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防治与胃肠道感染的相关性及对策 被引量:36
1
作者 钟天安 王建奇 +3 位作者 姚鹏飞 徐越 贾军 张浚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洛赛克对应激性溃疡进行防治与胃肠道感染几率增加之间的关系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存活30 d以上病人176例,测定不同时间胃液pH值并分析防治应激性溃疡与发生胃肠道感染的...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洛赛克对应激性溃疡进行防治与胃肠道感染几率增加之间的关系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存活30 d以上病人176例,测定不同时间胃液pH值并分析防治应激性溃疡与发生胃肠道感染的相关性以及相应对策。结果在126例持续应用洛赛克的患者中,持续应用>7 d的患者胃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持续应用≤7 d的病人。其余50例间隔应用洛赛克患者与126例持续应用洛赛克患者相比,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间隔应用洛赛克患者胃肠道感染发生率较持续应用洛赛克>7 d的患者明显下降。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防治>7 d者,由于胃酸分泌严重抑制,增加胃肠道感染发生率。间隔性应用洛赛克治疗在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同时,可明显减少胃肠道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胃肠道感染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的监护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贾军 钟天安 +3 位作者 黄仕春 张浚 许亦群 仪立志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的变化 ,探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4 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监护组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照组根据经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 监护...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的变化 ,探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4 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监护组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照组根据经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 监护组在脱水剂应用时间、剂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预后监护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护有利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降低并发症 ,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护 监护 并发症 对照组 患者 临床意义 目的观 结论 指导
下载PDF
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改良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瑞媚 李银优 赵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牢固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避免非计划性拔管,有效实现护理安全。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丝绸胶布Y型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应用普...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牢固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避免非计划性拔管,有效实现护理安全。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丝绸胶布Y型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应用普通胶布加2片3M透明贴膜固定气管插管。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的移动例数及非计划性拔管例数。结果观察组重新固定气管插管例数、非计划拔管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丝绸胶布Y型固定气管插管能有效地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固定 胶布
原文传递
经亚低温治疗的重型脑损伤患者外周血NSE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赖连枪 张浚 +3 位作者 仪立志 尹夕龙 尹学念 张洪德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研究经亚低温治疗的重型脑损伤患者其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2例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前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后者除了不进行亚低温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与前者相同,分别于手... 目的研究经亚低温治疗的重型脑损伤患者其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2例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前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后者除了不进行亚低温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与前者相同,分别于手术的次日、第2、3、5、7天测其外周血的NSE,满3个月进行GOS预后评分。结果发现经过一定时间的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组外周血的NSE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满3个月进行GOS预后评分,亚低温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的确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外周血NSE的动态变化能够准确反映治疗效果,而且简便易行,是评价重型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敏 贾军 +2 位作者 庄志坚 韩冰 彭小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37,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和3疗程GCS评分,伤后3个月的GOS分级。结果高压氧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和3疗程GCS评分,伤后3个月的GOS分级。结果高压氧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植物生存和病死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残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疗效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2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欧阳锡华 贾军 +1 位作者 仪立志 彭文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探讨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本科诊治的25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的Il盏床资料,25例中手术治疗16例,其中单纯外减压术ll例(包...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探讨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本科诊治的25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的Il盏床资料,25例中手术治疗16例,其中单纯外减压术ll例(包括扩大骨窗减压术2例),同时行内外减压术5例。非手术治疗9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诊治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根据GO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25例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3例,无植物状态生存(PVS)。【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生机制复杂,有针对性的动态影像学检查能帮助早期确诊;而合理的早期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脑梗塞/治疗 脑梗塞/病因学 脑损伤/并发症
下载PDF
晨交班典型病例点评在提升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秀红 陶艳玲 彭佳华 《右江医学》 2019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晨交班典型病例点评在提高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试验组晨交班时由护士长组织典型病例点评,应用思维导图引导病情分析,应用SBAR沟通模式训练护士病情汇报。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晨会交班报告。实施前及实施后半年... 目的 探讨晨交班典型病例点评在提高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试验组晨交班时由护士长组织典型病例点评,应用思维导图引导病情分析,应用SBAR沟通模式训练护士病情汇报。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晨会交班报告。实施前及实施后半年分别发放加州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CTST)对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的分析、评值、演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论、归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评分的分析、演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的评值、推论、归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晨会交班时结合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思维导图与SBAR沟通模式训练护士,能有效提升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病例 思维导图 SBAR沟通模式 批判性思维
下载PDF
53例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病人的催醒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天安 贾军 +3 位作者 叶宇 尹夕龙 黄凯雄 张浚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14-615,共2页
目的介绍53例重型颅脑损伤持续昏迷1个月以上病人的催醒效果和影响催醒效果的因素。方法伤后昏迷时间1 ̄12个月、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3例,采用高压氧、理疗、药物等综合催醒方法治疗。结果53例长期昏迷病人中,28例苏醒(52.8%)... 目的介绍53例重型颅脑损伤持续昏迷1个月以上病人的催醒效果和影响催醒效果的因素。方法伤后昏迷时间1 ̄12个月、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3例,采用高压氧、理疗、药物等综合催醒方法治疗。结果53例长期昏迷病人中,28例苏醒(52.8%)。按照GOS评分,28例清醒病人中仅6例恢复良好和中残(21.4%),其他22例病人为重残、无自主生活能力(78.6%)。苏醒成功率与病人是否有原发性脑干伤、脑疝、GCS评分、年龄等因素有关。结论采用综合催醒方法,能提高长期昏迷病人苏醒成功率,但神经功能恢复仍十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催醒效果 长期昏迷病人 颅脑损伤病人 原发性脑干伤 GOS评分 GCS评分 持续昏迷 昏迷时间 生活能力 病人苏醒 功能恢复 高压氧 人中 功率
原文传递
轻度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仪立志 赖连枪 +5 位作者 尹夕龙 贾军 张浚 林源泉 钟天安 叶宇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4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轻度低温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术后使用医用降温毯控制至轻度低温(35℃~36℃)进行脑保护,应用冬眠Ⅰ号等药物配合治疗,不使用呼吸机和肌... 目的探讨采用轻度低温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术后使用医用降温毯控制至轻度低温(35℃~36℃)进行脑保护,应用冬眠Ⅰ号等药物配合治疗,不使用呼吸机和肌松剂。结果治疗组23例存活,2例死亡;存活病人中恢复良好1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对照组21例存活,4例死亡;存活病人中恢复良好8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采用轻度低温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低温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 疗效观察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经皮气管旋切术在神经外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凯雄 仪立志 +5 位作者 庄文燕 贾军 叶宇 陈委 纠智松 刘先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398-399,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旋切术(PDT)在神经外科患者救治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本院40例需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采取PDT,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并比较其效果。【结果】本组PDT操作时间为10~15min,...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旋切术(PDT)在神经外科患者救治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本院40例需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采取PDT,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并比较其效果。【结果】本组PDT操作时间为10~15min,所有患者术中出血极少,无心跳呼吸停止等险情发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且PDT切口短小、愈合后外形美观。【结论】PDT操作快速、过程短,技术易掌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安全,创口小,其在神经外科需气管切开患者中有很好的救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颅内压及脑氧代谢影响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源泉 贾军 +1 位作者 刘文锋 张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脑损伤患者亚低温(33~35℃)治疗前后颅内压(ICP),脑组织氧分压(PbrO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及对照组,放置ICP脑组织PbrO2光纤探头,持续监测ICP及脑组织PbrO2。结果亚低温治疗24h后ICP... 目的探讨重型脑损伤患者亚低温(33~35℃)治疗前后颅内压(ICP),脑组织氧分压(PbrO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及对照组,放置ICP脑组织PbrO2光纤探头,持续监测ICP及脑组织PbrO2。结果亚低温治疗24h后ICP逐渐下降,脑组织PbrO2逐渐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改善脑组织氧代谢。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氧代谢
下载PDF
251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12
作者 林源泉 贾军 +2 位作者 钟天安 许亦群 张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7期608-609,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易感部位、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 996年 1月— 2 0 0 4年 1月 2 51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中... 目的 探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易感部位、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 996年 1月— 2 0 0 4年 1月 2 51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及肠道等。感染因素与患者的原发病、并发症、侵入性操作、多次住院反复使用抗生素、各种功能障碍如咳嗽反射障碍、排尿障碍等有关 ,细菌检查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 86株 ,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前三位。结论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 ,医院感染存在多种易感因素 ,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依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 ,可减少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医院感染 临床分析 老年人
下载PDF
立止血治疗458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体会
13
作者 钟天安 张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7期640-641,共2页
目的:总结我科使用立止血治疗458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科1995年1月~1998年6月采用立止血治疗的458例颅脑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458例颅脑伤中,单纯脑挫裂伤出血10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13例、单纯颅内血肿137例。... 目的:总结我科使用立止血治疗458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科1995年1月~1998年6月采用立止血治疗的458例颅脑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458例颅脑伤中,单纯脑挫裂伤出血10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13例、单纯颅内血肿137例。行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365例次。458例脑伤病人中,并发消化道出血46例、呼吸道出血35例、尿道出血23例。立止血常用方法:入院后立即静注立止血1kU,随后每日静注立止血1kU×3d。对于合并全身其他脏器出血者,立即静注立止血1kU,随后每日静注立止血1kU,视病情决定停药时间。结果:与其他临床常规止血药物相比,立止血的止血效果肯定、安全迅速、未发生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立止血是颅脑伤病人颅内出血和并发其他脏器出血的首先止血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立止血 治疗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368例救治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仪立志 贾军 +4 位作者 叶宇 庄文燕 周路球 许亦群 张浚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4期5-6,共2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救治36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 非手术保守治疗采用加强脱水抗脑水肿、应用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神经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防治。开颅手术采取去大骨瓣... 目的 回顾性分析救治36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 非手术保守治疗采用加强脱水抗脑水肿、应用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神经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防治。开颅手术采取去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与保守治疗方法基本相同,病情重者应用亚低温冬眠疗法。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311例,非手术治疗57例。恢复良好219例,中残35例,重残68例,死亡84例。结论 手术指征明确者越早手术越好,减压需充分,而指征在可做可不做时需灵活掌握,并积极治疗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助于明显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救治措施 开颅手术 手术指征 神经营养 激素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脑组织氧分压在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源泉 贾军 +1 位作者 刘文峰 张浚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4期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组织氧分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放置PbrO2、ICP光纤探头,持续监测脑组织PbrO2及ICP变化。结果 伤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PbrO2和ICP的变化有明显相关,预后较佳组患者(...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组织氧分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放置PbrO2、ICP光纤探头,持续监测脑组织PbrO2及ICP变化。结果 伤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PbrO2和ICP的变化有明显相关,预后较佳组患者(GOS4-5分)的PbrO2和ICP明显优于预后不良组(GOS-3分),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PbrO2的改善不明显,但能明显降低ICP。结论 监测PbrO2和ICP变化能准确预测患者预后,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PbrO2 ICP 预后
下载PDF
创伤性颅后窝血肿126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陈卫群 涂昌弟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2年第10期869-870,共2页
目的 总结外伤性颅后窝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1993/2001收治的126例创伤性颅后窝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治疗98例,其中术前GCS评分>8分73例,死亡1例;术前GCS评分<8分25例,死亡9例,两组差异... 目的 总结外伤性颅后窝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1993/2001收治的126例创伤性颅后窝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治疗98例,其中术前GCS评分>8分73例,死亡1例;术前GCS评分<8分25例,死亡9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非手术治疗28例,死亡3例,其中1例在行术前准备时死亡。结论 颅后窝血肿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对枕部头皮损伤,特别有枕骨骨折者要警惕颅后窝血肿,应早期行头部CT检查,阴性者应复查,早期手术预后好,术前GCS>8者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创伤 颅后窝血肿 CT诊断
下载PDF
枕角、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克城 戴黎萌 +4 位作者 林源泉 陈平 李锋 陈旭鸿 黎映静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对枕角穿刺和前角穿刺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49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4例在入院6h内行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对照组25例在入院6h内行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其余基础... 目的对枕角穿刺和前角穿刺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49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4例在入院6h内行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对照组25例在入院6h内行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其余基础治疗两组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脑室积血吸收较对照组快,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可以更加早期清除脑室出血,降低死亡率,其疗效优于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室穿刺 尿激酶
原文传递
呼吸道引流对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克城 林源泉 +5 位作者 李朝举 陈平 陈学群 李锋 陈旭鸿 黎映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780-78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控速呼吸道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早期持续控速呼吸道引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两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控速呼吸道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早期持续控速呼吸道引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两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在降低颅内压、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以及降低死亡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持续控速呼吸道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引流 体位
原文传递
外伤性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克城 林源泉 +5 位作者 陈平 陈学群 李锋 陈旭鸿 罗坚 黎映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247-248,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外伤性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外伤性脑疝发生前2 h内的临床征象,并与同期未发生脑疝的183例颅脑损伤作分析比较。结果脑疝组前驱期征象如昏迷加深、烦躁加重、尿失禁、侧脑室和外侧裂受压变... 目的分析总结外伤性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外伤性脑疝发生前2 h内的临床征象,并与同期未发生脑疝的183例颅脑损伤作分析比较。结果脑疝组前驱期征象如昏迷加深、烦躁加重、尿失禁、侧脑室和外侧裂受压变窄伴环池及三脑室受压变窄、生命体征改变具有特征性,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疝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应作为超早期开颅的重要依据,是特殊的、迫切的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疝 临床征象 手术指征 外伤性脑疝 前驱期
原文传递
颅骨修补术后头皮下积液的防治 被引量:9
20
作者 仪立志 黄仕春 张浚 《医学文选》 2001年第5期617-617,共1页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后头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与术后采取平卧体位之间关系。方法 颅骨修补术后 ,采用绝对平卧与不完全平卧体位两组的方法 ,比较对头皮下积液防治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采用绝对平卧体位组效果明显优于不完全平卧组。结论...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后头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与术后采取平卧体位之间关系。方法 颅骨修补术后 ,采用绝对平卧与不完全平卧体位两组的方法 ,比较对头皮下积液防治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采用绝对平卧体位组效果明显优于不完全平卧组。结论 颅骨修补术后采用绝对平卧体位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手术 头皮下积液 平卧体位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