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8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联合窄谱紫外线治疗寻常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海生 邓东明 +2 位作者 丘文苑 黄远忠 黄祖锋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5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联合窄谱紫外线治疗寻常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9月门诊收治的寻常银屑病60例患者处方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皮损处涂抹复方丙酸... 目的分析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联合窄谱紫外线治疗寻常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9月门诊收治的寻常银屑病60例患者处方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皮损处涂抹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3%vs.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79.83±7.58)分,高于对照组(74.97±9.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联合窄谱紫外线治疗寻常银屑病,可减轻患者皮肤破损程度,提升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 窄谱紫外线 寻常银屑病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小儿感冒自我药疗的体会与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邓东明 刘小星 +1 位作者 陈贤汤 黄复润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期189-190,共2页
目的:建议推广普及安全有效的小儿感冒自我药疗方法。方法:介绍5年来笔者小儿感冒自我药疗常用的医学知识、药品和自我药疗过程中的不足和需求。结果:参与上述小儿感冒自我药疗的小儿23例,采用小儿感冒自我药疗后,年感冒次数减少了25%,... 目的:建议推广普及安全有效的小儿感冒自我药疗方法。方法:介绍5年来笔者小儿感冒自我药疗常用的医学知识、药品和自我药疗过程中的不足和需求。结果:参与上述小儿感冒自我药疗的小儿23例,采用小儿感冒自我药疗后,年感冒次数减少了25%,年就诊次数减少了55.3%,年静脉用药次数减少了70%,抗生素使用减少明显。结论:小儿感冒自我药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建议设立专职负责自我药疗的政府部门,从各个方面入手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冒 自我药疗 建议
下载PDF
伊曲康唑治疗中重度脂溢性皮炎复发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黄海生 邓东明 +2 位作者 丘文苑 黄远忠 马丹晓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析伊曲康唑治疗中重度脂溢性皮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2月治疗的50例中重度脂溢性皮炎患者选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5例患者予以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研究组25例患者加用伊曲康... 目的探析伊曲康唑治疗中重度脂溢性皮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2月治疗的50例中重度脂溢性皮炎患者选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5例患者予以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研究组25例患者加用伊曲康唑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脂溢性皮炎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SDASI)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复发率。结果在临床总有效率上,研究组(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SDASI评分上,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灼烧、瘙痒症状评分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复发率上,研究组(8.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重度脂溢性皮炎复发治疗中,伊曲康唑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症状,还可以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脂溢性皮炎 伊曲康唑 临床疗效 复发
下载PDF
Ⅳ型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草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卞益民 徐晓梅 +3 位作者 赖水招 金燕辛 黄冬 张伟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23-526,共4页
研究了Ⅳ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八珍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并从指标成分、工艺、稳定性和药理学等方面与水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TC1+1天然澄清剂为一种新型精制中草药液的澄清剂。可较好的保留中草药有效指标成分,在中草药制剂... 研究了Ⅳ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八珍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并从指标成分、工艺、稳定性和药理学等方面与水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TC1+1天然澄清剂为一种新型精制中草药液的澄清剂。可较好的保留中草药有效指标成分,在中草药制剂制备中可代替水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澄清剂 中草药 制剂 制备
下载PDF
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谭俊青 潘慧娟 +3 位作者 钟力 李前宁 钮心怡 毛江洪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等四种单味中药颗粒剂按传统黄连解毒汤配方制成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只灌胃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等四种单味中药颗粒剂按传统黄连解毒汤配方制成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只灌胃生理盐水,高、中、低剂组量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颗粒剂组方灌胃,观察各组小鼠饮食、运动、体重等情况,灌胃14天后,对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细菌移位现象、肠道菌群和肠道病理切片等进行分析。结果: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高、中剂量组小鼠在试验期间体重增长缓慢,灌胃14天后其肠道益生菌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杆菌比大于1/3,出现了菌群结构失调;回肠黏膜变薄,绒毛显著萎缩变短脱落,细菌移位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淋巴细胞数明显少(P<0.05)。低剂量组体重增加明显,肠道菌群比例正常,淋巴细胞数未见变化,无细菌移位现象,回肠黏膜和盲肠均正常。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增加,条件致病性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较正常组减少。结论:高、中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对肠道益生菌有抑制作用及对肠道粘膜有损伤作用。低剂量使用时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 黄莲解毒汤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 被引量:20
6
作者 邓剑雄 王志飞 +5 位作者 谢雁鸣 李兵 马麟 王金存 章新晶 吴慧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8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牵头单位为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参研医院为我国东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6个省/直辖市的21家医院,...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牵头单位为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参研医院为我国东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6个省/直辖市的21家医院,监测对象为2012年3月1日后在21家医院住院期间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全部患者,设定样本量不少于3万例。对每例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患者均由参研人员手工填写“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筛选卡”(筛选卡);对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临床药师手工填写 “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监测表”(监测表),各医院每月上报筛选卡和监测表至广东省药品再评价上报管理系统(再评价系统),筛选卡满3万份后监测终止。汇总上报数据,计算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不良反应临床特征。结果截至2015年1月23日,再评价系统收到的筛选卡超过3万份,监测终止。有5家医院因收集的病例无连续性于2013年3至8月先后停止参与本研究,最终16家医院上报的30 759例患者筛选卡和23例患者监测表纳入汇总分析。30 759例患者中男性18 295例(59.48%),女性12 464例(40.52%);年龄1 d^103岁,其中<4岁者占53.64%(16 501例);用药途径为肌内注射者214例,静脉滴注者30 545例,均按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患者使用的溶媒按品种共计31 163例次,其中2 810例次(9.02%)未使用说明书规定溶媒。30 759例患者中有29 728例(96.65%)同时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合并用药种类居前4位者依次为抗微生物药、电解质酸碱平衡药及营养药、呼吸系统用药和消化系统用药。30 759例患者中共23例发生与喜炎平注射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5‰(95%CI: 0.47‰~1.12‰);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者12例(5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
原文传递
水飞蓟素缓释滴丸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特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唐春发 《中国药师》 CAS 2005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缓释滴丸的处方和工艺,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评价。方法:采用联合载体材料即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188为速释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硬脂酸为缓释性骨架材料;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缓释滴丸,考察了滴丸成型的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缓释滴丸的处方和工艺,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评价。方法:采用联合载体材料即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188为速释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硬脂酸为缓释性骨架材料;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缓释滴丸,考察了滴丸成型的影响因素;并与市售片剂进行了释放度比较。结果:选择处方组成为水飞蓟素∶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188∶硬脂酸(1∶2∶1∶1.5);滴头直径为2.3mm/4.1mm,滴距为6cm,滴速为40滴·min-1;该缓释滴丸10h的最大累积溶出百分率可达92.5%。结论:所制得水飞蓟素缓释滴丸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研发水飞蓟素新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缓释滴丸 处方 制备 体外释放度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_3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胡瑜 陈浩凡 +1 位作者 臧林泉 巫玮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人参皂苷Rb3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320、40、80 mg/kg组和阳性对照药血栓通注射液(XST)组;采用插线法使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目的探讨3种人参皂苷Rb3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320、40、80 mg/kg组和阳性对照药血栓通注射液(XST)组;采用插线法使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造模24 h后进行行为学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人参皂苷Rb340、80 mg/kg能明显缓解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减轻其脑水肿程度,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升高SOD含量,并能减少其脑梗死面积,减轻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人参皂苷Rb3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人参皂苷RB3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生附子同剂量的破格救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难治性心衰的心功能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梁碧彦 黄辉霞 +1 位作者 李秀凤 王秀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989-992,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产地生附子同剂量的破格救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难治性心衰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产地生附子同剂量的破格救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难治性心衰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不同产地生附子(云南和河南)同剂量的破格救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17.04±5.23)分,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35.67±5.98)分;治疗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云南和河南生附子的破格救心汤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云南生附子组的不良反应率多于河南生附子组(P<0.05)。结论:不同产地生附子同剂量的破格救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难治性心衰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同剂量 附子 破格救心汤 难治性 心衰
下载PDF
我院2009年住院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郑锦坤 卞益民 +2 位作者 赖水招 高凌俊 徐新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8-180,共3页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为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临床病原学检测方法的滞后等原因,细菌耐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费用等大幅攀升,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医药界特别关注和...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为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临床病原学检测方法的滞后等原因,细菌耐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费用等大幅攀升,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医药界特别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卫生部为了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2009年 住院部 不良反应发生率 调查 临床应用 感染性疾病
原文传递
药学干预对促进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吕佩珊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8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开展药学干预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300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6年1~12月开展药学干预后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00例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开展药学干预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300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6年1~12月开展药学干预后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00例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种药物的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无指征联合用药、溶媒选择不当及存在配伍禁忌等的不合理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不仅可以促进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中药注射剂 药学干预 临床合理用药
下载PDF
3种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健榕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的:了解三种中药炮制技术对中药饮片疗效产生的客观影响。方法:筛选、对照138例于2014年7月~2016年9月进入本院药剂科接受中药饮片救治的患者,以不同炮制技术为分组依据:Ⅰ组46例所用饮片于水处理前展开分档工作,Ⅱ组46例于炮制前展... 目的:了解三种中药炮制技术对中药饮片疗效产生的客观影响。方法:筛选、对照138例于2014年7月~2016年9月进入本院药剂科接受中药饮片救治的患者,以不同炮制技术为分组依据:Ⅰ组46例所用饮片于水处理前展开分档工作,Ⅱ组46例于炮制前展开分档工作,Ⅲ组46例于炮制前、水处理前展开分档,对3种炮制技术实践效率展开比较。结果:Ⅰ组有效率73.91%,Ⅱ组为78.26%,Ⅲ组为97.83%,Ⅲ组明显比Ⅰ组、Ⅱ组高(P<0.05)。结论:为提升中药饮片的应用质量,在炮制时,需于水处理前、炮制前展开分档工作,通过提升饮片药用价值,从而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科 中药炮制技术 影响 中药饮片 药用价值
下载PDF
木豆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迪华 李慧颖 林慧 《中草药》 CAS 1985年第10期2-7,共6页
从抗菌消炎草药术豆叶中分得11种结晶,鉴定为牡荆甙(vitexin)(Ⅰ),水杨酸(salicylicacid)(Ⅱ),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Ⅲ),2-羧基-3-羟基-4-异戊烯基-5-甲氧基-茋(2-carboxyl-3-hydroxy-4-isoprenyl-5-methoxy-stilbene)(Ⅳ),虫膝蜡... 从抗菌消炎草药术豆叶中分得11种结晶,鉴定为牡荆甙(vitexin)(Ⅰ),水杨酸(salicylicacid)(Ⅱ),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Ⅲ),2-羧基-3-羟基-4-异戊烯基-5-甲氧基-茋(2-carboxyl-3-hydroxy-4-isoprenyl-5-methoxy-stilbene)(Ⅳ),虫膝蜡醇(laccerol)(Ⅴ),3-羟基-4-异戊烯基-5-甲氧基-茋(longistyline A)(Ⅵ),异美五针松双氢黄酮(pinostrobin)(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Ⅷ),2-异戊烯基-3-甲氧基-5-羟丛-茋(longistyline C)(Ⅸ),柚皮素-4′,7-二甲醚(naringenine-4′,7-dimethyl ether)(Ⅹ),和β-香树脂醇(β-amyrin)(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木豆属 木豆 牡荆甙 茋类化合物 植物防御素 异美五针松双氢黄酮 β-香树脂醇 柚皮素-4′ 7-二甲醚
下载PDF
附子不良反应与煎煮时间及剂量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梁碧彦 钟伟湘 +2 位作者 李尚 李秀凤 王秀丽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9期864-866,共3页
目的探讨附子临床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01~2014-08该院收治的确诊为寒湿痹阻型痹证采用中医复方治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复方有无附子分为A组和B组各120例,A组给予未加附子复方治疗,B组给予附子复方... 目的探讨附子临床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01~2014-08该院收治的确诊为寒湿痹阻型痹证采用中医复方治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复方有无附子分为A组和B组各120例,A组给予未加附子复方治疗,B组给予附子复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发生不良反应16例(13.33%),B组发生不良反应60例(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8,P=0.000)。B组120例患者中,有不良反应组先煎时间与煎煮总时间(min)均明显短于无不良反应组[(36.5±4.23)VS(31.46±3.16),P=0.000;(89.75±1.52)VS(86.36±2.42),P=0.000];平均使用剂量(g)也明显高于无不良反应组[(24.15±6.26)VS(20.53±3.52),t=16.712,P=0.017]。结论附子的先煎时间、煎煮总时间及其使用剂量均是影响其临床不良反应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煎煮时间 使用剂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丘志光 范雪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5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不良反应发生共涉及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明显高于其他种类(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明显高于其他临床反应(P<0.05);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口服给药途径(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强,应充分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期126-127,共2页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用于老年焦虑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86例老年焦虑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用于老年焦虑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86例老年焦虑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1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71,P<0.05)。结论老年焦虑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文拉法辛治疗所取得的抗焦虑效果方面基本近似,但前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焦虑症 艾司西酞普兰 文拉法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咳喘乐颗粒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罗霄山 许家骝 +1 位作者 张诚光 陈玉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20-522,共3页
目的 :探讨咳喘乐颗粒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方法 :以小鼠雾化氨水致咳法、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小鼠酚红祛痰法以及豚鼠整体哮喘模型 ,观察咳喘乐颗粒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结果 :咳喘乐颗粒可减少氨水引发小鼠咳嗽反应的次数 ... 目的 :探讨咳喘乐颗粒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方法 :以小鼠雾化氨水致咳法、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小鼠酚红祛痰法以及豚鼠整体哮喘模型 ,观察咳喘乐颗粒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结果 :咳喘乐颗粒可减少氨水引发小鼠咳嗽反应的次数 ;减少枸橼酸致豚鼠咳嗽的次数 ,并延长咳嗽潜伏期 ;增加小鼠呼吸道内酚红的排出量 ;抑制组胺 乙酰胆碱诱发的豚鼠哮喘反应。结论 :咳喘乐颗粒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喘乐颗粒 镇咳 祛痰 平喘 实验研究 中药
下载PDF
浅论医院药师的综合素质培养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霞 朱新昌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医院药师 素质 窗口服务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阿胶中6种氨基酸的含量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翠芬 吕彩莲 +2 位作者 彭思梅 黄玉兰 陈建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阿胶中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15;2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0.1mol/L乙酸钠(7:93),用乙酸调节pH为6.5,流动相B:乙腈-水(4:1),梯度洗脱;... 目的:通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阿胶中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15;2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0.1mol/L乙酸钠(7:93),用乙酸调节pH为6.5,流动相B:乙腈-水(4:1),梯度洗脱;柱温为4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化。结果30 min内6种氨基酸分离完全,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 r=0.999。加样回收率97.33%~100.17%, RSD〈3。结论 HPLC法测定阿胶中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操作流程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氨基酸 含量
下载PDF
中药调剂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平 梁锦芬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8期118-119,共2页
目的:促进中药调剂质量的提高。方法:结合本院中药调剂工作实践,对常见的中药调剂差错及新近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加强管理和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是确保中药调剂质量的关键。结论:提高中药调剂质量,对保证... 目的:促进中药调剂质量的提高。方法:结合本院中药调剂工作实践,对常见的中药调剂差错及新近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加强管理和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是确保中药调剂质量的关键。结论:提高中药调剂质量,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调剂 质量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