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辑出版类Top100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及启示——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谢文亮 翟欣 +1 位作者 姚伟欣 潘志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5-1527,共13页
【目的】通过对"科技期刊"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全面梳理编辑出版类Top100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内容概况、引用情况等,揭示不同时期期刊人关注的热点以及期刊人普遍关注的主题,为编辑出版类选题制定、稿件遴选、核心... 【目的】通过对"科技期刊"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全面梳理编辑出版类Top100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内容概况、引用情况等,揭示不同时期期刊人关注的热点以及期刊人普遍关注的主题,为编辑出版类选题制定、稿件遴选、核心作者人才培养、提高办刊质量等提供思路。【方法】在中国知网上以"科技期刊"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出84028篇论文。共有106篇文章的被引频次超过50次(含50次),定义为Top100论文。统计Top100论文的研究方向、各个方向论文的被引频次、刊发期刊的情况等。【结果】Top100论文共被引用了7622次,平均72次/篇。其中60篇发表在《编辑学报》上,33篇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共占论文总数的87.7%。论文主要分布在如下16个方向上:期刊评价和引文分析、国际化、改革与发展、审稿、网络化及网站建设、参考文献、基金资助、编辑素质和培养、新媒体、选题组稿和栏目、学术不端、数字出版、开放获取、经营模式、作者群、摘要。【结论】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高被引论文大多集中在与期刊发展密切相关、可操作性较强的领域,与期刊人关注的主题相关,与作者知名度、刊发期刊有关。研究结果对科技期刊建设、稿件遴选、人才培养等有较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高被引论文 编辑出版 主题 办刊
原文传递
近5年中国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演替及防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睿 孙宪银 +2 位作者 卓富彦 朱景全 郭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08-2219,共12页
【目的】分析中国各棉花产区棉花生产中病虫害的优势种类,研究历年害虫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演替,汇总棉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为棉花病虫害防控路径提供参考。【方法】2015~2019年由全国农技中心采集棉花病虫害监测网络棉花生产区农... 【目的】分析中国各棉花产区棉花生产中病虫害的优势种类,研究历年害虫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演替,汇总棉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为棉花病虫害防控路径提供参考。【方法】2015~2019年由全国农技中心采集棉花病虫害监测网络棉花生产区农技人员调查棉花病虫害方法年度数据,包含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防治面积、挽回损失和实际损失。对比年均种植面积和病虫害发生面积数据,分析病虫害演替规律。以年度演替、分省分布变化及虫害/防治对比等分析评估对中国棉田生产中主要虫害、病害及其防治数据。【结果】全国棉花病虫害总体发生和防治面积呈下降趋势,与种植面积呈正相关,年均总体防治面积高于发生面积。棉花病虫害5年间总体发生面积前三地区分别为新疆、河北和山东。虫害于5年间平均发生面积为7 664.67×10^(3)(hm^(2)·次),病害年均总发生面积1 639.47×10^(3)(hm^(2)·次)。棉花虫害5年间年均防治面积为9 327.67×10^(3)(hm^(2)·次),病害年均防治1 630.27×10^(3)(hm^(2)·次)。病害中年均发生面积较高的分别为棉花苗病、铃病、枯萎病和黄萎病,年均发生面积29.019×10^(3)~511.41×10^(3)(hm^(2)·次),苗病中立枯病发生面积最高,为253.69×10^(3)(hm^(2)·次)。虫害中年均发生面积最高为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棉盲蝽、烟粉虱和棉蓟马,年均发生面积443.81×10^(3)~2 081.04×10^(3)(hm^(2)·次)。主要病虫害各自年度发生趋势具有区域相似性。【结论】全国棉花生产年均实际损失趋于稳定,而数种主要害虫的防治面积仍显著高于发生面积,在棉花病虫害防治中的用药方法尚可优化。棉花病虫害发生演替是农业格局、耕种制度、管理技术和生态环境的互作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病害 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面积
下载PDF
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调查初报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林妙 池辉云 +12 位作者 万雅琼 周佳滨 张礼标 何向阳 黄文忠 张伯军 徐湛荣 刘昌传 赖任燕 朱秀芳 李友余 李佳琦 陈金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54-1159,共6页
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我们在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观测样区布设61台红外相机,对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兽类4目7科9种,鸟类6目14科34种,其中广东省新记录1种,为蓝绿鹊(Cissa chinensis),记录国家II级重点保... 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我们在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观测样区布设61台红外相机,对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兽类4目7科9种,鸟类6目14科34种,其中广东省新记录1种,为蓝绿鹊(Cissa chinensis),记录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为原鸡(Gallus gall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蓝绿鹊。相对多度较高的5种兽类依次为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鼬獾(Melogale moschata)、野猪(Sus scrofa)和果子狸(Paguma larvata),相对多度较高的3种鸟类分别是紫啸鸫(Myiophoneus caeruleus)、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通过对相对多度指数前三的鸟兽日活动节律观察分析,共发现4种典型昼行性动物(赤腹松鼠、紫啸鸫、虎斑地鸫和红嘴相思鸟)和1种典型夜行性动物(鼬獾)。赤麂日活动呈现两个高峰时段,分别为12:00–14:00和18:00–20:00。本研究评估了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兽类和鸟类资源现状,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鸟类 物种多样性 红外相机监测 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南沙湿地重点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动态分析
4
作者 邓诗泉 于冬梅 +2 位作者 刘源志弘 黄源欣 李爱英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广州南沙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鸟类多样性在该区域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该研究旨在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探讨南沙湿地重点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未来的鸟类保护及其栖息地管理、修复工作提... 广州南沙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鸟类多样性在该区域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该研究旨在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探讨南沙湿地重点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未来的鸟类保护及其栖息地管理、修复工作提供指导。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广州市南沙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月度监测,共记录到鸟类139种隶属于15目38科,以非雀形目为主。参考2021年最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记录到的鸟类共包含重点保护鸟类32种,隶属6目7科10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物种1目1科15属20种。重点保护鸟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的数量从15只上升至115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是数量最多的保护鸟类,而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数量的下降则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则以鹭科、反嘴鹬科和鸥科为主。结果表明,南沙湿地的鸟类多样性明显增加,但重点保护鸟类数有一定的下降趋势;“明星”物种的存在可能影响湿地的管理策略,一些濒危物种会因为“明星”物种的存在而长期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管理策略应在平衡“明星”物种和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需求方面进行调整,以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湿地公园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全国性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5
作者 于冬梅 邓诗泉 +2 位作者 刘源志弘 阮向东 胡慧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06-2012,共7页
野生动物资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对其开展资源调查是有效保护和利用管理的关键性工作。我国自1990年代以来共开展了两次全国性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掌握了国内资源状况。但由于全国性野生动物调查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尚... 野生动物资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对其开展资源调查是有效保护和利用管理的关键性工作。我国自1990年代以来共开展了两次全国性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掌握了国内资源状况。但由于全国性野生动物调查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尚未能在整体上及时有效地把握国内野生动物资源本底及其动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成效将直接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相关决策的制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实施条例》要求,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开展第三次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势在必行。本文的目的在于及时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案和技术方法,为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服务,以期获取更全面、可靠的野生动物资源数据,掌握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发展态势,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野生动物 资源调查 动态监测 问题与建议
原文传递
利用物种扩散模型构建广东沿海地区黑脸琵鹭的功能性生态廊道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锡涛 钟志强 +5 位作者 修晨 林少娜 李艺 曾向武 段智钊 谢首冕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2期12-22,共11页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栖息地斑块化导致了其种群规模、地理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率都发生了变化,并阻碍了它们的迁移和扩散,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逐渐成为降低这些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功能性生态廊道的连接是基于物种的扩散实现的,然而...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栖息地斑块化导致了其种群规模、地理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率都发生了变化,并阻碍了它们的迁移和扩散,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逐渐成为降低这些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功能性生态廊道的连接是基于物种的扩散实现的,然而扩散是最难表观的参数之一。这导致了功能性生态廊道在构建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主要包括(1)如何表观物种的扩散趋势;(2)如何利用物种扩散模式确定功能性生态廊道踏脚石的间距值。鉴于此,以2010—2020年广东沿海地区的黑脸琵鹭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扩散模型,获得了它们的扩散意愿链、踏脚石间距值的估算方法,并完成了功能性生态廊道的空间布局。结果如下:(1)黑脸琵鹭具有北向、东向和西向的扩散意愿链;(2)功能性生态廊道踏脚石间的适宜间距为33~50 km;(3)以此间距为参考,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可以保持黑脸琵鹭中等强度的扩散强度,以稳定种群的扩散加速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增长速度,从而更好的发挥扩散的源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脸琵鹭 扩散 栖息地 保护 生态廊道
下载PDF
植物源甘油酯与金龟子绿僵菌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闫建全 刘豪 +7 位作者 陈力嘉 卢慧林 陈逢浩 侯军晓 杨蓉 欧阳雄发 欧阳革成 孟翔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4-1183,共10页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长期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不仅增强了黄曲条跳甲的耐药性,也会导致蔬菜农药残留增加,危害人们的饮食健康。因此,利用绿色防控手段防治害虫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室...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长期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不仅增强了黄曲条跳甲的耐药性,也会导致蔬菜农药残留增加,危害人们的饮食健康。因此,利用绿色防控手段防治害虫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室内测定了以植物源甘油酯为主要成分的植物油乳剂、绿僵菌以及二者混配液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并对油菌混配液的田间防控效果进行了评价。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施用植物油乳剂50~800倍液时,黄曲条跳甲成虫第2 d的死亡率为37.93%~100%;施用绿僵菌1.25×10~7~2×10~8孢子/m L时,黄曲条跳甲成虫第5 d的死亡率为32.2%~93.22%;施用植物油乳剂和绿僵菌混配液时,黄曲条跳甲成虫第1 d的死亡率在95%以上,显著高于2种单剂,且混配液能够极显著缩短黄曲条跳甲致死中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植物油乳剂100倍液和绿僵菌1×10~8孢子/m L混配处理第6 d时,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相对防效和虫口减退率均达60%以上,第8 d时,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相对防效和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80%和74.62%,显著高于同时间同浓度2种单剂。本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甘油酯乳剂和绿僵菌在防治黄曲条跳甲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二者混合使用可以弥补各自的防治缺点并有效地防治黄曲条跳甲。为探究和利用生物源农药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防控害虫提供了实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甘油酯 绿僵菌 黄曲条跳甲 室内毒力 田间防效
下载PDF
鸟类物种组合模式的稳定性——以珠海淇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鸟类群落变化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叶锦玉 虞皓琦 +5 位作者 廖宝文 游奕来 刘新科 林寿明 杨道德 胡慧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动物群落的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构建的特点,具有多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验证植被变化前后动物群落物种的组合模式是否具有稳定性,是验证动物群落构建可重复性的重要依据,也可对动物群落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研究开展了广东... 动物群落的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构建的特点,具有多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验证植被变化前后动物群落物种的组合模式是否具有稳定性,是验证动物群落构建可重复性的重要依据,也可对动物群落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研究开展了广东珠海淇澳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恢复红树林前后的2次鸟类调查(恢复前于2001年3月—12月,恢复后于2015年10月—2016年6月),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红树林恢复前后物种组成、种属结构关系、体长分布、区系、居留型和生态类型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同时,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乘幂模型分别对种-属数量和属含物种数频次分布进行拟合,用协方差分析判断红树林恢复前后模型的一致性。2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9种,分别为11目29科58属78种和12目33科57属80种,约24%的鸟类物种发生变化,棕扇尾莺(Cisticola juncidis)等4种在水边灌丛或空地上觅食的鸟类消失,而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es)等3种在林间活动的鸟类,以及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等3种在较深水域觅食的鸟类出现,这与红树林恢复后滩涂区面积减少,红树林区面积增加有关。但恢复前后的鸟类物种丰度仅相差2种,卡方检验表明红树林恢复前后总物种以及单次调查各季节物种的体长、区系、居留型和生态类型的频次分布均无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恢复前后的种-属数量线性模型和属含物种数频次分布乘幂模型均具有一致性。因此得出结论:淇澳岛大规模种植红树林后,部分鸟类物种发生变化,但在物种组合模式上具稳定性,即鸟类群落在构建物种组合上具有可重复性。这在指导群落重建与恢复中判断动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及确定恢复对象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合模式 群落构建 鸟类群落 红树林 植被变化 淇澳岛
下载PDF
基于驱动因子分析的冬季水鸟栖息地选择研究
9
作者 练丽 韩坤涛 +5 位作者 臧莹安 黄文彬 陈聪慧 李孝恩 于冬梅 杨锡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48-56,共9页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已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研究在海丰自然保护区东关联安围片区开展了冬季水鸟及生境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8种,含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驱动冬季水鸟多样性的环境因...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已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研究在海丰自然保护区东关联安围片区开展了冬季水鸟及生境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8种,含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驱动冬季水鸟多样性的环境因子。CCA分析表明红树林面积和滩涂面积对水鸟分布存在显著性影响,是驱动水鸟分布的主要因子;红树林面积和滩涂面积是促进涉禽类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滩涂面积是促进鸥类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水产养殖塘是推动非鸥类游禽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养殖池塘水的深度和盐度与水鸟分布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水鸟 生境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亮斑扁角水虻对有机废弃物的应用及其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逢浩 郑玉姣 +3 位作者 ASEM Elabasy 李军 李志刚 徐齐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9-650,共12页
有机废弃物的安全处理与二次利用是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难题,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强大的生物转化能力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一方面,亮斑扁角水虻可大量消耗有机废弃物,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转化后的虫体营养价值高,... 有机废弃物的安全处理与二次利用是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难题,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强大的生物转化能力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一方面,亮斑扁角水虻可大量消耗有机废弃物,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转化后的虫体营养价值高,广泛应用于养殖领域。然而,亮斑扁角水虻的生物转化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转化的有机废弃物范围及其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仍有待探讨。本文结合近年来关于亮斑扁角水虻领域的研究,主要从亮斑扁角水虻对有机废弃物的生物转化作用、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虫沙的应用和肠道微生物的功能4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亮斑扁角水虻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斑扁角水虻 有机废弃物 转化效率 肠道微生物 虫沙
下载PDF
芽孢杆菌蛋白酶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仲昕 赵佳男 +4 位作者 季芳 王雪 李刚 王承民 秦建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110-117,共8页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产蛋白酶能力与携带的蛋白酶基因的关系,探寻影响芽孢杆菌产蛋白酶能力的重要基因。【方法】通过筛选培养基筛选能够产生蛋白酶的菌株,采用福林酚法检测菌株产生的蛋白酶的活性,对15株芽孢杆菌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产蛋白酶能力与携带的蛋白酶基因的关系,探寻影响芽孢杆菌产蛋白酶能力的重要基因。【方法】通过筛选培养基筛选能够产生蛋白酶的菌株,采用福林酚法检测菌株产生的蛋白酶的活性,对15株芽孢杆菌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菌株染色体上携带的蛋白酶基因情况并将其分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蛋白酶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细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BGWAS),探讨影响细菌产蛋白酶能力高低的原因。【结果】根据菌株染色体上携带的蛋白酶基因情况,可分为7种基因型(G1~G7)。比较基因组学和BGWAS分析发现,细菌染色体上携带的蛋白酶基因种类的多寡与其产蛋白酶能力的高低有直接关系,且缺少aprX和aprE基因菌株的产蛋白酶能力明显下降。进一步研究基因mRNA水平发现,芽孢杆菌产蛋白酶能力的差异与aprX的表达水平有关。【结论】菌株染色体上携带的蛋白酶基因情况与菌株产蛋白酶能力之间存在关联。aprX是影响芽孢杆菌属细菌产胞外蛋白酶能力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芽孢杆菌 比较基因组学 荧光定量PCR aprX基因
下载PDF
种间竞争对燕鸥繁殖生态的影响
12
作者 杨锡涛 柯素强 +4 位作者 林宜舟 李双霜 林少娜 刘金成 游永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160-164,170,共6页
本文研究了乌屿岛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种间竞争如何影响巢址选择和繁殖生态。结果表明:大凤头燕鸥占据了粉红燕鸥的巢址,迫使粉红燕鸥侵占褐翅燕鸥的巢区,出现粉... 本文研究了乌屿岛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种间竞争如何影响巢址选择和繁殖生态。结果表明:大凤头燕鸥占据了粉红燕鸥的巢址,迫使粉红燕鸥侵占褐翅燕鸥的巢区,出现粉红燕鸥和褐翅燕鸥最佳巢址重叠的现象;在大凤头燕鸥的竞争压力下,褐翅燕鸥倾向于低密度的繁殖方式,而粉红燕鸥则偏向于高密度的繁殖方式;大凤头燕鸥进入后,粉红燕鸥平均窝卵数由1.17枚增加到1.76枚,有2枚卵的巢占比由1/6增加到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鸥 种间竞争 繁殖生态 巢址选择
下载PDF
广东南澳乌屿岛繁殖期褐翅燕鸥家域研究
13
作者 游永明 柯素强 +4 位作者 袁秋强 刘金成 林宜舟 段智钊 杨锡涛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78-83,共6页
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乌屿岛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褐翅燕鸥繁殖地,为确定褐翅燕鸥在繁殖地的家域范围,我们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利用卫星追踪技术在乌屿岛开展了繁殖期褐翅燕鸥家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褐翅燕鸥家域平均面积... 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乌屿岛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褐翅燕鸥繁殖地,为确定褐翅燕鸥在繁殖地的家域范围,我们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利用卫星追踪技术在乌屿岛开展了繁殖期褐翅燕鸥家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褐翅燕鸥家域平均面积为(17346.29±31738.74)km^(2),家域范围西南至珠江口岛屿,北达福建省漳州市的外屿,东到台湾岛的台中至台南的西海岸;褐翅燕鸥家域形状均不规则,并存在重叠,重叠率最小为0.39%,最大为41.47%;褐翅燕鸥家域活动时间上午主要集中在5∶00—10∶00,下午主要集中在15∶00—19∶00;食物因素和觅食策略是影响褐翅燕鸥家域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加强乌屿岛褐翅燕鸥的保护,建议将其家域集中分布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翅燕鸥 繁殖期 家域 卫星追踪
下载PDF
基于年橘为载体的柑橘木虱优势寄生蜂亮腹釉小蜂规模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承志 陈玲玲 +8 位作者 修宝林 孙笠维 高晶 王朝红 叶凤娴 MUBASHER Hussain 申宝营 邱栋梁 毛润乾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1-796,共6页
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的传播媒介,亮腹釉小蜂Tamarixiaradiata(Waterston)是柑橘木虱的优势寄生蜂,在防治柑橘木虱上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研究了年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的传播媒介,亮腹釉小蜂Tamarixiaradiata(Waterston)是柑橘木虱的优势寄生蜂,在防治柑橘木虱上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研究了年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Nianju为载体的亮腹釉小蜂生产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年橘-柑橘木虱-寄生蜂的生产体系,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明确了年橘新芽繁育的标准化修剪方法,以整体修剪法为最佳,产芽时间为12.6 d,产芽数量为39.6个/株;明确了柑橘木虱若虫繁育中柑橘木虱成虫接种数量,以柑橘木虱:新芽为2:1为最佳;明确了亮腹釉小蜂生产中亮腹釉小蜂接种数量,以亮腹釉小蜂:柑橘木虱为1:10为最佳。按本文生产方法,每笼(5株年橘)可收获亮腹釉小蜂646.67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腹釉小蜂 寄生蜂 柑橘木虱 年橘
下载PDF
亮腹釉小蜂产品的质量标准
15
作者 陈玲玲 黄承志 +7 位作者 毛润乾 修宝林 高晶 叶凤娴 Mubasher Hussain 邱栋梁 申宝营 王朝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0-1036,共7页
本文对工厂化生产的亮腹釉小蜂Tamarixiaradiata(Waterston)成虫产品进行了一系列检测,检测物种形态及分子特征、外观(体色暗淡率、残肢残翅率)、产品数量、雌蜂率、寄生率及不同温度下(15℃、25℃及30℃)亮腹釉小蜂贮存死亡率共7个质... 本文对工厂化生产的亮腹釉小蜂Tamarixiaradiata(Waterston)成虫产品进行了一系列检测,检测物种形态及分子特征、外观(体色暗淡率、残肢残翅率)、产品数量、雌蜂率、寄生率及不同温度下(15℃、25℃及30℃)亮腹釉小蜂贮存死亡率共7个质量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亮腹釉小蜂产品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亮腹釉小蜂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应符合以下标准:形态特征吻合,分子序列(COI、ITS-1和ITS-2)相似度≥97%,体色暗淡率≤2%、残肢残翅率≤1%、实际数量占标识数量的比率≥95%、雌蜂率≥70%、不同温度下贮存死亡率均≤5%、寄生率≥90%。本标准各项指标的准确性和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具有较高可行性,可用于亮腹釉小蜂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腹釉小蜂 质量标准 工厂化生产 产品
下载PDF
高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仲昕 赵佳男 +4 位作者 季芳 王雪 李刚 王承民 秦建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2,132,共8页
为了获得高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菌株,试验从不同环境样本中分离细菌并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利用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对产蛋白酶菌株进行初筛、福林酚法检测中性蛋白酶活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高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菌株进行... 为了获得高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菌株,试验从不同环境样本中分离细菌并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利用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对产蛋白酶菌株进行初筛、福林酚法检测中性蛋白酶活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高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对培养时间、温度和pH值的调节,研究该菌株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1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A1,该菌株具有较强产中性蛋白酶能力,中性蛋白酶活性为31.40 U/mL,所产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在pH值=6~8时稳定性较好,对碱性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5.0 mmol/L的Ca2+和Mn2+对中性蛋白酶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Zn2+和Fe2+对中性蛋白酶活性有抑制作用(P<0.05),Mg2+无明显作用。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A1可以作为生产中性蛋白酶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芽孢杆菌 筛选 酶学性质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自然保护地环境解说资源研究:以九寨沟芦苇海解说步道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语克 张琼悦 +16 位作者 张跃 肖维阳 杜杰 谢超 赵上娟 余水英 翟宗玉 郭沂 杨为亚 王定瑶 格让久 杨金秀 李英 王燕 孙鸿鸥 郭西南 周亮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86,共18页
环境解说是自然保护地实现自然保护与环境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对解说资源的时空分布研究不足,且缺乏相应的实地调查方法,限制了解说系统的发展,难以满足公众对自然认知的需要,达不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开展解说资源的... 环境解说是自然保护地实现自然保护与环境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对解说资源的时空分布研究不足,且缺乏相应的实地调查方法,限制了解说系统的发展,难以满足公众对自然认知的需要,达不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开展解说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展示保护地的资源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海解说步道为例,总结了解说资源的6个选择标准,并对区域的解说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环境解说资源调查和解说系统构建提供方法借鉴。芦苇海解说步道共筛选得到195种解说资源,包括植物与菌类100种、动物62种、生态系统类型5种、地质与水文7种、天象与气候2种、文化资源19种。空间上,植物与菌类、动物和生态系统类解说资源主要分布于内侧步道,而文化类解说资源在外侧栈道分布更多;时间上,夏秋季解说资源数量最多,冬春季较少,且动植物与菌类解说资源的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基于解说资源的属性、意义和分布特点,采用主旨式解说(thematic interpretation)方法设计了8条解说主旨,为解说内容的组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环境解说 解说资源 主旨式解说 解说步道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对区域内鸟类分布及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琼悦 邓卓迪 +9 位作者 胡学斌 丁志锋 肖荣波 修晨 吴政浩 汪光 韩东晖 张语克 梁健超 胡慧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80,共13页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迅速扩张引起土地利用类型的剧烈转变,这对当地物种的栖息地、物种分布区乃至区域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了影响。本研究基于82种鸟类的分布数据和15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最大熵(maximumentropy,MaxEnt)模型及...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迅速扩张引起土地利用类型的剧烈转变,这对当地物种的栖息地、物种分布区乃至区域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了影响。本研究基于82种鸟类的分布数据和15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最大熵(maximumentropy,MaxEnt)模型及等效连接面积(the equivalent connected area,ECA)指数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鸟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连通性。结果表明:2000-2015年,大湾区林地、水体、耕地等用地类型分别减少3.22%、0.97%和23.19%,草地、建设用地、裸地与滩涂用地类型分别增加33.95%、80.34%和453.52%。30种以森林、农田为主要栖息生境的鸟类分布区面积减少,52种常见的城市鸟类及各类水鸟分布面积增加,鸟类分布面积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此外,鸟类栖息地连接度表现出与分布区相一致的变化趋势。其中,对4种分布面积变化最大的鸟类的分析结果显示,乌鹃(Surniculuslugubris)与栗耳凤鹛(Yuhina castaniceps)分布面积及栖息地连通性随城市化进程(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水源距离和干扰距离等的变化)而下降,而牛背鹭(Bubulcus ibis)与苍鹭(Ardea cinerea)的分布面积及栖息地连通性则随城市化进程而上升。此外栖息地斑块面积的增加也显著提高了栖息地的连通性。因此建议对城市化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境质量变化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构建鸟类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从而维持大湾区区域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性 MaxEnt模型 鸟类分布 栖息地斑块 土地利用变化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五株克雷伯氏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猛 王雪 +8 位作者 赵佳男 曾君 左君豪 郭志良 季芳 邵建立 张立敏 王承民 秦建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10-3128,共19页
【目的】耐药性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细菌作为人类感染的重要病原,是临床治疗重要的挑战。本研究对多株克雷伯氏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为其应用提供更多科学数据。【方法】使用双层平板法从人类和... 【目的】耐药性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细菌作为人类感染的重要病原,是临床治疗重要的挑战。本研究对多株克雷伯氏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为其应用提供更多科学数据。【方法】使用双层平板法从人类和动物新鲜粪便、污水中分离纯化裂解性克雷伯氏菌噬菌体;通过磷钨酸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双层平板噬菌斑法确定其宿主范围,测定温度和pH稳定性、一步生长曲线和体外抑菌效果等生物学特性;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对分离株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通过体内抑菌试验评估噬菌体对多重耐药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BS375-3感染的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的保护作用。【结果】5株噬菌体分别属于Schitoviridae(pKP-BM327-1.2)、Autographiviridae(pKP-M186-2.1、pKP-M186-2.2和pKV-BS375-3.1)、Drexlerviridae(pKP-BS317-1.1)家族;噬菌体pKV-BS375-3.1可裂解受试菌中的8株,pKP-BM327-1.2可裂解受试菌中的3株,pKP-M186-2.1、pKP-M186-2.2和pKP-BS317-1.1则分别裂解受试菌中的1株;5株噬菌体感染10–20 min后即进入指数增长期,在–20–37℃、pH 6–10环境下均能够保持稳定活性;感染变栖克雷伯氏菌BS375-3后经噬菌体pKV-BS375-3.1处理[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00]的大蜡螟幼虫96 h内存活率达到80%(8/10);5株噬菌体基因组长度在42–77 kb之间,未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毒力基因,基于内溶素(endolysin)的溯源分析显示该蛋白在克雷伯氏菌噬菌体中呈现多样性,属内呈保守性。【结论】5株克雷伯氏菌噬菌体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生物学特性稳定,endolysin在噬菌体属内呈现保守性。宿主谱宽、潜伏期短的噬菌体pKV-BS375-3.1在治疗Klebsiella pneumoniae和K.variicola临床感染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 裂解性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比较基因组学 内溶素
原文传递
广东省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及其胁迫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守保 孙中宇 +5 位作者 张敏 徐卫 周霞 叶玉瑶 戴佳玲 刘郑倩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9-371,共13页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识别及其胁迫因素的分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研究大多将物种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合起来确定需优先保护的热点区域,缺乏在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基础上对其胁迫状况的深入分析。文...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识别及其胁迫因素的分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研究大多将物种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合起来确定需优先保护的热点区域,缺乏在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基础上对其胁迫状况的深入分析。文章基于广东省动植物物种、生态系统林分类型、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动物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构建陆地生物多样性热度指标,进而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受胁迫程度及主导胁迫因子。结果表明:1)广东省陆地生物多样性热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山区,基于热度值分区识别出云雾山、南岭、罗浮山、莲花山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总面积达59931.82 km^(2),占广东省陆域面积的33.58%。2)热点区域内各类保护区面积合计6594.39 km^(2),约为广东省所有陆域保护区面积的61.33%,涉及广东省全部204个陆域保护区中的122个。热点区域内保护区的面积仅为热点区域总面积的11.00%,生物多样性仍有大量潜在的保护需求。3)在4个热点区域中,云雾山生物多样性普遍受到中度至重度胁迫,主导胁迫因子为经济发展强度;其他3个热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广泛受到轻度至中度胁迫,最主要的胁迫因子均为地质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物多样性 热点区域 胁迫因素 保护与恢复 广东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