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基础软件的测试技术研究——以国产数据库和中间件为例
1
作者 杜贵锋 张红金 《电子质量》 2024年第9期62-65,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业务在国内的纵横推进,国产数据库和国产中间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涉及重点行业与重点企业等关键领域、核心业务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等。以国产数据库和中间件为例,分析了国产基础软件当前现状、关键测试技术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业务在国内的纵横推进,国产数据库和国产中间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涉及重点行业与重点企业等关键领域、核心业务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等。以国产数据库和中间件为例,分析了国产基础软件当前现状、关键测试技术指标,并进行了测试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基础软件 数据库 中间件 测试技术
下载PDF
可信执行环境的RISC-V架构处理器安全分区方法
2
作者 王健 付志博 明哲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23年第9期16-19,23,共5页
RISC-V架构处理器分区过程中,因未处于可信执行环境中,使得部分分区内容出现了新行内容随意替换旧行内容的问题,导致分区结果重叠部分较多。为此,提出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RISC-V架构处理器安全分区方法。根据请求指令中的虚拟机ID编号将... RISC-V架构处理器分区过程中,因未处于可信执行环境中,使得部分分区内容出现了新行内容随意替换旧行内容的问题,导致分区结果重叠部分较多。为此,提出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RISC-V架构处理器安全分区方法。根据请求指令中的虚拟机ID编号将虚拟机与虚拟根实例进行绑定,为RISC-V架构处理器中的划分提供安全环境。将安全内存加密引擎集成到内部的Cache与存储控制器间,生成单次分块区。利用多用户端密钥对称算法获取访问密文,采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当前分区解向量对应的偏移时间。根据该偏移时间序列,采用Cache方法进行分区可信通道物理页着色处理,可避免出现新行随意替换旧行的问题,获取安全的分区结果。由实验结果可知,使用本研究方法分区命中率最小值可达到0.82,能够达到理想的分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执行环境 RISC-V架构 安全分区
下载PDF
工业操作系统应用现状研究
3
作者 王欢欢 赵纪阳 +1 位作者 彭辉 刘维 《电子质量》 2024年第9期103-107,共5页
随着关键产业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对工业操作系统的技术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业操作系统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工业操作系统产业的整体情况和安全形势,以激发工业操作系统行业自主创... 随着关键产业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对工业操作系统的技术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业操作系统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工业操作系统产业的整体情况和安全形势,以激发工业操作系统行业自主创新潜力,提升工业操作系统安全防护意识,促进工业操作系统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操作系统 定义 特点 重要性 产业情况 安全形势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运维数据安全加密方法
4
作者 黄翔 吴文鹏 +2 位作者 刘晓静 温海辉 黄信信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常规的电力运维数据安全加密方法,在数据加密的过程中对于数据包的传输不够完整,导致加密后的数据产生缺失。因此,本文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运维数据安全加密方法。首先通过双重权限映射机制完成对访问结构的配置,然后基于边缘计算设... 常规的电力运维数据安全加密方法,在数据加密的过程中对于数据包的传输不够完整,导致加密后的数据产生缺失。因此,本文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运维数据安全加密方法。首先通过双重权限映射机制完成对访问结构的配置,然后基于边缘计算设计模型,对于运维数据的加密保护,则先计算出数据的精确度和失真度,然后在泛化集的基础上完成模型的构建,通过各层面的数据审计,完成对于电力运维数据的安全加密。根据几种电力运维数据的加密方法的对比试验,得出基于边缘计算方法在50kB的数据包进行加密传输时,能够传输49.8kB的数据,而对照组Ⅰ和Ⅱ只能传输41.2kB和39.8kB的数据包,证明了基于边缘计算的加密方法能够达到加密数据传输的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电力运维 数据安全 数据加密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和多传感器融合的输电线路监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明 李鹏 +4 位作者 韦杰 刘胜荣 张伟勋 钟枚汕 李正波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和多传感器融合的输电线路监测系统;研究利用多种传感器采集数据,采用Edge X Foundry平台作为系统构架,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通过边缘计算实现低延迟、高可靠性的实时监测、在...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和多传感器融合的输电线路监测系统;研究利用多种传感器采集数据,采用Edge X Foundry平台作为系统构架,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通过边缘计算实现低延迟、高可靠性的实时监测、在线查看现场、无线通讯等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ARIMA模型的最小MAE为0.476,最小MSE为0.623,最大R^(2)为0.984;监测系统在白天和夜晚对线路舞动的最高预警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1%和93.5%,说明设计的监测系统对导线舞动的预警性能具有显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监控 智能监测 导线舞动 边缘计算 多传感器 ARIMA
下载PDF
环境射频能量收集技术综述
6
作者 李建坡 丁昱竹 +1 位作者 赵佳琪 于廷文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9-69,92,共12页
在低功耗设备与装置日益普及的今天,通过无线方式实现能量收集,为设备供电正成为科研人员日益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通过分析射频能量收集系统的基本结构,详细介绍了天线、匹配网络和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方法,分析了射频能量收... 在低功耗设备与装置日益普及的今天,通过无线方式实现能量收集,为设备供电正成为科研人员日益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通过分析射频能量收集系统的基本结构,详细介绍了天线、匹配网络和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方法,分析了射频能量收集系统的应用水平,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收集 天线 阻抗匹配电路 整流电路 集总参数结构
下载PDF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输出性能优化研究
7
作者 王志明 韦杰 +6 位作者 田兵 刘胜荣 张伟勋 钟枚汕 张瑶霖 易真翔 秦明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8-1103,共6页
环境测温二极管在工作时受传感器芯片热场影响,常引发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加热电压-风速曲线异常。将其更换为外置测温二极管,并调整其与传感器芯片距离,成功解决了输出曲线异常现象。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芯片及外置测温二极管的封装方... 环境测温二极管在工作时受传感器芯片热场影响,常引发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加热电压-风速曲线异常。将其更换为外置测温二极管,并调整其与传感器芯片距离,成功解决了输出曲线异常现象。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芯片及外置测温二极管的封装方案,消除了热场的相互干扰和不必要的热损耗,同时保证了外置测温二极管与空气的良好接触。风场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的加热电压-风速曲线变得平滑,且重复性好,风速和风向的测量误差分别在±4%和±4°以内,系统的上电稳定时间大幅缩短至15 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 二极管 热损耗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方法
8
作者 黄翔 林圳杰 +2 位作者 陈力林 赵磊 孙宇宁 《长江信息通信》 2023年第12期97-99,共3页
常规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方法在分流时易发生数据丢失,分流精准度低的现象,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方法。基于边缘计算来制定数据分流单元的结构,分析边缘技术的原理。通过引入数字电网所覆盖的范围C和用户接入网络数... 常规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方法在分流时易发生数据丢失,分流精准度低的现象,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方法。基于边缘计算来制定数据分流单元的结构,分析边缘技术的原理。通过引入数字电网所覆盖的范围C和用户接入网络数据单元密度p确定数字电网用户相遇形式,在特殊情况下需在SAGLA算法中考虑到订阅用户与发布用户相对位置关系。在确定用户相互相遇模式后,为保证在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时数据完好未发生数据丢失等情况,构建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模型,最后建立初始化函数实现数据精准分流。为验证基于边缘计算的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方法具有优势,将基于边缘计算的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基于边缘计算的数字电网通信数据分流方法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数字电网 通信数据分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