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扇面”初展——深圳蛇口工业区建设管窥
- 1
-
-
-
机构
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调研处
-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6年第2期21-23,共3页
-
文摘
赵紫阳总理1984年11月在视察珠江三角洲时说: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应当是"两个扇面,一个枢纽".即对内辐射和对外辐射的两个扇面,特区、开放城市居中起枢纽作用.
-
关键词
工业区建设
蛇口
外向型
工业项目
招商局
产业结构
探索与实践
经济特区
工业产品
发展方针
-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地之子》与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扬泽
-
机构
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4期265-280,共16页
-
文摘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宝库里,我流连于二十年代中期那一页。当时的文坛上,出现了一个作家群,他们取材于各自的家乡生活,热情地关注着现实人生,用尖刻的笔揭露封建村镇的黑暗,抨击痼疾弊端,深切地同情被压榨、被凌辱的下层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构成了一幅幅乡镇生活的风俗画,因而被称为“乡土文学”。代表性作家有:许钦文、王鲁彦、沈从文、蹇先艾、
-
关键词
地之子
王鲁彦
“乡土文学”
许钦文
作家群
蹇先艾
现代文学
小说题材
下层人民
封建宗法制度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小平给“特区”起名
- 3
-
-
作者
吴南生
许黎娜
-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
-
出处
《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第38期56-56,共1页
-
文摘
198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自此,中国经济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开放之初,在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近30的发展历程中,深圳等经济特区在引进外资和设备、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成效卓著。
-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起名
特区
五口通商
广东省
汕头
城市
-
分类号
F127.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2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