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患者血清suPAR、syndecan-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星明 李杰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5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水平与CAP的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28例CAP患者,根据CAP患者的...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水平与CAP的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28例CAP患者,根据C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CAP组(n=44)和非重症CAP组(n=84),分析比较患者的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双肺是否出现感染、胸膜处是否有渗出情况、白细胞数量、CURB-65评分、肺炎严重度评分(PSI)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等,检测两组患者的suPAR及syndecan-4水平,并对其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CAP组的血清suPAR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CAP组,血清syndecan-4水平明显低于非重症CAP组,其年龄、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胸膜处渗出比例、双肺感染比例、白细胞计数、CURB-65评分、PSI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等方面均明显高于非重症C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uPAR水平与CURB-65评分、PSI评分、APACHEⅡ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以及降钙素原呈正相关(P<0.05);血清syndecan-4水平与CURB-65评分、PSI评分、APACHEⅡ评分及降钙素原呈负相关(P<0.05)。结论CAP患者的suPAR和syndecan-4水平同CAP的严重程度和该病的早期预后有紧密联系,CAP患者血清suPAR水平越高、syndecan-4水平越低,其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多配体蛋白聚糖4 早期预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情严重程度
下载PDF
成人重症肺炎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星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成人重症肺炎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成人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为B组(普通肺炎患者,30例)和C组(重症肺炎... 目的探究成人重症肺炎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成人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为B组(普通肺炎患者,30例)和C组(重症肺炎患者,30例),再选择同期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A组,比较三组的血清SuPAR水平,比较B、C两组患者肺炎严重指数评分(PSI),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SuPAR水平对重症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受试者血清SuPA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血清SuPAR水平高于A、B组,B组的血清SuPAR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PSI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个月,重症患者病死率为20%。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血清SuPAR、降钙素原(PCT)、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是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SuPAR预测成人重型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95%CI=0.866~0.999,P<0.05)。结论血清SuPAR水平在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中显著升高,可用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改善预后,且血清SuPAR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临床意义 特异度 灵敏度
下载PDF
胃复安使用时机对鼻空肠管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牟丹 黄石华 +2 位作者 程一恒 刘楚欣 李志月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6期2826-2828,共3页
目的:探讨胃复安不同使用时机对鼻空肠管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神经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鼻空肠管留置前10min静脉注射胃复安;研究组待鼻空肠管进入胃内... 目的:探讨胃复安不同使用时机对鼻空肠管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神经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鼻空肠管留置前10min静脉注射胃复安;研究组待鼻空肠管进入胃内后静脉注射等量胃复安;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管进入患者胃内后静脉注射胃复安,有助于提升鼻空肠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并减少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安 使用时机 鼻空肠管 置管成功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