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院前应急救护技能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洋 叶泽兵 +3 位作者 蒋晓红 孙鸿涛 连万民 田军章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前我国公众应急救护教育培训的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公众参与院前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公众应急救护教育和培训形式单一,缺乏系统规范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应急避险及应急救助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问题... 目前我国公众应急救护教育培训的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公众参与院前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公众应急救护教育和培训形式单一,缺乏系统规范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应急避险及应急救助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问题。笔者结合广东省省级应急医院开展的公众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如培养公众院前应急救护意识,保障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拓展多样化培训模式,资源整合形成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体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应急救护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等措施。笔者结合有关材料作一论述,供全国应急医疗救护技能水平的全民普及培训工程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应急医院 公众应急救护技能 教育培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面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江桂华 颜剑豪 +3 位作者 林楚岚 黄娟 文华 李武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7-459,共3页
目的利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对面动脉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挑选已行CTA检查并无血管及其他病变的病例共45例,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Brilliance16排螺旋CT,经肘静脉注入欧乃派克350mgI/ml,后处理技术主要采用MIP及VolumeRender(V... 目的利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对面动脉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挑选已行CTA检查并无血管及其他病变的病例共45例,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Brilliance16排螺旋CT,经肘静脉注入欧乃派克350mgI/ml,后处理技术主要采用MIP及VolumeRender(VR),按左右面动脉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左侧面动脉:45例中有44例(97.8%)起自颈外动脉,距离颈动脉分叉处4.50 ̄47.90mm,平均(18.77±8.98)mm;1例(2.2%)起自颈总动脉。右侧面动脉:45例(100%)均起自颈外动脉,距离颈动脉分叉处6.80 ̄39.70mm,平均(19.23±8.25)mm。双侧面动脉均以独立起于颈外动脉多见,其次为舌、面动脉共干起于颈外动脉,左侧面动脉中颏下动脉与面动脉共干以及甲、舌、面动脉共干各1例。左侧面动脉干管径1.40 ̄4.70mm,平均(2.83±0.77)mm;右侧面动脉干管径1.60 ̄4.30mm,平均(2.81±0.79)mm。左侧面动脉终止于口角以下12例(26.67%),口角至鼻翼之间7例(15.56%),鼻翼以上26例(57.77%)。右侧面动脉终止于口角以下7例(15.56%),口角至鼻翼之间12例(26.67%),鼻翼以上26例(57.77%)。双侧面动脉均以穿过下颌下腺实质多见(左侧23例、右侧24例),其次为下颌下腺深面走行(左侧11例、右侧9例)。结论16排螺旋CTA可以无创性术前评价面动脉,借助功能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清晰显示双侧面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及中止部位,为临床医师提供详细的资料,有利于整形外科的皮瓣设计和显微血管外科手术的术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动脉/解剖学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技术
下载PDF
超声及磁共振成像在诊断盆腔囊实性占位性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文娟 苏欢欢 +1 位作者 张海春 周苏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疾病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共82例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疾病的术前超声、MRI及术后病理资料,对比超声及MRI在检查不同类型盆腔囊实性占位疾病的... 目的探讨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疾病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共82例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疾病的术前超声、MRI及术后病理资料,对比超声及MRI在检查不同类型盆腔囊实性占位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旨在进一步了解超声及MRI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82例盆腔囊性占位患者中,其中卵巢囊腺瘤、卵巢腺癌、卵巢单纯性囊肿、盆腔脓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转移性肿瘤、卵巢癌分别为25例、4例、8例、8例、11例、15例、2例、9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64%(16/25)、50%(2/4)、100%(8/8)、100%(8/8)、91%(10/11)、87%(13/15)、50%(1/2)、89%(8/9);MRI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25/25)、100%(4/4)、100%(8/8)、100%(8/8)、82%(9/11)、93%(14/15)、50%(1/2)、100%(9/9);总的来说,MRI在盆腔囊实性占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5%,超声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在盆腔囊实性占位疾病上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但是超声在大部分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上可与MRI相媲美,且超声检查方法简便、高效、经济,可作为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疾病的首选筛查和随访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静息态下局部脑区神经自发活动及其与HAMA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曾少庆 江桂华 +5 位作者 马晓芬 田军章 许鸣 方金 詹文峰 李淑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9-722,共4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局部一致。(ReHo)分析方法,探讨肠易激综合征fIBSl患者局部脑区神经自发活动以及其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5T磁共振对13例IBS患者f来源于自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广东省... 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局部一致。(ReHo)分析方法,探讨肠易激综合征fIBSl患者局部脑区神经自发活动以及其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5T磁共振对13例IBS患者f来源于自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1及1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采用ReHo分析方法比较IB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局部脑区神经自发活动同步性差异.同时应用HAMA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并分析IBS患者ReHo值改变的脑区与HAMA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BS组患者右侧额上回及左侧辅助运动区的ReHo值降低“值为3.787和3.3811。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IBS患者右侧额上回及左侧辅助运动区的平均ReHo值与HAM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关系fr==-0.618,P=-0.024;r--0.728,P=0.005)。结论IBS患者部分脑区ReHo值的降低提示相应脑区神经自发活动的同步性降低,可能反映出IBS患者的大脑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局部一致性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以及定量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邢一兰 陈俊抛 苏欢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2014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PD患者3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颅脑10个方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并分析其... 目的探讨采取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2014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PD患者3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颅脑10个方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并分析其颅脑两侧黑质、丘脑、脑桥、小脑上脚及中脚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表观散系数(ADC)值变化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在该研究的感兴趣区域内,两组间除黑质区FA值有差异外(t黑质=4.42,P<0.05),其他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黑质区不同部位差异有所不同,其中以黑质头部FA值差异最大(t头部=4.52,P<0.05),且ROC曲线面积为0.836;同时,PD组小脑上脚ADC值与健康组也具有一定差异(t小脑上脚=2.37,P=0.028)。结论 DTI技术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尤其是当黑质头部的FA值变化幅度较大时,帕金森病发病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I 帕金森病 早期诊断 黑质
下载PDF
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许晓跃 王水 +5 位作者 葛童娜 马晓芬 江桂华 黎程 詹文峰 方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比较原发性失眠(PI)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针灸治疗后全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改变.探讨针刺疗法在PI脑功能损伤中的可能代偿机制。方法选择慈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PI患者29例作为PI组,选择同期在社区... 目的比较原发性失眠(PI)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针灸治疗后全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改变.探讨针刺疗法在PI脑功能损伤中的可能代偿机制。方法选择慈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PI患者29例作为PI组,选择同期在社区招募的年龄、性别和PI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2名作为对照组。选择2组受试者的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行针灸疗法。疗程为2周。2周后所有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MIU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的分析方法计算2组受试者静息态下脑区的ReHo情况。结果同对照组比较,PI组患者脑区右侧枕中回、左侧枕上回、右侧楔前叶及双侧中央后回ReHo增高,左侧直回、双侧额中回及海马旁回ReHo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失眠能导致感觉相关脑区受损,外部的刺激能引发相应脑区出现功能代偿,从而达到助眠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局部一致性
原文传递
广州市海珠区2013年至2017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及流行病学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叶泽兵 田军章 +4 位作者 李双明 李洋 罗子娟 钟仕锟 赖俊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5期364-366,共3页
院前急救是对伤病员从发病现场到送至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及途中监护活动[1]。在心脏、创伤、代谢或呼吸疾病、中毒、脑卒中等疾病中,院前急救均起到重要作用,对疾病的及时、准确处理可降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也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院前急救是对伤病员从发病现场到送至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及途中监护活动[1]。在心脏、创伤、代谢或呼吸疾病、中毒、脑卒中等疾病中,院前急救均起到重要作用,对疾病的及时、准确处理可降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也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健康政策的落地,院前急救作愈发受到广大民众及医疗工作者的重视[3-5]。院前急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享有相应医疗急救服务的水平及其医疗工作管理的水准[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工作者 医疗急救 院前急救 广州市海珠区 生存质量 流行病学 呼吸疾病 疾病谱
原文传递
基于mDixon方法快速量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林楚岚 江桂华 +5 位作者 陈楚庄 李武铭 刘金武 颜剑豪 肖毅 全显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471,共7页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作为参考标准,评价mDixon方法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量化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70名NAFLD患者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肝脏mDixon容积扫描和1H-MRS采集.1H-MRS扫描采用单...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作为参考标准,评价mDixon方法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量化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70名NAFLD患者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肝脏mDixon容积扫描和1H-MRS采集.1H-MRS扫描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分析法,记录亚甲基峰(1.3 ppm)和水峰(4.7 ppm)下面积,计算脂肪分数.mDixon扫描得到的水相及脂相分别传输至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测量肝脏脂肪分数.[结果]采用Image J软件在mDixon图像测量得到的肝脏脂肪分数平均为(16.9±8.7)%(范围为6.6%~37.0%).用1H-MRS测量得到的肝脏脂肪分数平均为(16.0±8.8)%,(范围为5.7% ~ 41.4%).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0(P< 0.0001).用Bland-Ahman方法,95.8%数据点都在95%一致性范围内.[结论]经Image J软件简单处理mDixon方法获得的图像能快速、准确量化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量化 脂肪含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宝良 吴政光 林希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23例,临床表现及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生长方式、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腹水等征象)。结果:23例均为单发,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23例,临床表现及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生长方式、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腹水等征象)。结果:23例均为单发,16例良性、7例恶性;病变位于胃11例,小肠8例,结肠3例,直肠1例;肿瘤直径0.8—15.9cm,平均7.3cm大小。18例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均匀性强化12例,11例不均匀强化。腹水2例,肝转移2例,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良性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为胃肠道壁的软组织肿块,肿瘤多比较小,圆形,边缘光整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轻度强化。恶性GIST常见腹水、肝内转移灶、分叶状肿块、中心液化坏死及不均匀明显强化等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标准化肾肿瘤影像解剖特征与术式选择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楚岚 江桂华 +4 位作者 吴重重 赵红 蔡伟 高长青 杨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9-294,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肾肿瘤影像解剖特征的RENAL评分系统临床应用的稳定性,并探讨该评分系统与局限性肾肿瘤患者术式选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共225例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肾肿瘤患者的术前CT及... 【目的】评价基于肾肿瘤影像解剖特征的RENAL评分系统临床应用的稳定性,并探讨该评分系统与局限性肾肿瘤患者术式选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共225例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肾肿瘤患者的术前CT及临床资料,由三名影像科医师采用RENAL评分系统分别进行总分和R(最大径)、E(外生性/内生性)、N(与肾窦的距离)、A(腹/背侧)、L(沿肾纵轴的关系)和h(是否与肾蒂血管接触)各变量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名观察者评分的一致性。依据总评分将患者分为为低、中、高分三组;根据术式分为根治术和部分切除术;分析总分及各变量分值与手术方式选择的相关性。【结果】三名观察者的总分评分及各变量分值一致率均达90%以上(P<0.001)。RENAL评分高低与术式选择相关,采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式患者的总分低于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式的患者(P<0.001)。患者年龄和评分项目R、N、L、h与术式选择相关;R、N、L得分越高,肿瘤与肾蒂血管(h)有接触,越倾向于采用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式,反之,则倾向于采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式(P值分别为0.000,0.034,0.034和0.012)。而评分项目E、A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患侧均与术式选择无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肾肿瘤影像解剖特征的RENAL评分系统稳定性良好,评分高低与手术方式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解剖特征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CT和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燕佳 张雪林 +1 位作者 吕晓飞 苏欢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和MR 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11例行头颅MR 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同时行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另有1例仅行头颅CT平扫... 目的探讨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和MR 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11例行头颅MR 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同时行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另有1例仅行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2例中囊实性7例,实性5例。8例肿瘤边界不清,4例边界清晰。MR T2W I呈混杂或均匀高信号,T1W I呈等低信号;CT表现为不均匀高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多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视交叉显示不清,3例垂体柄显示不清。术前影像学诊断错误8例,误诊为颅咽管瘤(n=6)、脑膜瘤(n=1)、生殖细胞瘤(n=1),另有2例未做出明确诊断。结论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为囊实性或实性且有类似Ⅲ~Ⅳ级胶质瘤影像表现的特点,可根据这些特点与其他鞍区肿瘤相鉴别,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颜剑豪 江桂华 +3 位作者 黄娟 郑丽吟 文华 李武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55-285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及其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PhilipsBrilliance16),先行常规平扫,后行灌注成像。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 TM Workspace3.0.1.3200)。按照病理结果分成正常甲状腺组(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及其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PhilipsBrilliance16),先行常规平扫,后行灌注成像。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 TM Workspace3.0.1.3200)。按照病理结果分成正常甲状腺组(18例)、良性病变组(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1例)以及恶性病变组(甲状腺癌28例),分别测量并记录不同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强化峰值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3组间比较BF值差异有显著性(P<0.001),BV、MTT值则差异无显著性(P=0.586,0.104)。各组BF值两两比较,正常甲状腺组与良、恶性病变组BF值差异有显著性(P=0.000,0.001),良、恶性病变组差异无显著性(P=1.000)。正常甲状腺组与良性病变组差异无显著性(P=0.341)。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方便,可行,无创。正常甲状腺与良、恶性肿瘤的BF值差异有显著性。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方法对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判断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下载PDF
肝脏多发局灶性结节增生综合征的MRI诊断 被引量:10
13
作者 石慧 林楚岚 +1 位作者 孙希杰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多发FNH综合征的MRI及诊断资料。结果 5例共49个病灶,T1WI示26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5个呈等信号,8个呈高信号;T2WI示13个病...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多发FNH综合征的MRI及诊断资料。结果 5例共49个病灶,T1WI示26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5个呈等信号,8个呈高信号;T2WI示13个病灶呈等信号,36个呈稍高信号。反相位成像3个病灶局部信号减低。注射MRI特异性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后,动脉期17个病灶不均匀增强,31个病灶显著均匀增强,1个病灶无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27个病灶呈稍高信号,22个病灶呈等或稍低信号。肝胆期23个病灶呈晕环状高信号,20个病灶呈均匀高信号,6个病灶呈等信号。6个病灶出现瘢痕并延迟强化。23个病灶表现出不典型的形态及强化特征,如出现假包膜、不均匀强化等,增强扫描示病灶在肝胆期呈现等或高信号。3例合并肝内海绵状血管瘤,1例合并肝内动静脉畸形,1例合并先天性门静脉缺如Ⅰ型。结论 MRI可以显示多发FNH综合征摄取Gd-BOPTA的表现及可能合并的肝内血管异常,能够正确诊断该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海洛因成瘾患者眶额叶皮层功能连接异常与决策能力缺失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邱迎伟 江桂华 +4 位作者 苏欢欢 马晓芬 李黎明 田军章 张雪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海洛因成瘾者眶额叶皮层(OFC)功能连接的变化及其与慢性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决策行为的关系。方法慢性海洛因成瘾男性患者14例,与之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尼古丁依赖水平匹配的健康被试14例参加本研究。采用1.5 T磁共振扫描仪,1... 目的探讨慢性海洛因成瘾者眶额叶皮层(OFC)功能连接的变化及其与慢性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决策行为的关系。方法慢性海洛因成瘾男性患者14例,与之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尼古丁依赖水平匹配的健康被试14例参加本研究。采用1.5 T磁共振扫描仪,16通道神经血管线圈,对被试分别进行头颅结构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后利用SPM8软件以双侧眶额叶皮层为感兴趣区,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眶额叶皮层静息态功能网络分析。采用爱荷华赌博任务(IGT)对两组被试进行决策能力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海洛因成瘾组眶额叶皮层与右侧顶下小叶(rIPL)之间功能连接显著下降(t=3.5,P<0.05,多重比较校正)。IGT的行为学结果发现,随决策次数递增,两组被试的净分数均逐渐提高(P<0.001),但正常对照组的净分数明显高于海洛因成瘾组(P<0.001)。海洛因成瘾患者OFC-rIPL功能连接与IGT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r=-0.550,P=0.041)。结论慢性海洛因成瘾者OFC-rIPL脑网络存在异常,而这种异常可能是其在行为学上存在冲动性决策障碍的神经基础,也可能是其成瘾行为的产生、维持和复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成瘾 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决策能力缺失 眶额叶皮层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史旭波 黄贵生 +1 位作者 刘扬虹 虞康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应用对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年龄28~80岁(平均46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术前均行MR平扫、动态增强和DWI扫描,绘制...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应用对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年龄28~80岁(平均46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术前均行MR平扫、动态增强和DWI扫描,绘制肿瘤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获得相关参数(峰值时间Tpeak、600 s时的廓清率),在表观弥散参数(ADC)图上显示测量的肿瘤ADC值,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之间的TIC参数及ADC值,并分析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之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40例腮腺肿瘤中,良性28例,主要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恶性12例,病理类型较多。多形性腺瘤以A型(缓慢上升型)、C型(快进缓降型)曲线为主,且A型曲线只存在于多形性腺瘤中,其中1例为多形性腺瘤恶变,可将多形性腺瘤与其他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腺淋巴瘤以B型(速升速降型)曲线为主,较具有特征性,恶性肿瘤以C型曲线为主,但是C型曲线也存在于部分良性肿瘤中,两者之间存在部分重叠。腮腺良性肿瘤的ADC值高于恶性肿瘤的ADC值(1.13×10^-3 mm^2/s vs 0.84×10^-3 mm^2/s),其中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腺淋巴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常规扫描结合动态增强为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联合ADC值可进一步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动态对比增强 扩散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探讨注射隆乳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取出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中生 汪海滨 +2 位作者 徐翔 罗盛康 颜剑豪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操作的技巧与方法。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聚内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274例患者,全部经乳晕切口切开清除病变组织,详细分解各种操作技巧的步骤和方法。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 目的探讨注射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操作的技巧与方法。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聚内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274例患者,全部经乳晕切口切开清除病变组织,详细分解各种操作技巧的步骤和方法。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222例术后获随访3~6个月,外形良好。结论选择切、剪、抻、捻、捋、搔刮、洗、吸等方法,使聚内烯酰胺水凝胶最大程度地取出,减少了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取出 操作技巧
原文传递
基于局部一致性方法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9
17
作者 夏丽坤 江桂华 +2 位作者 汪天悦 李淑美 马坚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静息态局部脑功能的改变。方法:对17例GAD患者和19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对比,运用局部一致性(Re Ho)分析方法,获得GAD患者局部一致性异常的脑区。结果:GAD患者静息...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静息态局部脑功能的改变。方法:对17例GAD患者和19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对比,运用局部一致性(Re Ho)分析方法,获得GAD患者局部一致性异常的脑区。结果:GAD患者静息态下Re Ho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下回眶部、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顶下缘角回、右侧额下回三角部;Re Ho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楔叶、右侧舌回、右侧中央前回。以上升高或降低的Re Ho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AD患者静息态下多个脑区Re Ho值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1.5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女性乳腺癌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Her-2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史旭波 黄贵生 +1 位作者 苏欢欢 颜剑豪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2期1441-1446,共6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女性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揭阳市慈云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乳腺癌组,并选取同期收治...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女性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揭阳市慈云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乳腺癌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组。所有患者均行1.5T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的强化峰值(SI_(max))、达峰时间(T_(peak))、早期增强率(EER)、最大线性斜率(Slope)。测定两组病灶组织的Her-2 mRNA表达量,分析磁共振功能成像参数与Her-2 m RNA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的EER、Slope、Her-2 mRNA表达量高于良性组,SI_(max)、T_(peak)低于良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参数SI_(max)、T_(peak)、EER、Slope预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868、0.846、0.779,其中,T_(peak)预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最大,Slope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小。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发现SI_(max)、T_(peak)与Her-2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753、0.701,均P<0.05),EER、Slope与Her-2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810、0.749,均P<0.05)。结论:SI_(max)、T_(peak)随着Her-2 mRNA表达量降低而增高,EER、Slope随着Her-2 mRNA表达量降低而降低。1.5T磁共振功能成像参数EER、Slope、SI_(max)、T_(peak)对乳腺癌的预测均有一定价值,能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功能成像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最大线性斜率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细胞外容积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淑梅 江桂华 +2 位作者 汪天悦 刘萍 李国旻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1,共4页
血压长期增高会引起心脏后负荷增加,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改变是左心室肥厚及弥漫性心肌纤维化。通过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测量的细胞外容积作为无创性评估心肌纤维化的手段,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 血压长期增高会引起心脏后负荷增加,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改变是左心室肥厚及弥漫性心肌纤维化。通过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测量的细胞外容积作为无创性评估心肌纤维化的手段,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者就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纤维化的病理生理、高血压性心脏病细胞外容积的特点,治疗后细胞外容积的变化及细胞外容积与心脏磁共振其他技术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联合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肌纤维化 心脏磁共振 细胞外容积
下载PDF
原发性失眠局部脑区功能变化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少庆 黎程 +6 位作者 江桂华 汪天悦 詹文峰 尹毅 华克磊 刘倩 傅世舜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5年第4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静息状态下全脑范围内局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方法对59例PI患者及47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均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得出PI患者局部一致性(Re Ho...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静息状态下全脑范围内局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方法对59例PI患者及47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均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得出PI患者局部一致性(Re Ho)异常的脑区。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静息状态下PI患者左侧脑岛、右侧前扣带回、双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叶局部一致性升高;而在右侧扣带中回、左侧梭状回局部一致性降低。结论静息状态下PI患者存在情绪、感觉运动区域等多个脑区的局部功能活动的异常,从功能分化的角度探究PI患者大脑神经活动的改变,有利于进一步理解PI的神经活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一致性 静息态磁共振 原发性失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