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12
1
作者 冯宝玉 陈纪春 +14 位作者 李莹 黄建凤 李建新 赵连成 曹杰 刘小清 黄辰 邓颖 阮连生 郭东双 俞玲 陈娜萦 杨睿海 杨小平 顾东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611,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两项研究分别于1998年和2000--2001年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07--2008年开展统一的健康状况随访...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两项研究分别于1998年和2000--2001年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07--2008年开展统一的健康状况随访。共纳入13739名研究对象进入最终分析,按照BMI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低体重组(〈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kg/m2)、超重组(24.0—27.9kg/m2)和肥胖组(≥28.0kg/m2)。计算四组人群年龄标化的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并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其他三组高血压发病风险RR值及其95%CI。结果本研究平均随访8.1年,确诊新发高血压4271例,其中男性2012例,女性2259例。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年龄标化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1.6%、30.6%、42.4%和50.8%,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趋势P〈0.001)。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调整协变量,男性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RR值(95%CI)分别为0.78(0.64—0.95)、1.22(1.13~1.30)和1.28(1.16~1.42);女性分别为0.89(0.77~1.03)、1.16(1.09~1.23)和1.28(1.18~1.38)。结论我国超重和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应加强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 发病风险 体质指数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成人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温潇潇 麦劲壮 +4 位作者 高向民 郭敏 吴勇 刘小清 赵连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2-826,共5页
目的 探讨我国成人中心性肥胖和严重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值.方法 利用中美心肺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1993至1994年的横断面调查资料,纳入其中年龄在35~69岁且资料完整者的10 265名作为研究对象.以腰围的每个整数厘米值为切点,计算各... 目的 探讨我国成人中心性肥胖和严重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值.方法 利用中美心肺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1993至1994年的横断面调查资料,纳入其中年龄在35~69岁且资料完整者的10 265名作为研究对象.以腰围的每个整数厘米值为切点,计算各切点检出危险因素聚集(同一个体同时具有2个及以上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距左上顶点的距离,以距离最短的腰围切点值作为诊断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以特异度≥90%的腰围切点值作为诊断严重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结果 男性腰围为(80.5&#177;9.9)cm,女性腰围为(77.8&#177;10.0)cm.男女性危险因素聚集率分别为18.1%(890/4 921)和14.5% (776/5 344).当男性腰围≥84 cm、女性腰围≥80 cm时,对应的ROC曲线距左上顶点距离最短,分别为0.430和0.450;当男性腰围≥93 cm、女性腰围≥91 cm时,预测危险因素聚集的特异度≥90%.结论 本研究的成人中心性肥胖和严重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值与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推荐的切点值相同或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效果初步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小清 庄建 +6 位作者 陈寄梅 欧艳秋 温树生 韩凤珍 潘微 聂志强 麦劲壮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23-726,共4页
目的 探讨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产后及时诊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一体化诊疗模式对先心病的救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通过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救治的先心病患婴资料,共172例,... 目的 探讨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产后及时诊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一体化诊疗模式对先心病的救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通过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救治的先心病患婴资料,共172例,随访至2013年8月30日.通过广东先心网建立的绿色通道,对网络内医院筛查的先心病患婴提供明确、便捷的胎儿期早期诊断及出生后及时救治.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随访率95.8%,婴儿期病死率8.8% (11/125).产前检查孕周18~38周.妊娠胎儿结局:保留125例(72.7%),引产45例(26.2%),宫内死亡2例(1.2%).新生儿期死亡3例.产后外科手术22例,中位手术日龄8.5天,术后死亡3例.早期手术的主要病种为:大动脉转位、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离断、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结论 通过多学科合作、建立广东先心网绿色通道,对胎儿先心病形成一个顺畅的诊治流程,可缩短诊疗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婴儿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治疗结果 一体化诊疗模式
原文传递
初次手术应用sutureless技术治疗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欧艳秋 丁以群 +5 位作者 刘小清 麦劲壮 温树生 岑坚正 陈寄梅 庄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7-581,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次手术中应用sutureless技术治疗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早、中期效果.方法 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126例行外科矫治术的心上型、心下型和混合型TAPVC患儿(婴)入选,其中sutureless手术方式组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次手术中应用sutureless技术治疗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早、中期效果.方法 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126例行外科矫治术的心上型、心下型和混合型TAPVC患儿(婴)入选,其中sutureless手术方式组54例,传统手术方式组72例,收集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3年4月.结果 Sutureless技术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分别为Z=1 296.000、P=0.001和Z=1 181.500、P=0.000).Sutureless技术组和传统手术组相比,院内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对11.1%,x2 =1.414,P=0.234),术后总死亡比例低(5.6%对23.6%,x2=7.533,P=0.006),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低(1.9%对16.7%,x2=7.319,P=0.007).校正术前肺静脉狭窄、混合型、新生儿以及体质量等因素后,术后死亡与传统手术方式(HR =4.53,95%置信区间1.31~ 15.72,P=0.017)和术后肺静脉梗阻的发生(HR=10.42,95%置信区间1.32~ 82.02,P=0.026)显著相关.结论 对于心上型、心下型及昆合型TAPVC患儿,初次矫治手术采用sutureless技术可以明显缩短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降低术后死亡比例和肺静脉梗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Sutureless技术
原文传递
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132例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葛同开 欧艳秋 +6 位作者 丁以群 聂志强 刘小清 温树生 岑坚正 罗丹东 陈寄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774-778,共5页
目的总结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技术应用于矫治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行外科矫治术的所有心上型TAPVC婴幼儿共132例,排除合并单心室、心房异构等患儿,... 目的总结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技术应用于矫治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行外科矫治术的所有心上型TAPVC婴幼儿共132例,排除合并单心室、心房异构等患儿,均行双心室根治性手术。全部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绝大部分患儿行CT检查了解肺静脉发育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并术中探查确诊。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和Sutureless手术组。其中传统手术组69例,男54例(78.3%)、女15例(21.7%);中位年龄60(30,225)d;中位体重4.85(3.50,6.35)kg。Sutureless手术组63例,男48例(76.2%)、女15例(23.8%),中位年龄90(30,210)d;中位体重4.58(3.72,6.20)kg。随访至2014年1月1日。结果 Sutureless手术组住院死亡率(4.8%vs.7.2%,χ2=1.414,P=0.720)、术后总死亡率(4.8%vs.13.0%,χ2=2.733,P=0.098)均低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tureless手术组术后梗阻率低于传统手术组(1.6%vs.10.1%,χ2=4.236,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发现,传统手术方式、术前肺静脉梗阻与术后肺静脉梗阻的发生显著相关(P=0.023,P=0.016)。传统手术方式与术后死亡无明显相关性(P=0.060)。结论对于心上型TAPVC,Sutureless技术可明显降低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Sutureless技术
原文传递
中年人群体育锻炼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海燕 李莹 +6 位作者 麦劲壮 郭敏 高向民 赵连成 吴勇 刘小清 武阳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9-663,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中年人群体育锻炼(Exercise)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数据,选择北京、广州城乡人群3 482人,年龄35~59岁。分性别将体育锻炼情况分为3组,即无锻炼组、体育锻炼日均耗能(EEexer)... 目的:了解我国中年人群体育锻炼(Exercise)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数据,选择北京、广州城乡人群3 482人,年龄35~59岁。分性别将体育锻炼情况分为3组,即无锻炼组、体育锻炼日均耗能(EEexer)中位数以下组即锻炼较少组和中位数以上组即锻炼较多组。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平时体育锻炼的种类及持续时间,计算平时每日体育锻炼能量消耗(EEexer)。利用协方差分析评估体育锻炼能耗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在男、女性人群中,分别有47.1%(807/1712)和41.1%(727/1770)有体育锻炼。在控制年龄、城乡、受教育水平、吸烟、饮酒、体重指数及除体育锻炼以外的体力活动水平(EEPA)后,女性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甘油三酯(TG)随活动分组增高呈降低趋势,其中LDL-C及non-HDL-C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62(MET·h)/d以上组LDL-C及non-HDL-C水平降低约0.14 mmol/L(P=0.0063)、0.14 mmol/L(P=0.0155);男性中在调整上述因素后,TC、LDL-C、non-HDL-C、TG随着分组水平增高而呈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男/女性中,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显示社区女性中年人群中体育锻炼能耗较高组LDL-C、non-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体育锻炼组,该作用独立于工作中及其他体力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血脂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微小化管道技术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小清 陈寄梅 +7 位作者 周成斌 聂志强 欧艳秋 章晓华 麦劲壮 曲艳吉 岑坚正 庄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8-693,共6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疗效及体外循环影响围术期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 1月至2014年 12月单中心应用微小化管道技术救治的新生儿先心病患儿共666例,其中体外循环资料齐全431例.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疗效及体外循环影响围术期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 1月至2014年 12月单中心应用微小化管道技术救治的新生儿先心病患儿共666例,其中体外循环资料齐全431例.分析不同时期新生儿手术病死率与可能的影响因素及与微小化管道技术的相关性.为了避免由于外科医师技术等因素造成的预后差异,在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均纳入为控制的混杂因素,包括:外科医师分组、手术年份、ARISTOTLE手术总评分、术前体质量、术前和术中碳酸氢钠总量及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心排)情况.结果 新生儿先心病手术年龄8~22天,体质量2.7~3.6 kg,病死率从2006年23.7%下降到2014年 12.4%,呈逐步下降趋势(P=0.02).不同先心病分类总病死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肺动脉闭锁24.4%、主动脉缩窄 16.7%、大动脉转位 13.1%、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11.0%、室间隔缺损 10.6%.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不同病种肺动脉闭锁的死亡比例最高;死亡组术前和术中5%碳酸氢钠总量30 ml(20~50 ml),高于生存组23 ml(15~30 ml);术前体质量3.1 kg(2.7~3.5 kg),低于生存组3.3 kg(3.0~3.6 kg);勃脉力/林格总量、红细胞总量、超滤量和心脏辅助比例均为死亡组高于存活组.控制了外科医师等混杂因素后,纳入单因素有意义变量进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围术期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为肺动脉闭锁[aHR=3.89(1.78~8.42)],5%碳酸氢钠总量≥50 ml[aHR=2.62(1.14~6.04)],红细胞总量>200 ml[aHR=2.26(1.12~4.06)]和术后低心排[aHR=6.76(3.30~ 13.87)].结论 2006~2014年新生儿先心病术前危险因素增加,病死率明显下降,肺动脉闭锁矫治为新生儿期病死率最高的手术.与围术期死亡直接相关的因素为术前酸中毒和术后低心排.手术效能的提高与新生儿期体外循环微小化管道技术改进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病死率
原文传递
实现logistic与Cox回归相乘相加交互作用的临床实践宏程序 被引量:9
8
作者 聂志强 欧艳秋 +4 位作者 庄建 曲艳吉 麦劲壮 陈寄梅 刘小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740,共4页
病例对照研究常采用条件或非条件logistic分析,生存资料分析常采用Cox比例模型,但多数文献仅纳入主效应模型,然而广义线性模型不同于一般线性模型,其交互作用分为相乘交互与相加交互作用,前者只有统计学意义而后者更符合生物学意... 病例对照研究常采用条件或非条件logistic分析,生存资料分析常采用Cox比例模型,但多数文献仅纳入主效应模型,然而广义线性模型不同于一般线性模型,其交互作用分为相乘交互与相加交互作用,前者只有统计学意义而后者更符合生物学意义。笔者以SAS9.4软件编写宏,在计算logistic与Cox相乘交互项同时计算交互对比度、归因比、交互作用指数指标及利用Wald、Delta,PL(profile likelihood)3种方法的可信区间评价相加交互作用,便于临床流行病学与遗传学大数据分析相乘相加交互作用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COX比例风险模型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大动脉调转术:单中心20年571例患者结果的双向队列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曲艳吉 罗丹东 +11 位作者 刘小清 温树生 聂志强 庞程程 岑坚正 许刚 麦劲壮 欧艳秋 高向民 吴勇 陈寄梅 庄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33-141,共9页
目的总结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患者的特征和围术期管理,分析ASO术后中长期死亡率及其时间趋势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双向队列研究设计,回顾性纳入单中心1997~2011年接受ASO的患者,前瞻性登记2012~2016年的患者,... 目的总结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患者的特征和围术期管理,分析ASO术后中长期死亡率及其时间趋势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双向队列研究设计,回顾性纳入单中心1997~2011年接受ASO的患者,前瞻性登记2012~2016年的患者,并前瞻性随访所有纳入的571例患者,其中男454例、女117例,随访间期为术后6个月及每年。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ASO术后总死亡率的时间趋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ASO术后中长期生存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计算ASO术后并发症的累积风险。结果本研究ASO患者的特征及围术期的管理与发达国家存在诸多不同。ASO术后总死亡率和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6.3%和15.1%,5年、10年和1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82.8%和82.8%。术后死亡率在1997~2016年的20年间显著下降。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早年ASO(1997~2006年)、单冠或壁内走行的冠状动脉畸形和较长的体外循环时间。ASO术后10年后,再次心脏干预、肺动脉狭窄、吻合口狭窄和心律失常是最主要的并发症(累积发生率>10%)。结论过去的20年中,ASO的生存率有显著提高,术后死亡率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仍有提高的空间。ASO术后远期随访需关注肺动脉狭窄和吻合口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调转术 大动脉转位 心脏外科手术 生存率 随访
原文传递
倾向评分法评估Sutureless技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向民 聂志强 +4 位作者 欧艳秋 何标川 袁海云 曲艳吉 刘小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50,共8页
【目的】以两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不同的手术方法(Sutureless技术和传统方法)为例,应用倾向评分方法评估不同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连续入组2007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本中心所有行外科矫治术的TAPVC... 【目的】以两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不同的手术方法(Sutureless技术和传统方法)为例,应用倾向评分方法评估不同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连续入组2007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本中心所有行外科矫治术的TAPVC婴幼儿179名病例,其中Sutureless组81人,传统手术组98人。病人随访时间为术后1、3、6、12个月。采用三种倾向评分方法(最邻近卡钳法、马氏距离法、成对最佳法)匹配基线因素,匹配变量为:术前肺静脉狭窄(PrePVO)、年龄、性别、体质量、是否新生儿、TAPVC类型。以随机效应脆弱风险模型验证多水平效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多因素Cox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生存率差异。【结果】使用倾向评分中的最邻近卡钳法匹配效果最好。匹配后,Sutureless组中位数体外循环时间87(74.5~103.0)min少于传统手术组99(76.5~123.5)min(P=0.030);Sutureless组中位数主动脉阻断时间43(35~54.5)min少于传统手术组55(40.5~705)min(P<0.001);复合事件发生率Sutureless组6.8%(5/73)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24.7%(18/73),HR的95%CI=0.20(0.06~0.61),P=0.005。院外死亡发生率Sutureless组1.4%(1/73)低于传统手术组6.8%(5/73),HR的95%CI=0.03(0.01~0.55),P=0.017。两组在术后肺静脉梗阻、围术期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倾向评分方法评估先天性TAPVC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显示,使用Sutureless技术能缩短患者术中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能降低术后复合事件的发生率及院外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倾向评分分析
下载PDF
广东省流动和常住人口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欧艳秋 聂志强 +5 位作者 刘小清 麦劲壮 吴勇 高向民 庄建 陈寄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1-705,共5页
目的研究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中先天性心脏病(CHD)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界定的危险因素范围内,对流动和常住人口中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ENTER法)回归分析,并比较两人群调整后的危险... 目的研究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中先天性心脏病(CHD)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界定的危险因素范围内,对流动和常住人口中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ENTER法)回归分析,并比较两人群调整后的危险因素种类和DR值。结果人选流动人口病例855例,对照617例;常住人口病例1673例,对照1912例。流动人口特有的危险因素是孕母孕早期被动吸烟,特有的保护因素是家庭月收入高(≥1201元);常住人口特有的危险因素是孕母糖尿病、梅毒感染、住装修半年居室以及胎婴儿为巨大儿。孕母文化程度高在流动人口中为危险因素,在常住人口中是保护因素。产次、孕母孕早期病毒感染、孕母接触化学制剂、孕母异常生育史等因素的OR值在流动人口中高于常住人口;孕母孕早期发热、胎婴儿低体重的OR值在流动人口中低于常住人口。结论流动和常住人口各自有CHD危险因素,多个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中的风险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危险因素 流动人口 常住人口
原文传递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发生状况 被引量:8
12
作者 欧艳秋 刘小清 +4 位作者 麦劲壮 韩凤珍 陈寄梅 潘微 庄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了解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检出和诊断情况。方法:通过病历回顾的方法选取我院2005-01-01至2010-12-31胎儿及新生儿14 342例,非活产缺陷儿249例。主要诊断手段为胎儿超声心动图。分析CCHD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 目的:了解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检出和诊断情况。方法:通过病历回顾的方法选取我院2005-01-01至2010-12-31胎儿及新生儿14 342例,非活产缺陷儿249例。主要诊断手段为胎儿超声心动图。分析CCHD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检出率及构成比例。结果:14 342例胎儿及新生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总检出率为10.95‰(157例),非活产缺陷儿的249例(1.74%),CCHD 43例占非活产缺陷儿的17.27%。43例中CCHD的亚型比例分布依次是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52‰(13例);右心室双出口36‰(9例)、单心室32‰(8例)、大动脉转位24‰(6例)、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等16‰(12例)。95.35%(41/43)的CCHD胎儿孕母选择性终止妊娠。249例非活产缺陷儿中CCHD的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30.38%vs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6),胎儿CCHD平均诊断孕周为(26.9±4.9)周,20~30周诊断病例占67.44%。结论:非活产缺陷儿的CCHD检出率高。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的提高有助于胎儿时期检测出CC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死胎死产 胎儿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