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崩岗侵蚀坡地桉树林种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1
作者 刘雪健 张志华 +4 位作者 郝贝贝 王楠 马宇 贺斌 张思毅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81,共7页
揭示花岗岩红壤崩岗发育区桉树(Eucalyptus spp.)林种植后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过程,对全面理解与评价桉树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广东省五华县选择立地条件相近的8 a(位于中等侵蚀区)和13 a(位于强侵蚀和弱侵蚀区)桉树林样地... 揭示花岗岩红壤崩岗发育区桉树(Eucalyptus spp.)林种植后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过程,对全面理解与评价桉树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广东省五华县选择立地条件相近的8 a(位于中等侵蚀区)和13 a(位于强侵蚀和弱侵蚀区)桉树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以附近裸地、次生马尾松林为对照,对各样地坡上、坡中和坡下位置0~<2 cm, 2~<10 cm, 10~<20 cm, 20~<30 cm, 30~<50 cm, 50~100 cm共6个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崩岗侵蚀区桉树林0~3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对照裸地,弱侵蚀区坡下部位高于天然次生林,说明桉树林对红壤崩岗侵蚀区坡面有机碳恢复作用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此外,3个不同林龄的桉树林样地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67~4.65 kg/m^(2),弱侵蚀区13 a桉树林所有坡位土壤碳储量均高于裸地,强侵蚀区坡中、中等侵蚀区坡上土壤碳储量低于裸地,但两者坡下位置土壤碳储量接近天然次生林。桉树林在弱侵蚀区或者坡下位置具有较好的土壤有机碳恢复效果,而在中等或强侵蚀区的坡上或坡中位置,恢复效果需要更长年限(>13 a)来验证。在红壤崩岗侵蚀区植被恢复治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侵蚀强度、坡面位置等因素来选择恢复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桉树林 土壤侵蚀 崩岗坡地 红壤
下载PDF
淹水梯度对红树林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玉军 李婷 +3 位作者 朱立安 林梓 贾桐 朱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5,共8页
[目的]研究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对不同淹水梯度的响应,揭示随淹水时间延长红树林下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该区域红树林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省雷州半岛附城镇红树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潮间带分布情... [目的]研究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对不同淹水梯度的响应,揭示随淹水时间延长红树林下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该区域红树林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省雷州半岛附城镇红树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潮间带分布情况及红树林群落类型,采集低潮位、中低潮位、中潮位、中高潮位、高潮位表层0—20 cm沉积物样品,测定与分析红树林湿地不同潮位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磷(MBP)与酶活性。[结果]随淹水频率的增加,MBC,MBN分别减少96.7%和98.4%,在高潮位为最大值;MBP呈波浪式下降,在中高潮位为最大值;微生物熵碳(q_(MBC))、氮(q_(MBN))先增后降,微生物熵磷(q_(MBP))呈波浪式下降,q_(MBC),q_(MBN),q_(MBP)均在中高潮位为最大值;土壤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后降,在中高潮位为最大值,脲酶活性显著减少20.2%,在高潮位为最大值。冗余分析结果表明,q_(MBN),MBN,MBC是研究区红树林表层土壤酶活性变异的关键环境因素,可解释其变异的50.9%。[结论]淹水梯度的变化对湛江红树林湿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随淹水频率增加土壤质量总体呈衰退态势,建议适当增加研究区湿地土壤氮素供给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红树植树造林及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淹水梯度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熵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崩岗”概念及其英文译法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婉璐 袁再健 +7 位作者 李定强 郑明国 廖义善 蔡强国 黄炎和 蔡崇法 牛德奎 王治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3,共8页
崩岗是我国南方丘陵区特殊的地质灾害类型,是坡面土体在多种外营力作用下,沿沟壁处不断崩坍破坏,最终形成巨大创口的侵蚀地貌现象。崩岗侵蚀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国家对南方崩岗侵蚀治理工作日益重视... 崩岗是我国南方丘陵区特殊的地质灾害类型,是坡面土体在多种外营力作用下,沿沟壁处不断崩坍破坏,最终形成巨大创口的侵蚀地貌现象。崩岗侵蚀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国家对南方崩岗侵蚀治理工作日益重视,崩岗已从小众的地貌学词汇逐渐趋向大众化;且随着水土保持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加强,关于崩岗的研究成果已逐渐引起国际关注。首先对崩岗的概念及其涵义进行介绍分析,进而探讨了崩岗的英文译法。为了更好地体现崩岗独特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崩岗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侵蚀地貌,采用译音Benggang的方法,有助于深化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崩岗侵蚀独特性的认识,进一步推进我国水土保持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侵蚀 文化特色 英文译法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广东梅州植烟区主要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4
作者 梁嘉伟 郑武平 +2 位作者 曹伏龙 郭治兴 王荣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406-2410,共5页
为明确广东梅州主要烟区土壤的养分丰缺状况,该研究在梅州6个烟叶主产县,采集83个土壤样品,对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为烟区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整体偏酸;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丰富,... 为明确广东梅州主要烟区土壤的养分丰缺状况,该研究在梅州6个烟叶主产县,采集83个土壤样品,对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为烟区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整体偏酸;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丰富,适宜、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8.4%、32.5%和59.1%;土壤全氮含量整体偏高,适宜、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4.8%、24.1%和71.1%;土壤有效磷含量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2.4%和97.6%;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适宜、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13.3%、24.1%、25.3%和37.3%。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应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合理利用土壤调理剂改良酸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烟区 植烟土壤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黄河河口-龙门区间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流域产沙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萍 蔡强国 +1 位作者 郑明国 何天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1,共7页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典型多沙粗沙区河口—龙门区间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流域产沙的关系,为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降雨和产沙模数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加权变差系数法、K-means聚类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系统...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典型多沙粗沙区河口—龙门区间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流域产沙的关系,为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降雨和产沙模数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加权变差系数法、K-means聚类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系统研究河口—龙门区间降雨和产沙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1959—2015年期间,河龙区间汛期降雨和汛期降雨侵蚀力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是汛期降雨侵蚀力表现出更强的空间变异性,两者在年内和年际时间尺度上分别表现出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具有纬度地带性(p<0.01)。汛期降雨和汛期降雨侵蚀力在支流尺度上的空间变异性差异不大,具有同增同减的变化趋势。[结论]1959—2015年期间,水土流失大规模治理以前,河口—龙门区间流域产沙主要受降雨的影响(p<0.01),水土流失治理以后,流域产沙量锐减,降雨和流域产沙模数无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降雨 汛期降雨侵蚀力 流域产沙 时空分布 河龙区间
下载PDF
甘肃某冶炼厂区土壤重金属铅、镉污染特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任连 蔡茜茜 +3 位作者 周丽华 袁勇 余震 王跃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603,共8页
长期受到重金属铅(Pb)和镉(Cd)污染的土壤生态危害指数较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容易受到重金属的影响,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与重金属的生物利用度直接相关。以白银市重金属污染土壤为样本,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重金属Pb和Cd的污... 长期受到重金属铅(Pb)和镉(Cd)污染的土壤生态危害指数较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容易受到重金属的影响,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与重金属的生物利用度直接相关。以白银市重金属污染土壤为样本,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重金属Pb和Cd的污染状况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样本采自距离污染中心由近及远的4个位置(分别命名为S1、S2、S3和S4)。采用Hakanson指数法来评估该地重金属生态风险;选用改进的BCR顺序提取法分析Pb与Cd的组分分布情况;利用SPSS和Canoco 4.5对土壤性质、重金属和细菌群落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性质和重金属污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银市该处重金属污染场地3 km以内的土壤均受到严重的Pb、Cd污染。Pb主要以弱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Cd则以弱酸可提取态为主;土壤重金属的危害生态指数均已经达到极高污染风险程度,且危害程度S1>S3>S2>S4;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可能受到土壤性质及重金属的共同影响,与Pb、Cd的污染程度大致呈负相关(S2<S1<S3<S4),且受到生物有效态Pb的影响较大。少数细菌与MC、TK和TP存在一定的关联。在所有采样点中发现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门的相对丰度较大;Sphingomonas,Gemmatimonas,Ohtaekwangia和Rubrobacter属丰度较高且分布广泛,它们可能含有丰富的重金属抗性基因,对重金属具有较高的耐受性,推测可能是该地区Pb、Cd污染土壤的优势菌。该研究可以帮助理解重金属对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的影响,为土壤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也可为寻找重金属转化菌和耐受菌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土壤重金属形态 生态风险评价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评价及制约因子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梁俊芬 蔡勋 +1 位作者 冯珊珊 陶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80-1689,共10页
客观评价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有助于把握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短板弱项和关键问题。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3个维度构建了包括24个指标的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参... 客观评价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有助于把握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短板弱项和关键问题。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3个维度构建了包括24个指标的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发达国家标准和国内先进城市标准,设定各指标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值,利用均权法测度珠三角地区及其市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数,借助障碍度模型诊断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20年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处于转型跨越阶段,距离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尚有不小差距;3个维度中农村现代化发展最好,城乡融合次之,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差;指标达标程度整体不高,有一半指标不及格。珠三角各市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核心6市明显高于周边3市,呈梯次发展格局。制约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子为二元对比系数、农业保险深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最大障碍因子。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对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为加快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升农业风险保障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程度 指标体系 均权法 评价 障碍因子 珠三角地区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格局及重要生态廊道识别 被引量:18
8
作者 韦家怡 李铖 +3 位作者 吴志峰 张莉 吉冬青 程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2-662,共11页
城市化引发诸多环境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确定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廊道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步骤,也是后续开展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关键,如何科学识别显得尤为重... 城市化引发诸多环境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确定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廊道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步骤,也是后续开展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关键,如何科学识别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综合考虑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和关键生态环境问题,基于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基于生态系统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修正重力模型,并结合廊道连通性指数,进一步识别重要生态廊道。结果显示,生态源地面积为20371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36.7%,主要位于北部林地广布的山地丘陵区、自然保护区和港澳郊野公园。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污染水平高,生态服务供给低,研究区中部不存在或仅存在较少生态源地。区域内共有潜在生态廊道36条,总长2300 km,呈东西两侧环绕式分布。廊道分级结果显示,高重要-低连通廊道最多(22条),其次是低重要-低连通(6条)和低重要-高连通廊道(5条),高重要-高连通廊道最少(3条)。针对不同类别的廊道,建议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廊道 生态源地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质量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梁嘉伟 余炜敏 +5 位作者 姚钰玲 胡绮琪 陆丹绵 王荣萍 廖新荣 黄赛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7-503,共7页
为了探讨生物有机肥对菜地土壤质量及蔬菜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华南地区代表性瓜类蔬菜白瓜(Cucurbita pepo L.)为试验作物,配施生物有机肥研究了白瓜不同生育期土壤肥力、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产量。结果表明,(1)施用生物... 为了探讨生物有机肥对菜地土壤质量及蔬菜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华南地区代表性瓜类蔬菜白瓜(Cucurbita pepo L.)为试验作物,配施生物有机肥研究了白瓜不同生育期土壤肥力、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产量。结果表明,(1)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的pH值、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在白瓜清藤期,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土壤其pH值、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均比农户习惯施肥和无机肥处理均增加10%以上。(2)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的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含量影响不同。在白瓜苗期,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农户习惯施肥和无机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67.0%和91.8%;在白瓜伸蔓期,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微生物量碳含量、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农户习惯施肥和无机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1.8%—33.2%和13.1%—37.4%;在白瓜盛瓜期,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农户习惯施肥和无机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2.1%—22.7%和19.3%—28.4%;在白瓜清藤期,生物有机肥可增强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农户习惯施肥和无机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8.02%—33.5%和20.1%—27.7%。因此,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白瓜不同生育期的微生物活性影响不同。(3)生物有机肥对白瓜的增产作用发生在盛瓜期前期,对盛瓜期后期影响很小。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改良土壤环境,提高白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土壤肥力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性
下载PDF
铁改性木本泥炭对镉砷复合污染稻田的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杜衍红 王向琴 +3 位作者 刘传平 易从圣 彭笑笑 李芳柏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铁改性木本泥炭是一种新型环保有机类土壤调理剂,在稻田镉砷复合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研究铁改性木本泥炭对稻田镉砷同步钝化效果的稳定性,在珠三角地区开展了三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可显著降... 铁改性木本泥炭是一种新型环保有机类土壤调理剂,在稻田镉砷复合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研究铁改性木本泥炭对稻田镉砷同步钝化效果的稳定性,在珠三角地区开展了三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可显著降低稻米镉砷含量,下降率分别达到了41.3%~57.6%和40.1%~55.8%;可显著促进水稻增产,水稻单季撒施2250 kg/hm^(2)铁改性木本泥炭,水稻增产810~1125 kg/hm^(2),增产率为14.3%~18.4%;土壤的有效态镉和有效态砷含量同步降低,下降率分别为25.8%~46.4%和42.6%~56.1%。而单施木本泥炭仅对稻米镉的吸收积累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单施铁粉仅抑制了稻米砷的积累。此外,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后,土壤pH提高了0.33~0.44个单位,有机质增加了2.1~3.3 g/kg,阳离子交换能力(CEC)提高了1.0~2.6 cmol/kg。这表明铁改性木本泥炭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比2016—2018三年(六季)铁改性木本泥炭修复稻田镉砷复合污染效果发现,3年间早稻稻米镉砷含量下降率、产量增幅的年际差异均较小,晚稻亦然,表明铁改性木本泥炭可以稳定地抑制稻米镉砷积累、提高稻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木本泥炭 稻田 重金属 有效态镉砷 有机质 阳离子交换量
原文传递
珠江三角洲土壤养分多尺度空间分异及环境驱动力 被引量:11
11
作者 牛文鹏 李青圃 +4 位作者 李铖 程炯 吉冬青 蒋新宇 刘通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3-755,共13页
土壤养分累积是多个尺度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空间上呈现出多尺度分异性。定量解析这种多尺度分异规律及其驱动力对于养分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417个表层土壤样品和6大类环境变量(气候、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累积是多个尺度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空间上呈现出多尺度分异性。定量解析这种多尺度分异规律及其驱动力对于养分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417个表层土壤样品和6大类环境变量(气候、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质、地形/植被覆盖、距污染源的距离、社会经济),采用多元因子克里格方法定量解析土壤总氮、总磷、总钾、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多尺度空间变异及其环境驱动力。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养分相对丰富,尤其耕地和园地养分含量较高,过量施肥以及养分利用率低是主要原因。研究区土壤有效磷为高度变异(变异系数为108%),其他养分质量分数均为中等变异(变异系数介于44%—78%),且养分高值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广州、佛山、珠海、惠州中西部和东莞西部)。因子克里格将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分解为块金尺度、短变程尺度(26 km)和长变程尺度(90 km)3个独立尺度空间变异之和。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格局及环境驱动力因尺度而异。短变程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更强,高值分布区较为分散,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主要受控于海拔和人为活动(如工业排放、社会经济活动)。长变程尺度,土壤养分的高值分布区较为聚集,土壤养分质量分数更多受控于自然因素(气候和成土母质)。基于“特征-机制-管理”思路,该研究提出土壤养分多尺度管理概念模型,根据不同尺度肥力区划及其驱动力制定不同的养分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多尺度 空间变异 因子克里格 驱动力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形态分布及其生态风险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邵文 郭晓淞 +4 位作者 杨芬 黄强 陈曼佳 魏兴琥 刘承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06-2215,共10页
城市公园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绿色发展和居民健康均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情况,以广州市核心城区典型城市公园表层土壤为对象,系统分析了土壤中Pb、Cd、Cr、Cu、Zn和Ni等6种重金... 城市公园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绿色发展和居民健康均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情况,以广州市核心城区典型城市公园表层土壤为对象,系统分析了土壤中Pb、Cd、Cr、Cu、Zn和Ni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的可交换态(F1)、碳酸盐结合态(F2)、铁锰氧化态(F3)、有机态(F4)和残渣态(F5)等5种重金属形态的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对城市公园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与讨论。结果表明,(1)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中Pb、Cr、Cu、Zn、Ni和Cd的平均含量依次为64.71、58.55、37.59、131.04、23.16和0.54 mg·kg^(−1)。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分析重金属累积特征发现,城市公园土壤中Pb、Cr、Cu、Zn和Ni为轻污染,仅部分区域为中污染,而Cd为重污染。(2)重金属形态分析表明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Pb、Cr、Cu、Zn和Ni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而Cd以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异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金属的迁移特性及其潜在环境风险的差异。(3)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和风险指数编码法计算结果均表明广州市城市公园表层土壤中Cd的生态风险显著高于其他重金属,生态风险强弱顺序为Cd>Zn>Cu>Pb>Ni>Cr;空间分布上,核心城区中部(天河区、白云区和黄埔区)Cd的生态风险相对较高。综上所述,广州市核心城区城市公园表层土壤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Cd,其生态风险远高于其他重金属,在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色发展及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中应当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城市公园 土壤环境 重金属 形态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基于碳中和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发展态势刍议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昊平 秦红杰 +5 位作者 贺斌 尤毅 陈金峰 邹春萍 杨思雨 郝贝贝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19-1926,共8页
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内在需求。农业农村区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农业生产是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主要面源污染源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是实现农业农村环境改善和碳中... 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内在需求。农业农村区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农业生产是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主要面源污染源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是实现农业农村环境改善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往往局限于农业环境温室气体减排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单一层面,对两者的相互关系缺乏系统了解,导致传统的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与面源污染控制模式相割裂,难以实现面源污染治理与碳中和目标共赢。如何权衡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温室气体减排之间的关系,共同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达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梳理农业面源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阐述了面源污染与温室气体同源共生的关系;基于面源污染控制与温室气体减排殊途同归的关系,提出了去污减排与固碳增汇协同并举的治理思路;基于传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模式,结合新形势下的碳中和理念和技术,从模型优化、体系升级和新兴技术多层次多角度系统阐述了基于碳中和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发展态势,揭示了共同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发展路径。该文整合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前沿热点报道,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新形势下的农业系统发展思路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农业面源污染 温室气体 碳源 碳汇
下载PDF
蚯蚓粪复配硼钼调理剂对土壤改良和茄子生长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赛花 刘通 +4 位作者 黄友良 高原雪 李文改 余炜敏 吉喜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3-531,共9页
土壤质量决定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土壤退化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施用土壤调理剂有利于减缓土壤退化的速度。该研究配制土壤调理剂,即蚯蚓粪:草菇渣:蛭石=6:3:1、钼酸钠50 g·kg^(-1)、硼酸13.3 g&... 土壤质量决定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土壤退化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施用土壤调理剂有利于减缓土壤退化的速度。该研究配制土壤调理剂,即蚯蚓粪:草菇渣:蛭石=6:3:1、钼酸钠50 g·kg^(-1)、硼酸13.3 g·kg^(-1),并设5个不同的处理CK、QY-T1、QY-T2、QY-T3、QY-T4,研究该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的影响作用,分析其对茄子硼、钼和生长状况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该调理剂能提高土壤温度,5 cm、09:00的土壤温度QY-T4较高,但10 cm、14:00的土壤温度QY-T3最高;土壤容重随着施用量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至1.50 g·cm^(-3)以下,土壤pH值从CK的4.93提高到QY-T4的5.57、微生物量碳分别比CK高29.9%、36.1%、47.6%和52.2%,有机质分别比CK高10.8%、11.7%、12.5%和7.0%,QY-T2、QY-T3、QY-T4土壤有效硼达到0.35、0.36、0.42mg·kg^(-1),QY-T1、QY-T2的有效钼分别为0.107、0.140mg·kg^(-1),随着调理剂的增多而增多,但QY-T3、QY-T4分别为0.101、0.092 mg·kg^(-1)反而随着调理剂的增多而下降,茄子硼、钼含量都随着调理剂的增加而增大,且显著高于对照(P<0.01);总产量比CK分别提高了29%、36%、190%和66%,总个数分别增加了25%、28%、155%和66%,59 d株高和叶片面积分别比CK增高了23%、1.4%、23%、16%和6.8%、11%、9.3%、7.4%,而叶片数量,所有的处理差异不显著,因此推荐该土壤调理剂用量与QY-T3相同,为1.5×10^(4)kg·hm^(-2)。该研究可为土壤调理剂修复土壤退化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调理剂 有机质
下载PDF
佛山城市森林公园表层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影响因素及其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立安 殷爱华 +3 位作者 林兰稳 柳勇 张会化 李俊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856,共8页
研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影响,明确城市森林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可为城市森林公园土壤管理和城市土壤安全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佛山市城市森林公园林区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分布格局随机选取11个林区,分析了样地... 研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影响,明确城市森林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可为城市森林公园土壤管理和城市土壤安全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佛山市城市森林公园林区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分布格局随机选取11个林区,分析了样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Cd、Pb、Cr、Cu、Ni、Zn、Hg、As)累积特征,通过单因子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佛山市城市森林公园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不同样地质量分数差异较大,其中重金属Ni元素质量分数均值略超珠三角背景值,其余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均值都低于珠江三角洲背景值,均不构成人身接触健康风险。(2)佛山城市森林公园土壤重金属主要受森林土壤成土过程及干湿沉降影响,其次为林业管理和汽车燃油。(3)中央公园样地8种重金属均低于背景值,其余样地均有不同重金属、不同程度超出珠三角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其中Ni在王借岗公园、As在西樵山公园分别是区域背景值的4.34倍和3.80倍,达到重污染级别;Pb在李小龙乐园、As在大南山林场是区域背景值2.28倍和2.09倍,达到中度污染级别,各影响因素叠加累积效应可能是导致土壤重金属超出背景值的种类多和强度大的原因。(4)佛山城市森林公园11个样地中,超出珠三角土壤背景值频度最高的为Cr元素,其次为As元素,其中王借岗公园样地Cd、Cr、Cu、Zn、Ni超出区域背景值;西樵山公园样地Hg、Zn、As超出区域背景值;李小龙乐园样地、大南山公园样地、桫椤保护区样地和佛山植物园样地均有2种重金属超出区域背景值,其余样地为单元素超出区域背景值或没有重金属超出区域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公园 土壤环境质量 重金属 土壤背景值 珠江三角洲 污染评价
下载PDF
铬取代针铁矿异化铁还原过程及铬的环境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春 童辉 +2 位作者 华健 陈曼佳 刘承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83-1889,共7页
铬(Cr)是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常与铁氧化物结合在一起,其环境行为受到土壤铁循环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在铁还原菌作用下,该类铁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溶解,增强了Cr的移动性。以土壤中常见的Cr(Ⅲ)取代针铁矿(CrGoe)为研究对象... 铬(Cr)是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常与铁氧化物结合在一起,其环境行为受到土壤铁循环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在铁还原菌作用下,该类铁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溶解,增强了Cr的移动性。以土壤中常见的Cr(Ⅲ)取代针铁矿(CrGoe)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生长Logistic方程拟合、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以及X射线衍射(XRD)表征手段,研究异化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不同铬取代量针铁矿的Fe(Ⅲ)还原、重金属释放固定以及矿物物相变化。不同反应体系中Fe(Ⅱ)的生成表明,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具备还原Cr取代针铁矿的能力;与纯针铁矿相比较,铬的取代抑制了针铁矿的铁还原过程,且铁还原效果随Cr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其大小顺序为针铁矿>1.5%Cr-Goe>3.4%Cr-Goe>9.03%CrGoe>10.3%Cr-Goe。铁还原速率k值与针铁矿中Cr(Ⅲ)的取代量呈指数关系(R2=0.999 5,P<0.001);当针铁矿中Cr(Ⅲ)的摩尔取代量大于9.03%时,Cr-Goe的铁还原速率呈最低值,约为0.26 d-1。在异化铁还原的同时,包裹于铁矿中的Cr被释放到环境中,且随矿物二次成矿,部分Cr(Ⅲ)再一次被包裹到矿物晶格中。XRD表征显示,矿物在异化铁还原过程中,矿物相仍为针铁矿。该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铁还原过程中重金属的环境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铁还原 针铁矿 希瓦氏菌
下载PDF
施用生物有机肥可降低糙米Cd含量——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小飞 代兵 +5 位作者 何晓峰 黄伟乐 郑煜基 梁金明 杨国义 陈能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101,共6页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糙米的降镉(Cd)效果,分别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水稻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态Cd含量以及糙米中Cd含量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45 g/kg增施量处理的酸性土壤pH值...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糙米的降镉(Cd)效果,分别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水稻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态Cd含量以及糙米中Cd含量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45 g/kg增施量处理的酸性土壤pH值显著提高0.97~1.12(P<0.05),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24.0%~32.4%,有效态Cd含量下降9.2%~36.8%,糙米中Cd含量显著减少67.7%~72.3%;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糙米中Cd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45 t/hm2增施量处理的稻田土壤pH值提高了0.09~0.68,有机质含量增加4.7%~58.9%,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26.6%~34.2%,糙米中Cd积累量显著减少30.6%~37.6%;施用量从25 t/hm2增加到35 t/hm2时,水稻成熟后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但有效态Cd含量和水稻糙米中Cd含量无明显差异;随着施用量继续增加,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态Cd含量和水稻糙米中Cd含量并无显著性变化。综上所述,相同水分管控条件下,盆栽试验中增施生物有机肥对提升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降低糙米中Cd含量的应用效果优于田间试验,但在一定施用量条件下均能显著提高酸性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酸碱缓冲能力,从而达到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显著减少水稻糙米中Cd积累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水稻 糙米 土壤PH值 有机质含量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增效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菜心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绮琪 余炜敏 +5 位作者 梁嘉伟 王荣萍 杨祁云 林壁润 葛百一 白豫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53-61,共9页
【目的】探讨化肥减量配施增效剂对广东省惠州地区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菜心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蔬菜地化肥减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华南地区代表性的蔬菜作物菜心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当地施肥(T1,CK)、当... 【目的】探讨化肥减量配施增效剂对广东省惠州地区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菜心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蔬菜地化肥减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华南地区代表性的蔬菜作物菜心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当地施肥(T1,CK)、当地施肥+增效剂(T2)、减肥20%(T3)、减肥20%+增效剂(T4)4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量、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菜心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与T1(CK)相比,T3处理菜地土壤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提高13.3%、43.1%、29.4%和9.2%,T4处理菜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提高42.1%和13.0%;与T1(CK)相比,T3处理菜地土壤pH值提高15.9%,其他土壤肥力指标均无显著变化,T4处理菜地土壤pH值提高13.4%、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3.3%和15.8%;与T1(CK)相比,T3处理菜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35.6%、43.1%和15.5%,T4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78.1%、111.2%、49.1%和24.3%;与T1(CK)相比,T3处理菜心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2.1%、11.3%、17.9%,T4处理菜心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33.0%、28.5%和30.0%;与T1(CK)相比,T3处理菜心产量提高19.4%、硝酸盐含量下降13.6%、Vc含量提高2.2%,T4处理菜心产量显著增加28.1%、硝酸盐含量下降12.1%、Vc含量提高4.2%。【结论】化肥减量配施增效剂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微生物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菜心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施 增效剂 菜心 土壤肥力 养分吸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PAM在生土改良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邵社刚 李婷 +3 位作者 朱立安 曾清苹 倪栋 林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97-103,共7页
以狗牙根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用量与蚯蚓粪、复合生物菌剂混施对新造生土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不同用量PAM配合施肥处理的狗牙根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均显著增加,... 以狗牙根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用量与蚯蚓粪、复合生物菌剂混施对新造生土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不同用量PAM配合施肥处理的狗牙根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与CK处理相比增幅为36.1~48.7,3.8~8.4倍,根冠比显著降低83.1%~92.3%,以0.1%PAM处理狗牙根生物量最高;PAM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磷、碱解氮含量,以0.1%PAM处理增幅最高,分别为12.3%和119.0%;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20.2%~70.6%,以0.3%PAM处理为最大值.综合而言,以PAM施用量0.1%对狗牙根生长的促生作用和土壤全磷、碱解氮含量的培肥作用最佳,以0.3%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改良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聚丙烯酰胺 生土 狗牙根 土壤养分 团聚体
下载PDF
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桥 张育灿 +5 位作者 李海峰 郑超 袁宇志 郭治兴 梁雪映 郭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目的】为合理利用不同耕地质量的土地,提高耕地的保护与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方法】以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生... 【目的】为合理利用不同耕地质量的土地,提高耕地的保护与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方法】以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耕地地力等级和土壤养分的基本状况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耕地地力等级以三等、四等和二等为主,土壤有机质以三级(54.87%)、二级(24.20%)和四级(17.03%)为主,土壤有效磷以二级(39.49%)、一级(31.16%)和三级(24.49%)为主,土壤速效钾以四级(42.21%)、五级(23.47%)和三级(14.99%)为主。【结论】一等地力等级耕地面积少且分布不均,二等地力等级耕地大面积分布在山区地区,三等和四等地力等级耕地空间分布较为均匀、遍布整个粮食生产功能区,五等地主要分布在山区,粤东、粤西和珠三角的肇庆,六等地在珠三角肇庆、广州、东翼揭阳、山区河源等地分布较多;土壤养分等级以三四级为主,不同养分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功能区 地力等级 土壤养分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