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河流胶体中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15
1
作者 龚剑 黄文 +5 位作者 杨娟 冉勇 陈迪云 杨余 吴翠琴 占永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7-623,共7页
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结果发现:胶体中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的含量范围分别... 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结果发现:胶体中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3.2~108ng/L、2.3~97.6ng/L、n.d.(未检出)~0.32ng/L,平均值分别为70,31.4,0.3ng/L;17β-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则未在胶体样品中检出.除石龙外,其余各采样点表、底水层间的胶体EDCs浓度水平无显著差异.NP和BPA含量与胶体有机碳(COC)含量、紫外吸收强度(UV254)均呈正相关,说明COC是控制酚类雌激素在胶体相中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NP、BPA和COC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胶体有机碳的芳香性有关.计算发现,珠江河水中约21%~67%的NP、4%~74%的BPA、24%~26%的E1存在于胶体相,NP和BPA在胶体/水相间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Kcoc)分别为10(5.69±0.50)、10(5.51±0.77),高出各自的悬浮颗粒物/水分配系数(Koc)1个数量级,表明胶体的强吸附能力对EDCs在水环境介质间分配、迁移、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胶体 珠江
下载PDF
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剖面的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冯颖思 宋刚 +2 位作者 祝秋萍 陈迪云 陈永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2-1446,共5页
为了研究广东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利用HPGe-γ能谱仪测量了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和水稻土剖面中238U、235U、226Ra、232Th和40K的含量.结果表明,该铀矿水系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污染较严重,其中池塘底泥&... 为了研究广东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利用HPGe-γ能谱仪测量了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和水稻土剖面中238U、235U、226Ra、232Th和40K的含量.结果表明,该铀矿水系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污染较严重,其中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水稻土,而232Th和40K的变化较小.水稻土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对较低,证明稻田没有利用铀矿排放的溪水进行灌溉;而受铀矿生产影响的池塘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平均含量分别是水稻土的100、87和155倍,且随所采底泥样品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在40cm左右含量最高.溪流沉积物中238U和226Ra含量随深度增加有小幅增加,而且238U和226Ra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放射性核素 沉积物 垂直分布特征
下载PDF
硫化纳米零价铁对水中U(Ⅵ)的高效去除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白子昂 陈瑞兴 +3 位作者 庞宏伟 王祥学 宋刚 于淑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5-1272,共8页
近年来,放射性污染物铀(U(Ⅵ))在水环境中的排放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本研究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硫化纳米零价铁(S-NZⅥ)材料,并将其用于水中U(Ⅵ)的去除.首先,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微观表征技术探究了S-NZⅥ的表面特征... 近年来,放射性污染物铀(U(Ⅵ))在水环境中的排放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本研究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硫化纳米零价铁(S-NZⅥ)材料,并将其用于水中U(Ⅵ)的去除.首先,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微观表征技术探究了S-NZⅥ的表面特征及材料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纳米零价铁(NZⅥ), S-NZⅥ颗粒不易团聚,性质更加稳定.随后,通过宏观实验探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 H、背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S-NZⅥ去除U(Ⅵ)的影响.结果表明, S-NZⅥ对U(Ⅵ)的最大去除量高达562.5 mg·g-1,且在100 min内达到反应平衡.宏观实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S-NZⅥ对U(Ⅵ)的去除机理是吸附和氧化还原协同作用的结果.此外, S-NZⅥ可以通过外加磁场从水中快速地进行分离,便于材料再回收与利用.综上,本研究构筑了一种制备简单、便于回收且高效的U(Ⅵ)净化材料,未来可能会在放射性核素的处理处置等相关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Ⅵ) 硫化纳米零价铁 吸附 氧化还原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生物质碳热还原制备铁碳复合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及催化氧化降解刚果红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娥 李导玉 +3 位作者 钱锴 程佩 李淑萍 孔令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铁元素作为环境广泛存在的元素,由于多价态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零价铁和铁硫化物。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FeSO 4为铁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多孔碳负载纳米零价铁和Fe_(0.96) S的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 铁元素作为环境广泛存在的元素,由于多价态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零价铁和铁硫化物。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FeSO 4为铁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多孔碳负载纳米零价铁和Fe_(0.96) S的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索铁元素的形态和形貌在碳热还原中的变化规律,研究其催化活化过硫酸钾(KPS)氧化降解水中染料刚果红(CR)的活性,分析影响活化KPS氧化降解CR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碳化温度为800℃时,得到一种多孔碳负载纳米零价铁和Fe_(0.96) S的复合催化剂。当CR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 g/L时,30 min内CR的降解率可达约100%。CR降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小分子有机酸中间产物,导致反应过程溶液的pH逐渐降低至约3。因此,通过碳热还原法能获得多孔碳负载纳米零价铁和Fe_(0.96) S的复合催化剂,可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过硫酸钾 刚果红
下载PDF
磁性竹荪生物炭材料对水中铀的高效去除与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刁卓凡 庞宏伟 +3 位作者 唐昊 王祥学 于淑君 宋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3954-3964,共11页
核工业发展所消耗的核燃料会不可避免地将大量含铀(U(VI))废水排放到自然界,给生态和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因而去除水环境中的U(VI)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本研究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磁性竹荪生物炭材料(magneticdictyophora indusiata derived... 核工业发展所消耗的核燃料会不可避免地将大量含铀(U(VI))废水排放到自然界,给生态和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因而去除水环境中的U(VI)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本研究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磁性竹荪生物炭材料(magneticdictyophora indusiata derived biochar,M-DI)并将其用于水溶液中U(VI)的高效去除.利用光谱分析表征其微观结构,证明了目标材料的成功制备和其良好的理化性质.通过宏观试验探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H、离子强度等因素对M-DI复合材料去除U(VI)的影响,并综合讨论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M-DI复合材料对U(VI)的吸附过程在30 min内达到平衡,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达到122.8 mg g−1,去除机理为受静电作用影响的内层表面配位作用,且在吸附完成后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易进行固液分离.M-DI复合材料对U(VI)优异的去除效果显示了其在放射性核废水净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四氧化三铁 U(VI) 吸附 去除机理
原文传递
内聚乙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同步处理废水中硫酸盐和铬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鸿郭 林洁松 +6 位作者 吴梦杰 温项斯 陈光仕 邓康蓝 陈梓莹 陈永亨 陈迪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1-1053,1062,共4页
含Cr(Ⅵ)和硫酸盐废水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一种内聚已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探讨这种新型吸附剂对Cr(Ⅵ)、SO2-4分别为100、200mg/L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小... 含Cr(Ⅵ)和硫酸盐废水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一种内聚已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探讨这种新型吸附剂对Cr(Ⅵ)、SO2-4分别为100、200mg/L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对废水中Cr(Ⅵ)和SO2-4具有较好去除效果,Cr(Ⅵ)和SO2-4去除量分别高达341.87、1 680μg/g,去除率分别高达97.43%、99.30%。红外谱图、电子扫描图分析表明,固定化小球网状结构构成了细菌免受环境因素干扰的亲水微环境,硫酸盐还原在去除Cr(Ⅵ)和SO2-4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固定化 乙醇 硫酸盐
下载PDF
零价铁-四钛酸钾晶须处理铀矿山废水 被引量:3
7
作者 彭燕 陈迪云 张志强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56,共6页
以四钛酸钾晶须作为处理材料去除废水中的铀,考察了四钛酸钾晶须投加量、溶液pH值、铀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8.0、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四钛酸钾晶须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 以四钛酸钾晶须作为处理材料去除废水中的铀,考察了四钛酸钾晶须投加量、溶液pH值、铀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8.0、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四钛酸钾晶须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含铀废水中铀去除率达97.4%。在此基础上开展零价铁和四钛酸钾晶须联合处理含铀废水研究,二者在实验所设的8种投加量情况下均可将初始铀浓度为100 mg/L的废水降至GB 23727—2009《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规定值0.05 mg/L以下。在增加投加量的基础上,二者联合处理,可使铀浓度约为50 mg/L的实际铀矿山废水中铀含量降至0.1 mg/L左右,去除率达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四钛酸钾晶须 铀矿山废水 联合处理
原文传递
氰基改性UiO-66的合成及其对Eu(Ⅲ)的去除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碧云 吴忆涵 +3 位作者 唐昊 王祥学 于淑君 宋刚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6-944,共9页
UiO-66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可修饰性,成为高效去除放射性核素的新兴材料.在UiO-66框架中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法通过在UiO-66-Br上引入氰基(... UiO-66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可修饰性,成为高效去除放射性核素的新兴材料.在UiO-66框架中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法通过在UiO-66-Br上引入氰基(C≡N)官能团制备了UiO-66-CN,并将其用于Eu(Ⅲ)的去除研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和微观表征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UiO-66-CN对Eu(Ⅲ)的吸附行为和作用机制.表征结果显示,UiO-66-CN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丰富的官能团,其表面丰富的氰基和含氧官能团使其能够与Eu(Ⅲ)以静电作用和表面配合等方式结合.此外,静态吸附实验表明, UiO-66-CN对Eu(Ⅲ)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在298、313、328 K时UiO-66-CN对Eu(Ⅲ)的最大吸附量可分别达到138.9、149.4和155.8 mg g-1.经过6次循环再生之后, UiO-66-CN仍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表明UiO-66-CN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研究表明, UiO-66-CN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对Eu(Ⅲ)有着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从废水中捕获Eu(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MOF 吸附 Eu(Ⅲ)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五节芒幼苗水培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柳青 蒋啸 +5 位作者 廖知玚 谢杰辉 马楚勤 刘广波 赵阿涛 宋刚 《植物学研究》 2018年第3期318-322,共5页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是常见的野外群生禾本科芒属植物,在土壤污染植物修复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植物修复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水培实验是解决单因素影响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总结其他植物水培方法和设置一系列五节芒水培方...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是常见的野外群生禾本科芒属植物,在土壤污染植物修复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植物修复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水培实验是解决单因素影响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总结其他植物水培方法和设置一系列五节芒水培方法试验,获得五节芒水培成功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水培前五节芒植株的长势和根部的生长激素前处理方法、水培过程中使用正确的营养液配方(Hogland全营养液)、培养液不间断鼓气和根部光照等条件,成功完成水培五节芒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节芒 水培实验 生长激素前处理 营养条件 根部光照
下载PDF
TOA萃取含铁废盐酸的分离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敏华 孙嘉琪 +1 位作者 覃俊程 李笛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6期12-13,共2页
萃取剂为TOA(三正辛胺),稀释剂分别为甲苯、丙三醇、异辛醇、磺化煤油,按不同比例混合成有机相,在相比O/A=1︰1时,对某冷轧钢板厂的除锈废盐酸进行萃取分离。废盐酸中含总铁11.45%(143.12 g/L)、亚铁9.68%(121.12 g/L)、三价铁1.77%(22.... 萃取剂为TOA(三正辛胺),稀释剂分别为甲苯、丙三醇、异辛醇、磺化煤油,按不同比例混合成有机相,在相比O/A=1︰1时,对某冷轧钢板厂的除锈废盐酸进行萃取分离。废盐酸中含总铁11.45%(143.12 g/L)、亚铁9.68%(121.12 g/L)、三价铁1.77%(22.12 g/L)、氯化氢0.67mol/L(24.61 g/L),以及微量二氧化硅固体。结果表明:在30%TOA+60%甲苯+10%异辛醇(均为体积百分比)时,总铁的萃取率能够达到13.44%,酸的萃取率达55.33%,(总铁/酸)选择性系数为7.89,能较有效分离总铁与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 萃取 含铁废盐酸 选择性系数 萃取率 分离
下载PDF
铀胁迫对空心菜与木耳菜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俊 黄文暖 +2 位作者 陈迪云 文旺凤 宋刚 《世界生态学》 2017年第2期61-68,共8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空心菜和木耳菜在铀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空心菜的MDA含量随土壤铀含量的增加逐渐上升,木耳菜MDA含量则先下降...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空心菜和木耳菜在铀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空心菜的MDA含量随土壤铀含量的增加逐渐上升,木耳菜MDA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植物叶绿素含量受到低浓度铀的刺激,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光合作用加强;两种植物的CAT和POD活性都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说明植物产生膜脂过氧化,启动了过氧化酶系统;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试验结果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木耳菜下降33.24%,空心菜降幅达4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胁迫 空心菜 木耳菜 生理生态响应
下载PDF
粤北某退役铀矿区周边沉积物中铀污染特征研究
12
作者 彭海榕 房俊旭 文旺凤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4期175-176,168,共3页
退役铀矿区放射性核素铀(U)的污染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探究粤北某退役铀矿周边沉积物中U的污染特征,本文对该研究区水体沉积物中U的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及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U污染程度最高的水体沉积物为距离A、... 退役铀矿区放射性核素铀(U)的污染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探究粤北某退役铀矿周边沉积物中U的污染特征,本文对该研究区水体沉积物中U的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及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U污染程度最高的水体沉积物为距离A、B工区最近的S2、S10号点,及A、B工区下游的河流汇集处的S5号点,其中S2中U污染程度最高,浓度为45.25 mg/kg,约为当地背景值的4倍。U的赋存形态分析结果显示,U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约为31%~56%,其次为可还原态(24%~40%),弱酸提取态及可氧化态占比较小。S5号点的水体沉积物中U的环境潜在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BCR改进法 形态分析 污染特征
下载PDF
关于化学分析回收率不确定度评估公式的思考 被引量:29
13
作者 占永革 龚剑 黄湘燕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40-46,共7页
以化学测量回收率定义及其过程特点为依据,分析了3种流行公式的适用性,认为它们都不是普适公式而各有其适用条件,随意套用获得的结果可靠性较低.思考了合理评估方法,认为化学回收率不是一个直接测量量,其不确定度是各复合因素合成的结果... 以化学测量回收率定义及其过程特点为依据,分析了3种流行公式的适用性,认为它们都不是普适公式而各有其适用条件,随意套用获得的结果可靠性较低.思考了合理评估方法,认为化学回收率不是一个直接测量量,其不确定度是各复合因素合成的结果;平均回收率不确定度只是回收率总不确定度中的一个重复性分量,只有当它占绝对优势时才可代表回收率总不确定度;遵循过程与模型的评估原则可获得针对性强、可靠程度高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分析 回收率 不确定度 公式 探讨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广东大宝山矿横石河下游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被引量:22
14
作者 付善明 肖方 +3 位作者 宿文姬 邱锦泉 王道芳 常向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0-1146,共7页
对广东大宝山矿横石河下游地势平坦的农耕区上坝村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并构建模糊数学污染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受到重金属Cd、Cu、As的复合污染,显示为重度污染,Cd污染最为严重,C... 对广东大宝山矿横石河下游地势平坦的农耕区上坝村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并构建模糊数学污染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受到重金属Cd、Cu、As的复合污染,显示为重度污染,Cd污染最为严重,Cu、As为轻度污染,传统的综合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为轻度和重度污染。模糊数学污染评价法有多个影响因子引入,更加符合矿区及周围地区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因而能够在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价中得到应用,该方法基于传统的污染评价法进行优化和改良,因此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污染评价 重金属 大宝山矿 上坝村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8种磺胺类药物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翠琴 雷金妹 +3 位作者 李韵灵 王韵靓 陈迪云 龚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IL-DLLME-HPLC-FL)对8种磺胺类药物进行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的分析。实验考察了萃取参数对磺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及衍生产物的稳定性。最佳实... 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IL-DLLME-HPLC-FL)对8种磺胺类药物进行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的分析。实验考察了萃取参数对磺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及衍生产物的稳定性。最佳实验条件:以40μL[C6MIM][PF6]为萃取剂,0.1 mL丙酮为分散剂,对pH=4且不含NaCl的水溶液进行不超声的分散液液微萃取,并衍生化反应6 h。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法在0.2~10μg/L和10~500μg/L两个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8 9;检出限为0.08~0.5μg/L(S/N=3)。对实验室自来水、湖水、珠江水、池塘水分别加标5、50、200μg/L的回收率为87.2%~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3.7%~6.2%。该法环保、简便,可用于测定实际水样中磺胺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分散液液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磺胺类药物
下载PDF
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翠琴 李颖 +4 位作者 常淑萍 陈永亨 陈迪云 龚剑 许良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2-457,共6页
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SFO-DLL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水样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效率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十二烷醇萃取剂20μL、萃取温度60℃、离子强度20 g/L、萃取时间1 ... 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SFO-DLL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水样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效率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十二烷醇萃取剂20μL、萃取温度60℃、离子强度20 g/L、萃取时间1 min。6种PAEs在2~2 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5~0.999 9,检出限(S/N=3)为0.3~0.6μg/L。对自来水、湖水、江水、污水、海水、市售塑料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进行测定,能检测到部分PAEs。对加标水样进行回收率试验(10、100和1 000μg/L),6种PAEs的回收率为84.9%~94.5%,相对标准偏差为4.1%~6.8%(n=5)。该法环保、简单,可用于实际水样中6种PAEs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分散液液微萃取 悬浮固化 邻苯二甲酸酯 水样
下载PDF
丁二酸改性茶油树木屑吸附铀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晓峰 陈迪云 +2 位作者 彭燕 刘永胜 熊雪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86-1693,共8页
为了探究丁二酸改性对茶油树木屑吸附铀的促进作用,将茶油树木屑经过粉碎、筛分、碱化和酸化等前处理后,再利用丁二酸对茶油树木屑作改性处理.红外分析表明改性后木屑内部的化学基团中增加了羧基、酯基;扫描电镜可知,改性后的茶油树木... 为了探究丁二酸改性对茶油树木屑吸附铀的促进作用,将茶油树木屑经过粉碎、筛分、碱化和酸化等前处理后,再利用丁二酸对茶油树木屑作改性处理.红外分析表明改性后木屑内部的化学基团中增加了羧基、酯基;扫描电镜可知,改性后的茶油树木屑由致密平直的条状结构变为疏松褶皱的叶片状结构,说明改性作用增加木屑内部的空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吸附反应时间、木屑用量、p H值、温度、以及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茶油树木屑改性前后吸附铀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油树木屑经丁二酸改性后对铀吸附效果明显提高,在12.5 mg·L-1的铀溶液中约提高了20%.改性和未改性的茶油树木屑对铀的吸附都在180 min内达到平衡,并且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改性和未改性茶油树木屑对铀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且由Langmuir等温方程计算可知,在35℃、p H=4.0条件下,改性后的茶油树木屑对铀的最大吸附容量(Qm)由21.413 3 mg·g-1提高到31.545 7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改性 茶油树木屑 丁二酸
原文传递
固定化SRB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猛 张鸿郭 +5 位作者 周子倩 黄奕生 罗海玲 张键业 龚剑 罗定贵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主要选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等为包埋剂,采用包埋法对SRB细菌进行固定化,并且以固定化小球对铬的去除率为主要参考指标,从失重率、传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小球的最佳配比,同时采用这种新型的固定化小球处理含低浓... 主要选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等为包埋剂,采用包埋法对SRB细菌进行固定化,并且以固定化小球对铬的去除率为主要参考指标,从失重率、传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小球的最佳配比,同时采用这种新型的固定化小球处理含低浓度铬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SRB小球的最佳包埋条件为:聚乙烯醇8%,二氧化硅2%,海藻酸钠0.2%,活性炭3%,菌液含量30%,饱和硼酸中氯化钙2%,交联时间24 h。固定化小球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 H为6,温度为30℃,初始铬离子浓度为1 mg/L,在250 min内小球表面的活性位点趋于饱和,此时Cr去除率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SRB 海藻酸钠
原文传递
铀矿开采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津 李红春 +4 位作者 刘娟 陈永亨 宋刚 陈迪云 王春霖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短缺促使我国以铀资源为基础的核电工业迅速崛起。在此背景下,我国铀矿的开采利用活动不断增强,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不同于一般的化学污染,其污染性质、危害机制及治理方法有着独特...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短缺促使我国以铀资源为基础的核电工业迅速崛起。在此背景下,我国铀矿的开采利用活动不断增强,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不同于一般的化学污染,其污染性质、危害机制及治理方法有着独特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铀矿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放射性污染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放射性污染及其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业 放射性 环境污染
原文传递
层状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对放射性核素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祥学 庞宏伟 +4 位作者 吴忆涵 于淑君 宋刚 马宵颖 许佩瑶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1,共10页
层状双金属氧化物材料(LDHs)作为最常见的二维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优势. LDHs具有来源广泛、易于制备、较大的表面积、可调控的化学结构、环境友好等优点,最近几年其改性材料多用于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去除.本文介绍了常用... 层状双金属氧化物材料(LDHs)作为最常见的二维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优势. LDHs具有来源广泛、易于制备、较大的表面积、可调控的化学结构、环境友好等优点,最近几年其改性材料多用于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去除.本文介绍了常用的LDHs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放射性核素处理方面的应用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最后对LDHs材料的应用和挑战给出了个人见解.本综述为高效去除放射性核素的LDHs材料的设计指明了方向,为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处理处置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氧化物材料 放射性核素 吸附 分析表征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