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惠东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情况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伟河 邢诒刚 +3 位作者 钟王杰 蓝彩红 林贵喜 姚键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480-2482,共3页
目的了解惠东地区脑卒中的筛查情况,及早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同时进行干预,为建全全国统一、规范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取40岁以上惠东地区常住居民3 080名,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评估出... 目的了解惠东地区脑卒中的筛查情况,及早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同时进行干预,为建全全国统一、规范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取40岁以上惠东地区常住居民3 080名,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评估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行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对筛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评估。结果 (1)3 080名筛查人群中高危人群506人(16.43%);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92.49%)、高血脂(51.38%)、少运动(48.02%)、肥胖(43.08%)、吸烟(41.50%)、糖尿病(39.92%)、既往脑卒中(15.6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12.45%)、心房颤动或瓣膜心脏病(5.73%)、脑卒中家族史(4.15%)。(2)高危人群男性发生率(59.09%)高于女性发生率(40.91%);60-70岁以上老人占高危人群比例最高,40-49岁年龄比例低。(3)高危人群中血清中高Hcy者128人(25.30%),中Hcy者192人(37.94%);低Hcy者186人(36.76%);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100%,有内膜中层增厚比例59.68%;有斑块者比例48.62%;颈动脉狭窄比例41.50%。结论惠东地区的脑卒中筛查情况分析间接反映广东地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状况。早期识别惠东地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与干预,控制危险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对于减少或延缓脑卒中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将筛查数据信息直报"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协同工作平台",建立并完善工作体系,普及适宜性技术,做到早发现与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筛查 惠东地区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蓝彩红 《中国临床护理》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焦虑和抑郁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住院4周后,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4.710,P<0.001),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0.716,P<0.001;t=21.040,P<0.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5.003,P<0.001)。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中风后遗症 独立生活能力 负面情绪
下载PDF
脑梗死后抑郁症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伟河 熊秀莲 +1 位作者 黄丽丹 林贵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577,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抑郁症(PCI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2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筛查,评定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并观察其发生与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病程、病灶部位、脑梗死次数、日...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抑郁症(PCI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2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筛查,评定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并观察其发生与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病程、病灶部位、脑梗死次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结果200例脑梗死患者中84例有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2.0%,以轻、中度抑郁为主;脑梗死后抑郁女性略高于男性(P>0.05),老年患者高于中青年患者(P<0.01);性格内向者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小学文化程度较中学以上文化程度者显著增高(P<0.01);左侧大脑半球病变发生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大脑半球病变(P<0.01),其中基底节区、额叶病变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最高;多次脑梗死发病抑郁发生率高于首次发病;PCID与ADL呈负相关(P<0.05)。结论PCID发生率较高,与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病灶部位、脑梗死次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与性别、病程无关,其发生是多源性因素作用的结果,符合生物-社会-心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抑郁症 汉密顿抑郁量表 多源性因素
下载PDF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至中度血管性痴呆的效果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伟河 朱婷娜 林贵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08-2610,共3页
目的 观察灯盏生脉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为主要评价指标,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颈动脉内膜厚度为次要评价指标。将12... 目的 观察灯盏生脉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为主要评价指标,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颈动脉内膜厚度为次要评价指标。将120例轻、中度VD患者(MMSE评分11~24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服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对照组单独服用盐酸多奈哌齐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改善(P〈0.01),CDR评分改善较为明显(P〈0.05),ADL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可显著改善轻、中度VD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及防止病灶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且安全性良好,是联合治疗VD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生脉胶囊 盐酸多奈哌齐片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与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伟仕 黄志勇 +2 位作者 吴修信 陈旭明 方力华 《当代医学》 2011年第7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4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1)帕金森病患者的...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4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1)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QOL-BR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与其抑郁情绪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积极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加强心理干预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生存质量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朱婷娜 刘国超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4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4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40/5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与对照组(6.00%,3/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康复,且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依达拉奉 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国超 林贵喜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6期775-776,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A组,27例)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B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A组,27例)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B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不同段位斑块检出率、血管内径,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患者的颈动脉CCA、ICA、BIF部位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B组,颈动脉CCA、ICA、BIF血管内径均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吸烟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吸烟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吸烟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抗抑郁药组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伟河 熊秀莲 +1 位作者 黄丽丹 林贵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157-3159,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抗抑郁药组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天清晨、中午各服1片,疗程4周;B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次,1次/d,清晨口服,疗程4周;C... 目的评价不同抗抑郁药组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天清晨、中午各服1片,疗程4周;B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次,1次/d,清晨口服,疗程4周;C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天清晨、中午各服1片;帕罗西汀片20 mg/次,清晨口服),2周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减为1片,3周后停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继续帕罗西汀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2、4周末HAMD评分,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A、B、C 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起效快、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其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帕罗西汀 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安神类中成药联合氟西汀治疗轻型抑郁性神经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伟河 林贵喜 方力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参芪五味子治疗轻型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80例轻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参芪五味子治疗,对照组应用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4、... 目的探讨参芪五味子治疗轻型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80例轻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参芪五味子治疗,对照组应用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的疗效并同时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和有效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在第4、6周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第2、4、6周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除了第2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均无差异(P>0.05)。结论运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轻型抑郁性神经症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五味子 氟西汀 轻型抑郁性神经症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原文传递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伟河 刘琼 +1 位作者 林贵喜 姚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5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40例。治疗组予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对照组仅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40例。治疗组予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对照组仅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有较好的疗效,且能减轻酒石酸唑吡坦片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酒石酸唑吡坦片 失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使用甘露醇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伟河 姚键 +1 位作者 林贵喜 方力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5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使用甘露醇的关系。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按发病时间分成:发病6h内(A组)50例、发病6~24h内(B组)50例、发病24h后(C组)50例;采用Brott的诊断标准,血肿体积比治疗前增大超过33%为血肿扩大;血肿体...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使用甘露醇的关系。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按发病时间分成:发病6h内(A组)50例、发病6~24h内(B组)50例、发病24h后(C组)50例;采用Brott的诊断标准,血肿体积比治疗前增大超过33%为血肿扩大;血肿体积用多田氏公式计算,分析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不同时期应用甘露醇的关系。结果150例中应用甘露醇血肿扩大31例(20.67%),发生在48h内21例(67.7%),明显高于发生在72h内10例(33.3%)(χ2=3.91,P<0.05);A组血肿扩大(42.0%)明显高于B组(18.0%)、C组(2.0%)(χ2=3.95,P<0.05;χ2=6.78,P<0.01);治疗第15天,C组好转率(70.0%)明显高于A组(52.0%)(χ2=4.25,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可诱发继续出血,并对患者的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扩大 甘露醇
下载PDF
脑梗死后抑郁与S100B蛋白浓度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定芳 郭丽萍 陈伟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57-358,共2页
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高,脑梗死后造成的抑郁性障碍己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约占脑卒中患者1/3.脑梗死后抑郁临床表现多样,如睡眠紊乱、早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对自身缺乏自信心,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运动迟滞现象及躯体不适... 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高,脑梗死后造成的抑郁性障碍己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约占脑卒中患者1/3.脑梗死后抑郁临床表现多样,如睡眠紊乱、早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对自身缺乏自信心,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运动迟滞现象及躯体不适,本文以12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S100B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不同梗死部位对患者血清S100B水平进行分析,以评价脑梗死后S100B水平在抑郁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抑郁 S100B 蛋白浓度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卒中患者 临床表现 抑郁性障碍 常见疾病
下载PDF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心脏功能障碍的监测和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键 方力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2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心脏功能障碍的监测和治疗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脑梗死与心脏功能障碍相互影响的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过...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心脏功能障碍的监测和治疗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脑梗死与心脏功能障碍相互影响的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过以上治疗后,46例患者有效率为91.30%(42/46),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的,2例死于脑疝,1例为系统感染性疾病。结论有效地控制脑水肿,降低患者颅内压,阻止脑疝形成,同时兼顾对心力衰竭的处理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脏功能障碍最重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心脏功能障碍 临床监测 脑水肿
下载PDF
不典型脑桥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260-1261,共2页
目的总结不典型脑桥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128例诊断为脑桥梗死的患者(不典型108例),同时选取128例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种疾病患者其临床体征的异同。分别予CT及MRI DWI检查。结果脑桥梗死组... 目的总结不典型脑桥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128例诊断为脑桥梗死的患者(不典型108例),同时选取128例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种疾病患者其临床体征的异同。分别予CT及MRI DWI检查。结果脑桥梗死组临床表现与大脑半球脑梗死类似,但也有差异。主要表现为头晕或眩晕发生率高,中枢性舌面瘫轻、失语轻、病理征少且病情容易进展。MRI DWI在对脑桥梗死的检查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脑桥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诊断为大脑半球脑梗死,使用MRI DWI检查要优于MRI T1 T2及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 梗死 影像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力华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2期3722-3723,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法舒地尔静脉滴注,30mg/次,2次/d;奥扎格雷钠80mg/次,1次/d,连用15d。对照组奥扎格雷钠80mg/次,1次...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法舒地尔静脉滴注,30mg/次,2次/d;奥扎格雷钠80mg/次,1次/d,连用15d。对照组奥扎格雷钠80mg/次,1次/d,连用15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7,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奥扎格雷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积极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法舒地尔 奥扎格雷钠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合并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伟河 林贵喜 姚键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帕罗西汀20mg,1次/天,参松养心胶囊4粒,3次/天;对照组60例,口服帕罗西汀20mg,1次/天,入组后3个月随访,采用...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帕罗西汀20mg,1次/天,参松养心胶囊4粒,3次/天;对照组60例,口服帕罗西汀20mg,1次/天,入组后3个月随访,采用汉密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20%,对照组为61.01%,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的死亡/残疾率为32.75%,低于对照组50.85%,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可改善卒中后抑郁的症状.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帕罗西汀 卒中后抑郁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蓝彩红 何爱萍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6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分析两...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满意率为96.0%(24/2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0%(20/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溶栓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脑梗死 溶栓 效果
原文传递
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后发生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陈伟河 何定芳 +2 位作者 张惠英 林贵喜 余进胜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735-473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与脑梗死后发生抑郁症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抑郁症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0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患者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40例脑梗死患者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与脑梗死后发生抑郁症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抑郁症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0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患者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40例脑梗死患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差异。结果:①患者组血清S100B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1);②患者组血清S100B浓度与患者年龄、总病程、HAMD评分无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血清S100B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尽管与疾病症状无关,但血清SIOOB水平可能与脑梗死后发生抑郁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疾病可能性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S100B蛋白 脑梗死后抑郁症 汉密尔顿抑郁量
下载PDF
JAK2/STAT3通路参与低氧后处理对成年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朱婷娜 刘国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43-645,770,共4页
目的探究JAK2/STAT3通路参与低氧后处理对成年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短暂全脑缺血10 min)和缺血+低氧后处理组[短暂全脑缺血10 min后1 d,给予... 目的探究JAK2/STAT3通路参与低氧后处理对成年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短暂全脑缺血10 min)和缺血+低氧后处理组[短暂全脑缺血10 min后1 d,给予低氧后处理(8%O2+92%N2)2 h]各20只。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等方法观察缺血组、后处理+缺血组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在大脑皮层、海马区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缺血组相比较,缺血+低氧后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低氧后处理组顶叶皮层神经元形态基本正常,其余各组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元变性表现,缺血组神经元变性程度最严重缺血组Tunnel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数显著增高,并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与缺血+低氧后处理组比较,其它组TUNEL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1)。与缺血组比较,缺血+低氧后处理组海马的p-JAK2/JAK2和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低氧后处理,通过改善JAK2/STAT3通路参与,对成年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的神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短暂全脑缺血 JAK2/STAT3通路 低氧后处理 保护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