广东省
结
直肠
盆底
疾病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广东省
胃肠病
学
研究所
中山大学
附属
第六
医院
结
直肠
外科
广东省
结
直肠
盆底
疾病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广东省
胃肠病
学
研究所
中山大学
附属
第六
医院
病
理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7-51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307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A030311021、2014A030310186)
文摘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新辅助放疗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入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FOWARC研究的病例,均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保肛手术、术前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直肠炎、手术切缘标本完整的23例患者作为直肠炎组;以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标本切缘长度进行匹配,在同期接受新辅助放化疗但无放射性直肠炎者及接受新辅助化疗者中各选择23例患者,作为无直肠炎组和化疗组.计算黏膜下层微血管数和狭窄血管比例,评估吻合口近、远端组织血供;采用病理学半定量评分系统综合评估吻合口近、远端组织放射性损伤程度.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或x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与化疗组相比,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手术近、远切缘的微血管计数[M(QR)]减少[近切缘:25.5(19.6)比50.0(25.0),Z=3.915,P=0.000;远切缘:20.5(17.5)比49.0(28.0),Z=3.558,P=0.000],狭窄血管比例增高[近切缘:9.5%(23.8%)比0,Z=3.993,P=0.000;远切缘:11.5%(37.3%)比0(2.0%),Z=2.893,P=0.004],病理评分升高[近切缘:4.0(2.0)比1.0(2.0),Z=6.123,P=0.000;远切缘:5.0(3.0)比2.0(1.0),Z=4.849,P=0.000].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中,直肠炎组手术近、远切缘的微血管计数较无直肠炎组减少[近切缘:19.0(23.0)比30.4(38.0),Z=2.845,P=0.004;远切缘:19.0(13.0)比30.0(29.1),Z=2.022,P=0.043],狭窄血管比例增高[近切缘:23.0%(40.0%)比0(11.0%),Z=3.248,P=0.001;远切缘:27.0%(45.0%)比3.0%(19.0%),Z=2.164,P=0.030].化疗组、无直肠炎组和直肠炎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8.7%(2/23)、30.4%(7/23)和52.2%(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8,P=0.007).结论 直肠癌术前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病理学
放射性损伤
吻合口漏
Keywords
Rectal neoplasms
Radiotherapy
Pathology
Radiation-induced injury
Anastomotic leakage
分类号
R735.3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重视慢性放射性直肠病的规范化治疗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磊
秦启元
马腾辉
机构
广东省
结
直肠
盆底
疾病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广东省
胃肠病
学
研究所
中山大学
附属
第六
医院
结
直肠
外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0-503,共4页
文摘
放射性直肠病指因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疗而发生的直肠损伤.慢性放射性直肠病以组织纤维化为特征,整体病程表现出一定的自限性.治疗决策应综合临床症状与内镜表现,尽可能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主要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转流性肠造口术及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是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合理应用有助于病程的良性转归.改善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是慢性放射性直肠病治疗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辐射损伤
放射疗法
治疗
Keywords
Rectal neoplasms
Radiation injuries
Radiotherapy
Treatment
分类号
R730.5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直肠癌术前放疗造成手术切缘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钟清华
吴培煌
秦启元
邝颖仪
马腾辉
王怀明
朱亚西
陈代词
汪建平
王磊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9
原文传递
2
重视慢性放射性直肠病的规范化治疗
王磊
秦启元
马腾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