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叶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55
1
作者 梅全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艾Artemisiaargyi叶的药理作用概况,表明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法痰、止血与抗凝血、抗过敏、镇静、免疫、护肝利胆及补体激活等作用。
关键词 艾叶 药理学
下载PDF
白蒿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9
2
作者 梅全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84-586,共3页
经考证,在秦、汉之前白蒿与艾是指不同植物;秦、汉至唐,白蒿与艾及其邻近种混同使用,白蒿包括了艾及其邻近种;唐代以后,白蒿的主流种是蓬蒿,即大籽蒿。
关键词 白蒿 药用品种 本草考证 中药鉴定
下载PDF
浅谈中药鼻腔给药制剂 被引量:4
3
作者 梅全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7-208,共2页
通过鼻腔途径给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过去鼻腔给药制剂多是用作鼻腔局部治疗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鼻腔粘膜上丰富的血管对于药物的吸收是十分有利的,鼻腔给药还可以避免肠一肝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鼻腔给药不仅可... 通过鼻腔途径给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过去鼻腔给药制剂多是用作鼻腔局部治疗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鼻腔粘膜上丰富的血管对于药物的吸收是十分有利的,鼻腔给药还可以避免肠一肝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鼻腔给药不仅可用于治疗局部疾病,而且还可以起到治疗和预防全身性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用药 制剂 剂型
下载PDF
《本草纲目》药物分类补正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梅全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0-51,共2页
《本草纲目补正》简介(梅全喜,胡世林,尚志钧等主编。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第1次印刷)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制药厂研究所(惠州516100)梅全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 《本草纲目补正》简介(梅全喜,胡世林,尚志钧等主编。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第1次印刷)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制药厂研究所(惠州516100)梅全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历经30年时间撰写而成,全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药物 分类
下载PDF
《本草纲目》部分药物性味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梅全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9-160,共2页
《本草纲目》在部分药物的性味记载上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似有补正必要。 雄黄 石部第九卷雄黄条载其性味为“苦、平,寒”。 [补正] 雄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性味“苦平寒”,时珍承其所说,实属不当。时珍于雌黄条载过“生山之阴,... 《本草纲目》在部分药物的性味记载上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似有补正必要。 雄黄 石部第九卷雄黄条载其性味为“苦、平,寒”。 [补正] 雄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性味“苦平寒”,时珍承其所说,实属不当。时珍于雌黄条载过“生山之阴,故曰雌黄”、“雌黄、雄黄同产,但以山阴山阳受气不同分别”的论点。中医理论认为“雄为阳、雌为阴”,“向阴则热,背阴则寒”,“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药物 性味
下载PDF
氧氟沙星片临床应用近况
6
作者 梅全喜 罗洪顺 +1 位作者 黄兆光 陈燕英 《医药导报》 CAS 1995年第5期199-201,共3页
报告氧氟沙星在尿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及皮肤病、淋病、伤寒病应用进展。
关键词 氧氟沙星 临床应用 药理
下载PDF
《本草纲目》药物毒性议
7
作者 梅全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374-375,共2页
《本草纲目》在部分药物的毒性记载上存在一些错误,一些有毒的药物载为无毒,而另一些无毒的药物却载为有毒,宜予订正。 金 金石部第八卷,金条载其“有毒”。 〔补正〕:金即黄金,硬度2.5—3,熔点1063℃,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即使在高... 《本草纲目》在部分药物的毒性记载上存在一些错误,一些有毒的药物载为无毒,而另一些无毒的药物却载为有毒,宜予订正。 金 金石部第八卷,金条载其“有毒”。 〔补正〕:金即黄金,硬度2.5—3,熔点1063℃,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氢、氮、碳化合,在空气中极稳定,人体基本上不吸收,所以,就其本身而言并无毒性可言,古代一些本草即有此认识,如《大明日华本草》、《本经逢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中药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