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支气管镜大容量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晓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12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经支气管镜...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12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经支气管镜小容量肺泡灌洗治疗,而观察组采取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泡灌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PIS(2.08±0.62)分、咳嗽咳痰消失时间(6.25±0.62)d、抗生素使用时间(7.17±0.66)d及平均住院时间(10.64±0.55)d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_2(87.46±7.17)mm Hg、SaO_2(98.81±3.10)mm Hg、PaO_2/FiO_2(290.38±13.92)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aCO_2(43.93±2.10)mm Hg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气道痉挛、严重心律失常、大咳血等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大容量灌洗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安全性
下载PDF
高频胸壁震荡联合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袁科 张晓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41-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震荡(HFCWO)联合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气管...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震荡(HFCWO)联合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灌洗联合HFCWO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气指标、炎性因子、痰液量、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Barthel指数(BI)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21天时,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O;)]、氧合指数[p;(O;)/FiO;]、BI评分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FCWO联合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可优化呼吸道管理,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和炎症反应,改善氧合指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灌洗 胸壁震荡 缺血性脑卒中 肺炎
下载PDF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差异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以及炎症因子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急性期40例,稳定期40例)设为A组;支气管炎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以及炎症因子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急性期40例,稳定期40例)设为A组;支气管炎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急性期38例,稳定期38例)设为B组;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患者营养状态的各项指标:三头肌皮褶厚度、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上臂中部臂围;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瘦素、趋化素细胞因子(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三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营养状态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稳定期的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急性期与稳定期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急性期与稳定期的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急性期及稳定期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急性期的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急性期的CRP水平显著低于B组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营养状态、血清瘦素、TNF-α、CR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而IL-8水平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临床类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状态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