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伟东 唐惠君 梁建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方法老年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老年急性阑尾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也在逐渐增多,笔者总共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52例,占同期急性阑尾炎13.2%(52/390)。结果以腹痛为最多见症状,44例行手术治疗,术...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方法老年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老年急性阑尾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也在逐渐增多,笔者总共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52例,占同期急性阑尾炎13.2%(52/390)。结果以腹痛为最多见症状,44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及病理证实均符合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早期手术治疗尤为重要,可使病变控制在较轻阶段,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阑尾炎 分析
下载PDF
65例急诊Ⅰ期大肠癌性梗阻手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唐惠君 朱伟东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0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肿瘤性梗阻急诊Ⅰ期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方法对65例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行肿瘤Ⅰ期切除术。结果65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2例(3.1%),腹腔脓肿2例(3.1%),伤口感染12例(8.5%)。结论掌握急诊Ⅰ期大肠癌性梗阻手术并...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肿瘤性梗阻急诊Ⅰ期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方法对65例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行肿瘤Ⅰ期切除术。结果65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2例(3.1%),腹腔脓肿2例(3.1%),伤口感染12例(8.5%)。结论掌握急诊Ⅰ期大肠癌性梗阻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下消化道急诊Ⅰ期手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并发症
下载PDF
耐药基因蛋白Pg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伟东 唐惠君 郑满跃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3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蛋白Pg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大肠癌组织中Pg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g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局部...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蛋白Pg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大肠癌组织中Pg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g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r分期无关。结论临床检测大肠癌PgP表达对大肠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P糖蛋白 基因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化学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人胆囊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建贤 蔡祥梧 +1 位作者 侍立志 方永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3年 5月~ 2 0 0 1年 3月两院收治的 310例 6 0岁以上老年人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310例中有 193(6 2 .3 % )合并有不同...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3年 5月~ 2 0 0 1年 3月两院收治的 310例 6 0岁以上老年人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310例中有 193(6 2 .3 % )合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及支气管疾患。 49例 (15 8% )粘连严重 ,操作难度大 ,其中 6例 (1 93 % )中转开腹 ,其余顺利完成LC ,无胆管损伤 ,无严重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结论 尽管老年人机体老化、脏器功能衰退 ,免疫功能低下 ,合并症多 ,但LC损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 ,作好围手术期处理后 ,LC应为老年人胆囊结石胆囊切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外科学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术 老年人
下载PDF
小肠粘连性肠梗阻7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凌碧生 《医学新知》 CAS 2000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小肠粘连梗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的特点和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道宏 郑满跃 朱伟东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第10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80-2007年处理骶前静脉丛出血患者4例。其中3例为直肠癌根治Miles术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1例为臀部刀刺伤致骶前静脉丛出血。结果直肠癌Miles术中,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3例... 目的探讨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80-2007年处理骶前静脉丛出血患者4例。其中3例为直肠癌根治Miles术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1例为臀部刀刺伤致骶前静脉丛出血。结果直肠癌Miles术中,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3例。1例用缝合法止血成功;1例用缝扎、电烙止血无效,改用盐水纱垫填塞止血成功;死亡1例;1例左臀部刀刺伤致骶前静脉丛出血采用骶前创面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再予生物蛋白胶喷洒,止血成功。结论了解骶前静脉的解剖生理特点,提高对骶前静脉从出血的认识,避免易致损伤骶前静脉的手术操作方式,发生骶前静脉出血时,应根据损伤静脉部位及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静脉丛 损伤 处理
原文传递
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在肝胆道外科中的应用
7
作者 聂绍良 杨国栋 +2 位作者 龙运志 杨东山 陈锦俊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4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治疗肝门部异位血管合并肝胆结石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治疗肝门部异位血管直接压迫胆管致胆管狭窄合并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异位血管直接压迫胆管... 目的:探讨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治疗肝门部异位血管合并肝胆结石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治疗肝门部异位血管直接压迫胆管致胆管狭窄合并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异位血管直接压迫胆管致11处胆管狭窄,其中7例肝右动脉致肝总管狭窄,3例门静脉左内支和1例肝左动脉致左肝管狭窄。行胆总管.肝右动脉交叉换位术7例,左肝管.门静脉左内支或肝左动脉交叉换位术分别为3例与1例。本组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9例(81.8%)获随仿,随仿时间4~14(平均8.8)年。疗效优良率88.9%(8,9)。结论:采用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治疗肝门部异位血管合并肝胆管结石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 肝胆道外科 肝门部异位血管 肝胆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刘小飞 张大伟 +2 位作者 罗宏宇 李国权 张静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88例,在47例观察组采用LC...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88例,在47例观察组采用LC联合ERCP和EST手术,在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93.6%对95.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8.1±6.2)ml,显著少于对照组【(43.9±7.5)ml,P<0.05】,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5.7±25.5)min、(2.2±0.4)d和(7.6±1.0)d,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30.2±26.7)min、(3.0±0.6)d和(12.7±1.3)d,P<0.05】;术后48 h和72 h VAS评分分别为(3.7±0.6)分和(2.5±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0.7)分和(2.9±0.5)分,P<0.05】;术后7 d,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6.1±5.6)U/L和(42.5±5.2)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8±5.4)U/L和(64.7±5.1)U/L,P<0.05】,而血脂肪酶水平为(808.2±105.7)U/L,显著高于对照组【(721.9±103.0)U/L,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P<0.05)。结论采用LC联合ERCP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可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方式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伟东 郑满跃 《中国医药》 2009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方式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甲状腺手术方法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结果喉返神经损伤19例,损伤率为0.95%(19/2000),永久性损伤率为0.35%(7/2000);喉返神经显露组损伤率0.36%(6/...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方式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甲状腺手术方法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结果喉返神经损伤19例,损伤率为0.95%(19/2000),永久性损伤率为0.35%(7/2000);喉返神经显露组损伤率0.36%(6/1680)明显低于非显露组的0.86%(13/1520)(χ^2=4.20,P〈0.05)。行甲状腺部分切除、侧叶次全切除、侧叶完全切除及同侧淋巴结清扫者喉返神经损伤率依次增高。甲状腺再次手术神经损伤。结论甲状腺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与喉返神经损伤明显相关(r=0.65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下载PDF
lncRNA MEG3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邓荣华 黄进团 谷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4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探讨lncRNA MEG3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转染48 h后MEG3的mRNA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ki67、PCNA、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 目的探讨lncRNA MEG3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转染48 h后MEG3的mRNA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ki67、PCNA、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与pc DNA3.1组比较,pc DNA3.1-MEG3组MEG3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cDNA3.1-MEG3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ki67、PCNA、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lncRNA MEG3高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lncRNA MEG3 增殖 凋亡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比较及护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裕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708-709,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并对腹腔镜胃十二尺肠穿孔修补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治疗,...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并对腹腔镜胃十二尺肠穿孔修补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给予普通开腹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均痊愈。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较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疗效好、创伤小,恰当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 开腹修补术 胃十二指肠穿孔 护理
下载PDF
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孔金水 李剑辉 黄秀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0-2010-10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已明确糖尿病诊断的患者,经围手术期准备,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肠切除肠吻...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0-2010-10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已明确糖尿病诊断的患者,经围手术期准备,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肠切除肠吻合术4例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保持血糖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疾病 糖尿病 急诊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予 黄华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6-527,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外伤性腹膜后血肿63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53例手术治疗,其中有术后并发症6例,除2例失血性休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 目的探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外伤性腹膜后血肿63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53例手术治疗,其中有术后并发症6例,除2例失血性休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腹外伤时,应警惕腹膜后血肿的存在,结合辅助检查,早期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并按不同类型的血肿及合并症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血肿 合并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下TAPP联合3D-MAX补片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国权 罗宏宇 刘小飞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0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3D-MAX补片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男性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25例,均行腹腔镜下TAPP,根据疝补片不同,分为观察组(n=63)与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3D-MAX补片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男性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25例,均行腹腔镜下TAPP,根据疝补片不同,分为观察组(n=63)与对照组(n=62),观察组采用3D-MAX补片,对照组采用普通补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术后异物感、术后并发症及治疗相关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52±4.73)min、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为(21.56±5.84)h、住院时间为(5.96±0.7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存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P<0.05),且随时间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VAS评分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术后异物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1,P=0.083);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38,P<0.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耗材费及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TAPP联合3D-MAX补片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可减轻术后疼痛与术后异物感,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3D-MAX补片 腹股沟疝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微小乳腺癌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国荣 程传虎 +4 位作者 李坚 陈超 杨清绪 李丽红 林翠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10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对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直径≤1.5em的微小乳腺癌患者(恶性组)和20例直径≤1.5cm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均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和彩超检查,进行定...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对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直径≤1.5em的微小乳腺癌患者(恶性组)和20例直径≤1.5cm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均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和彩超检查,进行定性诊断,最后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恶性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微小乳腺癌55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55/66)、90.0%(18/20),准确度为84.9%(73/86);彩超诊断微小乳腺癌52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8%(52/66)、75.0%(15/20),准确度为77.9%(67/86);二者联合诊断微小乳腺癌65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5%(65/66)、100.0%(20/20),准确度为98.8%(85/86)。与单一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血流阻力指数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微小乳腺癌定性诊断方面,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为首选,彩超对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微小乳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
原文传递
老年人急腹症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燕帆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4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腹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06年8月我院住院的老年人急腹症85例临床资料。其中,急性阑尾炎3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5例,粘连性肠梗阻10例,结肠癌并肠梗阻5例,直肠癌并肠梗阻5例,急性胰腺炎5例;手术治疗6...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腹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06年8月我院住院的老年人急腹症85例临床资料。其中,急性阑尾炎3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5例,粘连性肠梗阻10例,结肠癌并肠梗阻5例,直肠癌并肠梗阻5例,急性胰腺炎5例;手术治疗62例,非手术治疗23例。85例老年人急腹症均进行护理干预。结果85例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包括注意腹部的症状和体征、积极预防并发症、预防并控制休克和术后护理等。结论充分评估、分析和掌握老年人急腹症的特点,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为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腹症 护理 干预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乙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5期102-102,105,共2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7月~2009年12月12例直肠癌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结论:心理护理对直肠癌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患者对生... 目的:分析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7月~2009年12月12例直肠癌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结论:心理护理对直肠癌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患者对生活树立信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心理护理 肠造口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治疗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94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伟立 黄进团 黄荣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891-893,共3页
甲状腺全切(TT)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CLND)治疗颈淋巴结阴性(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效果。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2于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cN_0-PTC患者18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甲状腺全切(TT)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CLND)治疗颈淋巴结阴性(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效果。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2于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cN_0-PTC患者18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行TT联合CLND治疗,对照组行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联合CLND治疗。观察两组原发病灶、淋巴结及误切甲状旁腺情况;损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低钙血症情况;复发及转移情况。研究组病灶部位、病灶直径、病理分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单发病灶数低于对照组,多发病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清除中央区淋巴结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甲状旁腺误切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率、喉上神经损伤率、一过性低钙血症发生率、永久性低钙血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联合CLND治疗cN_0-PTC可一次完成原发病灶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效果显著,但术中要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 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 颈淋巴结阴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刁京彤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1040-104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护理
下载PDF
miR-218负调控SFMBT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荣华 黄进团 谷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3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讨miR-218是否通过调控含有4个mbt区域的scm相关基因(SFMBT1)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癌细胞Hu H-7、Hep G2、SNU-449和人正常肝细胞HH中miR-218的水平。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218的靶基因并用荧光素酶报告基... 目的探讨miR-218是否通过调控含有4个mbt区域的scm相关基因(SFMBT1)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癌细胞Hu H-7、Hep G2、SNU-449和人正常肝细胞HH中miR-218的水平。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218的靶基因并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行鉴定,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218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肝癌细胞转染miR-218模拟物(miR-218 mimics组)、SFMBT1小干扰RNA(SFMBT1 siRNA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噻唑蓝(MTT)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结果肝癌细胞Hu H-7、Hep G2、SNU-449中miR-218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肝细胞HH(P<0.01)。Hep G2细胞中miR-218表达水平最低,后续选用Hep G2细胞深入研究。miR-218的靶基因是SFMBT1,并且miR-218负调控SFMBT1靶基因。miR-218 mimics组和SFMBT1 siRNA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iR-218 mimics和SFMBT1 siRNA共转染后的细胞存活率比miR-218mimics组和SFMBT1 siRNA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miR-218能够负调控靶基因SFMBT1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218 增殖 含有4个mbt区域的scm相关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